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__课件

合集下载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教学课件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教学课件

《說文》:棄,捐也。
拋棄 廢棄。
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 (《國語·周語上》)
韋昭注:棄,廢也。謂啟子太康 廢稷之官,不復務農也。
貨:出賣。魏晉以後出現。
賣[jiok ] :鬻(粥)[jiuk ] 出賣。
賈:買賣。《韓非子·五蠹》: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
《說文新附》:售,賣去手也。 《廣韵·宥韵》:“賣物出手爲售。”
字亦作“讎”。 《史記·高祖本紀》:“每酤留飮酒, 讎數倍。”裴駰《集解》引如淳: “讎亦售。”
憐:憐愛,憐惜。丈夫亦愛憐 Nhomakorabea少子乎?(《戰國 策·觸龍說趙太后》)
遥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杜甫《月夜》)
售之:使之售,使它賣出去 。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152頁:
還有一些反訓詞是由使動用法而 形成一個新的“反向”的詞義,如: “內(納)”,本爲收入,又爲交納。 “朝”,本爲臣朝拜君,又爲君朝見 臣。“聞”,本爲聽見,又爲報告。
《红楼梦》是他“披阅
十载,增删五次”,“字字
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
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
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 《红楼梦》120回本,其中 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 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 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 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 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曹雪芹
香 菱 学 诗
香菱身世
“粉妆玉琢”
请柬(jiăn) 胡诌(zhōu)
颦(pín)
姊(zĭ)妹
怔怔(zhèng) 暖香坞(wù)
画缯(zēng) 鳏鳏(guān)
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写了什么事?是怎么写的?你有
何感受?
需积累的词语
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钴鉧潭西小丘记》课件共31页PPT

《钴鉧潭西小丘记》课件共31页PPT

▪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 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 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 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 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以:凭借 胜:美景 致:移 愈:更加 陋:以……为陋,瞧不起(意动) 果:果真、真的 遭:际遇 所以:用来……的
1、明确:地理位置 、丘上奇石
拟人: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 比喻: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 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明确:作者抓住丘上石头的特征,通过拟人 与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石头的形状, 更写出了石的神态,石的动作,以动写静,可谓 传神之至。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 “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
小结
▪ 柳文中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 柳宗元手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 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这“八记”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比如本 文就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的表达手法,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 小丘表现得生机勃勃。从而在景物中托意 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 有了人的性格。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整修后的小丘“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显”,获得了新生,试品味 “立”“露”“显”三个动词使用的 妙处。

高中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课件:4.﹡钴鉧潭西小丘记 (共35张PPT)

高中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课件:4.﹡钴鉧潭西小丘记 (共35张PPT)

微言大义 柳宗元的名言警句
1.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 2.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3.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4.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5.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文言归类】
一、通假字
贾四百,连岁不能售(“___”同“___”)


二、一词多义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明确】
句子
作用
①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作者多次强调小丘的 ②问其价,曰:“止四百。” 便宜与廉价,以小丘
的便宜与廉价,象征 自己当时所处的地位 ③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 和身份,表达了自己 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内心强烈的愤慨
3.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托物言志,没有一字提到自己,却令人 感到处处是在说自己。比起直抒胸臆,大发牢骚来, 本文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回味的余地。这也是 “永州八记”之所以能传诵千古的原因。
一定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事实上,所有你能遇到的人都比你聪明。如果你能抱着这样的心态为人处世,那么你的人脉会越来越宽,财富越 来越多,人生也就越来越好!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备选要点】 1.作者是怎样开辟、整理小丘的?整理后的小丘有何 变化?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明确】(1)“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 火而焚之。”
(2)整理后的小丘“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获 得了新生。
(3)寄托着作者锄奸扶良、改革朝政的政治理想。
2.从文章第2段最后一句“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 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来看,好像作者十分得意, 作者是真的得意吗?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课件PPT26拓展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课件PPT26拓展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

(25)陋:鄙视,轻视。
(26)连岁:多年,接连几年。 (27)其:岂,难道;遭遇:遇合,运气。
(28)所以:用来……的。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问题探究
1.文章是如何安排写景和抒情的?
2.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希望?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的读书卡
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⑷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
⑹而:连接先后两个动作,起顺承作用。
⑺殆:几乎,差不多。 ⑻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然:......的样子。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⑼冲(chò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19)清泠(líng):形容景色清凉明澈;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 (20)瀯瀯(yíng 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21)匝(zā)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22)虽:即使,纵使,就是;好(hào)事:爱好山水。 (23)或:或许,只怕,可能;焉:表示估量语气。 (24)胜:指优美的景色。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注释 ⑴寻:通“循”,沿着;道:行走;步:指跨一步的距离。全句意为:沿着山口 向西北走两百步。 ⑵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⑶湍(tuān):急流;浚(jùn):深水;而:连接两个词,起并列作用;鱼梁:

