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交通流的()。

A. 运动规律B. 形成过程C. 管理方法D. 经济价值答案:A2. 交通信号灯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A. 停止、准备、通行B. 通行、停止、准备C. 停止、通行、准备D. 准备、通行、停止答案:C3. 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中的交通调查包括()。

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事故调查C. 交通速度调查D. 交通噪声调查答案:ABCD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确保交通安全B. 提高交通效率C. 减少环境污染D. 降低能源消耗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交通流理论中的“瓶颈效应”指的是在交通流中,由于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低于其他路段,导致整个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受限。

()答案:正确2.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流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交通流的运动规律、交通设施的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2. 描述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以确保交通流的有序、安全和高效。

五、计算题1. 已知某路段的交通流量为1200辆/小时,交通速度为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路段的交通密度。

答案:交通密度 = 流量 / 速度 = 1200辆/小时 / 60公里/小时 =20辆/公里。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等。

解决措施可以包括:扩建道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交通工程学复题1、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表明它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交通量都会有变化。

2、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之比。

3、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

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视力、视野和色感来考察。

5、方向分布系数XXX反映了一条道路上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是否平衡。

6、交通量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称为空间分布特性。

7、高峰小时流量比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

8、交通量时变图的特征通常呈马鞍形。

9、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10、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

11、心理空间是指人们在自己周围划出的确定为自己领域的可见区域。

12、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13、最大爬坡能力是指汽车满载时第一档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

14、汽车制动性能主要体现在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上。

15、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不产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6、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包括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型、并肩或并行骑行、不易控制。

17、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18、道路结构的基本部分包括路基、路面和桥涵。

19、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

2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

21、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状、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2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3、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表明它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24、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5、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6、车流密度是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交通流3.交通流特性4.交通量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6.小时设计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10.行驶车速 11.行程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13.临界车速 14.设计车速 15.车流密度 16.车头间距17.占有度 18.延误 19.固定延误 20.运行延误21.停车延误 22.排队延误 23.引道延误 24.引道延误段25.引道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 27.道路条件28.交通条件 29.基本通行能力 30.可能通行能力 31.实用通行能力32.服务水平 33.饱和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5.交通管理36.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 38.最佳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40.绿信比 41.绿灯间隔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 43.最佳周期44.绿信比 45.道路交通事故 46.轻微事故 47.一般事故48.重大事故 49.特大事故 50.可听阀 51.痛阈52.声压 53.声压级 54.声波的频率 55.声的频谱56.响度 57.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用来描述车流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

3.交通流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1500辆/hB.1600辆/hC.1400辆/hD.1800辆/h【答案】A2、作停车需求预测时,采用的“产生率模型”,其理论依据是()。

A.土地使用状况B.商用土地价格C.人口与土地使用关系D.土地使用类型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答案】D3、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答案】B4、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A.小于25mB.小于50mC.大于25mD.在25-50m之间【答案】A5、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A.圆形B.四边形C.八角形D.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答案】D6、关于车流波及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后退B.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前进C.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前进D.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后退【答案】A7、关于车流波及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后退B.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前进C.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前进D.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后退【答案】A8、交通量的周变是指()A.一周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B.一月内周交通量的变化C.一年内周变交通量的变化D.一周内日交通量的变化【答案】D9、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500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A.2个B.1-2个C.3个D.3-4个【答案】B10、关于交通发生预测,说法准确的是A.交通发生只要考察出行产生量即可B.交通发生只要考察出行吸引量即可C.交通出行产生量应该与吸引量大致相等D.交通出行产生量应该与吸引量不等【答案】C11、作停车需求预测时,采用的“产生率模型”,其理论依据是()。

A.土地使用状况B.商用土地价格C.人口与土地使用关系D.土地使用类型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答案】D12、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500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2、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D.事故率法没有缺点【答案】A3、我国交通部门规定:在车速为30(km/h)时,中型货车不大于(A. 10mB. 9mC.8mD.6m【答案】C4、设50辆车随机分布在6公里长的道路上,任意600米路段上没有车辆的概率为:A.0.067B.0.0067C.0.67D.0.9933【答案】B5、以下哪种概率分布不属于连续型分布()。

A.负指数分布B.二项分布C.威布尔分布D.爱尔朗分布【答案】B6、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答案】B7、OD调查中,小区形心指的是()A.小区内任意一点B.小区内某一出行端点C.小区几何面积的重心D.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答案】D8、不属于交通流理论的是A.跟车理论B.概率论方法C.交通波理论【答案】D9、以下关于流量Q、速度V、密度K之间关系式,正确的是A.K=Q/VB.K=Q+VC.K=QVD.K=V/Q【答案】A10、绿信比是指()A.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红灯时长之比B.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黄灯时长之比C.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D.所有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总和与周期时长之比【答案】C11、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12、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是()。

A.声压B.响度C.声压级D.响度级【答案】C13、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14、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交通工程概论(专科)一、名词讲明: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一门科学,是综合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交通流:是在道路上人、车、物从甲地到乙地的流淌形状,即人们通常所讲的行人流、车流、客流、物流等。

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点及其随着时刻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样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刻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样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刻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刻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专门大的差不,这种差不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刻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刻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专门短的距离和时刻内求得的车速。

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刻(不包括停车时刻)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刻(包括停车时刻)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

它是估量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

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

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

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概论一.名词解释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

