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髋关节假体.

合集下载

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马瑞

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马瑞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用途:用于骨水泥型假体的固定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优点:生物相容性好,质轻,强度较高
缺点:塑型变形,表面磨损率高
用途:关节内衬
问题:⑴ 灭菌方法会影响磨损性能
⑵ 磨损颗粒导致骨溶解
⑶ 硬度偏低,长期使用会产生精度偏差
3. 高交联UHMWPE
加强聚乙烯的抗磨损性能
③ 复 涂合层涂(层多表孔面金:属材复料合复HA合,涂金层属(喷H砂A+表T面iO复2/Z合rOH2A/T,i/生多物孔玻表璃面)+B,M结P)构复合
表面处理方法
① 等离子喷涂技术(应用最广泛,涂层不均匀,制备过程中HA产生裂纹, HA因高温分解)
② 电泳沉积(需对基体进行热处理) ③ 高温烧结 ④ 溶胶-凝胶 ⑤ 微弧氧化 ⑥ 快速仿生化学沉积
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具有一定延展性
生物学固定
表面类型
① 巨孔型表面:早期,孔径1-2mm左右,孔隙率50%,有孔金属型,珊瑚面 型,珍珠面型
② 微孔型表面:最佳孔径150-400/700μm,孔隙率在30-60%,厚度0.8-2mm, 二维微孔表面(钴铬钼珠粒烧结,HA喷砂),三维微孔表面(离子喷涂, 化学沉积)
.
2
☞人工关节材料
1
金属类
2
高分子类
.
3
陶瓷类
3
金属材料
1. 不锈钢
优点:强度高(屈服强度860-1000MPa)
缺点:生物相容性差,疲劳强度低,耐磨损性能差
用途:已淘汰
2. 钴基合金
优点:在体内接近完全惰性,对裂痕内氯化物的侵蚀220 Gpa),应力遮挡效应高
优点:耐磨损,低摩擦,组织相容性好(组织对磨 损颗粒的反应轻)

全髋关节翻修术假体的选择

全髋关节翻修术假体的选择
菌性 松动 、 骨溶 解 , 次为感 染 、 体断裂 、 发性脱位 其 假 复 等【 。疼 痛是全 髋关 节 翻修 手 术 的主 要适 应 证 , 1 ] 但有
发展 。远端带锁 的股骨柄 可以提供 首期 的轴 向及旋 转
稳定L 。对 于假 体 股 骨 头 大 小 的选 择 G e o yM 认 g ] rg r 为直径 为 2 m 的股骨头假 体与直 径 2 mm 及 3 rm 2 m 8 2 a
修 术中使用抗 生素骨 水泥 的患者[ 。 5 ]
1 2 非骨水 泥 固定 的假 体 . 非骨水 泥 固定 的股骨假 体面临 的一个基本 问题是
如何获 得假 体初始 稳定 。股 骨 柄部 翻 修假 体 , 照股 按
骨骨缺 损情 况 , 可选 用长柄 、 超长柄 和组合 型股骨 柄假
股骨 近端髓 腔保 留有较 多 的松 质骨 , 者股 骨 近端 骨 或 质量 不是太 理想但 患者 年龄 较 大 , 预期 寿命 不 长 的患 者 、 年骨质 疏松患者 、 老 需长段 异体骨 复合人工假 体 的
泥 型髋 臼假体 , 即使加用 螺钉 固定 , 也常无 法保证 必要 的初始 稳定性 。骨水泥 型髋 臼假体 则便 于建立假 体 的
节翻修 术应用近 端多孔 涂 层装 置 的股 骨 假体 , 术后 中 期 h ri 评分从平 均 4 . ar s 7 7改善到 8 . 7 5分【 。组合 型 s j 股骨柄 假体大 大方便 了手 术操 作 , 进 了关 节 外科 的 促
补救手术 。翻修 的 目的是缓 解全髋关 节置换术 失败而 致 的不 良症状及 改善关 节功 能 。翻修 的原 因主要为无
【 图分 类 号 1 6 4 7 中 R 8 .5 【 献标 识 码 】 文 B 【 章 编 号1 6 3 文 1 7

