水泥实验室砂子筛分析试验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砂的筛分析试验指导书

砂的筛分析试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砂的筛分析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1)试验筛试验用筛为孔径为9.50、4.75、2.36、1.18、0.60、0.30、0.15、0.075(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

(2)天平称量1000g ,感量1g 。

2试验步骤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0mm 的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 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摇筛10min 左右,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一个筛中,按此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如无摇筛机,也可用手筛。

如试样为特细砂,在筛分时增加0.075mm 的方孔筛一只。

(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精确至1g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200g ,超过时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试样总量的1%,否则须重做试验。

3试验结果计算(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0%。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4)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M x (精确至0.01):M x =11654321005)(A A A A A A A --++++式中A 1、…、A 6——分别为4.75、……、0.1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并以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

混凝土骨料实验记录一.实验时室内温度____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________%。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物质,其粒径大小对于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砂的粒度分布情况,筛分析实验被广泛应用于土工、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分析方法,对砂的粒度进行定量研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本实验选用的砂样品来源于自然砂矿,经过采集、清洗、干燥等处理后,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试样。

2. 实验仪器和设备:a. 筛分机:采用国家标准GB/T 6003-2017中规定的筛分机,具备可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功能。

b. 筛网:采用标准筛网,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125mm、0.063mm等规格。

3. 实验步骤:a. 将筛分机平稳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连接电源。

b.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筛网安装在筛分机上,并确保筛网与筛分机之间无间隙。

c. 取适量的砂样品放入筛分机的进料口,并启动筛分机。

d. 经过一定时间的筛分过程后,关闭筛分机,记录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质量。

e. 将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转移到相应的容器中,并称量其质量。

f. 根据筛网孔径和砂样品质量,计算出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的筛余量和筛通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砂样品在不同筛网上的筛余量和筛通量。

通过对筛余量和筛通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砂样品的粒度分布情况。

1. 筛余量分析:筛余量是指砂样品中未能通过筛网而被筛下的颗粒量。

根据筛余量的大小,可以判断砂样品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筛余量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2. 筛通量分析:筛通量是指砂样品中能够通过筛网而被筛下的颗粒量。

筛通量的大小反映了砂样品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筛通量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砂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以直观地反映砂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砂样品的粒度特征,如中值、偏度和峰度等指标。

砂的筛分析检验细则

砂的筛分析检验细则

砂的筛分析检验细则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5.00mm、2.50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的方孔筛各一只,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摇筛机;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浅盘、硬、软毛刷等。

三、试样制备: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 的方孔筛,并算出筛余。

用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四、筛分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00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筛分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无筛分机时可改用手筛。

生产控制检验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中的量, 否则应将应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

Mr=Ad½/300Mr一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g);d一筛孔尺寸(mm):A一筛的面积(mm2)。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五、试验结果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3、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4、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精确到0.01)µf =式中:B 1、B 2、B 3、B 4、B 5、B 6分别为5.00、2.50、1.25、0.63、0.315、0.160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

水泥细度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6)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45μm方孔筛或80μm方孔筛。

筛网符合GB/T6005R20/3 80μm,GB/T6005R20/3 45μm的要求。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3.天平——最大称量值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间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μm筛析试验取试样10g(W),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Ks)。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100Wg Ks g )水泥试样质量()水泥筛余物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二.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2.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 ±2.5mm 范围内,即2x=17.5mm ±2.5mm ,当去掉砝码后的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 ×240 mm ×310 mm ,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析试验砂在混凝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用砂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试验和筛分分析,以确定砂的合适粒径范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分析,确定其粒径分布,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设备和材料:1. 筛分机2. 标准筛网3. 试验砂4. 称量器试验步骤:1. 将试验砂经过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标准;2. 将试验砂放入筛分机中,启动筛分机;3. 依次放入不同粗细的标准筛网,进行筛分,每个筛网的筛孔尺寸及筛余物重量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4. 将筛选出的样品进行称重,记录样品总重量和各筛级的筛下物重量;5. 分别计算出每个筛级的筛分率、通行率和累积筛分率,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6. 根据筛分率和试验要求,确定合适的粒径范围,作为混凝土用砂的选用标准。