高二语文 4.1 《钴姆潭西小丘记》 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高二语文 4.1 《钴姆潭西小丘记》 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 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 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 巧獻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 卧,則清泠之状與目謀,瀯瀯之 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 淵然而静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 異地者二,雖古之好事之士,或 未能至焉。
回:回旋,運轉。
獻:呈獻,獻出。 巧、技:指山巒、流水、云彩 的各種各樣的形状和鳥獸的各 種動態。 回巧獻技:運轉它們的技巧, 獻出它們的技藝。
《說文·見部》: ,取也。從見, 從寸,寸,度之,亦手也。
《說文· 部》: 從 , 聲。
,行有所得也。
鈷鉧潭
200步
25步
主語: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 争爲奇状者 謂語: 殆不可數。
牛馬飲於溪。 主謂結構,陳述 之 牛馬 飲於溪 牛馬之飲於溪 主之謂結構, 指稱一個事件
總寫: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争爲奇状者, 殆不可數。
文有詩境,是柳州本色。
結 束
《說文》:棄,捐也。 拋棄 廢棄。
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 (《國語·周語賣。魏晉以後出現。 賣[jiok ] :鬻(粥)[jiuk ] 出賣。 賈:買賣。《韓非子·五蠹》: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
《說文新附》:售,賣去手也。
分寫:
1、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 2、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突怒偃蹇: 驕傲不凡的精神風貌
負土而出:不甘於埋在土中的氣概 争爲奇状 :争比高低的進取精神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 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 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 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卽更取器 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 焚之。
神:精神,是與人的“形” 卽形體相對立的一個概念。 心:思想,是與人的“行”卽 行爲相對立的一個概念。

上课实用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课件

上课实用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课件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
全,都
名作动,枕着石头,以地为席
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
清澈
接触,谋和
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
周,遍,满
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古今异义 爱好山水 或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官宁1参.势静文与力,章王、使最叔革他后文除有一集政足句团治够“政积的书治弊时于革为间石新主与,。要自所永目然以贞的相贺元的晤兹年改,丘(革与之8。0自遭5主我也)张对。九加话”月强。作,中
央多于《高者2革陵(.集天是永峰受为新)今权,,性州到什失司属, 最他 的八赏么败 马 广反 后进 构记识“, 。 西对 因入 建》之贺贬 元 )俱了 。和前藩”邵 和 刺文最其的镇?州十史珍佳他小割刺年,等写篇丘据史(政人作什是,,绩8发1状,怎反十卓5动态华样对)一著政,夏的宦春月。变中文际官回加十,国学遇专京贬四幽文又?权师永年禁化一,,州十唐史次持又( 一顺拥凝续出今 月宗有聚时为湖 逝,了出间柳南 于拥了1州零 任0立0
3. 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 感情。
精品ppt
3
一读课文,正音、断句。
钴鉧 (gŭ mŭ) 浚 ( jùn ) 熊罴 ( pí ) 清 泠 ( líng ) 嵚然 ( qīn )
湍 ( tuān )
偃蹇 ( yăn jiăn )
刈 ( yì)
噫 ( yī )
精品ppt 雩阝 ( hù )
4
第一段文言知识: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
同“循”沿着。 名作动 行走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实用课件

钴鉧潭西小丘记ppt实用课件
小丘远弃永州 有人赏识
我和小丘的遭遇有何异同?
小丘远弃永州有人赏识 自己被贬永州无人知遇
我对此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转折独见幽怜”
“复埋没不可识,士之处世,遇与不遇,其亦如 是哉!” ——洪迈
总结: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最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其代表作是作者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而被贬 为永州司马时写的“永州八记”。作者在这些作品 中, 一方面用清新的笔触对永州的佳山异水作 了精细的摹写,绘状传神,给读者以极高的美学享 受;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 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 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 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钴鉧潭西小丘记》教学课件(共18张)-