髋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指导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丶可靠的治疗手段。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

早期只置换人工股骨头,俗称半髋置换,后发展至全髋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丶股骨头坏死丶股骨颈骨折丶类风湿性关节炎丶创伤性关节炎丶良性和恶性骨肿瘤丶强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它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都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术后康复日益显得重要1.梯形枕的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位摆放很重要,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减少再次损伤的风险。

两腿间置一梯形枕,足尖向上,保持外展中立位,以防髋关节外旋。

2.冰袋的使用使用化学冰袋用毛巾包裹贴敷于伤口处,冰敷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和预防肿胀。

3.R形枕的使用、翻身指导、抬臀指导R形枕的使用、翻身指导使用“R”形体位翻身垫病人能较长时间保持有效的翻身体位,防止身体侧滑,减少背部局部剪切力,同时可使骶尾部压疮处悬空,不与床面接触,可有效预防压疮。

抬臀指导: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

方法: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

注意点: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内收外旋伸直位4.如何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平卧锻炼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

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踝泵动作:踝关节主动曲伸,踝旋转,促进血液回流。

髋关节置换.ppt

髋关节置换.ppt
❖ 密切观察有无血肿发生,一旦发生及时通知 医生及时处理。
❖ 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通知医 生处理。
❖ 协助病人翻身,防止术后发生褥疮。
❖ 鼓励病人术后3天下床活动。 ❖ 鼓励全麻患者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 尽早拔除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给予会阴擦
洗。 ❖ 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康复评定
3、关节水肿 区分关节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 造成的水肿
4、关节疼痛
5、关节活动状况 满足:髋关节屈130度,外 展0度,内收5度,外旋30度
6、X线检查 以观察假体位置,关节对线、骨 等情况
7、上、下肢肌力
8、活动及转移的能力
9、门诊随访 了解髋关节的稳定性和髋关节的 活动度
10、分析步态
11、功能性活动能力 可采用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Harris评分表
正常的人体髋关节
❖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它包括两个主要的 部分:股骨近端的球形部分---股骨头被包容在骨盆 上的髋臼内。有一条韧带---圆韧带连接着髋臼和股 骨头提供了关节的稳定。
❖ 股骨头和髋臼的骨质表面均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作为"衬垫,使它们之间的运动更加灵活。关节的表 面有一层薄的、光滑的滑膜组织覆盖。在正常的髋 关节中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出少量的液体,这些液体 对髋关节起到润滑作用以减少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 磨损。
患者术后出现脱位的常见原因
❖ 早期脱位:术后4~5周内发生的脱位称为早 期脱位。早期脱位多因髋关节周围肌肉、关 节囊的力量还没有恢复到正常,而患者又将 下肢放置在容易发生关节脱位的危险体位所 致。
❖ 晚期脱位:较少见,也有少数患者可在术后 2~3年后发生,常因剧烈暴力(如摔倒或车 撞伤)引起。
患者术后、止痛 冰疗:降低软组织的温度,减轻术后关节周围

人工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PPT

人工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PPT

•11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12
股骨头旋转中心:
用软件通过股骨头画一个圆再确定其圆心,此即
股骨偏心距
•13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14
心距:
适的偏心距可维持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一定的软组织 于保持髋关节的稳定。 建或适当增加偏心距可使髋关节获得最大的外展功能,减少 受合力,降低磨损和无菌性松动几率。 心距减少也就减少了外展肌力臂,需要外展肌充分收缩以弥 的不足,从而使髋关节所受合力和维持正常步态的做功增加 损和无菌性松动几率。 心距减小引起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及周围软组织松弛,导致 稳定,易发生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髋臼假体的位置由两个角度决定:
1、臼杯的前倾角:平均约17° 由髋臼前后缘连线与双侧股骨头中心连线垂直线的外侧夹角
2、臼杯的外翻角:一般为45° 髋臼上下缘连线与骨盆水平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40-50°为臼杯放置安全范围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外翻角0°: 臼杯水平位时,臼杯关闭
重要的外展肌:臀中肌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旋转中心与偏心距
外展
髋关节反作用力
跛行
磨损
•15
双侧坐骨结节连线: 可用于判断下肢长度差异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正确的股骨假体位置:
前倾角在15° 大粗隆尖端与股骨假体头中心在同一水平 股骨距保留约1-1.5cm 尽量将股骨柄假体置于中立位或轻度外翻 假体的领部与大小粗隆的连线平行 假体的轴线与股骨干的轴线平行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18
髋关节置换基础知识点
•19
hler线:即髂坐线,K线, 体边缘内侧向髂骨内侧缘 线,用于判断髋臼内陷

