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动力输出

合集下载

动力输出总成的设计(720转-分)(有cad图+文献翻译)

动力输出总成的设计(720转-分)(有cad图+文献翻译)

动力输出总成的设计(720转/分)摘要动力输出轴是拖拉机的重要工作部件,动力输出主要用于拖拉机在行进中输出发动机动力以驱动农机具,如割草机、喷药机等。

动力输出总成的设计是基于减速增扭的原理。

动力从变速箱引出,再进过一对大小齿轮减速,转速减小的同时,扭矩成比例的增加。

动力输出没有标准的设计过程,主要根据变速器和减速器的设计,确定齿轮的传动类型、传动关系、受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依据传统的设计方法,本着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原则通过类比的方法,参考已有车型的动力输出的设计过程,然后验算零件的强度和机械应力情况,最后确定了采用半独立式的动力输出机构方案,动力直接从发动机的曲轴引出,这种输出类型现在被广泛使用,特别受到欧美的青睐。

本次设计采用的主动的直齿滑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可以在高速轴上滑动,以提供啮合和分离的选择。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

而且为了避免动力输出轴头在高速旋转下危及人身的事故发生,本次设计专门设计了动力输出轴保护罩,保证外露的高速旋转部件不会伤害人,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动力输出轴,半独立式,主动齿轮,从动齿轮POWER TAKEOFF SHAFT DESIGN(720r/min)ABSTRACTPower take off shaf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ctor, PTO shaft provides a means to drive the machines that are being towed by the tractor, Take mower and manure spreaders for example.The PTO shaft operates on the principle of reducing the PTO shaft speed, before the drive from the transmission is appl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TO shaft increases the torque ,for when speed is lost through gears, torque is gained in the same proportion .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implicity and rel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mean of design, part experience and theory and analogism. We firstly chose gear type, make selection of the gear parameter, then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 model dose the type of the being.In this thesis, we dose semi-independent type. This type of PTO shaft is popular not only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in Europe. The merit of this type is outstanding, We choose spur gear to transmit the drive.the driving gear can be slid along the splines on the internal end of shaft and into mesh with driven gear. The means of this type is easy for fixing and mending.To avoid the accident of the wound from the revolving of the end of PTO shaft, the shaft and universal joint of PTO should be guarded b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hields ,which cover moving part, so it will improve the softy.Key words:PTO shaft, semi-independent, driving gear, driven gear目录第一章绪论........ .. .. .. .. .. (1)§1.1拖拉机发展概述 (1)§1.2动力输出总成的概述 (3)§1.3拖拉机工作速度匹配 (5)§1.4 动力输出轴的转速配置 (5)§1.5动力输出轴性能 (6)第二章动力输出总成齿轮主要参数的确定... .. .. .. .. .. (8)§2.1 齿轮的概述.... .. .. .. .. .. (8)§2.2 方案一设计.. .. (8)§2.2.1 方案一齿轮计算 . ................... (8)§2.2.2 方案一轴设计......................... .. (9)§2.3 方案二设计.. ............... .. (12)§2.3.1 方案二齿轮设计...................... (12)§2.3.2 齿轮变位设计...................... .. (15)§2.3.3 齿轮重合度的设计...................... . (17)第三章动力输出总成轴承的计算 (19)§3.1 轴承的概述.. .. .. .. (19)§3.2 轴承的计算 (19)第四章轴的校核计算 (21)§4.1 高速轴设计.... .. .. .. . (21)§4.2 低速轴设计.... .. (23)第五章花键的计算 (26)§5.1 低速轴花键设计. ... . (26)§5.2 高速轴花键设计 (27)§5.3 连轴器花键设计........................ .. (28)第六章控制机构设计 (30)§6.1 自锁弹簧的设计.... .. . (30)§6.2 操纵机构位置的设计 (31)第七章动力输出轴的加工方法 (34)第八章使用与保养 (35)第九章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0)第一章绪论§1.1 拖拉机发展概述国外拖拉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拖拉机性能、可靠性、操作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及外观质量等。

动力输出轴工作原理

动力输出轴工作原理

动力输出轴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动力输出轴是拖拉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拖拉机的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农具或其它辅助设备,使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动力输出轴通常安装在拖拉机的后部,通过一根传动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它上面,然后通过它再传递给农具或其它设备。

