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鬼日记导读教学设计
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故事教案

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故事教案教案标题: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故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故事《调皮的捣蛋鬼》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写作等活动展示对故事的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展示绘本故事《调皮的捣蛋鬼》的封面,并鼓励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调皮捣蛋鬼”这个词的理解,并讨论这样的行为是否好或不好。
阅读与理解:1. 分发绘本故事《调皮的捣蛋鬼》,让学生阅读故事。
2.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问题,例如主要角色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等。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中主要事件和情节的理解。
4.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并讨论捣蛋鬼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他们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应用与创造:1.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讨论他们会如何处理故事中的事件。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并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特征。
3.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面对类似情境时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解释他们的理由。
总结:1. 回顾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道德价值观,强调正确的行为选择和对他人的尊重。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通过这个故事学到的东西,并提醒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故事理解的准确性。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绘画和写作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展示。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整个故事,加强对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2.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个家庭阅读活动,让学生与家人一起分享故事和讨论。
3.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二年级】《捣蛋鬼日记》导学案

书目:《捣蛋鬼日记》
字数:130千字授课:楠楠老师内容提要《捣蛋鬼日记》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作者为意大利作家万巴。
本书记录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捣蛋鬼加尼诺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委屈、反抗与忏悔。
一系列的调皮捣蛋行为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一段快乐并委屈的
童年时光,一个真实的孩子的世界!小说充分展现了儿童的天性,在充满幽默的字里行间,加尼诺给孩子们带来欢笑,也勾起了人们对儿童时代的无尽回忆。
课堂提要一、导入:你做过哪些调皮的事情?
二、书籍地位介绍:《捣蛋鬼日记》和《爱的教育》对比
三、本书作者—万巴介绍
四、意大利介绍(基本信息、风俗习惯、教育)
主旨升华捣蛋并非本书的全部含义,本书特别有趣的故事中将引发家长的思考:如何与成长中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沟通,如何教育他们学习正直、善良等优秀的人
生品质。
可以说,加尼诺种种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
共同秘密,活现了儿童的天性。
在幽默与欢笑之间,重温了一段快乐而委屈的童年时光!
阅读问题 1.《捣蛋鬼日记》是来自哪个国家的书籍?
2.世界上有几个大洲?
3.意大利在哪个大洲?
4.意大利的国旗上有几种颜色?
5.“捣蛋鬼”给小猪涂上绿色的油漆,让小猪当什么动物?
6.“捣蛋鬼”过生日,收到的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未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阅读的自己——约读书房。
《捣蛋鬼日记》阅读欣赏

由于加尼诺总是闯祸,或有意或无心的给亲戚们添麻烦,大家就给了他一个封号叫“捣蛋鬼”。
自由谈谈书中人物如:加尼诺、加尼诺的父亲、马拉利、加尼诺的姐姐们、斯塔尼斯拉、杰特鲁苔夫人、卡洛·贝契……
加尼诺是一位悲剧人物,我对他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一、创设情境
二、大胆发言,充分交流
三、教师总结
在意大利有一部著名的日记体儿童文学自一九二O年汇集成册后,共重版过一百零一次,还曾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你们知道它是谁写的,书名是什么吗?
书中的主人公加尼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意大利读者,特别是孩子和家长中很有影响,为什么叫他捣蛋鬼,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①在儿童的教育上,许多过错来自大人,而不是孩子们不肯改正错误。
②作者认为,对大人来说,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过于自信,不能总以大人的身分训斥孩子
③作者还认为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是有其道理的,一味地对他们压制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
④作者提出,要教育好孩子,大人的表率作用很重要,言行要一致,说一套做一套或采用实用主义,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消极的影响。
东方红小学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主备人:童理军授课时间:
课题
《捣蛋鬼日记》阅读欣赏
累计课时
16
教学目标
阅读名篇佳作,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接受先进人文理念熏陶,陶冶情操。
教学难点
接受先进人文理念熏陶,陶冶情操。
教学(环境)
准备
准备好欣赏欣赏作品《捣蛋鬼日记》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自由发言。
中班《捣蛋鬼》教案与反思

