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设施农业模式
荷兰、美国和新西兰的现代农业模式

古代作战向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足以见得粮食的重要性。
而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要强大,最根本的就是要搞好农业,解决后顾之忧。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地形条件等方面都很有优势,但是农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国情的不同吗?如果不是,那我们与之相比又欠缺了什么呢?下面就带大家看下这些发达国家到底是怎么做农业的。
荷兰荷兰的农村是优雅的,到处弥漫着奶酪的甜味、散发着花卉的香味,还有随处可见的风车、农田……而荷兰能够把人们印象中脏、乱、旧的农村打造成这样美丽具有观赏性的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荷兰光照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前端技术,利用7%的耕地建立了1万hm2面积左右的由电脑自动控制的现代化温室,温室内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了透光率,减轻了建筑材料的重量,增强了抗风耐压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完全摆脱了以前靠天吃饭的依赖性。
2)成熟的产业发展体系。
以世界范围为基准,整合所有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从而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各种形状优良的品系。
然后对不同的品系进行编号,栽培于资源圃中,而后根据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优选,并对选出来的优质品种命名、推广。
在种植方面,采用的是先进的温室技术、科学的水肥管理、高效的农艺技术,保证农作物高效优质。
在流通方面,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进行“荷兰式拍卖”。
3)专注优势领域,重点发展特色农业。
当地农田作物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花卉产业。
每年出口规模达到几十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60%。
据估计,在25万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中,有近9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2007年,荷兰共有纯种植业农场24 853个,其中,花卉园艺农场9 035个,同样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

维普资讯
世 叼
岛国
设施 农 业
荷 兰位 于 西 欧北 部 ,是 一 个 低 地 国 家 , 国土 面 积 为 41 .5万 k m 。从公 元 1 纪起 荷 兰人 就 开 始利 用 传 3世 统 风 车 作 为排 水 动 力 ,在 天然 淤 积 的 滨海 浅 滩 上 围海 造 田 。截 至 目前 ,荷 兰有 5 %的土 地 用 于农 业 ,其 中 8 草 场 占 3 %,耕 地 占 2 .%。 1 36
一
温室 产 业 是 荷 兰 最 具 特 色 的农 业 产 业 ,居 世 界 领
先 地 位 。 目前 ,荷 兰 温 室 建 筑 面 积 为 1 亿 m ,占 全 1 世 界玻 璃 温室 面 积 的 1 / 4,主 要种 植 鲜 花和 蔬菜 。园 艺 作 物产 值 19 年 为 l23 荷 兰 盾 。 95 3 -亿 二 、 荷 兰 设 施 农 业 a  ̄点 gq . t
荷 兰 的农产 品 加 工业处 于 世 界领 先地 位 。专 用 的 、
1 4
■ 蟹重蟹 睡 漕
一t - 2 28 t 0
维普资讯
中 ,荷 兰 的温 室 农 业增 值 一 直 呈 上 升 趋 势 。 主要 是 政
力 扩 大并 对 成 员 国提 供 一定 程 度 的保 护 ,使 欧洲 成 员
国内部 各 种 经 济 活 动 更 加 活跃 ,也 给 荷 兰农 产 品进 入
欧 洲 市场 创 造 了更 多 的 机会 。荷 兰农 业 产 业纷 纷 看 准 欧 洲 和 国际 市 场 ,充分 发 挥 优 越 的地 理 位 置 ,利 用 阿 姆 斯 特 丹 、鹿 特 丹港 的海 运 优 势 ,阿 姆 斯特 丹 附 近 的
牧业。
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的荷兰农业

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的荷兰农业
为什么说荷兰农业是从田间直接到餐桌呢?主要因为一下几点: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1】荷兰农业自动化程度高
荷兰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这得益于荷兰设施农业的发达和设施技术的先进,种植过程中的施药、施肥环节,都由电脑统一操控,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也可以通过机械化进行操控。
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采摘了。
采摘过后放入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车底用链条连着,整个温室里可以让车子自己走来走去,到达目的地之后自动转到其他轨道,最后直接到包装工人的手中。
【2】农业产业链长
荷兰的农业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农业综合体,涵盖了'田间到餐桌'的整个农业产业链,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所有的环节相互紧密连接,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不断增值。
荷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比较高,技术工艺不断精益求精,花卉、食品、奶制品等加工业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加工农产品出口比例也较大。
【3】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
荷兰的农产品销售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拍卖,以前拍卖主要用于花卉的销售,但是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管是花卉还是蔬菜交易,都开始在网上进行。
荷兰的市场上有专门的交易网站,可以供消费者在网上交易,只要提交订单,都可以在24小时之内送达。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大型的超市,直接与生产商进行订货,蔬菜拍卖交易市场萎缩,批发市场主要以物流业务为主。
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一体化运营,体现了荷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这为荷兰农业的高利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考察纪实(续1)