动力输出轴由一根轴和几个齿轮组成,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拖拉机的后部,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农具或其它设备的传动装置连接。

当发动机工作时,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动力输出轴的齿轮上,然后通过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农具或其它设备。

动力输出轴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转向来实现。

一般来说,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即发动机转速越快,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也越快。

同时,由于齿轮的啮合关系,动力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与发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同。

二、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动力输出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结构形式,动力输出轴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整体式的动力输出轴是将轴和齿轮整体铸造或锻造成一体,这种类型的动力输出轴结构紧凑,但维修不太方便。

分体式的动力输出轴则是将轴和齿轮分开制造,然后再用键或花键连接在一起,这种类型的动力输出轴维修方便,但结构相对复杂。

此外,按照使用用途,动力输出轴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连接的设备不同,动力输出轴可以分为标准型、旋转型、提升型等。

标准型的动力输出轴主要用于驱动旋耕机、播种机等农具,旋转型的动力输出轴主要用于驱动旋耕机等需要旋转功能的农具,而提升型的动力输出轴则主要用于提升机具或实现一些特殊的提升功能。

三、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动力输出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正确安装:在安装动力输出轴时,要确保轴承的安装正确,防止出现卡滞或松动现象。

同时,要确保法兰盘与农具或其它设备的传动装置连接牢固可靠。

2. 调整转速: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需要调整发动机的转速,以控制动力输出轴的转速。

避免转速过高或过低对农具或设备造成损坏。

第六节 拖拉机液压工作装置 一、动力输出 二、牵引装置 三、液压悬挂

第六节 拖拉机液压工作装置 一、动力输出 二、牵引装置 三、液压悬挂
–1.连接和牵引农机具; –2.操纵农机具的升降; –3.控制农机具的耕作深度或提升高度; –4.给拖拉机驱动轮增重,改善附着性能; –5.输出液压能
(b)系统的组成
1.液压系统—提升农机具的动力装置 由液压泵(动力)、油缸(执行)、分配器 (操纵)等液压元件和附属装置组成。
a.分置式
b.半分置式
位 置 调 节 法
阻 力 调 节 法
end
• 2013.04
Working Device
第十五章 工作装置
• • • • 1、牵引装置 2、动力输出 3、液压悬挂 4、液压举倾
固定式牵引装置
摆杆式牵引装置
Power Takeoff
动 力 输 出 轴
种类:标准转速非独立式
标准转速非独立式和同步式 标准转速半独立式和同步式 标准转速独立式和同步式。 标准:中国——转速:540+-10r/min、1000+-25r/min
4.提升杆 5.下拉杆
(二)、悬挂农具耕深调节方法
1、高度调节
高度调节是在控制手柄处于“浮动”位置, 农具可以不受拖拉机相对位置的限制,而由农具 的限深轮随地面高低变化而自由地上下浮动。
2、阻力调节
力调节的作用在于当土壤密度或地表面变化而 使负荷增加时,提升器会自动将农具提升,当负荷 减小时会自动将农具下降,通过微量自动升降农具 保持工作负荷的稳定。
3、位置调节
位置调节则由提升器的位调节手柄或油缸 限位卡箍来控制农具与拖拉机(一体)之间的相 对位置,以保证农具在选定的耕深下工作。
a.高度调节
b.力调节
c.位调节
悬 挂 农 具 的 耕 深 调 节 方 式
使用注意问题
耕、耙、播和中耕作业常用的工作位置是: 浮动 地头提升或降落用各自的位置,有时降落也 用浮动位置 中立在运输或地面松软时用 (播种时不可用!)。

小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的正确使用

小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的正确使用

小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的正确使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是用来将拖拉机的柴油机动力传给农机具,为农具提供动力,如水泵、脱粒机、收割机、播种机等。

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方式一般有两种,当固定使用时,利用飞轮上的皮带轮与固定的农机具连接;当移动使用时,则采用链轮来驱动农机具(如旋耕机)。

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分为动力输出轴和皮带轮两部分。

拖拉机进行农机作业时离不开动力输出装置,如果不了解其结构原理,不能正确操作,往往会造成作业质量下降,消耗增加,效率降低,甚至损坏机件或出现人身伤害事故,要引起重视。