髋关节置换术PPT演示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PPT演示课件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
1
内容
➢ 一、髋关节 解剖 ➢ 二、髋关节置换术入路 ➢ 三、手术技术
2
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定义:
髋臼和股骨头以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组成 • 连接躯干和下肢的关节 • 是球窝关节 • 它周围环绕人体最强大的肌肉和韧带
3
髋关节假体
4
Autobloquante™
股骨假体 Femur
髋关节 Hip
三 种 常见入 路
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很多,主要与患髋局部情况、能否同时作某些附加 手术及术者习惯有关。
常用的入路有:
后外侧入路
外侧入路
前侧(s-p)入路
13
入路详解
后外侧入路
臀中肌肌腱
髂筋束 外旋短肌
大转子 股外侧肌
股方肌 髂筋束
阔筋膜 股外侧肌 臀大肌
臀大肌 外旋肌表面脂肪
14
髋关节解剖 手术概述
髂筋束
臀大肌 外旋短肌
关节囊 股骨头和颈 股外侧肌 股方肌 髂筋束
臀大肌 16
入路详解
后外侧入路
髂腰肌 股外侧肌 切断的臀大肌肌腱
髂筋束 臀大肌 切断的股方肌
切断股方肌股骨侧肌止部,扩大显露
17
入路详解
后外侧入路
缝合层次 (由内到外) 关节囊
固定外旋肌群 肌肉
深筋膜 皮下组织
皮肤
18
入路详解
外侧入路
臼大致模板测量。
• 双侧THA,首选生物 型假体,大头。COC 界面。
24
麻醉与术中体位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侧卧位,内收外旋侧肢体置于下方,首先行外展外旋侧髋关节置换手术
25
术中显露
髋关节外侧直切口,联合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D`Antonio髋臼骨缺损严重程度 分级
• I 髋臼杯与骨性臼杯完全接触,无需植骨 • II 臼杯与骨性臼杯不完全接触,仅需充填植 骨 • III 臼杯与骨性臼杯不完全接触,且臼杯在 骨性髋臼中不稳定,需结构性植骨以稳定 臼杯。
股骨翻修原则
• • • • • • • 评估骨缺损的程度 判断优质骨的位置,确定假体的固定位置 选择一个合适的假体与优质骨区域固定 确保假体获得轴向和旋转稳定性 恢复髋关节中心 处理骨缺损 术后根据生物力学特点制定康复计划。
骨水泥型-Zimmer Harris Precoat stem
骨水泥型-史塞克 Accolade C
骨水泥型-施乐辉 CPCS
骨水泥型-Link Synergy骨水泥型
肿瘤假体
肿瘤假体-马鞍头型肿瘤假体
髋臼
• Duroloc髋臼
股骨头
• 36mm股骨头:非金对金最大的股骨头
界面
• • • • 关于磨损: 金属对聚乙烯 陶瓷对聚乙烯 陶瓷对陶瓷(三代陶瓷 黄陶 氧化铝陶瓷 2012退市 四代陶瓷 粉陶)
生物型(全涂层)- BIOMET PPF
生物型(半涂层)-Lima F2L
生物型(半涂层)-Link Synergy
生物型(半涂层)-Zimmer versys
生物型(半涂层)-史塞克 Accolade TMZF
短柄
• 常见的短柄假体
• • • • • • • • • • Mayo stem -----Zimmer Proxima stem------ DePuy Trilock stem------Depuy Fitmore stem-----Zimmer Nanos stem-----S&N CFP stem-----LINK Balance stem---Biomet Mini Hip stem----Corin Collomis stem---Lima Aida stem----implantcast

威高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116页)

威高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116页)


按照股骨柄假体的形状:

圆柄型 方柄型

按照球头-髋臼衬界面的软硬关系和材质:


硬头对软臼:金属-聚乙烯、陶瓷-聚乙烯 硬头对硬头:金属-金属、陶瓷-陶瓷 半髋关节系统:双极半髋,单极半髋 全髋关节系统:表面置换全髋,普通型置换全髋 肿瘤及定制髋关节系统: 翻修髋关节:

按照假体应用及置换关节的范围:
THR中重要的四个角度
髋臼解剖重要的角度
髋臼的前倾角:髋臼轴线与身体冠状面之间的夹角 髋臼的外展角:髋臼轴线与身体矢状面之间的夹角
正常髋臼面外展40~45°,前倾15 ~20°
股骨解剖重要角度
颈干角: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干轴线的夹角
125º -135º ,平均127º
前倾角:股骨颈轴线与身体冠状面的夹角
模板测量的好处

精确的术前X线测量是保证双下肢等长的前提 术前所设计的假体安放位置是“指南针” 调整肢体长短同时必须考虑合适的偏心距 匹配好=固定好 恢复解剖关系=恢复生物力学(Offset,肢体长度 ,旋转中心) 减少并发症 减少机械失败
THR 假体选择
假体相关因素

身体状况相关因素
正确摄取双侧正侧位X-ray片
双下肢15°内旋使股骨头和股骨颈与冠状 面平行
X-ray的不同显示
lateral rotation 15°
neutral
medial rotation 10°
观察关节变形差异
1.两侧髋臼圆顶 2.泪型点最下缘 3.小粗隆突出点 正常:三条线都平行 1,2平行, 3否→股骨侧长度差异 2,3平行, 1否→髋臼侧变形差异 都不平行→股骨与髋臼都有差异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bbed假体的特点
• • • • • • • 解剖型 深沟槽 大转子螺钉 远近端同时匹配 表面工艺 柄远端设计特殊 活动领
解剖型的优点: S形弯曲与股骨的生理弯曲相匹配,使应力 分布均匀,无应力集中点 始终处于股骨中心,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 骨长入 抗旋转稳定性好
直柄型有应力集中点
适用于更多的股骨类型 使应力的分布和传导更 加接近生理状态 术中易操作,不易骨折 术后腿痛发生率低- gliding fit 应力遮挡小
������
每种直径的远端,均有数种尺寸的近端相对应型 (B代表柄近端直径 E代表柄远端直径)
表面工艺
• 研究表明,骨长入最佳空隙的规格以50~ 200μm最佳-- Ribbed柄的近端部分是直 径约70μm的微孔表面或HA喷涂表面。 • Ribbed柄的HA涂层厚度为200μm,避免了 HA涂层过厚容易剥脱,过薄容易被吸收的 弊端。
T.O.P.—Trabeculae Oriented Pattern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T.O.P. 外 杯 置 于 外 翻 55º 受力更符合局部的 生理及生物力学要求, 固而被称之为“骨小梁 固定型”假体
采用了“双赤道”设计。钛合金的 外杯为55o ,以符合髋臼部位的应力 传导,并且可获得最大范围的骨性包 容。超高分子聚乙烯内杯为超半径设 计,其“赤道半径” 呈外翻45o。
即期稳定的设计: • 解剖型 • 远、近端同时固定 • 多槽设计 • 大转子螺钉 • 大转子凸起
CCD 135° 可活动的领托 可提供即期稳定的 大转子螺钉
柄HA-涂层或 微孔 表
远端高抛光面和梯形 截面,有利于滑动匹配
病例
• 左髋创伤性关节炎
常用髋关节假体类型
常用髋关节假体类型
Ribbed 解剖型柄 AML 翻修柄(远端固定) TOP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S-ROM 组配式假体(初次和翻修) CFP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 CORAIL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 Betacup 纳米复合陶瓷界面 Duraloc 髋臼杯系统 SPII 解剖型髋关节假体系统(骨水泥) MP 组配式翻修柄
内杯的偏心设计使负重区更厚更耐磨
双赤道及内杯的偏心设计,使内杯不需 要通过加“高肩”或“帽沿”,就能完 成防脱位的功能,并且髋关节很容易复 位
内外杯下部中央均 有一“髋臼切迹”, 可保护髂腰肌和闭孔 动脉,与防脱位设计 的内杯非常匹配,增 加了髋关节的运动范 围(+27 o)
三排间断排列的齿状结 构 --形成“倒齿”,增加与 骨性髋臼的固定,并且抗旋转
