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南北气温差异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南北气温差异陶莹句容市宝华中学设计思路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2、充分创设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搜集的资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突出“欢乐中国行之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主线问题,培养学生读图表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表中获取知识的技能,通过问题深入思考,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性,从而正确认识人类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空间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3.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体会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教学重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空间差异。
2.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有关气温分布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以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请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了解了我国辽阔的疆域以及中国壮美的河山,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进入新的篇章的学习: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我们今天首先进入第一课时的学习,从气温看中国。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气候》第一课时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主题:我国气温的分布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张华/郑州市第七中学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行为条件:运用资料。
行为动词:说出。
核心概念:主要特征,影响因素。
本节的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部分组成,本节课要达成的课标要求是要运用资料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会分析气温分布规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标中对学习这些内容的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包括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以及南北方不同季节的景观图等,要求所有的学习过程要借助以上行为条件来完成。
课标也对知识的学习水平做出了明确要求,即说出。
对本课时而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冬夏季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运用规律说出生产生活中与气温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原因。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部分。
我重点选取第一部分即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景观图,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加以呈现。
教材首先给出了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图,引发学生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思考,然后给出我国1月(冬季)的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用数据来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并总结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在学习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了结合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组织教学。
关于“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教材选取阅读材料,再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讨论补充的方式进行,既增加了趣味性,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气候,知道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来总结,并初步了学习了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但从地图中概括,提炼,总结规律的能力还很欠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夏季普遍高温

《南北气温的差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教学难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冬季,当北端的哈尔滨已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却是夏季的景象。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吗?幻灯片:南北气温的差异(板书)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以北<0℃,以南>0℃)(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32℃、海口:16℃,温差近50℃)(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引导学生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思考分析: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南北气温的差异

l.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 3.学会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 气候特征的技能。 4.知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 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南北方的景 观
漠河边境线
哈尔滨
北京
祖国各地的春节
广州
南宁
海南岛
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
降水
我国1月平均气温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冬季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 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 比南方大 (4)纬度差异:北方纬度高,气 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原因: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我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全国最冷的地方-漠河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到三熟
一年三熟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范围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 北 东北、内蒙古大部、新 疆北部
积温 小于1600 1600~ 34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1月份 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出现过-52.3℃ 的极端最低气温。这是我国现有气象记录 中的气温最低值。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吐鲁番,7月份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 州”。那里的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 这是我国现有气象记录中的气温最高值。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 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 28.6、29.0、 28.2。比起“火州“吐鲁番来,它们还得 甘拜下风哩!
南北气温的差异

南北气温的差异》说课稿张红梅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教材分析在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气候与地理学习的所有章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节课“南北气温的差异”体现了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东西干湿的差异”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重点分析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的前提和基础。
2一月0 °C 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一月0 ° C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了解0 °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对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有很大帮助。
3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
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既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分析1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课程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世界气温分布图“,但对“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仍然存在难度。
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
其次,因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因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既受我国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分布的影响,又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南北气温的差异》教案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教案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陈袁滩中学马铁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教学难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
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师:看来,北方的冰雪让人期待,南方的沙滩也很火热。
为什么冬季的南北方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幻灯片:南北气温的差异(板书)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以北<0℃,以南>0℃)(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南北气温差异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南北气温的差异
读图分析:
1.请同学们找出1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你能知道其 经过哪些地区吗? 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的分界线 2.请观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的地区,你知道 南北气温有什么变化特点吗?
以北:气温逐渐降低 ,越往北越低 以南:气温逐渐增高,越往南越高
3.观察漠河镇和海口市1月份的气温值,计算两 地的温差
44度 南北温差大
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读图分析
1.观察7月份平均气温图,全国大部分地区平 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20度以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观察漠河镇和海口市的气温值,计算两 地的温差。
12度
南北温差小
3.找出夏季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青藏高原 天山等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三. 温度带 1.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几个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2.观察我国温度带图,找出每个温度带的分布地区。 完成下列表格:
温度带名称 分布地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主要地形区
3.温度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南 北 果 树
南 北 方 民 居
南北气温差异的科学教学案例

南北气温差异的科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和影响;2.领会北方和南方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2.南方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北方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2.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老师简要分析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实践探究法:学生通过观察实地温度计的测量,并记录气温变化情况,以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内容1.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南北气温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不同所导致的。
在夏至和冬至时,太阳辐射能够垂直入射在直接影响气温的纬度线上,导致在南北半球的气温有显著差异。
此外,由于地球尺寸和密度变化,也会引起南北气温差异。
2.南方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南方气候通常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这种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它能够提供充足的水源,使农作物获得足够的水分。
但是,南方气候也存在周期性的洪涝灾害。
例如,台风和龙卷风常常带来降雨,导致河流和内容易于溢出其岸边,并严重影居住在该地区的人们的生活。
3.北方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北方气候通常干燥和严寒。
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影响,因为它缺少充足的降水和短暂的生长季节。
然而,北方气候适合其他类型的经济活动,如矿业、畜牧业和针叶林的采伐。
此外,寒冷的气温也能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从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六、教学流程1.教师授课(1)介绍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2)讲解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讲解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温度记录。
(2)学生记录气温变化情况,进行资料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的南北差异》教学设计
曹东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读我国1月、7月的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资料展示、小组讨论、小结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导入新课:
【导入视频】春节黄金周,南北旅游两头热,同样是冬季,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景观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二、学习新课:
自主探究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读地理图册P16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请回答:
①哈尔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两城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②找出0℃等温线,并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观察0℃等温线大致经过哪条河流和哪个山脉。
想一想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③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向北、向南气温如何变化)
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一18.3℃,海口1月平均气温在17.7℃,差36℃,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学生回答后,教师纠正补充。
强调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穿过秦岭一淮河一线,向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学生记住。
【承转】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让我们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自主探究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请回答:
1.哈尔滨和海口的七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这时,两地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
2.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
3.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 请找出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出现在哪里?这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总结】
(l)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5.6℃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转承】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讨论探究:冬、夏季气温分布成因
表一: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表二: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讨论以下问题:
1.比一比,在冬至日和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分别有什么不同?
2.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的长短与地面获得的热量有什么联系?
3.刚才所说的这些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哪一个因素?
自主探究三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1页图2-2-3“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3、什么是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积温)
4、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
5、热带与北回归线的关系?(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6、结合教材P24中国地形图说明我国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承转】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热量条件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练习巩固】
1.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在举行“冰灯游园会”,而南国的广州则在举办“迎春花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C.南北地区降水的多少不同 D.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下列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A.热带、亚热带 B.亚热带、暖温带
C.亚热带、中温带 D.中温带、暖温带
3.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是()
A.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中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板书设计】
气温的南北差异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不同的温度带——生活生产的差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气温的南北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
比如说人类活动,在全球气侯恶化的今天,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我们要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最后,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次重温08年南方地区的雪灾。
(稍微停顿)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
大雪无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