1动力输出轴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为非独立式、纵向、后置动力输出轴,它能将发动机的功率以旋转的方式传给外界的配套农具,驱动旋耕机、播种机、收获机、喷雾机等进行农田作业。

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的传动和操纵都通过离合器。

离合器分离,动力输出轴即停止转动。

有的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增加了操纵机构,操纵动力输出轴手柄使之分离或结合,但必须在踏下离合器踏板、切断发动机动力的情况下进行。

使用动力输出轴时,应注意下述几点:(1)动力输出轴允许输出的功率不得超过发动机额定功率1/ 4的80%,否则拖拉机将超负荷工作,发动机冒黑烟,转速降低,甚至熄火或损坏有关零部件。

在选择配套农机具时,尤其应考虑这一点,要使参数匹配,即农具驱动装置参数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参数的匹配,即农具被驱动部件的转速、带轮直径、花键规格、离地高度以及旋转方向等应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相适应。

同时,还应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结构上的原因,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只能使机具的起步与农机具工作部分的起步同时进行。

这样,在开始工作时,要同時克服机组起步和农机具开始运转的惯性力。

当配套农机具的功率选择不当时,会出现发动机超负荷、离合器打滑,甚至扭坏动力输出轴等现象。

(2)操纵动力输出轴工作的顺序是:踏下离合踏板分离离合器→操纵动力输出轴手柄使之结合→变速箱挂挡→结合离合器→拖拉机机组工作。

一起拖拉机动力输出挂接困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一起拖拉机动力输出挂接困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一起拖拉机动力输出挂接困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摘要:拖拉机挂档困难的主要原因有:离合器分离不彻底、传动变速机构的齿轮及轴有损坏、传动操纵机构的拔叉及拔叉轴有故障等,通过对造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逐个进行排除解决,并在排除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新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重新查找原因及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最终排除故障。

关键词:拖拉机;挂接困难;离合器;检查调整1故障现象某型号轮式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拖拉机能进行正常的行驶换挡挂接,但在接合动力输出时挂接不容易,挂接时偶尔会有齿轮撞击现象及能听到打齿的声音,有时需要多次挂接才能挂上档。

2 故障原因分析经查看拖拉机资料,本拖拉机为变速机构为联动操作双作用离合器,采用组合式变速箱,操纵机构为机械式。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拖拉机能进行正常的行驶换挡挂接,只是在接合动力输出时不容易挂接,说明主离合器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变速箱也能正常工作。

可能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种:(1)离合器分离间隙过大,造成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2)动力输出传动部分的齿轮、花键轴有损坏,造成齿轮啮合受阻;(3)动力输出操纵机构有故障,操纵时无法完成操纵任务。

2.1副离合器分离彻底联动操作双作用离合器主副离合器分离时,先分离主离合器,再分离副离合器。

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不能切断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传动,使齿轮副难以啮合,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有:(1)操纵机构行程调整不当,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造成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大,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只能消除主离合器间隙,副离合器的间隙不能消除或者消除不完全,使副离合器分享不彻底。

(2)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要求,但三个分离杠杆高度高低不一致,致使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间隙过大造成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3)副离合器从动盘翘曲变形,从动盘在相对滑动中﹐由于温升快和散热不匀导致从动盘摩擦片翘曲变形。

当摩擦片的翘曲程度严重恶化时﹐就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4)从动盘摩擦片有开裂、破碎等现象,摩擦片因制造缺陷和使用中的反复地分离,以及结合过程中的巨大冲击力冲击等原因,造成摩擦片产生开裂及破碎等现象,从而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拖拉机动力输出

