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车床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CA6140A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CA6140A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CA6140A型车床的基本操作教案首页授课顺序:学时:日期:年月日班级:课题任务四车削运动和车床操纵目的要求1.掌握车削运动。

2.能指出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3.熟悉车床手柄和手轮的位置及其用途。

4.具备车床空运转的操纵技能。

重点难点重点:熟悉车床手柄和手轮的位置及其用途。

难点:车床空运转的操纵技能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解知识-----总结评价教具挂图课件视频课后分析序号授课内容备注1 2 组织教学:点名考勤引入新课:本任务将带领学生了解车床各操作机构并掌握其操作方法,从而加深对车床的认识。

讲授新课:任务四车削运动和车床操纵一、卧式车床的传动路线及车削运动电动机带轮主轴变速箱主轴卡盘工件作旋转运动交换齿轮箱溜板箱丝杠光杠溜板箱滑板滑板刀架刀架车螺纹车刀作纵横直线运动进给箱1、主运动主运动——是指机床的主要运动,它消耗机床的主要动力,通常主运动的速度较高。

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指使工件的多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切削运动。

二、工件上形成的表面1.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车刀车削后产生的新表面。

2.过渡表面——工件上由切削刃正在切削的那部分表面。

3.待加工表面——工件上有待切除的表面。

三、CA6140A型卧式车床的操作手柄车外圆车孔车端面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图上编号 名称 图上编号名称 1,2 主轴变速(长,短)手柄 14 尾座套筒移动手轮3 加大螺距及左、右螺纹变换手柄 15 尾座快速紧固手柄4 电源总开关(有开和关两个位置) 16 机动进给手柄及快速移动按钮5 电源开关锁(有1和0两个位置) 17 尾座套筒固定手柄6 冷却泵总开关 18 小滑板移动手柄7,8 进给量和螺距变换手轮、手柄 19 刀架转位及固定手柄 9 螺纹种类及丝杠、光杠变换手柄 20 中滑板手柄 10,13 主轴正反转操纵手柄 21 中滑板刻度盘 11 停止(或急停)按钮(红色) 22 床鞍刻度盘 12 启动按钮(绿色) 23 床鞍手轮小结练习一、刀架部分和尾座的手动操作1.刀架部分的手动操作:(1)床鞍(2)中滑板(3)小滑板(4)刀架当刀架上装有车刀时,转动刀架,其上的车刀也随之转动,应避免车刀与工件、卡盘或尾座相撞。

CA6140说明书

CA6140说明书

前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三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了解了加工工艺对生产、工艺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

对专用夹具的设计,可以了解机床夹具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给以性能。

本夹具设计可以反应夹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定位精度、夹紧方式、夹具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结构工艺性等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1、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3 -1.1零件的分析....................................................................................................................... - 3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 - 4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 - 4 -3.1基面的选择....................................................................................................................... - 5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 7 -5、确定切削用量............................................................................................................................ - 7 -6、确定基本工时.......................................................................................................................... - 17 -7、工艺卡片.................................................................................................................................. - 22 -8、专用夹具设计.......................................................................................................................... - 22 -8.1加工工艺孔Φ25夹具设计............................................................................................ - 22 -8.2小结................................................................................................................................. - 26 - 总结................................................................................................................................................ - 27 - 参考文献........................................................................................................................................ - 28 - 致谢.............................................................................................................................................. - 30 -1、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杠杆。

