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特征与成因分析
兰州幅第四系地貌地层研究

兰州幅第四系地貌地层研究1.引言河流阶地是反映新构造运动特征的显著标志,同时又是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重要依据。
根据地貌发展的旋回性和地层发育的阶段性的对应关系,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称为地貌地层学方法。
2.兰州幅河流阶地系列黄河自图幅的西南流入本区,由东北流出。
河谷地貌,在纵向上由一系列的峡谷和宽谷相间构成,横向上发育四—七级河流阶地。
其中T4级及以下阶地在区内黄河沿岸广泛发育,T5~T7阶地仅在局部河段有所分布。
区内黄河阶地尤以兰州市段和黑山峡段发育和保存最好,研究程度也最高,各级阶地的特征如下:图1 黄河兰州市段阶地序列(据李吉均等)3.阶地序列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1)黄土堆积与阶地发育的关系兰州幅区内黄土厚度较大,许多黄土剖面的厚度都超过200m,是我国黄土研究的典型地区之一。
黄土的下伏地貌或岩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覆盖在白垩纪、第三纪红层组成的甘肃期侵蚀面之上,该黄土厚度较大,较早接受堆积,因此,时代上包括了早、中、晚更新世,组成黄土源与黄土梁、峁形态;另一种形式是堆积在河谷区,不同时期的河流阶地之上。
该黄土之下直接与河漫滩相粉砂及河床相砾石相接触。
其形成过程为,河流在拓宽过程中先堆积河床相砾石及河漫滩相粉砂(这部分粉砂可能包括了粉尘堆积成分)(陈发虎等,1993),随后河流下切,高河漫滩转化成阶地,在平坦的阶面上接受风成黄土堆积。
这种河床相一河漫滩相一冲积黄土一风成黄土堆积系列是河流阶地基座面之上的黄土堆积模式。
除黄河主流外,其支流庄浪河等大大小小河流的阶地皆成为黄土稳定堆积的地貌部位。
然而最主要的稳定沉积区是黄河河谷盆地,其中兰州段黄河河谷盆地的黄土发育最好。
本区第四纪以来在地壳上升的背景下形成多达六~七级的河流阶地,各级阶地面上黄土收阶地形成的早晚,厚度由2m至300余米不等,黄土地层内发育多层古土壤,构成研究区独特的黄土一古土壤一阶地系列。
(2)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年代意义黄土不仅建立了我国典型的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张守信,1995),通过对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深入研究还建立了我国独一无二的土壤地层的时间标尺。
河流阶地知识点总结

河流阶地知识点总结一、河流阶地的形成1. 水流侵蚀作用河流水流的冲刷作用会形成河流的阶地。
水流在河床上冲刷的同时,也会将部分沉积的泥沙携带走,这就导致了河床的不断下降。
而一旦河流的水流量有所减小,河床上原本沉积的泥沙就会开始固化,形成河流的阶地。
2. 流域地形变迁河流的阶地也可以是由于流域地形的变迁而形成的。
在地质运动的长期影响下,地表地形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河流流经的地区地势的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河流的阶地。
3. 大水冲击作用大水冲击是河流阶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河床上沉积的泥沙在长期的压实作用下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而当河流的水量增大时,它便会以更大的冲击力冲击河道,从而形成河流的阶地。
4. 水流波浪冲击作用波浪冲击也是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河流水流的波浪在河床上不断冲击,会导致沉积的泥沙受到破碎和重新沉积,最终形成河流的阶地。
二、河流阶地的特征1. 平坦开阔河流的阶地呈现出平坦开阔的特征,这是由于长期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 堤岸陡峭河流的阶地的堤岸往往比较陡峭,这是由于大水冲击和水流侵蚀作用造成的。
3. 地表高程变化河流的阶地地表高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高低起伏,呈现出阶梯状的特征。
4. 地质构造特征河流的阶地地质构造往往非常复杂,包括了岩石、泥沙、砾石等多种物质。
同时,地质构造也会对阶地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5. 脉络纵横河流的阶地往往呈现出交错纵横的脉络,这是由于河流长期侵蚀、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三、河流阶地的分类1. 洪积阶地洪积阶地是河流的一种重要阶地形态,在河流上下游地区广泛发育。
它是由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形成的,是冲击平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沉积阶地沉积阶地是河流的另一种主要阶地形态。
它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道上沉积而形成的,也是冲击平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 切割阶地切割阶地又称崖式阶地,是由于河流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呈现出明显的高低起伏,地势较为陡峭。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2.1 大地构造兰州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部雾宿山隆起带皋兰山隆起带内,区内新构造运动活动时间长、范围广、升降幅度较大,表现形式多样,继承性强。
第三纪以来包括褶皱、隆凹、断陷和断裂等的活动构造相对活跃,差异性快体升隆运动与间歇性上升更趋明显。
继燕山晚期在本区东北部形成一组北北西向的褶皱后,中部北北西向寺儿沟断裂转变为挤压型,北西西向金城关断裂和宋家沟断裂转变为引张型为主,形成了地堑型兰州断陷盆地,断陷最深处达2400m。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类型有北西西、北北西和北东向线型构造。