拖拉机动力输出
置的农机具的工作质量
根据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操纵方式分为: 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半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三种
二、动力输出皮带轮
动力输出皮带轮以皮带传动的方式驱动固定式农机具,以完成固定 作业,如抽水、脱粒和发电等。
第四节 液压控制系统
一、液压系统控制方式与组成 二、分置式液压系统组成 三、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还有一些机械如脱粒机、排灌机、搅拌机、发电机 等,可由动力输出轴直接带动或通过带轮传动来 进行固定式作业。
动力输出装置主要包括动力输出轴与输出皮带轮。
动力输出装置: 将发动机功率,以旋转机械能的方式传给需要动力的农机具
动力输出装置分类: 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皮带轮、液压动力输出
一、动力输出轴
根据动力输出轴的转速分为: 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 同步转速式动力输出轴。 (一)标准转速式 输出轴转速为1-2种固定标 准值: 540士10r/min
或1000士25r/min
(二)同步式动力输出轴
同步式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动齿轮,都位于变速箱第二轴之 后。无论变速箱换入哪一个速挡,动力输出轴的转速总是与 驱动轮的转速“同步”。 应用:同步式动力输出轴用 来驱动那些工作转速需适应 拖拉机行驶速度的农机具, 如播种机和施肥机等,以使 播量均匀。
同步式动力输出轴以每 米的转数来要求。但当拖拉 机滑转严重时,会影响所配
中间悬挂: 常见于自动底盘式拖拉机上
侧悬挂; 常用在割草和收获等作业
悬挂机构的构成与类型
根据悬挂机构与拖拉机机体连接点 数可分为:三点悬挂和两点悬挂 (一)三点悬挂:
以三个铰接点与拖拉机机体联结 特点:农机具偏摆较小,直线行驶
的稳定性较好;矫正机组的行驶 方向困难。 适用范围: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作者:杨永久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年第07期摘要:动力输出轴是为拖拉机所牵引的农机具提供动力的装置,阐述了拖拉机动力输出的主要结构形式,对其主要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醒使用者注意预防,以提高动力输出轴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损坏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S219.07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ki.njwx.2018.07.059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农机作业项目不断扩大,拖拉机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除能完成运输、耕耙地、播种作业项目外,还能配带旋耕机、深松机、秸秆粉碎机,开展旋耕整地、深松整地和玉米秸秆还田作业。

但在作业中常发生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损坏现象,应做好预防工作。

1 动力输出轴的形式按传动和操纵方式可分为非独立式、半独立式和独立式三种。

(1)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动力输出轴的传动和操纵完全依赖于传动系的操纵,叫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其主要特点是,动力输出轴的传动与分离,直接受离合器控制。

这种形式结构简单,但拖拉机起步负荷大。

目前国产小型拖拉机大都采用此种形式。

如东方红-802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属于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2)半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动力输出轴的传动或分离由双作用离合器的副离合器来控制。

只有当副离合器分离时,动力输出轴才停止转动。

而主离合器分离时,仅使拖拉机停车,动力输出轴仍可继续转动。

这种形式的动力输出轴,起步负荷可相对减少,操纵方便,应用较广。

如丰收180-3型拖拉机前端装配的动力输出轴即为半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3)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独立式动力输出轴的传动和操纵均与主离合器无关,而是用单独的机构来操纵副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以控制动力输出轴的工作。