中班《捣蛋鬼》教案与反思
XX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有很多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推人,抢玩具,爱欺负同伴,时常搞一些破坏行为,对老师的指责无动于衷,有时候甚至还和老师对着干。
一不开心就发脾气,有时甚至独自逃出班级,一个人在外面玩耍。
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伟伟玩,都说伟伟是捣蛋鬼、坏孩子,这样更加剧伟伟和伙伴们之间的矛盾。
伟伟的妈妈在上班,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
孩子的爸爸非常溺爱孩子,即使孩子闯祸了,只是教育几句就完事了,不会过多批评,即使这样,伟伟的爸爸还是很袒护自己的孩子。
孩子犯了错,作为老师了解情况后当然要严厉批评,但是孩子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还是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
慢慢孩子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
所有的孩子都有缺点,也有闪光点。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能放大孩子的缺点而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
对于伟伟这样既特殊又普通的孩子来说,采取强硬的教育手段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给他多讲一些关于行为好习惯的故事,再以表扬为主,发现孩子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也好,都要鼓励其他孩子学习他的优点,让其他同伴改变对他的偏见,认识到这个平日里调皮的孩子也是有优点,同样是好孩子。
在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后,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同时,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有了进步,现在很少出现故意攻击小朋友的行为了,自从让他尝试做小老师之后,孩子的学习常规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伟国爸爸
也反映,孩子在家也喜欢做小老师,行为习惯比以前好了很多,有时是以老师的身份在约束自己。
在吃饭、午睡等方面也表现良好。
社会教案捣蛋鬼

社会教案捣蛋鬼1.幼儿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2.能够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
3.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1.视频及ppt课件,2.小枕头若干,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一.谈话: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呢?到底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听听故事你就知道了!二.观看ppt,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1.爸爸妈妈结婚了,那时还没有我!爸爸爱妈妈,妈妈也爱爸爸。
爸爸身体里有一种种子叫“精子”,妈妈身体里有一种种子叫“卵子”。
2.看视频鼓励孩子大胆问:看了刚才播放的画面,你找到正确的答案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问老师吗?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种子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种子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经历了10个月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1.请幼儿猜想:“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同时用动作加以表现;再播放ppt引导幼儿观看,并进行动作、表情模仿。
2.请幼儿跟音乐一起表演:我是个魔术师,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
听我口令: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豆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
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挠痒痒;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
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师:变变变,小朋友又变成了怀孕妈妈了请小朋友每人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
〈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 ---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做怀孕妈妈,你有什么感受呢?激发爱妈妈情感。
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教案小班

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教案小班教案标题:调皮的捣蛋鬼绘本教案(小班)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调皮的捣蛋鬼》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绘本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4. 通过角色扮演和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思维。
教学资源:1. 绘本《调皮的捣蛋鬼》2. 幻灯片或大屏幕3. 彩色纸、颜色笔、剪刀、胶水等艺术用品4. 小组卡片教学活动:活动一:绘本分享(20分钟)1. 将绘本《调皮的捣蛋鬼》展示在幻灯片或大屏幕上,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快速浏览,并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类似的故事或有过类似的经历。
3. 阅读绘本,适当暂停,与学生交流故事中的情节和细节。
4.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行为动机。
活动二:角色扮演(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讨论并分配角色,准备扮演故事中的场景和对话。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教师可以扮演捣蛋鬼的角色与学生互动,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4. 鼓励学生表演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和改编故事情节。
活动三:艺术创作(3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颜色笔、剪刀、胶水等艺术用品。
2.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并剪切出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场景或角色形象。
3. 学生在纸上标注并描述他们绘制的内容,可以自由发挥,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他人分享。
4. 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艺术创作,如拼贴、立体构建等。
活动四: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准备小组卡片。
2. 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和收集的绘本素材,设计并制作小组卡片。
3. 卡片可以用来表达关键情节、角色特点、想象的续篇等。
4.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小组卡片,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续篇,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他们对绘本的想象和延伸。
2. 使用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进行绘本导读和学生自主阅读。
中班《捣蛋鬼》社会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做捣蛋鬼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幼儿要懂得自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影响他人。
知道同伴间要友好的玩耍,上课要守纪律,不干扰别人,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一则小红花胶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故事引入活动主题,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熊猫的客人》
提问:你最喜欢故事里面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过程2.看图画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不要在意捣蛋鬼》一课,提问:
1.画上有谁?
2.他们在做什么?
3.为什么有个小男孩哭了?
4.他们这样做对吗?
观察第二幅图画:
1.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喜欢那个捣蛋的孩子吗?为什么?
观察第三,四幅图
图上有什么?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让幼儿和邻座的`小朋友相互讨论
教师小结:爱心教育
小朋友们,行为习惯对我们非常的重要,好的行为习惯体现了个人的素质,小朋友要和同伴间友好的玩耍,自己的行为不能影响他人,上课也是一样,要守纪律,不能影响他人!。
安全教育捣蛋鬼教案中班

