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疾病概论_2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课件)临床医学概论妇科常见疾病

(临床医学课件)临床医学概论妇科常见疾病

常见妇科疾病分类
感染性疾病
阴道炎,霉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附件 炎
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紊乱,女性不孕症
恶性肿瘤
卵巢癌,宫颈癌,子宫体癌
其他常见疾病
盆腔疼痛、月经失调、痛经、尿失禁、子 宫脱垂
妇科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 各类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妇女月经周期紊乱,导致内分泌失衡 • 宫颈感染、缺血坏死导致宫颈癌 • 恶性肿瘤可能因基因突变、雌激素或某些排泄物质分泌异常所致 • 盆腔炎症可导致输卵管瘢痕,卵巢囊肿是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功能性障碍
临床医学概论妇科常见疾 病
介绍女性生殖系统,分类和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提供治疗方法和预防 措施,旨在增进您的健康意识。
了解妇科疾病
生殖系统结构及功能
卵巢囊肿
详细解释女性生殖器官的功 能、特点及功能失调的病因。
想了解卵巢囊肿,了解症状 和常见扫描方法以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护理措施
• 剖宫产 • 子宫肌瘤剔除 • 卵巢、宫颈、子宫全切 • 化疗,放疗等
• 保证饮食营养的平衡 • 定期运动 • 调控心态 • 依据医嘱用药
预防和健康促进措施
通过复杂多变的生活方 式预防疾病或促进健康
运动、适当饮食、心理稳定、 维护个人卫生习惯等等。
接种疫苗
接种宫颈癌疫苗针剂,可预 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从而降低患子宫颈癌风险。
定期进行检查
提倡妇女每年接受一次妇科 常规检查,并定期妇科检查, 特别是典型症状出现时,要 做完整的妇科检查。
妇科疾病的诊断
1
体格检查
例如,妇科检查,盆腔B超及其他线性检查,如阴道镜等
2
实验室检测
尿液分析及各类血液检查,如癌抗原及其他荷尔蒙检查

临床医学概论2ppt课件

临床医学概论2ppt课件
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
儿童肺炎中发病率最高 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
支气管肺炎
婴幼儿肺炎的高危因素:
营养不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免疫缺陷 贫血
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肺炎
病因 发达国家以病毒为主:呼吸道合胞病毒、腺 病毒、流感病毒
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
• 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 中毒症状 • 重症:除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以外, 其他系统也受累,并伴有全身中毒症 状


根据病原体分类
• 病毒性肺炎:RSV • 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葡菌 • 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 •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 • 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 • 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 • 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坠积性, 过敏性
分类 (Classification)
按病理分类
按病程分类
按病情分类
按病原体分类
按住院48小时前、后发生的肺炎


根据病理分类
• 大叶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 • 间质性肺炎 • 毛细支气管炎


根据病程分类
• 急性:<1个月
• 迁延性:1—3月
• 慢性:>3个月


根据病情分类
临床医学概论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
咳嗽、咳痰 发热
呕吐、腹泻
两肺不固定的干性罗音 X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肺炎
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 小儿肺炎占5岁以下小儿死亡数的1/3~1/4 中国小儿肺炎患儿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 24.5%~56.2%,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2章 疾病概论