荷兰温室设施建造技术及装备发展情况1.温室建造技术荷兰温室经过多年发展,结构已非常成熟,主要以文洛型和大屋面型为主,天沟走向既有南北走向,也有东西走向,其中文洛型温室是主流。
大屋面温室可适应光照要求更高的作物,主要应用在立体盆花生产中。
连栋温室按照覆盖材料划分主要有玻璃、PC 板和塑料薄膜等3种,其中玻璃温室约占90%。
随着自动化控制和作业装备的不断完善,温室逐步呈现大型和超大型发展趋势,其中在荷兰的东北地区单个温室的面积更大,大都在10hm 2以上。
培训团参观的Axia Seeds 番茄育种公司、Chrysant Arcadia 等花卉生产公司温室结构均呈现这种特点(见图1)。
该类型温室脊高可达7m ,跨度为8m ,温室立柱间距为5m ,其主要作用是增大缓冲空间,有利于维持和调控保持室内环境稳定,同时也便于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温室设施成本大约180欧元/m 2(不包括买地成本)。
荷兰温室的设计有完善的标准,主要由温室公司设计完成,设计软件主要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发。
由于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遭遇风雪较大,因此温室的风雪载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温室的承受载荷主要为独立基础,温室结构承受的最大风载荷不低于14级,其建筑结构均可以实现20~30年的寿命。
此外,玻璃温室大部分都没有外部遮阳系统、风机水帘降温系统,顶开窗一般设计为半连续交错开窗,这是与中国温室最大的区别。
2.温室环境调控技术智能、节能、可持续的环境综合环境控制体系是荷兰蔬菜花卉产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荷兰温室采用自动化控制,对温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记录和调控,从而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反馈与控制,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有效降低病虫害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
(1)光照管理。
荷兰非常注重温室光照条件的本栏编辑段晋会荷兰设施园艺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考察纪实(续1)◆侯振全薛平海外见闻HAI WA I JIANWEN图1温室内部主要结构58改善,尽最大努力增加光的透射量。
不要再照搬荷兰模式了,生产型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才是“正道”

不要再照搬荷兰模式了,生产型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才是“正道”2019年,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撰写了《荷兰无土栽培是个坑》、《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是“银样蜡枪头”》、《景观型无土栽培的“穷途末路”》三篇拙作,在农业圈内的反响很大。
亲历者、知情者、真农人点赞,卖设施卖设备的农业商人因为戳破了谎言而谩骂。
荷兰无土栽培和景观型无土栽培是设施更贵,生产成本更高,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的设备更贵,并且都是操作更复杂,产量品质提升有限,在中国都没有发展前景。
荷兰高大上的无土栽培模式真正的生产型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是现阶段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具备了生产更简单,成本更低,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能够在中国大面积推广。
我多年来从事无土栽培、土壤种植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开发,服务于一线农业生产,创造了简单,低成本,高产,高品质的新一代生产型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生产更简单1. 施肥更简单荷兰无土栽培和景观型无土栽培的施肥方式:先勾兑AB母肥,再通过水肥一体机灌溉,或者在大水池中二次溶解后再进行灌溉。
新一代无土栽培采用全元素水溶肥按浓度直接水溶使用,或者采用基质中添加富含钙镁成份的矿砂或有机肥,仅灌溉大量元素水溶肥。
2. 灌溉更简单荷兰无土栽培和景观型无土栽培使用高价水肥一体机每天频繁多次过量灌溉,用多余水肥回流。
新一代无土栽培采用提高基质保水贮肥能力,冬春2日灌溉一次,夏秋每日灌溉1次或者2次,并且没有必要使用水肥一体机,只用一个水泵加定时器满足要求。
最简单的施肥方式---水囊简易的施肥方式---蓄水池3. 生根更简单荷兰无土栽培和景观型无土栽培采用前期控水控肥——减少灌溉量和降低EC值再逐渐增加灌溉量和升高EC值的方法来刺激生根,14-21天才能生好根。
新一代无土栽培采用生根剂直接刺激生根,7天就能生好根,马上增加灌溉量和升高EC值,能够提前开花结果。
简易无土栽培种植的西红柿强大的根系4. 防病更简单荷兰无土栽培和景观型无土栽培通过频率的喷洒农药来进行防病杀菌灭虫。
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