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

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

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

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

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

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

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

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19.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20.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

一般它含纵向、横向、外部和内部的干扰,如停车等待横穿、交通拥挤、连续停车以及由于行人和转弯车辆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21.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

22.排队延误: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

排队时间是指车辆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

23.引道延误: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

24.引道延误段: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

25.引道时间:车辆受阻排队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是指车辆在可以接受的运行速度和行车无阻碍的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处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7.道路条件:指道路的几何组成状况(如车道宽度、侧向净空路面状态、道路线形、视距及坡度等)和沿途条件(如沿途的街道化程度)。

28.交通条件:指交通流中的车辆组成、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以及由交通信号引起的交通中断等。

29.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假定由统一类型的标准车辆以适时速度的最小的车头间隔作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道路某端面的最大车辆数。

30.可能通行能力:一种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加以各种因素修正而得出的通行能力。

这种通行能力实际上是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

31.实用通行能力:指道路能保证车流畅通无阻的通行能力,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标准。

32.服务水平:就是指道路使用者(即车辆驾驶员)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从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车辆自由行驶的自由程度(如能否保证要求的行车速度),交通受限制的程度(如车辆的延误时间和每公里的停车次数等),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经济性等方面能体现出道路服务水平的高低33.饱和流量:绿灯时间内车辆在持续排队情况下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用图案、符号、文字传递交通管理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一种安全管理设施。

35.交通管理:是按照既定的交通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合理地限制和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

3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

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

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

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44.绿信比为一个周期的绿灯显示时长同周期时长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亦即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

45.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46.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47.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48.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9.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50.可听阀:在寂静的环境中,勉强能听到最小的声音强度。

51.痛阈:使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强度。

52.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

53.声压级: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的比值的常用对数。

54.声波的频率: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

55.声的频谱:声音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

56.响度:是指声音“响”的程度。

单位为Sone(来)。

57.响度级:是以频率为1000 Hz的纯音的声压级为其响度级。

三.简单题2.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道路的类型;(2)道路的平面线型;(3)纵断面线型;(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5)视距;(6)侧向净空;(7)路面。

3.交通流调查有哪些作用答:交通流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工作,对制定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合理布置、道路线形设计,以及现有道路的综合治理,将提供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

具体说来,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

(2)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

(3)道路管理的依据。

(4)预测交通量发展趋势。

(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

(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4.远景交通量基础资料的收集及调查有哪些?答:(1)绘制拟建道路可能吸引的交通量区域的平面图,并画出该范围内的现有道路、铁路及主要通航航道。

(2)收集平面图范围内现有道路上的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在平面图上标出各观测点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如发现原有观测点的交通量观测数字不能反映出拟建路线主要段的交通量,则应加设观测点。

(3)收集在路线吸引区范围内的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人口、公路汽车货运量的资料。

汽车货运量要包括社会车辆的货运量(根据需要也可包括非机动车辆的货运量)。

如吸引区范围这些资料收集有困难,则可收集包括吸引区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资料(扩大到能收集的程度),但要估算吸引区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的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4)选择适当路线进行车辆起讫点调查(简称OD调查),对于老路改建选择在拟建路线上。

对于新建路线则选择在邻近拟建路线的公路上。

调查目的是了解、分析拟建路线上现在各主要段的交通量、流向以及车辆组成与装载情况。

(5)调查区域内现有铁路、水运的运量、运输能力、发展规划以及各类货物的运价。

装卸费用。

这是确定转移交通量的主要依据,必须充分重视。

(6)调查区域内现有公路的路况、正常情况下各类车辆的平均车速、运输成本和养护管理费用等。

5.交通量调查资料的用途有哪些?答:交通量的调查资料是交通工程最基本的资料,其用途有如下方面:(1)交道规划。

(2)交通设施设计(3)交通控制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可以确定交叉口控制方式和信号配时等。

(4)经济分析要新建一条道路,必须先通过经济分析来论证它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比较新旧路线的效益以及新路线究竟吸引多少交通量等。

(5)交通事故评价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有了交通量数据,才能评价不同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以衡量道路的服务质量。

(6)交通管理根据交通量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13.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有哪几种方式?答:(1)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①点控制。

是指个别独立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此法又可分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两种,感应式控制又可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

②线控制。

是指对一条主干道相邻交叉口的信号实行协调自动控制,亦称绿波通行带或绿波控制。

③面控制。

是指对城市中某区域的所有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用计算机实行统一协调的自动控制。

(2)停车控制车流进入或通过交叉路口时,必须先停车,观察到达路口的车流情况而后进人或通过,一般又分为:①多路停车法是在交叉口所有引导入口的右方设立停车标志,让所有到达交叉口的车辆必须先停车而后等待出现空档再通过,此法又称为全向停车或四路停车,多为临时措施。

②二路停车是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道上设上停车标志,使次要道路的来车必须先停车,等候间隙出现再通过,此法亦称单向停车或两路停车。

(3)让路法在次要路口或车辆较少的引道入口处没让路标志,使司机放慢车速,看清相交道路有无来车,估计有适当间隙可以通过再加速驶去。

(4)自行调节法即采用中央岛,让各路进入车辆按反时针方问统一,连续行驶通过的环形交叉。

(5)不设管制交通量很小的交叉口一般均不设管制,如居民区内部的交叉口等。

1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点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