本区的活动断裂主要有金城关正断层、沙金坪正断层、刘家堡正断层、东岗镇断裂、梁家湾正断层和宋家沟冲断层等20条。
2.2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层的划分方法,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属祁连地层区,分属于拉脊山地层分区和中祁连地层分区。
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在较小的范围内涉及了多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老地层出露零散,地层发育不全。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前寒武系地层,中—上奥陶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侏罗系地层、下白垩统地层、第三系、第四系和侵入岩体等。
其中,第四系黄土,下白垩统和第三系红层分布最为广泛。
前白垩系地层岩性较完整,质底较坚硬。
一、前寒武系皋兰群:主要分布于兰州十里店和桑园子一带,沿黄河北岸及其支沟内出露。
地层主要为一套海相泥、砂质沉积地层。
由于经受了多期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及构造复合作用,致使岩石变质程度较深、岩体相对破碎,岩性主要为片岩,次为片麻岩、变粒岩和石英岩等。
二、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主要分布于西固城南的雾宿山区,岩性种类包括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硅质岩。
岩石普遍遭受的变质程度较低,呈北西西向展布,向南南西向陡倾斜,与中生界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
三、上三叠统延长群:分布于窑沟至大干沟一带,延长群地层呈近东西向展布,向北倾斜,与四周的中—上奥陶统、中—下侏罗统及下白垩统均为断层接触。
该套地层为山麓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总厚度大于400m。
河流阶地的特征

河流阶地的特征河流阶地是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河谷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层状结构,具有明显的梯田状特征。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河流阶地的特征。
一、层状结构河流阶地通常由一系列的平坦或略呈倾斜的层状结构组成。
这些层状结构是由河流在不同时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河流在侵蚀过程中,会将沉积物搬运到下游,形成河床的一部分。
而当河流改道或水位下降时,河流的侵蚀作用会暂时停止,河床上的沉积物会保留在原地,形成一个新的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平台会逐渐积累,形成层状的河流阶地。
二、梯田状特征河流阶地的特征之一是呈现出明显的梯田状结构。
这是由于河流在侵蚀和沉积过程中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河流在侵蚀过程中,会在河床上形成一系列的河谷,而河谷之间的河岸则被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上。
当河流改道或水位下降时,新的河床会形成在原来的河床上方,而原来的河床则会成为一级阶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会继续侵蚀和沉积,形成二级、三级阶地,最终形成像梯田一样的阶地状结构。
三、不同高度的阶地河流阶地通常会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平台,这是由于河流在不同时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不同造成的。
高度较低的阶地通常是由较新的沉积物形成的,而高度较高的阶地则是由较旧的沉积物形成的。
这些不同高度的阶地记录了河流的演化历史,反映了地质过程的变化。
四、河流阶地的形态多样性河流阶地的形态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河流特征所致。
在一些地区,河流阶地呈现出平坦的台地状结构,而在另一些地区,河流阶地则呈现出陡峭的梯田状结构。
这些不同形态的阶地反映了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也为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提供了研究地质历史和地貌演化的重要证据。
五、河流阶地的生态功能河流阶地不仅是地貌景观的一部分,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阶地上的土壤通常比河谷更肥沃,适合农业和植被生长。
而阶地上的水位相对较高,也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此外,河流阶地还可以起到保护河岸和减缓洪水的作用。
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

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一、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试述主要河流阶地类型的特征。
河谷中分布于河床两侧谷坡上的,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平坦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由河流阶地的形态要素可以看出,它最主要的是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个地貌面构成,两个地貌面指示出河流阶地的形成必须经历两个阶段。
一个是河流拓宽谷底,形成宽阔河漫滩的时期。
另一个是河流强烈下切,使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成为阶地的时期。
