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第一篇: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

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

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明师教育试讲教案华南师范大学 罗京初三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第二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学习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教学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及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银和铁呈银白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且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都低。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新课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条件)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2Mg + O 2 ===== 2MgO4Al + 3O 2 ===== 2Al 2O 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

高温高温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应(1)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镁、铁、锌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3)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镁、铁、锌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节课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讲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讲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讲解稿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依据“探索性教学”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思想,本着“问题式教学”、“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建立科学思维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方案,现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铁的性质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提升,符合认知规律,由个别到整体,由宏观代表物质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为后面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对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来说,我认为依据有两个,一是课程标准:课标明确指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即构建清晰的金属观;二是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全面观察能力,通过顺利地完成探究,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并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并学会欣赏他人。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代表物铁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同时还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刚刚学习了分类观和氧化还原观。

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还有着连老师都无法估量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所以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自主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归纳出金属钠的性质,自主发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和差异,自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课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初步使用以下这些教学方法,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采用将学生分组,由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和使用自己的潜能。

四、学法分析学生也由情景再现复习,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逐层深入学习;五、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设计如下: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学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学稿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讲学稿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预习目标1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 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预习内容1 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2 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3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 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内探究一、学习目标1 会运用钠和铝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钠和铝的化学性质二、学习过程一、金属与O2的反应:1 钠与O2的反应:[学生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思考】用小刀切开的一小块钠断面有什么变化?[学生实验2]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观察有什么现象。

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铝与O2反应[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练习】分别写出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何规律?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2.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

A. 自来水B. 沙土C. 泡沫灭火器D. 四氯化碳灭火器第二课时一、预习目标1 掌握Na、Fe与H2O反应的特殊性;2 掌握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特殊性;二、预习内容1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章:金属的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教学内容:1. 金属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物质;2. 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弹性等;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时,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4. 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的方法:使用磁铁、酸碱指示剂等。

教学活动:1. 引入金属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金属的物理性质;3. 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作业与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金属的定义和特性;2. 学生能够区分金属和非金属;3. 学生能够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二章:金属的活动性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掌握金属活动性序列;3. 能够预测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教学内容:1.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能力;2. 金属活动性序列: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顺序;3.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氢气;4.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新的金属和盐。

教学活动:1. 引入金属活动性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讲解金属活动性序列,并通过实验演示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预测不同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4.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现象。

作业与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金属活动性的定义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学生能够记忆金属活动性序列;3. 学生能够预测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过程;2. 掌握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3. 能够分析金属腐蚀的现象和防护措施。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结构和内容解析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其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此后。

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试一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研究(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根源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入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能够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授课目的和授课重难点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授课的目标:1.知识和技术目标:认识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研究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研究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经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穿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感神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优秀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觉化学世界的美好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实现以上的授课目的,我认为:我们不能能在一节课中左右逢源的讲清楚所有的金属的所有的性质,要有所重视,其中钠在不相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穿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

但是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获取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别,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相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解析是本节授课的难点。

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详尽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亲近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授课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和学法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打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重点,经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1.边讲边实验。

这是化学授课的常用方法,也是特别适用的方法,能够充分展见告识的建构过程,充分表现建构理念。

详尽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比方用小刀切钠,为什么不能够让学生去做呢?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虑,这样做完好吻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是在启示不假,但常常启而不发。

常见金属化学性质初中教案

常见金属化学性质初中教案

常见金属化学性质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常见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1. 铁、铜、铝、锌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 常见金属在酸、碱和氧气中的反应。

教学难点:
1. 理解常见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这些金属有什么特点?
二、讲解(15分钟)
1. 铁的性质:介绍铁的外观、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铜的性质:介绍铜的外观、性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铝的性质:介绍铝的外观、性质以及在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4. 锌的性质:介绍锌的外观、性质以及在防腐蚀方面的应用。

三、实验(20分钟)
1. 实验一:铁与盐酸的反应
2. 实验二: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3. 实验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4. 实验四:锌与氧气的反应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各种金属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报告,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

六、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了初步了解,并培养了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
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

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 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
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

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师: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三、巩固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我们的练习题,做一下自我检测吧!
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 纯铁是银白色固体
B. 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 铜容易传热、导电
D. 钨有很高的熔点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发出蓝色火焰
B. 发出耀眼白光
C. 发出黄色火焰
D.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四、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学习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鉴别金项链的真假的实验方法。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