因此,它能满足不同作业的使用要求。

但其结构复杂,国产拖拉机很少采用。

如约翰迪尔6003系列拖拉机采用的是独立式双速动力输出轴。

正确使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正确使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 0 3)
2 0 1 3年第 1 2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5 1
定 转 速下 的转 速 , 而 是 在拖 拉 机 发 动 机 的某 一 转 速 , 一 般 在说 明书上 标 明 此 时发 动 机 转 速 , 例如 , 久 保 田拖 拉 机 的输 出轴转 速 就 是 拖拉 机 发 动 机在 某 一 特 定转 速 时 的转速 。 久保 田 M 9 5 4 拖 拉 机 发 动 机 的 额 定 转 速 为 2 6 0 0 r p m, 动力 输 出标 明如 下 : 动 力 输 出/ 发 动 机 转 速 5 4 0 / 2 0 3 5 、 5 4 0 E / 1 5 1 9 ( 7 2 0 / 2 0 2 5 ) , 也就是说 , 在 输 出轴
油 。检 查各 个 部 位 的 螺栓 螺母 是 否 有 松 动 , 销 轴 有 无 脱落。 彻 底进 行 各 部 位 的清 洁 , 特 别 是 排 料 量 控 制 器 周 围, 拆 开后进 行 清 理 。对 各 部 进 行 检查 , 如果 有 损 坏 部 位, 尽 早修理 并 且进 行 零 部 件更 换 。收藏 时 , 使 用 支 撑 架让农 机 具 稳 定 下 来 , 选 择 在 无 湿 气 无 灰 尘 的 库 房 保管 。
4 8 mm矩形 花键 轴 , 2 1齿 3 5 m m渐开线花键轴 , 2 0 齿 q b 4 5 mm渐 开线花键 轴 。 目前 , 国内的拖拉 机输 出轴 常见形 式 为 8齿 外 径 3 8 m m矩形 花键轴 、 8齿 外 径
唾 ' 4 8 mm矩形 花键 轴两种 形式 。 拖拉机 动力输 出轴 转速有 四种 : 一是 5 4 0 r p m, 二是 1 0 0 0 r p m, 三是 同步转 速 , 第 四种 为 7 0 0~8 0 0 r p m 之 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拖拉机牵引力调节方法
为什么要有调节装置? 为什么要有调节装置?
悬挂机组工作时,应使耕深均匀,发动机负荷波动小, 悬挂机组工作时,应使耕深均匀,发动机负荷波动小,不影响机组生 产率.故须有调节装置, 产率.故须有调节装置,以适应土壤比阻和地面形状的变化
耕深控制方法分类: 耕深控制方法分类: 高度调节、 高度调节、力调节和位调节三种 高度调节(又叫浮动控制) 1.高度调节(又叫浮动控制) 特点:利用地轮仿形耕作;地轮受力,增大阻力;油缸P=0 特点:利用地轮仿形耕作;地轮受力,增大阻力;油缸P=0 作业缺点: 作业缺点:
二、分置式液压系统 东方红一75 东方红一 75 型拖拉 75型拖拉 机液压系统
构造: 构造:
油泵、 油缸、 分配器、 油泵 、 油缸 、 分配器 、 油箱 和高、 和高 、 低压油管等组成油 压调节容积封闭式油路。 压调节容积封闭式油路 。 元件分置, 元件分置,油管联结
作用: 作用:
提升——提升农具 提升——提升农具 浮动——高度控制 浮动——高度控制 强降——机具入土 强降——机具入土 中立——保持位置 中立——保持位置
动力输出装置: 将发动机功率,以旋转机械能的方式传给需要动力的农机具 动力输出装置分类: 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皮带轮、液压动力输出
一、动力输出轴
根据动力输出轴的转速分为: 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 同步转速式动力输出轴。 (一)标准转速式 输出轴转速为1 输出轴转速为1-2种固定标 准值: 540士 540士10r/min 或1000士25r/min 1000士
1.固定式牵引装置 1.固定式牵引装置
特点:结构简单,采用广泛。 特点:结构简单,采用广泛。 局限:在大功率拖拉机上时, 局限:在大功率拖拉机上时,由于其摆动中心常在驱动轮轴线 之后,牵引农机具工作时,一旦走偏方向, 之后,牵引农机具工作时,一旦走偏方向,纠正行驶方向较 为困难。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也较大,致使转向困难。 为困难。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也较大,致使转向困难。