在形成河漫滩时,河流流经地区一般说来构造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作用,沉积作用为主,河流至少处于和接近处于均衡状态。
河流的挟沙力等于或大于河流的含沙量。
而河流使河漫滩成为阶地的时期,一般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河流下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流的挟沙力大于河流的含沙量,以至于河流还有剩余的能量用于对河谷的加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时期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特别是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
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
能改变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构造活动、基面升降、流域环境的变化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一般来说河流流域环流的重大改变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的控制。
故能改变河流负载状况和河流作用性质,进而形成阶地的因素主要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面升降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
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在均衡条件下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强烈构造抬升时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不是持续进行的,它具有旋回性,多级构造抬升的结果是形成多级阶地。
多级阶地的形成导致河道横剖面呈阶梯状地形。
黄河兰州段水沙特性与河道演变分析

第3 3卷第 6期 21 0 1年 6月
人
民
黄
河
Vo . 3. . 1 3 No 6
期, 来水量 占年 来水 量 的 5 . % ;l 1 1 2 1一 2月为 河 流退水 期 , 流
量逐 渐减小 , 来水量 占年来水量 的 1 .% 。刘 家峡水库 运行后 20 改 变了径流的年 内分配 , 主汛期 来水量 由天然 状态下 占年来 使
水量的 6 . %减少到 5 . % ; 07 2 0 龙刘水库 ( 羊峡 、 家峡水库 ) 龙 刘
发能力 为 14 8 7 m 4 . m。多年 平均 气温 为 9 2o 最 冷月 为 1 . C; 月, 平均气温为 一 . 6 4℃ ; 热月为 7月 , 均气 温为 2 . 最 平 2 3℃。
暑
、
删
媛
极端最 高气温为 3 . 9 8℃ , 端最低 气温为 一 17℃ 。地 面平 极 2. 均 冻结 日期为 1 2 1月 9日, 解冻 日期为 2月 5日, 最大冻土深度 以 1 为最 高 , 13e 最大 积雪厚度 为 1 m(9 8年 ) 月 为 0 m, 0c 16 。
联合 调度后径流的年 内分配得到进一步 改变 , 主汛期来水 量 占 年来 水量的 比例减小到 4 . % 。 17
岩裸露 , 以沉积沙岩 、 红黏 土为 主 , 黄河 Ⅱ级 侵蚀 堆积 阶地 。 为 阶地上部冲积物呈 明显 的二元结 构 , 下部 沙砾 卵石松 散胶 合 , 透水性好 ; 上部 粉质壤 土质 地均 一 、 构疏 松 。河 床主要 由卵 结
河流阶地判断依据

河流阶地判断依据
河流阶地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它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
河流阶地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流阶地的形态特征:河流阶地的形态特征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明显的梯级状,梯级状的河流阶地是由河流沿岸的沉积物形成的,河流沿岸的沉积物会形成一系列的梯级状的河流阶地。
2、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类型: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类型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以砾石、砂砾、砂砾细砂、细砂细砾等沉积物为主,河流沿岸的沉积物会形成一系列的梯级状的河流阶地。
3、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结构: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结构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结构,它以河流沿岸的沉积物形成的梯级状的河流阶地为主,河流沿岸的沉积物会形成一系列的梯级状的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结构也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结构。
以上就是河流阶地判断依据的主要内容,河流阶地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以河流沿岸的沉积物形成的梯级状的河流阶地为主,河流阶地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物结构也是河流沿岸地貌的一种特殊结构,可以作为河流阶地判断依据。
河流阶地的特征

河流阶地的特征河流阶地是指河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高度的平台,它是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结果。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有关,同时也与地质构造、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从河流阶地的形成、特征和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在河流侵蚀的过程中,河床的高度不断下降,形成了一系列的河床阶地。
