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简介

合集下载

土家族介绍

土家族介绍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 盘歌等。在调式上﹐徵﹑羽调式较多﹐宫调式较少﹐部分民歌 有调式交替现象﹔曲式结构上以二乐句﹑四乐句﹑五乐句的乐 段结构较多﹔在一些偏僻山寨﹐有一个乐句不断反覆的乐句式 结构。在各种民歌中﹐多段(联曲)体结构比较普遍﹔旋律多为 级进﹐与语言紧密结合﹐富于吟诵性。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也是土家族最隆重的 风俗活动。在舞蹈仪式上,唱起摆手歌,跳起包括狩猎、军事、 农事、宴会等方面的七十多个动作,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 系。薅草锣鼓也很有特色,鸣锣击鼓间以歌唱,从而指挥劳动 提高工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 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 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 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 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土家族的民族服饰
如今的土家族服饰,女装为短衣大 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 筒裤或裙;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 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 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 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 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 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但不如苗族的银饰,一般占不了太显眼 的部分。改土归流后,受汉族影响,有 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 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 必有红之俗。 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 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 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 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 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 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的土家民居

土家族

土家族

5.特色文化 5.特色文化
5.特色文化 5.特色文化
<3>民居 <3>民居 :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 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 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现在的 土家族大多居于木质吊角楼,一般是“ 土家族大多居于木质吊角楼,一般是“左青龙,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 前朱雀,后玄武”。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 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 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 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 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 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 骑、5 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 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 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 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Leabharlann 2.历史由来 2.历史由来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 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 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 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 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 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 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 工匠的后裔, 工匠的后裔,还有人为是汉人戍 边将士和土著女子的后代。史 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 “土人”、“土民”等,清末 土人” 土民” 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 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 . 2 0 0 0 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 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 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 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 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 五溪蛮” 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 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 “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 土民” 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 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一、语言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二、文学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

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

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三、艺术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

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

“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

一般三天、五天、七天。

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

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风俗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有“哭嫁”习惯。

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

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

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

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女性服饰特点:
头包1.5米-2米青布帕,戴金银耳环,挂银 圈、银牌、银铃、玉珠等,行走时发出叮叮响声。 (1)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 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不镶花边。
(2)银钓,此衣为矮领,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袖口镶青边,
袖口青边后再扣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 则用打线绣花。
3、饮食文化 a.特色饮食——土家十大碗
其中骂媒人颇有趣: 背时媒人是条狗,那头吃了这头走 娘家来吹女婿好,婆家去夸嫁妆多 树上麻雀哄得来,岩上猴子骗得走 豌豆开花角对角,媒人吃了烂嘴角 铁树开花八寸长,媒人吃了烂大肠


哭嫁
新娘的姑嫂姐妹都要在婚前一个月,聚居 在闺房里陪新娘哭嫁,唱“哭嫁歌”。外人 对此不可理解的是:结婚是喜事,为何要哭 呢?其实不然,听其音是哭,究其谱是唱,琢 其义是劝教,是一种较文明有意义的活动。
织锦
竹编
剪纸
五.土家族的特色景点
世外桃源的土家酉阳 沿河滩古镇 · 湘西州凤凰古城 利川腾龙洞 小南海地质公园 · 猛洞河风景区 · 武陵奇观--红石林 · 吊脚楼群——彭家寨 ·
凤凰古城
梵净山 宣恩风光
第一碗:农家贺菜 第二碗:千张贺菜 第三碗:木耳土鸡 第四碗:海带炖猪脚 第五碗:粉蒸肉 第六碗:土家扣肉 第七碗:米辣子扣小河鱼 第八碗:黄豆炖老鸭 第九碗:四季长青 第十碗:土家和欢
b.茶俗品茗

土家族因地理位臵盛产茶叶,品种多 样有土家山寨罐罐茶、恩施玉露、土家 族“阴米茶” 、恩施藤茶、梵净山翠 峰茶、土家神茶、杜仲茶等等而且有着 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4、婚俗