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了解捣蛋鬼的行为特点,认识到捣蛋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避免和应对捣蛋行为。
教学重点:1. 认识捣蛋鬼的行为特点。
2. 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会应对捣蛋行为。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故事卡片、情景模拟道具。
2. 幼儿:故事卡片、自我保护工具(如小喇叭、小红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捣蛋鬼的形象,引发幼儿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捣蛋鬼吗?他们通常都做些什么?二、认识捣蛋鬼1. 教师通过故事卡片,向幼儿介绍捣蛋鬼的行为特点,如:乱扔东西、推搡别人、抢夺玩具等。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见过的捣蛋鬼行为。
三、捣蛋行为的危害1. 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体验捣蛋行为带来的后果,如:受伤、失去朋友等。
2. 幼儿分组讨论,总结捣蛋行为的危害。
四、遵守规则,尊重他人1.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2.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行为。
五、自我保护意识1. 教师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如: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等。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自我保护方法。
六、应对捣蛋行为1.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应对捣蛋行为的方法,如:向老师报告、寻求朋友帮助等。
2. 幼儿通过情景模拟,练习应对捣蛋行为。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认识捣蛋鬼、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等。
2. 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捣蛋行为时的应对方法。
八、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在家庭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2. 请幼儿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捣蛋行为时的应对方法,并分享给老师。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捣蛋行为的认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捣蛋鬼日记导读教学设
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捣蛋鬼日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新店中学钟贞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走进捣蛋鬼的世界,感受童年的趣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3、推荐阅读《捣蛋鬼日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文字的魅力,思考如何成为正直、善良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人物分析、精彩片段欣赏、语言表达等角度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我们班有没有恶作剧大王?他是谁?他做过哪些恶作剧?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也可以说一说你做过的恶作剧。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名副其实的捣蛋鬼,看看他做过哪些捣蛋的事情,有没有比我们班捣蛋鬼还捣蛋?
二、结识捣蛋鬼
1、出示封面,设置悬念
课件出示封面及书中的几个插图,让学生猜书名。
2、、解读封面,初识人物
封面图中主要人物是谁,看看他在做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3、简介人物
画中的这个小男孩就是这本书的主角,他叫加尼诺,是一个九岁的小男孩,人们称他为“捣蛋鬼”。
这本书就是以捣蛋鬼加尼诺的口吻的写的一本日记,里面介绍了他做的很多有趣的恶作剧。
三、精彩片段欣赏,再识人物??????????
这是书中的几个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从精彩的故事的情节中,加深对加尼诺的印象。
(一)出示片段《大闹婚礼》
本身这个婚礼大家瞒着加尼诺的。
文中马拉利说:请你们留心,不要让能搅得天翻地覆的捣蛋鬼知道我们的这次行动……否则他将使半个地球都知道这件事。
”为什么加尼诺的姐夫不想告诉捣蛋鬼他的姐姐的婚礼,也不想让他参加。
我们来读一读,找找答案。
露伊莎婚礼10月24日
当我做了恶作剧,父亲对我拳打脚踢,你觉得对吗?你觉得应该怎么样?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维基妮娅婚礼12月12日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片段,感受加尼诺的人物形象。
如果是你的姐姐要结婚了,你参加姐姐的婚礼,你会做些什么呢?
(二)出示片段《换眼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对加尼诺有了新的认识,你来说一说。
(三)出示片段《瘦肉汤的秘密》1月29日至2月8日
为什么瘦肉汤是红色的?红油斑为什么是罪恶的证据?大家来猜一猜。
书中是这样说的
1、谁来补充下,巴罗佐被带到校长办公室后,发生了什么?
2、巴罗佐为什么在瘦肉汤里放苯胺?他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平时喝的瘦肉汤是怎么做的?我们书中的瘦肉汤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一连串问题等待大家去书中寻找答案吧,并想一想从这件事中我们又可以发现加尼诺什么性格特点呢?
这几个片段有趣吗?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其它有趣的故事,等待你去发现。
四、总结
加尼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捣蛋与倒霉的外表下,加尼诺是又个怎样的孩子?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和加尼诺一起重温一段快乐而委屈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