而在河流沉积的过程中,河床的高度不断上升,形成了一系列的河岸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还与地质构造、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有关。
例如,地质构造的抬升和下降会影响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气候的干湿变化会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沉积物的质量,水文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河流的侵蚀和沉积速度。
二、河流阶地的特征1. 高度不同:河流阶地的高度不同,一般是由于河流侵蚀和沉积的不同阶段形成的。
2. 平缓:河流阶地的坡度比较平缓,一般小于1度。
3. 平台状:河流阶地呈现出平台状,一般比较宽阔,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和居住。
4. 地貌特征:河流阶地的地貌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用于地质和地貌研究。
5. 沉积物质不同:河流阶地的沉积物质不同,一般是由于河流侵蚀和沉积的不同阶段形成的。
三、河流阶地的意义1. 农业生产:河流阶地的平缓和宽阔,适合农业生产和居住。
2. 地质和地貌研究:河流阶地的地貌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用于地质和地貌研究。
3. 水利工程:河流阶地可以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例如水库、堤坝等。
4. 生态环境:河流阶地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可以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
总之,河流阶地是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结果,具有高度不同、平缓、平台状、地貌特征明显、沉积物质不同等特征。
河流阶地对农业生产、地质和地貌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特征与成因分析
摘要:黄河的阶地是黄河生成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升隆
起后,形成的如台阶状的地貌现象。
正是由于这些阶地的出现,黄河才可以从最初地面的片片大湖,得以百川汇流,一泻千里,形成气势磅礴的大河。
因此,科学家们称黄河阶地犹如一本活的教科书,是考察黄河生成演变历史的最有力的地质根据。
关键词:兰州盆地、黄河阶地
引言:黄河兰州盆地中的河流阶地特征典型,保存完整,现已查明的阶地有九级,在阶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吸引着中外众多学者的目光。
虽然,曾经有许多学者对黄河兰州阶地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得出了许多有力的结论,然而,以往对该地区阶地的研究多偏重于高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对阶地的成因却研究不深,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这对于黄河各阶地划分的科学完整性不利,本文选择了黄河阶地最为著名,被称为“兰州式阶地”的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前人证实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其特征和成因。
1.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所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地质情况
地理位置:兰州盆地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青藏高原的东北角,为一中生代盆地,海拔1500米上,区内
大部分地区为黄土所覆盖,黄河自西向东在转向北东穿流而过。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较为开阔的谷地中,由于紧邻青藏高原且又处在高原东北缘转弯部位,几个
不同形式的构造体系在此交汇。
受高原隆起的影响,本区新构造运动表现强烈且形式复杂。
气候情况:兰州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区平均海拔1520米。
年均气温11.2度,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
2.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的特征: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发育最为标准,分布最广泛.基座最大拔河高度330m,为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砂岩和白垩系砂泥岩,上覆35m冲积砾岩,顶部为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阶地越老黄土越厚.T1T3连续完整,T4T7受后期流水冲刷切割成为梁卯状.根据14C、热释光和古地磁等方法确定的各级阶地形成时代分别为10ka,60ka,140ka,560 ka,1 200 ka,1 500 ka和1 600 ka。
自上而下黄河各级阶地特征如下:
第七级阶地(T7),基座阶地,基座为第三系红层。
在墩洼山一带,差分GPS测量阶地砾石层顶面拔河216m,砾石层厚约6m,河漫滩相粉砂厚约12m,其上风成黄土最厚200m。
在墩洼山以东骆驼岘附近,阶地砾石层顶面由于受沿大沙沟发育的断层错动(见图1)拔河高度下降到141m。
河漫滩粉砂之上风成黄土仅厚100m左右。
第六级阶地(T6),基座阶地,在小沟至大浪沟一带出露较好,基座为第三系红层。
在小沟,差分GPS测量阶地砾石层顶面拔河128m,到大浪沟降至72m,砾石层厚