二、半分置式液压系统
布置特点:油泵单独安装,其余元件都布置在一个提升器总成内 布置特点:油泵单独安装, 优点: 优点: 油缸、分配器、力位调节传感机构等布置得集中、紧凑; 油缸、分配器、力位调节传感机构等布置得集中、紧凑; 油泵可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并实现独立驱动; 油泵可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并实现独立驱动; 有两套操作机构,分别实现力调节和位调节—— 有两套操作机构,分别实现力调节和位调节—— 位调节手柄实现位调节和下降速度控制 力调节手柄用来实现力调节和液压输出 缺点:在总体布置上,常常受到拖拉机结构的限制. 缺点:在总体布置上,常常受到拖拉机结构的限制.
(三)分配器 ( FP-75A型) FP-75A型)
控制过程(主控制阀工作原理) 控制过程(主控制阀工作原理)
两对齿同时形成一个封闭容积, 两对齿同时形成一个封闭容积,其间油液压力急剧 增高,将导致油液发热、泄漏、 增高,将导致油液发热、泄漏、并增加齿轮轴和轴 套的磨损。 套的磨损。 对称开有卸荷槽1 对称开有卸荷槽1、3实现卸荷
2.浮动轴套和 液压补偿 端面密封: 端面密封: 液压补偿 径向密封: 径向密封: 浮动轴套 3.轴颈的润滑 和密封
(二)同步式动力输出轴
同步式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动齿轮,都位于变速箱第二轴之 后。无论变速箱换入哪一个速挡,动力输出轴的转速总是与 驱动轮的转速“同步” 驱动轮的转速“同步”。 应用:同步式动力输出轴用 来驱动那些工作转速需适应 拖拉机行驶速度的农机具, 如播种机和施肥机等,以使 播量均匀。 同步式动力输出轴以每 米的转数来要求。但当拖拉 机滑转严重时,会影响所配 置的农机具的工作质量
一、液压系统控制方式与组成
(一)液压系统组成: 液压系统组成: 一套机械能与液压能的转换机构, 一套机械能与液压能的转换机构,是液压悬挂装置的动力和控 制部分。 制部分。 组成: 组成:
由油泵、油缸、分配器和辅助装置(如油箱、油管、滤清器等) 由油泵、油缸、分配器和辅助装置(如油箱、油管、滤清器等)组成一个 循环的液压油路,由操纵机构控制液压系统处于各种不同的状态, 循环的液压油路,由操纵机构控制液压系统处于各种不同的状态,以满 足各种动作要求。 足各种动作要求。
调高低
调左右 牵引点
2.摆杆式 2.摆杆式 牵引装 置
特点:摆动 中心在驱动 轮轴线之前 ,拖拉机的 直线行驶性 较好.拖拉 机转向阻力 矩也较小。 局限:结构 复杂,一般 都用于大功 率的拖拉机
二、悬挂机构
悬挂机构的配置方式
根据悬挂机构布置位置的不 悬挂方式可分为: 同,悬挂方式可分为: 后悬挂: 后悬挂: 满足大多数农业作业 前悬挂: 前悬挂: 适用于推土、 适用于推土、收获等作业 中间悬挂: 中间悬挂: 常见于自动底盘式拖拉机上 侧悬挂; 侧悬挂; 常用在割草和收获等作业
比阻变化时,负荷不稳,不适水田,不利于提高附着力。 比阻变化时,负荷不稳,不适水田,不利于提高附着力。
2.力调节
特点: 油缸中有油压 特点 :
,靠液压维持相应 的牵引阻力。 的牵引阻力。
优缺点: 优缺点:
农机具的阻力小, 农机具的阻力小, 发动机负荷稳定; 对驱动轮有增重作用, 提高拖拉机的牵引 附着性能 但耕深不均匀。 但耕深不均匀。
要求: 要求:
应该具有足够的 提升能力、 提升能力、提升行 程和提升速度; 具有必须的耕作 深度调节方法和良 好的调节效果; 能有效地实现驱 动轮加载和方便地 输出液压功率。 输出液压功率。
(二)液压系统的类型
液压系统分类: 液压系统分类: 按各组成元件在拖拉机上的布置可分为: 按各组成元件在拖拉机上的布置可分为: 分置式 半分置式 整体式 三种。 三种。
三、整体式液压系统
布置特点: 布置特点: 全部元件及其操纵机构都布置在一个结构紧凑的提升器壳体内。 全部元件及其操纵机构都布置在一个结构紧凑的提升器壳体内。 优点: 优点: 其结构紧凑,油路集中, 其结构紧凑,油路集中,密封性好; 力、位调节的传感机构比较好布置。 位调节的传感机构比较好布置。 缺点:元件不易做到三化,拆装亦不够方便。 缺点:元件不易做到三化,拆装亦不够方便。
一、分置式液压系统