婚嫁习俗
土家族的婚姻不论是旧婚还是 新婚都要经过求婚、认亲、拜年、 送日子、娶亲五个阶段 土家族婚俗,一般与汉族大同 小异其中“取骨种”(姑家女必嫁 给舅家子)和“填房”(兄亡弟娶 嫂),最为特殊。 此外,在结婚时,新娘的“哭 嫁” 别有情趣。新娘的姑嫂姐妹 都要在婚前一个月,聚居在闺房里 陪新娘哭嫁,唱“哭嫁歌"。

土家婚俗

土家婚俗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详细介绍[导读] 土家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下面就请跟着小久久一起详细的了解下吧。

土家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就是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的相关一些内容,想知道吗?那就跟着久久一起来看看吧。

土家族结婚习俗土家族简介:土家族作为中国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主要聚集地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的龙山、保靖、永顺、桑植、古丈、泸溪、吉首及张家界市,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的铜仁市。

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是是所有土家民俗中仪式最为复杂、程序最为完整、细节最为精致的民俗之一,其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求肯(即求亲)、定亲、结婚、送亲、回门。

其中每一大部分又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程序极为完整,内涵颇为丰富。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一、求肯(即求亲)男女双方有意之后,男方会选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通常为女性),带上一些男方准备的糖酒、腊肉等,去女方家求亲。

此时,媒人会极力撮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男方的托付。

若女方家长收下了礼物就表示默许了这桩姻缘,随后就是“通族”即女方家长向父老乡亲宣布自己女儿的婚讯。

“通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上的即女方父母挨家挨户告诉他人女儿的婚讯,另一种是女方办一场酒席(酒席所需的物品一律由男方提供),请父老乡亲吃一顿饭,在酒席上宣布女儿的婚讯,这顿饭是不能收父老乡亲的礼金的。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二、定亲求肯成功以后就是定亲,俗称“写八字”、“吃耳朵酒”。

民族探源之土家族文化

民族探源之土家族文化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女士
阿朵
邓超予
头饰很华丽
姑娘很水灵
采茶的山妹子笑盈盈
五、土家族的器物
祖先用过的物品——蓑衣、斗笠
土家族歌舞
土家族的服饰
六、土家族歌谣
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的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 子、摇儿歌与儿歌、风俗歌等5种。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语言 上有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 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 “之 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 劳动号子: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区和酉水、澧水两岸,拖木运料, 撬岩抬石,行船驾舟等,在劳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 船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最为流行 。 摇儿歌与儿歌:龙山的坡脚、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语唱的摇 儿歌,曲调由上、下句组成,节奏平稳。普戍县的摇儿歌有羽 调式和征调式两种,旋律多级进下行。 风俗歌:有哭嫁歌、孝歌、摆手歌等。
民族探源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重庆市的 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 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 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 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 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 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 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 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 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 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介绍发言稿范文

土家族介绍发言稿范文

土家族介绍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勤劳耕作,善于歌舞,热爱生活。

土家族的服饰和建筑也别具特色,他们喜欢在房屋上装饰木雕、石雕、青瓦,也非常擅长织布和绣花。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最有名的要数土家族的“吃新节”和“拜花节”,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跳土家舞、歌颂土家文化,尽情享受生活。

土家族的饮食也非常有特色,他们喜欢喝酒,尤其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端出美酒来招待客人,这也是他们表达热情好客的一种方式。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民歌、舞蹈、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土家族的文化,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谢谢大家!。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简介
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 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 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 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 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 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 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 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 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 “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 之一。
文 化 礼 仪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2010年10月18 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传统舞蹈有“摆手 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 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民 族 简 介
民居特色
•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 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 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 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 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 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 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宗教信仰
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 、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向王 军,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 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
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皇 帝惊恐万状,只好封他三兄弟为白帝大 王,并立庙祭祀,三只白虎才离开。人 死后变虎,虎也可变人。敬祭白虎,各 地都有白虎庙,有的家里神宪上供有白 虎神位,以求保佑平安。 彭氏入主湘 西以后,联合当时强大的田氏和向氏首 领,将彭公爵主、奉为神明,以宣称为 天子,巩固其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主要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

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本地客”。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又相继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大部分通用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