2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A型题】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转归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A.头晕B.血压升高C.哭笑无常D.头痛E.体温升高5.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因果交替规律C.局部和整体规律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机体的防御作用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8.下列关于疾病的陈述错误的是()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C.疾病发生后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E.机体与内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A.缺氧B.温度C.药物中毒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疟原虫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 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D.侵袭力、毒力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E.先天性因素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7.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先天愚型D.白化病E.多囊肾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23.发病学研究范畴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是否存在诱因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 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免疫机制B.分子机制C.体液机制D.组织细胞机制E.神经机制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31.分子病的起因()A.电离辐射B.化学因素C.各种致突变因子D.宇宙线E.生物因素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B.代谢前身物质沉积C.缺乏代谢产物D.开放次要代谢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E.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33.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脂代谢异常B.遗传性酶代谢异常C.糖代谢异常D.蛋白质代谢异常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C.易发生恶性贫血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恶性肿瘤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乳腺癌B.肝炎C.艾滋病D.红斑性狼疮E.青霉素过敏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A.转归期B.临床症状明显期C.前驱期D.恢复期E.潜伏期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D.机体功能代谢恢复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1.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或固定【B型题】题43~44A.遗传因素B.代谢因素C.营养不良D.寒冷E.消化道出血43.冻伤的原因是()44.肺结核的条件是()题45~49A.生物性致病因素B.理化性致病因素C.先天性致病因素D.遗传性致病因素E.免疫性致病因素45.病原微生物属于()46.超敏反应属于()47.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属于()48.基因突变属于()49.噪声属于()题50~54A.生物性因素B.营养性因素C.遗传性因素D.先天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50.缺氧的致病因素属于()51.结核病的致病因素属于()52.两性畸形的致病因素属于()53.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属于()54.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属于()题55~57A.低温B.高温C.低气压D.高气压E.电离辐射55.烧伤的病因是()56.潜水员病的病因是()57.高山病的病因是()题58~60A.艾滋病B.有机磷中毒C.荨麻疹D.类风湿性关节炎E.糖尿病58.属变态反应性疾病()59.属自身免疫性疾病()60.属免疫缺陷病()题61~64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C.受体病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辅酶Ⅱ不能再生所致的疾病61.胱氨酸尿症()62.Ⅰ型糖原沉积病()63.重症肌无力()64.镰状细胞性贫血()题65~68A.DNA遗传变异B.线粒体功能障碍C.交感神经兴奋D.器官发育不全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65.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可包括()66.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可包括()67.疾病发生的体液机制可包括()68.疾病发生的神经机制可包括()【C型题】题69~70A.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B.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机制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9.病因学研究的是()70.发病学研究的是()题71~72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71.过度疲劳属于()72.甲型肝炎病毒属于()题73~75A.由基因突变引起B.由染色体畸变引起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73.先天愚型的发生是()74.白化病的发生是()75.两性畸形的发生是()题76~77A.损伤性反应B.抗损伤反应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76.良性应激反应时体内有()77.车祸外伤时体内有()【X型题】78.健康是()A.没有疾病B.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C.心理上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可相互影响D.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总称E.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79.下列哪些符合对于病因的描述()A.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B.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C.能引起某一疾病D.可对疾病的发展不再产生影响E.其中一种称为诱因80.下列哪些有关病因学的描述是正确的() A.任何疾病都有病因B.有病因存在就一定会发病C.条件本身不能直接引起疾病D.病因和条件的划分是相对的E.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条件是诱因81.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寄生虫82.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有以下特点()A.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B.引起疾病的潜伏期较短C.有一定的侵入门户和定位D.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自身;在疾病过程中始终起作用E.对易感宿主才致病83.下列哪些是物理性因素致病()A.地震引起骨折B.烧伤C.高山病D.汞中毒E.青霉素过敏84.下列哪些是物理性因素的特点()A.损伤作用取决于起作用的强度、时间和范围B.没有明显组织器官选择性C.潜伏期一般较短,或者根本没有潜伏期D.多数只引起疾病发生E.对疾病的发展多数不再起作用85.下列哪些属于化学性因素致病()A.一氧化碳中毒B.烧伤C.高山病D.汞中毒E.青霉素过敏86.化学因素致病具有以下特点()A.往往有器官选择毒性作用B.致病作用与毒物的性质、剂量有关,且连续接触易有蓄积性中毒 C.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作用D.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被机体组织解毒E.患肝、肾疾病的人更易致病87.下列哪些是营养性致病因素的特点()A.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B.是某些疾病发生的条件C.致病力与肝、肾功能密切有关D.多数只引起疾病的发生E.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都会致病88.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遗传疾病()A.先天性心脏病B.唐氏综合症C.特纳综合症D.血液病E.白化病89.下列哪些由遗传性因素致病()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原发性高血压D.糖尿病E.荨麻疹90.下列哪些是遗传易感性的致病特点()A.有遗传物质的改变B.疾病具有遗传性C.有家族史D.是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E.是否发病受条件的影响91.下列哪些是先天性因素的致病特点()A.能够损害胎儿的正常发育B.可以引起遗传易感病C.可以造成流产D.都有家族史E.可以引起先天性畸形92.下列哪些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A.支气管哮喘B.类风湿性关节炎C.过敏性鼻炎D.溃疡性结肠炎E.青霉素过敏93.下列哪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支气管哮喘B.类风湿性关节炎C.过敏性鼻炎D.溃疡性结肠炎E.青霉素过敏94.下列哪些属于免疫缺陷病()A.荨麻疹B.类风湿性关节炎C.艾滋病D.低丙种球蛋白血病E.青霉素过敏95.下列哪些符合对于条件的描述()A.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B.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C.不能直接引起疾病D.对疾病的发展不再产生影响E.其中一种称为诱因96.以下关于分子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病是由DNA遗传变异引起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C.其共同特点是蛋白质异常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E.由基因突变引起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可造成膜转运障碍的分子病97.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A.损伤与抗损伤B.康复与死亡C.因果交替D.局部与整体E.疾病过程的程序98.体液性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可通过()A.内分泌B.外分泌C.旁分泌D.自分泌E.与神经机制共同作用99.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基本特点是()A.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B.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C.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D.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E.有些机体变化本身具有损伤与抗损伤双重意义100.下列哪些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完全康复后机体和患病前完全一样D.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101.不完全康复时,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不适当增加机体负荷可使疾病再现或复发102.下列关于疾病发展过程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前驱期通常无症状B.潜伏期中患者出现一般症状C.临床症状明显期出现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D.转归期可康复或死亡E.不包括恢复期103.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A.脑干神经反射消失B.自主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或固定D.脑电波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判断题】104.致病的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定的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名解1,disease(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和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的过程。