试验分析:根据试验记录,筛分结果如下表所示:筛孔尺寸/mm | 筛上物重量/g | 筛下物重量/g | 筛分率/% | 通行率/% | 累积筛分率/%-------------|---------------|---------------|------------|-----------|------------------5.00 | 0 | 2000 | 0.00 | 100.00 | 0.002.36 | 200 | 1800 | 10.00 | 90.00 | 10.001.18 | 500 | 1300 | 25.00 | 75.00 | 35.000.60 | 800 | 500 | 40.00 | 35.00 | 75.000.30 | 1000 | 0 | 50.00 | 0.00 | 100.00根据计算,合适的粒径范围应在0.3mm~2.36mm之间,这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通行率较高,且筛分率分布较均匀。

水泥细度检验实施细则

水泥细度检验实施细则

水泥细度检验实施细则一、检验原理:采用45um方孔筛和80um方孔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二、仪器设备:1、FSY150B型负压筛析仪负压筛析仪主要由箱体、筛座、桶式吸尘器、旋风收尘装置和数显控制器等组成。

筛析仪工作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筛析自控时间为120秒。

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8mm。

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2、试验筛试验筛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筛网的直径有80um和45um两种,筛网紧绷在筛框上,筛网和筛框接触处,用防水胶密封,防止水泥嵌入。

负压筛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口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3、电子天平电子天平的最大称量为100克,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三、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大于50%.四、检验步骤:1、试验前观察并记录试验室温湿度。

2、所用试验筛保持清洁,负压筛保持干燥。

3、筛析试验前,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4、将计时器定于120秒,到达所定时间时仪器将自动停止工作。

5、将水泥试样充分拌匀,防止混入其他水泥。

6、将电子天平置零,称取水泥试样25g,置于干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分钟,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7、操作完毕,切断电源,将仪器清理干净。

8、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9、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如其筛孔被水泥堵塞影响筛余量时,可用弱酸浸泡,用毛刷轻轻地刷洗,用淡水冲净、晾干。

10、若发现收尘瓶中的水泥细粉快满时,应将收尘瓶从旋风桶上沿顺时针方向拨下来倒掉。

11、吸尘器应定期清灰。

仪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时需停机散热。

五、试验结果处理与判定:1、水泥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F= Rs/w×100%结果计算至0.1%。

筛分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筛分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筛分试验检测实施细则3.1.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3.1.2仪具与材料标准筛。

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摇筛机烘箱:能控温在105℃±5℃。

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1.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3.1.4试验步骤1、干筛法试验步骤1.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2、水洗法试验步骤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

2.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

1砂子试验规程

1砂子试验规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规程一、依据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检验项目: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三、使用仪器:砂方孔筛、JP-A 型架盘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容量瓶、浅盘、铝制料勺、漏斗、直尺、秤、容量为1L 的筒、 四、取样: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400m 3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天然砂取22kg ,人工砂取52kg 。

五、方法与步骤:5.1、筛分析:5.1.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用。

5.1.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特细砂可称250g ),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2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5.1.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4.1.3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的筛余量。

300dA m r式4.1.3 式中m r ―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5.1.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实验室砂子筛分析试验实施细则
3.13.1试样的处理
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13.2试验程序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
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20021d A G ⨯= ( G …… 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 …… 筛面面积, mm 2;D …… 筛孔尺寸,mm )。

a )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上式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b )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

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继续筛分。

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比例进行修正。

3.13.3结果计算与评定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0.1%时,须重新试验.
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11
654321005)(A A A A A A A Mx --++++=
(M ……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µm、300µm、150µ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3.13.4试验完毕后,切断电源。

仪器应清洗干净,工具应还原归位,同时记录仪器使用前后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