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借力于思为中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添引擎——2019 年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上)作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强国之一,荷兰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创新、产学研协作以及建立完善的产业链等方式,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为学习荷兰先进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理念,2019 年 6 月 11~19 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携手《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组织了25 人的现代设施园艺技术考察团(图 1)赴荷兰进行考察。
图1 现代设施园艺技术考察团合影基础研究先行荷兰对园艺产业基础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生产中种植者用工厂化理念进行设施园艺生产,多为规模化经营,种植品种相对单一、固定,建设的温室单栋面积很大。
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必然对技术、材料、装备的基础研究提出要求,从而驱动各项技术不断创新。
瓦赫宁根大学是荷兰农业方向实力最强的大学,也是欧洲农业与生命科学方面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拥有现代化的实验温室,先进的测试仪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园艺行业内不同领域的一流企业合作,很多重要的作物科学研究和实验都是在他们的温室中进行的。
考察团还参观了荷兰的世界园艺中心(图2),该中心是当前国际知名的设施园艺创新、研发、培训以及展示基地,也是其他国家园艺产业科研、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荷兰学习和观摩温室技术的必达之地。
荷兰科研人员一切科研活动均以作物为中心,作物生长的各种生理指标和需求等基础性的研究非常透彻,进而对工程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温室环境精准调控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作物的各项指标以及温光水气肥五大参数均由计算机控制,和人们平时去体检一样,只需查看化验指标,然后和正常的参数范围对比就可以了。
荷兰温室通过数据化指标进行栽培管理,在计算机上可以很容易看到哪些指标超标,从而进行及时调整,种植者也可以直观了解调整情况,而不是凭经验观察作物叶子或果实长势。
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

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2002-04-25] ·来源:一、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个:市场与农户连接型,合作社与农户连接型,企业与农户连接型。
1.市场与农户连接型这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的重要形式。
市场与农户的连接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连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连接两种模式。
“拍卖市场”在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拍卖市场”与农户的连接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最富特色的模式。
荷兰的农产品拍卖历史久远,起源于19世纪,20世纪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拍卖市场”的拍卖过程已全部实现了电子化。
“拍卖市场”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农户将所生产的产品按照质量标准规定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拍卖大厅,购买者(一般是大批发商)接照规则进行竞价,出价高者获得产品,成交后市场内部系统自动结算货款和配发产品。
拍卖市场的交易效率很高,如花卉拍卖市场每天清晨6时开市,10时以前即拍卖完毕,水产品则在8时以前就拍卖完毕。
拍卖市场实现计算机联网控制,在某个市场拍卖的产品也可在其他市场成交。
拍卖是荷兰农产品一级市场交易的主要方式,全国95%的花卉和80%以上的蔬菜、水果是通过拍卖市场销售的,马铃薯、水产品等也大都通过拍卖市场销售。
拍卖市场还是专业性的,即一个拍卖市场只拍卖一类产品,拍卖市场在农业一体化经营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生产者与购买者的直接见面,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尤其是保鲜周期很短的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使农户与市场直接连接起来;用严格的质量标准引导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标准化水平;拍卖过程公开、公平,充分自由竞争,可以形成合理的价格,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合理真实的价格信号还有助于调节市场供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
除“拍卖市场”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的农业一体化经营在荷兰也很盛行。
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的?