第七章_CA6140型式车床装调、维护

第七章_CA6140型式车床装调、维护

7.2.2装配顺序的确定原则 装配顺序的确定原则
1. 首先选择正确的装配基面。 2. 在解决没有相互影响的装配精度时,其装配先后以简单方便来定。 3. 在解决有相互影响的装配精度时,应先装配确定好一个公共的装配基 准,然后再按次达到各有关精度。
7.2.3 控制装配精度时应注意的几个因素
为了保证机床装配后达到各项装配要求,在装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 个因素的影响,并在工艺上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 1.零件刚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2. 工作温度变化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3. 磨损的影响
7.3 车床的润滑和维护
7.3.1常用车床的润滑方式 常用车床的润滑方式
车床的润滑,目的是减少磨损,常采用的形式有: 1.浇油润滑 于外露的滑动表面,如床身导轨面和滑动导轨面等。 2.飞溅润滑 常用于密闭的箱体中。如车床主轴箱中的转动齿轮将箱底 的润滑油溅射到箱体上部的油槽中,然后经槽内油孔流到各润滑点进行润滑。 3.油绳润滑 常用于进给箱和溜板箱的油池中。利用毛线的毛细管作用, 通过毛线把油引入润滑点,间断地滴油润滑。 4.弹子油杯注油润滑 常用于尾座、中滑板摇手柄及三杠(丝杠、光杠、 开关杠)支架的轴承处。润滑时用油枪端头油嘴压下油杯上的弹子,将油注 入,油嘴撤去,弹子又回原位,封住注油口,以防尘屑入内。 5.黄油杯润滑 常用于交换齿轮箱挂轮架的中间轴或不便经常润滑处。 事先在黄油杯中加满钙基润滑脂,需要润滑时,拧进油杯盖,则杯中的油脂 就被挤压到润滑点中去。 6.涂脂润滑 车床交换齿轮箱内的齿轮,可在齿上涂润滑脂进行润滑。 7.油泵输油润滑 常用于转速高、需要大量润滑油连续强制润滑的机构。 如主轴箱内许多润滑点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7.1.2 开合螺母机构装配调整
开合螺母机构的作用是接通丝杠传来的运动。 它由上下两个半螺母1和2组成(图7—3a),装在溜板箱体后壁的燕 尾形导轨中,可上下移动。上下半螺母的背面各装有一个圆柱销3,它的 伸出端分别嵌在槽盘4的两条曲线槽中。扳动手柄6,经轴7使槽盘顺时针 转动时,曲线槽通过圆柱销使两半螺母分离,与丝杠脱开,刀架便停止进 给。槽盘逆时针转动(图7—3b),曲线槽迫使两圆柱销互相靠近带动上 下半螺母合拢,丝杠啮合,刀架便由丝杠螺母经溜扳箱传动而移动。

第四章 CA6140型卧式车床

第四章  CA6140型卧式车床

第四章CA6140型卧式车床概述一、车床的分类车床可分为:①普通(卧式)车床;②立式车床(主要用于外形为非回转体的零件的车削加工);③半自动及自动车床;④仿形车床;⑤专门化车床(如铲齿车床、凸轮轴车床、曲轴车床、轧辊车床等)等。

其中以普通车床应用最广泛。

二、车床的运动主运动——工件的回转运动进给运动——刀架的移动第一节CA6140型卧式车床简介一、工艺范围普通车床的工艺范围很广,它可以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面、环行槽,以及车削端面和各种螺纹,还可以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套丝和滚花等工作。

二、组成(图4-1)三、主要技术参数40 —最大工件回转直径400mm见书P.72 。

([注]主轴内孔直径50mm;最大棒料直径48mm)第二节CA6140型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1.传动系统图——用简化符号将动力源、执行件以及所有的传动元件以展开图的形式绘制的平面图。

(见图4-2)2.展开图——(1)由于传动系统图是平面图,有些元件可能被遮挡住,所以要利用展开图。

(2)展开图的轴向反映了各元件真实的相对位置关系。

(3)展开图的径向:①相啮合齿轮所在两轴反映真实的相对位置关系②其余则不能反映真实的相对位置关系3.根据图4-2认识有关的符号及含义①电动机(动力源)②主轴(执行件)③刀架(执行件)⑤齿轮传动⑥ 轴(Ⅰ、Ⅱ、Ⅲ、Ⅳ、Ⅴ、……)(轴号在图中必须标出) ⑦ 蜗杆传动⑧ 挂轮(交换齿轮)⑨ 换向机构 (参考 图4-3 )⑩ 轴承⑾ 离合器(M 1、M 2、M 3、……)(注意离合器的位置及用途)4.分析传动系统图的步骤(以每条传动链看)a )找两端,连中间;b )确定计算位移;c )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d )写出运动平衡式(或还需化简成“换置公式”)。