《钴鉧潭西小丘记》教学课件(共18张)-
D(①②句中的“虽”都是假设连词,“即使”的 意思;③句中的“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 ④句中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了作者购得并整治钴姆潭 西小丘的经过,描写了小丘优美的环境。 B.本文刻画高峻磊落的奇峰异石,正是作 者性格才能的自我写照。 C.作者借小丘的遭遇,抒发了一种怀才不 遇、不被人知的苦闷心情。 D.作者描写小丘的美景,奇异的山石,正 是为了表达自己一种不慕名利、虚怀若谷、 积极向上的乐观之情。
检查预习: 归纳文言知识点
重要语句 (1)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
生竹树。 (2)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
者,殆不可数。 (3)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
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 于山。
• (4)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 (5)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 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 技,以效兹丘之下。
• (6)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 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读一读
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
试一试
从文中找出相关对小丘描写的语句
悟一悟
• 柳宗元与小丘相似点
资料连接:柳宗元
柳宗元的生平: ①家庭生活美好:父以文知名于世,仕宦;母亲系出 名门,知书达理,能相夫教子。 ②少年得意: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③参与政治改革:结识王叔文、韦执谊。王叔文受顺 宗赏识,荐韦为宰辅,引用柳宗元、刘禹锡等。顺宗 病重,王叔文掌实权,从事政治革新:从宦官手中夺 回禁卫军的统帅权,取消“宫市”,严惩贪官,重用 贤良。顺宗驾崩,王被贬后处死,柳宗元被贬永州, 与他同时被贬的,尚有韦执谊、刘禹锡等八人,时称 “八司马”。当时宗元三十三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 荒僻弃地,低价难售
修整 铲秽伐恶,美景立见
享受 感慨 众景献技,爽心悦目 来自遇明主,可喜可贺观柳子厚遭遇,悟《江雪》旨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刚直峻切、固执信念,其出游山水, 往往是“暂得一笑,已复不乐”,刚刚领略 到山水的乐趣,马上又念道“去国魂已游, 怀人泪空垂” 。 同样被贬,苏轼在名川大山中认识人生,认 识自我,走出了忧郁,学会了旷达与洒脱。 柳宗元则没有,大凡他独游山水的时候,便 是他最孤独的时候,是他被弃感、被拘囚感 最沉重的时候,因此在遥遥无期的谪居生涯 中,经受了比一般人剧烈得多的精神折磨!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小丘上拔地而起、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石头, 几乎数不清。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 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那些高峻重叠堆积向下的,像牛马在溪边饮水; 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引往上冲的,像熊在山 上攀登。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 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下面几句是不是还熟悉?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 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 石,无远不到。
“恒惴栗”的情状,你能体会得到吗?
现在是“恒惴栗”,为“僇人”之前呢?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 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 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 荐誉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 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 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 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 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 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 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 寸千里,攒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培(pǒu)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 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理清思路 发现 购买 修整 享受 感慨
小 丘 梁上小丘,奇石无数 荒僻弃地,低价难售 铲秽伐恶,美景立见 众景献技,爽心悦目 幸遇明主,可喜可贺
这样看来,本文的主旨就是“写作者用低 价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丘,很是高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文的“真意”是什么?蕴含文中的 是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为兹丘致贺,所以自吊也。” ——清· 刘大櫆 以丘写人,以得意写失意!
再次拿起文本,用我们真诚 的声音去安抚那位失意之人!
站在其中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 潺潺的溪流,遨游的飞禽走兽,全都欢快地呈 现出巧妙的姿态,来为这个小丘尽力贡献。
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 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 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 旷的浩然之气,思想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 境界。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永贞革新失败,作者被贬永州。 写西山之景与得西山之喜悦。
仅仅如此吗?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
以山写人 绝不屈服,绝不同流合污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殆不可数 货而不售 余怜而售之 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是其果有遭乎 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 ——有何联想? “予怜而售之” ——因何而“怜”? “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 美竹露,奇石显。” ——有何联想?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 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有何联想?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贺”的背后呢?
作者其实是通过写小丘的遭际抒发自身 的感慨!
“今弃是州”的小丘的遭遇,不正是作 者自己的遭遇吗?被人遗弃的小丘还会 得到他与同游者的赏识,有此出头之日, 而自己呢?贺小丘,不过是自伤不遇罢 了。
贺 小 丘
发现 梁上小丘,奇石无数
伤 自 身
才华横溢,名满京城 遭受贬谪,有志难酬 何时彰显高洁? 何时享受成功? 何时得遇明主?
是才华横溢,是志向高远,是名满京城。
如此才华,如此抱负,却流落在这荒远之地, 会是何种心情,你能理解吗?
这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作者购买 了一个美丽的小丘,可是他的心里是不是 忘却了人间的烦恼,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呢? 面对美景,作者是不是只有爽心悦目呢?
再读文章,你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到作者的 真情,进而成为作者的知音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