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荷兰农业非常发达,在设施农业、花卉产业、科技创新、订单农业、规模经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那么,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突破资源瓶颈。
荷兰光照荷兰花卉 GLOBAL / 国际 August 2018 87 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领先的玻璃温室技术,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系统。
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 万公顷,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 1/4。
在荷兰郊区,集中连片的温室随处可见,一般温室规模能达到 40 公顷左右。
温室都采用了先进技术,能显著提高透光率,减轻温室建筑材料的重量,增强温室抗风耐压性能,进而大幅降低能耗。
与此同时,温室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专注优势领域,打造产业精品。
荷兰的花卉产业闻名世界,被誉为“欧洲花园”。
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花卉产业,而且有的国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生产资源,但是都没有像荷兰一样使花卉业成为真正的大产业——即每年出口规模达到几十亿美元,还能吸引无数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赏花。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荷兰将花卉产业视为核心优势,采取了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荷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花卉产业举足轻重。
据估计,在 25 万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中,有近 9 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占比超过 1/3。
2007 年,荷兰共有纯种植业农场 24853 个,其中花卉园艺农场9035 个,同样占比超过1/3。
加强科技创新,积聚发展潜力。
荷兰人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在育种方面,荷兰人到世界各地搜集种质资源,进行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从中选择各种性状优良的单株,对其进行少量的繁殖,形成一个品系;在栽培方面,对同一品系进行编号,栽培于品种资源圃中,而后根据该品系的表现、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优选,并对选出来的新品种进行命名、申请品种权保护和推广;在种植方面,依托先进农艺技术、温室技术和水肥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每平方米土地产值成倍增长;在流通方面,采用高效快捷的“荷兰式拍卖”,依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完成交易的鲜花在一天以内发送完毕,运到世界各地,以满足鲜花对时间的苛刻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5.农业知识体系(科研、教育和推广)为设施农业 提供巨大支撑。 (1)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及应用 研究方面经验丰富。 (2)研究站和地区研究中心的目标是迅速解决农业 领域不同行业中的实际问题。 (3)瓦赫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在基础研 究和农业发展前瞻性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3.定位国际市场的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阿姆斯特丹 、鹿特丹港的海运优势、斯基辅机场的空运 优势及发达的陆路运输网络,使荷兰生产的 鲜切花和蔬菜在2天之内运抵欧洲、亚洲及 北美等国家和城市。目前荷兰的温室产品中 50~90%出口,温室蔬菜的86%销往世界 各地。
农业知识体系革
目的:保持荷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措施:部分科研机构脱离政府的全额支持,实现自 收自支。政府通过项目委托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 究。 结果:改革后的农业科研机构经费,50%来自政 府任务,50%来自企业和农民。 评价:私有化但非私有制。国有资产以银行借贷的 形式由不同组织和集体机构赎买下来,改变过去完 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科研机构注入活力,面向 生产,面向市场。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4.化工、食品加工、机械与材料、电子工业等现 代工业技术为设施农业打下了基石。 荷兰温室产业采用现代工业技术植物工厂是最具特 色。在一家占地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中,5O万 余盆观叶植物分上下两层置放在栽培床上,从基质 搅拌、装钵、定植、栽培、施肥、灌溉、钵体移动 全部实现机械运作,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作物 生长情况、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监控。温室内只有 5位工作人员。每公顷年产值525万荷兰盾,年利 润262万荷兰盾。
荷兰设施农业的推广
组织结构:面向农民和种植者的直接管理与 咨询服务工作包括社会经济推广和技术经济 推广,这些工作由农渔部提供资助。 知识网络: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科研,推广和 教育的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其中25% 用于发展农业教育。初级农业教育经费约占 整个农业教育经费的5l%,培养具有一定农 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2.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 受限于耕地不足,促使荷兰更注重土地和劳 动生产率。如:维斯特兰德朗市的6家西红 柿种植公司垄断了荷兰90%的西红柿市场 。红掌公司专门研究和种植红掌花卉,从育 种研究、种苗生产和种苗出售,全部由企业 运作,公司研制井经营的红掌花卉就达40多 个品种。
荷兰设施农业模式
荷兰农业基础
产业:58%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l%,耕 地为23.6%%(人均1.8亩);辅助工业,如种子、 化肥、动物饲料和贸易等。 劳动力:农业劳动力54.8万人(占l0%),其中, 农业和渔业达25.1万,食品与饮料业15.2万,农 业贸易8万,供销运输6.5万。 产值:农业生产总值占GNP的l0%。 贸易:净出口值l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额的7.5 ~l0%,世界第三位。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1.政府对温室农业的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20世纪60年代,以节约土地、提高土 地劳动生产率为目的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70年 代实行了用资金替代土地,发展温室农业。 宏观调控:一是信贷和补贴政策,鼓励重点领域和 产业快步增长,出口创汇;二是开发整个欧洲市场 ;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建设;四是保护 农业知识产权,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投入;五是帮助企业扩大国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