[注]i1u一、主 传 动(主运动传动链)1.两端件及计算位移电动机主轴(n电= 1450 r / min)(n z)2.传动方式及传动路线表达式(1)传动方式①定比传动—带传动a)降速b)柔性传动(减振、吸振)c)可较远距离传递②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可在电机不停机状态下,使主轴:a)正转(并与换向机构配合)b)反转c)停止转动③背轮机构(ⅢⅤ)可合理利用径向空间(注意:图中Ⅲ轴与Ⅴ轴同轴线)④高速分支利用M2,使Ⅲ轴的运动直接传到Ⅵ轴(主轴)⑤斜齿轮副Ⅴ—Ⅵ之间用了一对斜齿轮传动(定比传动),目的一是使传动平稳;二是在低速时,可比直齿轮传动受力大。

CA6140车床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与铣槽夹具设计
一、序言................................2
二、设计题目............................2
三、设计内容............................2
四、工艺规程设计........................3
三、工序4——铣通槽
铸造时槽没铸出,得粗铣其槽边双边机加工余量2Z=2.0mm,槽深机加工余量为2.0mm其极限偏差:粗加工为 ,精加工为
粗铣两边工序尺寸为:18-2=16mm;
mm;
粗铣后毛坯最小尺寸为:16+0=16mm;
粗铣槽底工序尺寸为:33mm;
精铣两边工序尺寸为:180,已达到其加工要求:180。
R=F-2RAM-CT/2
〔3〕、确定加工零件通槽前槽的毛坯尺寸:
槽深:R=F-RAM-CT/2
=31-2-5/2
槽宽:R=F+2RAM+CT/2
〔4〕、确定加工零件上端面前的毛坯尺寸:
R=75mm
四、绘制拨叉锻造毛坯简图:
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确定粗基准。
X51
面铣刀
游标卡尺
内花键孔和左端面
6
钻2×M8通孔并攻丝
Z525、SB408
扩孔钻、铰刀
卡尺、塞规
内花键孔和左端面
7
去毛刺
钳工台
8
中检
卡尺、塞规、百分表等
9
清洗
清洗机
平锉刀
10
终检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相关知识.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相关知识.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一、主轴部件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主轴部件是车床的关键部件,工作时工件装夹在主轴上,并直接带动工件作旋转运动,作为主运动。

因此主轴的旋转精度、刚度和抗振性和热变形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直接影响。

如图10-1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部件。

图10-1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部件1、4、8--螺母2、5--双列螺钉3、7--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 6--推力角接触球轴承CA6140型卧式车床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振性,采用前、中、后三个支撑。

前支撑用一个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7和60º推力角接触球轴承6的组合方式,承受切削过程中的径向力和左、右两个方向的轴向力。

后支撑用一个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3。

主轴中部用一个单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作为辅助支撑,这种结构在重载荷工作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刚性和工作平稳性。

由于主轴前、后两支撑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内锥孔与轴颈处锥面配合,当轴承磨损致使径向间隙增大时,可以较方便地通过调整主轴轴颈相对轴承内圈间的轴向位置,来调整轴承的径向间隙。

中间轴承只有当主轴轴承受较大力时,轴在中间支撑处产生一定挠度时,才起支撑作用。

因此,轴与轴承间需要有一定间隙。

前轴承的调整方法:用螺母4和8调整。

调整时先拧松螺母和螺钉5,然后拧紧螺母4,使轴承7内圈相对主轴锥形轴颈向右移动。

由于锥面的作用,轴承内圈产生径向弹性膨胀,将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减小。

调整合适后,将锁紧螺钉和螺母拧紧。

后轴承的调整方法:用螺母1调整。

调整时先拧松锁紧螺钉2,然后拧紧螺母,其工作原理与前轴承相同。

但必须注意采用“逐步逼紧”法,不能拧紧过头。

调整合适后,将拧紧锁紧螺钉。

一般情况下,只需调整前轴承即可,只有当调整前轴承仍不能达到回转精度要求时,才需调整后轴承。

二、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CA6140型车床主轴箱的开停和换向装置,现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其结构如下图10-2 a所示。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操作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操作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操作一、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结构和主要部件CA6140型卧式车床由床身、主轴箱、进给箱、工作台、卧轴承和润滑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主轴箱由主轴和主轴箱体组成,进给箱由进给机构和箱体组成。