是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2,health(健康)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即: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3,sub-health(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4,etiology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5,cause(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condition(条件)是指能促进或缓解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7,pathogenesis(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8,molecular biology(分子病)由于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疾病。

9,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0,precipitating factors(诱因)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11,risk factors(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有可能是原因或条件。

12,病因的先天性因素能够损伤胎儿发育的各种有害因素。

13,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E)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2,下列哪一项不是脑死亡的诊断标准(B)A. 呼吸不可逆停止B.心跳不可逆停止C. 脑电图零电位D. 脑血流停止3,疾病的概念是指(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出现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4,从病因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是指:( A )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5,死亡的是指:(E)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细胞死亡C.意识永久消失D.脑电波零电位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6,健康是指:(E)A.没有疾病和病痛B.体格健全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D.社会适应力强E.强壮的体魄、精神和社会上的良好的状态7,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D.某些条件也可以叫诱因E.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8,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些叙述是错误的(E)A.贯穿疾病的始终B.相互联系,相互斗争C.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D.同时出现,不断变化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9,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C)A.疾病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的抵抗力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0,不完全康复时(C)A.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机体的自稳态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三,填空题1,常见的病因有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遗传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物性因素。

2疾病概论

2疾病概论
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 常强烈的反应, 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自 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免疫缺陷病
(The reverse of cause-result in disease process)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推动 疾病的发展。 疾病的发展。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人口过 剩,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以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不仅不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生物因素间 接致病。 接致病。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原因是在一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能使机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因 此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机体在接触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如果只具备条件而没有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疾病概要绪论ppt

疾病概要绪论ppt
阐述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防治疗等要点。
疾病概要 疾病概论 诊断学基础 临床各科常见病
学习疾病概要的学习目的
为认识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为日后学习诊断学奠定基础 了解临床各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绪论
内容提要:疾病概要的概念、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标:了解疾病概要的概念,熟悉基 本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与要求。疾病、医学 与疾病概要的概念。
医学与疾病概要
医学是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其预防和治疗对策的科学。
基础医学
现代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基础医学
研究人体解剖和生理功能、致病因素及其人 体对致病因素的入侵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干 预所做出的行规律及 预防措施。
临床医学
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 疗。
什么是疾病概要?
阐述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病变基础
阐述诊断疾病的科学思维和基本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过度分泌将引起甲状腺实质细胞大量增生,甲状腺肿,T3、T4分 泌过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1.因素
机体常见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2.作用
损伤作用:特殊部位炎症或严重的超敏反应可危及生命,如脑炎可压迫生 命中枢、声带炎症阻塞喉部导致窒息、严重心肌炎影响心脏功能
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死亡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五)美国老年病学会制订的临终关怀八要素
减轻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采取病人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尊严 避免不适当、有创的治疗 在病人还能交流时,提供家属相聚时间 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将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医疗费用要告知 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健康和亚健康
健康(health)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亚健康(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 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
第三节
发病学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一、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内稳态失衡(homeostatic deregulation) 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damage and anti-damage concomitance) 因果交替 (causal alternation) 局部与整体关联(organ and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疾病学基础PPT课件:第一章 疾病概论