3~4m,之上是厚约18m的具有明显水平层理的河漫滩粉砂,其顶部覆盖100~110m的风成黄土。
第五级阶地(T5),基座阶地,仅在小沟至小沙沟一带发育,基座为第三系红层。
阶地砾石层顶面在小沟一带
拔河108m,在小沙沟一带降至80m。
砾石层厚3~4m,
河漫滩相粉砂厚约8m,之上是厚约98m的风成黄土。
第四级阶地(T4),基座阶地,基座为第三系红层。
该级阶地在整个东盆地出露较广,阶地砾石层顶在小沟一
带拔河约100m到大浪沟降至62m,砾石层厚约4~6m,
之上是厚6~10m具有明显水平层理的河漫滩相沉积物,再上是厚约70~100m的风成黄土。
第三级阶地(T3),基座阶地,基座在白塔山一带为片麻岩,在其他地区多为第三系红层。
该级阶地是兰州地
区分布最广,保存最好,阶地面最为连续的黄河阶地,
也是进行阶地对比划分的重要标志性地貌面。
阶地砾石层顶面在罗锅沟一带拔河77m,到石沟一带降至45m,向下游又有增加,到石台沟增至71m。
砾石层厚约
5~7m,河漫滩粉砂厚约10m,风成黄土厚约40~60m。
第二级阶地(T2),基座阶地,基座在白塔山一带为片麻岩,在其他地区多为第三系红层。
阶地砾石层顶在罗
锅沟一带拔河30m,到大浪沟一带降至22m,在石台沟
又升至31m。
砾石层厚约5m,河漫滩相粉砂层厚约
10m,顶部堆积约20m厚的马兰黄土。
第一级阶地(T1),目前为兰州市区所占据,在东盆地内多为堆积阶地,在盆地东端变为侵蚀阶地或基座阶地。
砾石层顶面拔河在罗锅沟一带较高约为15m,在大浪
沟一带降为9m。
砾石层之上河漫滩厚约0.4m,再上为黑垆土型古土壤S0,顶部堆积约2m的全新世黄土。
3.黄河兰州盆地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
3.1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对河流阶地的影响主要是降
水以及与之相关的植被等通过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来影响河流过程和河流地貌。
3.1.1兰州盆地的气候历史情况:兰州盆地已经发现
的腹足类、哺乳类和孢粉三大类古生物的化石,来推断更新世的气候环境。
早更新世早期,兰州地区为低山丘陵地貌,黄河开始孕育,气候干冷;早更新世中期,风成黄土开始沉积,黄河形成,气候从干冷到暖湿反复变化;早更新世晚期,黄河的六、五两级阶地形成,四级阶地开始发育。
中更新世时,干旱寒冷和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变换,有过异常干燥、风力极盛的情况。
气候干冷时呈现干草原或者荒漠草原环境;气候暖湿时显示出兰州至少位于北亚热带的边缘,为一种森林草原环境。
中更新世末期,黄河的四三两级阶地已经形成。
晚更新世时,兰州地区的气候从早期的暖湿气候逐渐演变成晚期时候的及干燥的气候环境,先后经历了针叶林草原、干草原、针叶林草原、干草原至荒漠草原的演变过程。
晚更新世末期,兰州河谷盆地周围高山渐成规模,黄河定型,二级阶地形成。
3.1.2兰州盆地的气候历史对本地区阶地形成的影响:气候变冷,流域内物理风化的加强,或者气候变干,流域内植被覆盖度减小,坡面侵蚀强度加大,都使流域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沙量增加,造成河床加积。
相反,气候变湿热,河流中泥沙量减少而径流量增加,导致河床下切侵蚀,形成阶地。
可见,长期的气候干湿变化引起堆积和侵蚀作用的交替,便会形成一系列阶地。
这种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如第四纪以来与间冰期气候交替出现所形成的阶地。
气候的暖湿和冷旱交替对河流阶地的形成起到不同的作用。
暖湿气候的是
候黄河兰州附近的雨量明显较多,河流径流量大,同时具有很大的动能,对河岸的冲刷作用很大,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河道较宽,在兰州盆地河流阶地中表现为
阶地跨度较宽;在垂直方向上,对于河流比降较大到的区域河流切割作用很大,带走大量的泥沙所以会使得河道较深,河岸发展为阶地后显得阶地比较高。
反之在气候寒旱的年代形成的河流阶地往往较为窄低,或者不形成阶地。
3.2地质构造作用:兰州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陇西盆地西缘,其形成和构造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起息息相关.根据青藏高原-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的相关耦合关系和中国黄土沉积研究,青藏高原在
2.6Ma达到临界高度2000m,堆积了大面积的黄土;1.7 Ma使黄河长江贯通.昆黄运动使高原达到平均3000m 的高度,1.2Ma之前本区主要水系黄河发源于祁连山,湟水和大通河即为上游,1.2Ma的构造运动使黄河切
开积石峡流入兰州盆地.自上新世以来在青藏高原整体隆起和局部快速抬升相结合的机制下,发生了多阶段、非均匀和不等速抬升运动。
兰州地区由于所处的构造位置具有独特的动力学环境和构造运动特征,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计算1600ka以来不同时期河流阶地抬升幅度和下切速率。
阶地的形成除与构造抬升有关外还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但在气候大体相同的地区不同时期河流下切速率的差异可能就是构造运动的结果.阶构造抬升和下切具有同步,等速率的分布特点.黄河及其支流最早下切均始于1600 ka,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约在150ka左右发生同步下切,形成本区广泛发育的第三级阶地,这一时期构造活动稳定,气候变化不大.兰州地区刘家峡至黑
山峡段不同时期抬升幅度相差很大.05ka抬升幅度不超过5m,10150ka抬升幅度为20m,150220ka抬升幅度为40m,220700ka抬升幅度为200m,7001100ka抬升
幅度为150m.这种大规模的构造抬升与黄河上游公伯峡附近拉脊山隆起一样是区域构造活动的综合体现,
使得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3.3其他因素: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河道比降的增大从而增强河流的下切侵蚀能力;河流袭夺袭夺后的河流侵蚀加强,被袭夺的河流的侵蚀减弱;河曲摆动和岩性差异:河流摆动和岩性差异引起差异性水流侵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