车床的工作台可以上下调整,使工件能够适应不同的加工需要。

卧轴承支撑主轴箱,保证主轴箱的精度和稳定性。

润滑系统用于对车床各部件进行润滑,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二、CA6140型卧式车床的基本操作流程1.开机准备:检查润滑系统的油量和压力,若不足应及时添加;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将主轴箱和进给箱的进给机构切换到手动状态。

2.安装工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刀架上;调整工作台的高度和角度,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工件夹紧器固定好。

3.调整车刀位置:根据加工需求,利用手动、电动和液压三种方式调整车刀位置,使其与工件表面接触。

4.调整进给量和主轴转速:根据加工需要,选择适当的进给量和主轴转速。

进给量和主轴转速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切削刃数和刀具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5.开始加工:打开主轴箱和进给箱的开关,启动主轴和进给机构,开始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工件的表面状况和加工效果,及时调整进给量和主轴转速。

6.加工结束:当加工完成后,关闭进给机构和主轴,将车刀移出工件表面。

关闭车床电源,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

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操作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操作车床时,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具,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光线充足,保持操作台的平稳,杜绝超负荷操作。

使用车床时,要注意避免衣物等杂物被卷入或触碰旋转的刀具和工件。

2.正确调整刀具:在选择和安装刀具时,要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车削工艺进行合理选择。

在调整刀具时,要确保与工件的接触面符合要求,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3.合理选择进给量和主轴转速:进给量和主轴转速的选择对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工件材料和切削刃数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进给量和主轴转速,以避免加工失误和增加切削负荷。

CA6140A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CA6140A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教案首页三、CA6140A 型卧式车床的操作手柄图上编号 名称图上编号 名称 1,2 主轴变速(长,短)手柄 14 尾座套筒移动手轮 3加大螺距及左、右螺纹变换手柄15 尾座快速紧固手柄 4 电源总开关(有开和关两个位置)16 机动进给手柄及快速移动按钮5 电源开关锁(有1和0两个位置) 17 尾座套筒固定手柄 6 冷却泵总开关18 小滑板移动手柄 7,8 进给量和螺距变换手轮、手柄19 刀架转位及固定手柄车外圆 车孔车端面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9螺纹种类及丝杠、光杠变换手柄20中滑板手柄10,13主轴正反转操纵手柄21中滑板刻度盘11停止(或急停)按钮(红色)22床鞍刻度盘12启动按钮(绿色)23床鞍手轮小结练习一、刀架部分和尾座的手动操作1.刀架部分的手动操作:(1)床鞍(2)中滑板(3)小滑板(4)刀架当刀架上装有车刀时,转动刀架,其上的车刀也随之转动,应避免车刀与工件、卡盘或尾座相撞。

要求在刀架转位前就把中滑板向后退出适当距离。

2.刻度盘的操作:(1)床鞍刻度盘(2)中滑板刻度盘(3)小滑板刻度盘现象:由于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配合存在间隙,会产生空行程。

要求:使用刻度盘时,要先反向转动适当角度,消除配合间隙,再正向慢慢转动手柄,带动刻度盘转到所需的格数,如左下图所示。

消除措施:如果刻度盘多转动了几格,绝不能简单地退回,如下中图所示,而必须向相反方向退回全部空行程(通常反向转动1/2圈),再转到所需要的刻度位置。

3.尾座的操作:(1)尾座套筒的进退和固定(2)尾座位置的固定二、车床的变速操作和空运转练习1.车床启动前的准备步骤1)检查车床开关、手柄和手轮是否处于中间空挡位置。

2)将交换齿轮保护罩前面开关面板上的电源开关锁旋至“1”位置。

3)向上扳动电源总开关由“OFF”至“ON”位置,即电源由“断开”至“接通”状态,车床得电。

同时,床鞍上的刻度盘照明灯亮。

4)按下照明灯开关按钮,使车床照明灯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140车床使用说明
一.C6140车床控制电路
1.车床应用
C6140车床通用性强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轮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

可车外圆、车端面、切槽和切断、钻中心孔、钻孔、镗孔、铰孔、车各种螺纹、车内外圆锥面、车特型面、滚花和盘绕弹簧等。

2.车床电气原理分析
C6140主电路(如图)
1)主电路分析
三相交流电源由转换开关QF引入。

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快速移动电动机M3均采取直接启动,分别由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A1、中间继电器KA2来控制其启动和停止。