活动领设计
假体柄植入到位后, 可以将可拆卸领托取 下,在沟槽内植入更 多的骨质。
翻修时,拆下领托后为我们提供了到髓腔 的通路,这非常有助于取出Ribbed柄。
柄远端的独特设计
• 远端高抛光面 • 远端横截面近似梯形 • --充分体现了Ribbed柄 远端“滑动匹配”的设计理 念
抗旋转设计: • 解剖型 (S弯曲) • 深沟槽 • 大转子螺钉 • 大转子凸起
C.F.P.保留股骨颈假体 (单纯头坏死)
C.F.P.保留股骨颈假体的优点
力学传导符合生理(力学传导集中在股骨颈的周围) 保留偏斜距 保留股骨颈周围的血供营养
柄容易插入,初期稳定性有明显优势
大腿疼痛率底 干骺端固定,不侵犯髓腔
利于MIS(Minimally Invasive Solution)手术
常用髋关节假体类型
Ribbed 解剖型柄 AML 翻修柄(远端固定) TOP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S-ROM 组配式假体(初次和翻修) CFP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 CORAIL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 Betacup 纳米复合陶瓷界面 Duraloc 髋臼杯系统 SPII 解剖型髋关节假体系统(骨水泥) MP 组配式翻修柄
顶部有四个向髂骨上固定
螺钉的孔--可以通过螺 钉固定即期稳定臼杯
底部有一观察孔,以 确定外杯是否与髋臼 紧密接触并有效防止 了碎屑的交通
超高分子聚乙烯内 杯与外杯接触的边缘 有一咬合锁定装置 --锁紧内、外杯
弹性锁定装置
外杯上有一柱状突起, 内杯的顶部有对应的5 个凹。能在外杯固定 的情况下,通过调整 内杯赤道的位置,改 变头臼覆盖,达到最 大的覆盖面积。
假体的型号与尺寸 金属外杯: 15个型号: 外径: 40 –68 mm( 2 mm间隔) 超高分子聚乙烯内衬: 与金属外杯对应的内杯外径: 40 –68 mm 内径: 24 和28 mm
常用髋关节假体类型
Ribbed 解剖型柄 AML 翻修柄(远端固定) TOP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S-ROM 组配式假体(初次和翻修) CFP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 CORAIL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 Betacup 纳米复合陶瓷界面 Duraloc 髋臼杯系统 SPII 解剖型髋关节假体系统(骨水泥) MP 组配式翻修柄
解剖型应力分布均匀
深沟槽设计
• 降低30%的弹性模量--减少 应力遮挡 • 增加与皮质骨接触点--抗旋 转 • 增加与松质骨接触面积--增 加骨长入的机会
大转子螺钉
• • • • 抗张力 抗旋转 即期稳定 利于恢复股 骨生理应力
远、近端同时匹配
• 假体远端和近端都与 骨质贴合紧密 • 近端press fit、远端 gliding fit 滑动匹配
BetaCup
非骨水泥 髋臼假体
摩擦界面
摩擦界面
大直径球头的应用, 明显增加脱位行程, 有效降低脱位风险。
常用髋关节假体类型
Ribbed 解剖型柄 AML 翻修柄(远端固定) TOP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S-ROM 组配式假体(初次和翻修) CFP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 CORAIL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 Betacup 纳米复合陶瓷界面 Duraloc 髋臼杯系统 SPII 解剖型髋关节假体系统(骨水泥) MP 组配式翻修柄
Ribbed 解剖型柄 AML 翻修柄(远端固定) TOP 非骨水泥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 S-ROM 组配式假体(初次和翻修) CFP 保留股骨颈短柄假体 CORAIL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 Betacup 纳米复合陶瓷界面 Duraloc 髋臼杯系统 SPII 解剖型髋关节假体系统(骨水泥) MP 组配式翻修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