疾病学基础PPT课件: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一、病因
8.心理及社会因素
如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应激性疾病
工作紧张、精神压力、不良人际关系、环境污染……
第一节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二、条件
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影响疾病发生 发展的各种因素。
疾病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4.分子机制
分子病
指因DNA遗传变异所的 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基因病
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 其表达调控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
前驱期
它包括机体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躯体的、心理
的和社会行为的)。
第一节 健康、疾病与亚健康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症状
(symptom)
体征
(signal)
即疾病过程中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
常现象,如恶心、头痛、心悸、烦躁、 焦虑等。
即指体格检查时所客观发现的
第一节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章 疾病概论
一、病因
7.免疫因素
因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称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综合症) 获得性的艾滋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病因直接无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 2、病因直接有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 3、病因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 4、病因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
(四)分子机制
由于DNA遗传物质改变,使蛋白质结构和数量异常所致病称为分子病。
血浆蛋白病 受体病
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酶病 膜转运障碍疾病
(五)信号转导机制
1、跨膜信号转导 水溶性信息分子 2、特定应答反应 脂溶性信息分子
主要任务: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 制,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 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的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 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 据。
2020/9/25
2020/9/25
脊 髓 灰 质 炎 遗 留 病 理 状 态
2020/9/25
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性 一定量失血




+ 死循 +
血压稍降
亡环
外周血管收缩 肝脾释血
心肌收缩力增强
交感-肾上腺 髓质系统兴奋
2020/9/25
循环、呼吸中枢 功能降低
+ 中枢神经 功能障碍
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
影响
局部
例:局部疖肿
整体
白细胞升高 发热
整体
影响
例:糖尿病
局部
局部疖肿
2020/9/25
颊部化脓性感染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2020/9/2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health)
健康至少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稳态(homeostasis)
指机体在神经、体液等机制的作用下,通过自我调节 各器官功能代谢活动和内部结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和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并保持躯体、精神和对社 会的良好状态。
2020/9/25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的经过分期
一、潜伏期:病因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 二、前驱期:症状开始出现到发生典型症状前的阶段 三、临床症状明显期:出现典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的阶段 四、转归期:疾病过程的终结阶段
康复 死亡
2020/9/25
(一)康复 1、完全康复(痊愈) 2、不完全康复
1)自主呼吸停止 首要指征 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 3)瞳孔放大或固定 4)脑干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管灌流停止
2020/9/25
(2)判断脑死亡的意义
1)脑死亡的确定,意味着法律上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 2)脑死亡者脑以外器官可以成为器官移植材料
2020/9/25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 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2020/9/25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一)神经机制
剌激感受器
(二)体液机制
神经反射
相应器官功能代谢结构改变
1、内分泌作用
分泌细胞 化学活性物质 血液循环
2、旁分泌作用
靶细胞的受体
分泌细胞
信息分子
邻近
3、自分泌作用
2020/9/25
分泌细胞
信息分子
自身
靶细胞的受体 靶细胞(分泌细胞)
(三)细胞机制
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危险因素
(二) 分类
1、内部条件 2、外部条件
2020/9/25
病因和条件之间的关系
病因
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9/25
发病
第三节 发 病 学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基本规律和机制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三)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
创伤
损伤 组织破坏 血管破裂 出血、血压↓ 休克
组织缺氧
2020/9/25
抗损伤
损伤
心率↑
心缩↑
心输出量↑
反射性血管收缩
长时间
微循环障碍 回心血量↓
(减少出血) 血压↑
组织缺氧 加重全身缺氧
血压回升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循环血量增加
输血、输氧
健康机体 血压回升
创伤 大量失血 血压降低
组织缺氧
微循环障碍 +
病理状态(pathological state):发展极慢或相对 稳定的局部形态变化,常是病理过程的后果。
2020/9/25
第二节 病 因 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 概念
能引起某种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是引起疾病 的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因素,决定了疾病特 异性,没有病因就不能发生相应的疾病。
2020/9/25
(二)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最常见 2、物理性因素 3、化学性因素 4、机体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 5、遗传性因素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6、先天性因素 7、免疫性因素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 8、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2020/9/2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一) 概念
(二)死亡:机体作为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原因: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 2、过程:
(1)濒死期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2)临床死亡期 心跳、呼吸停止和各种反射消失 (3)生物学死亡期 机体各器官代谢活动相继停止
2020/9/25
3、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永久性停止
(1)脑死亡的主要指征:
2020/9/25
2020/9/2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二、疾病(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
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 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
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2020/9/25
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存在于不同 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 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