结构特点:油泵、油缸、分配器分别布置 结构特点:油泵、油缸、 在拖拉机不同的部位上, 在拖拉机不同的部位上,相互间用油管 连接。 连接。 优缺点:
元件标准化、 系列化、 元件标准化 、 系列化 、 通用化程度较高; 拆装比较方便,可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 拆装比较方便,可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将油 缸布置在拖拉机的有关部位,组成后悬挂、 缸布置在拖拉机的有关部位,组成后悬挂、前 悬挂、侧悬挂等形式。 悬挂、侧悬挂等形式。 布置分散,管路较长, 布置分散,管路较长,防尘和防漏等比较困 难,力调节和位调节的传感机构不好布置
机具 下降 机具 上升
(三)分配器 ( FP-75A型) FP-75A型)
组成:主控制阀1、回油阀3、安全阀4、操纵手柄2、定位装置5和 组成:主控制阀1 回油阀3 安全阀4 操纵手柄2 定位装置5 回位弹簧6 回位弹簧6等 是一个四位五通滑杆阀 作用: 作用:使农具实现 提升” 中立” “提升”、“中立”、 “强降”、“浮动” 强降” 浮动” 四种工作状况 功能分配: 功能分配: 上段控制回油阀; 上段控制回油阀; 下段阀杆的定位与自 动回位机构。 动回位机构。
悬挂机构的构成与类型
根据悬挂机构与拖拉机机体连接点 数可分为: 数可分为:三点悬挂和两点悬挂 三点悬挂: (一)三点悬挂: 以三个铰接点与拖拉机机体联结 特点:农机具偏摆较小, 特点:农机具偏摆较小,直线行驶 的稳定性较好; 的稳定性较好;矫正机组的行驶 方向困难。 方向困难。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中、小功率的拖拉机 组成:1提升轴 组成: 2提升臂 3上拉杆 4下拉杆 5提升杆
第三节 旋转动力输出装置
旋转动力输出装置的功用是将拖拉机发动机的部分 旋转动力乃至全部动力以旋转动力方式传递给机 具,为作业机具提供旋转动力。 目前,多种农机作业需要拖拉机行走的同时将动力 输出给农具,如旋耕机、散施肥机、播种机、移 栽机、喷雾机和背负式联合收获机等,它们除靠 拖拉机牵引外,同时还靠拖拉机的动力输出提供 工作动力。 还有一些机械如脱粒机、排灌机、搅拌机、发电机 等,可由动力输出轴直接带动或通过带轮传动来 进行固定式作业。 动力输出轴与 动力输出装置主要包括动力输出轴 输出皮带轮。 动力输出装置主要包括动力输出轴与输出皮带轮。
(一)油泵
CB-46型容积式齿轮泵 CB-46型容积式齿轮泵, 型容积式齿轮泵, 组成:壳体、主动齿轮, 组成:壳体、主动齿轮, 被动齿轮、 被动齿轮、 后浮动轴套, 前、后浮动轴套, 端盖、 端盖、后油封 大密封圈 小密封圈卸荷槽 必要性及工作原理: 必要性及工作原理:
(二)油缸及缓降阀、定位阀 油缸及缓降阀、
1.油缸 YG-110型双作用油缸 YG-110型双作用油缸 原理: 原理: 2.缓降阀 作用: 作用:减缓农机具的 下降速度 原理:单向节流阀 原理:
(二)油缸及缓降阀、定位阀
3.定位阀: 定位阀: 作用: 控制油缸中活塞停止继续沉降的位置, 控制油缸中活塞停止继续沉降的位置, 控制农机具沉降后的悬挂高度 保证农机具沉降 到预选的悬挂高度 农机具运输时, 农机具运输时,锁 定农机具, 定农机具,使农机具 不会自动沉降, 不会自动沉降,起到 安全作用 注意: 注意:间隙
(力位综合) 力位综合)
第二节 牵引动力输出装置
拖拉机牵引动力输出装置的功用是将拖拉机与所配 套的机具合理地连接、牵引机具进行移动作业。牵引动 力输出装置因作业种类、农具型式的不同,分为牵引装 置和液压悬挂装置。
一、牵引装置
作用:牵引农机具并共同完成农业作业。 作用:牵引农机具并共同完成农业作业。 牵引点:拖拉机的牵引装置上连接农机具的铰接点。 牵引点:拖拉机的牵引装置上连接农机具的铰接点。 分类: 分类:固定式牵引装置 摆杆式牵引装置 要求:主要尺寸及安装位置,都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要求:主要尺寸及安装位置,都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牵引点的位置应可进行水平( 调节。 牵引点的位置应可进行水平(左、右)调节。 有的还可以通过调节,获得不同的牵引点高度。 有的还可以通过调节,获得不同的牵引点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