主轴电动机M1采用热继电器FR1作过载保护,采用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

冷却泵电动机M2采用热继电器作FR2过载保护。

快速移动电动机M3因为是间歇短时运行,故不需要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

C6140控制电路(如图)
控制电源变压保护主轴电机控制快速移动电机控制冷却泵控制主轴运
转指示
照明灯TC
36V
127V
SB2
SB1
KM1
SB3
SA1
EL1
SA2
KM1
KM2
KM3
KM1
2
10
HL2
HL3
HL4
3
4
5
67
891011K M 1
K M 2
K M 3
9
11
444
13
12
冷却泵指示快速移动指示
6140控制回路 2)控制电路分析 控制电路电源:是通过控制变压器TC 输出127V 交流电压供电,采用熔断器FU2作短路保护。

主轴电动机M1控制:按下SB2,接触器KM1通电吸合,主电路上KM1的三个常开主触头闭合,主轴电动机M1转动;同时KM1的一个常开辅助触头闭合,进行自锁,保证松开按钮SB2后主轴电动机M1仍能连续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断电释放,主轴电动机M1停止。

快速移动电动机M3控制:按下按钮SB3,中间继电器KA2通电吸合,KA2三个常开主触头闭合,快速移动电动机M3旋转,由溜板箱的十字手柄控制方向,实现刀架的快速移动。

松开按钮SB3,中间继电器KA2断电释放,快速移动电动机M3停止,刀架停止移动。

冷却泵电动机M2控制:主轴电动机M1启动后,KM1常开辅助触头吸合,使转换开关SA1闭合,中间继电器KA1方能通电吸合,冷却泵电动机M2带动冷却泵旋转。

当主电动机M1停止时,KM1常开辅助触头断开,中间继电器KA1断电释放,冷却泵电动机M2和 均停止旋转。

指示及照明电路分析:指示灯HL1、HL2、HL3、HL4和照明灯EL 由控制变压器TC 直接输出36V 交流电压供电,采用熔断器FU2作短路保护,其中照明灯由开关SA2控制其接通与断开。

保护和联锁电路分析:KM1常开辅助触头实现了主轴电动机M1和冷却泵电动机M2的顺序启动和联锁保护。

热继电器FR1和FR2的常闭触头串联在控制电路中,当主电动机M1或冷却泵电动机M2过载时,热继电器FR1和FR2的常闭触头断开,控制电路断电,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均断电释放,所有电动机停止旋转,实现了过载保护。

接触器KM1、中间继电器KA1可实现失压和欠压保护。

二.车床故障说明
1.设置说明
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台上的实验管理系统来设置故障,管理器自动记录实验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并提供时钟和实验时间显示,指示实验进程,在固定时间实验或实验考查时控制实验时间。

学生可通过试验台上的故障排除系统,找出故障点的位置,并将故障排除。

2.故障现象
(1)SB3按钮开关常开触点开路,点动按钮SB3失效。

(2)KM3线圈断开 (器件故障3)。

(3)KM2线圈断开 (器件故障2)。

(4)TC 0V 副边线圈断开,所有指示灯不亮。

(5)SB1按钮开关常闭触点断开,KM1未通电,主轴电机M1不转。

(6)TC 127V 副边线圈断开,KM1、KA1、KA2未通电,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快速移动电动机M3不转。

(7)KM1线圈断开 (器件故障1)。

(8)KM1常开辅助触点端开,冷却泵电动机不转。

(9)KM1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断开,自锁回路断开,按钮放开,KM1不通电,主轴电机M3不转。

(10)TC 36V 副边线圈断开,所有指示灯不亮。

(11)KM1常开辅助触点断开,主轴运转指示灯不亮。

(12)SA1断开,冷却泵电动机不转。

(13)SA2断开,EL1不亮(照明不亮)。

(14)KM2常开辅助触点断开,冷却泵运转指示灯不亮。

(15)KM3常开触点断开,快速移动指示灯不亮。

(15)HL3断开。

3.故障点分布图
TC
134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