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 泄泻 护理常规培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脾系病证-泄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脾系病证-泄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脾系病证-泄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冻B、泻下爽利与否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2、治疗暴泻不宜A、分利B、消导C、疏解D、清化E、补涩3、泄泻的基本病机是A、食滞肠胃B、脾胃虚弱C、肾阳虚衰D、感受外邪E、脾虚湿盛4、从下列泻下粪便中哪项可辨出湿热泄泻的特点A、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B、泄下粪质黄褐而臭C、泄泻如水D、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E、时溏时泄,水谷不化5、治疗久泻,不宜过用A、分利B、健脾C、补肾D、升提E、固涩二、A21、患者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为A、健脾益气B、温肾健脾C、固涩止泻D、补中益气E、益气升清2、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应诊为何种证候A、肝郁泄泻B、脾虚泄泻C、肾虚泄泻D、暑湿泄泻E、寒湿泄泻三、B1、A.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喜温B.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C.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腹痛不甚,喜温喜按E.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1> 、虚证泄泻的特点是A B C D E<2> 、实证泄泻的特点是A B C D E<3> 、热证泄泻的特点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泄泻与痢疾: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

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该题针对“脾系病证-泄泻”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

【该题针对“脾系病证-泄泻”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泄泻基本病机为脾病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

小儿泄泻中医试题及答案

小儿泄泻中医试题及答案

小儿泄泻中医试题及答案正文:小儿泄泻中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泄泻属于中医学中的哪一类病证?A. 感冒类B. 肺热类C. 脾胃湿热类D. 肾虚类答案:C. 脾胃湿热类2. 小儿泄泻的主要病机是什么?A. 脾胃虚弱B. 脾胃湿热C. 肺热D. 肾阴虚答案:B. 脾胃湿热3. 下面哪种食物在小儿泄泻时应避免食用?A. 米粥B. 干炒牛肉C. 面条D. 苹果答案:B. 干炒牛肉4. 小儿泄泻的症状通常包括下列哪些?A. 发热B. 腹痛C. 恶心D. 头痛答案:A. 发热,B. 腹痛二、问答题1. 使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的原则有哪些?答:使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的原则包括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等。

具体方案应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

2.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泄泻。

答: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是黄连上清丸。

该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柏、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泄泻伴有脾胃湿热表现的情况。

3. 除了中药治疗,小儿泄泻还可以采取哪些中医疗法?答:除了中药治疗,小儿泄泻还可以采取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针灸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推拿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和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泄泻症状。

三、综合题某小儿因泄泻多日,中医师对其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请根据以下描述回答问题。

小儿,男,5岁,自泄泻起病,每日4-5次,大便呈黄色水样,伴有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舌苔黄腻,脉滑数。

请根据病情描述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以上病情特点,该患儿的辨证属于哪一类病证?答:根据病情特点,该患儿的辨证属于脾胃湿热类病证。

2. 请给出治疗该患儿的中药方剂的处方,并简要解释每味药物的作用。

答:治疗该患儿的中药方剂处方为黄连上清丸。

方剂中的黄连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止泻收敛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平肝泻火的作用。

综合应用这些药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并收敛止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1.泄泻在《内经》中称为A.下利B.下痢C.泄D.泻E.滞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治泄有九法出自何书A.《医宗必读》B.《景岳全书》C.《脾胃论》D.《医学必悟》E.《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A解析:《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泄泻一病,《内经》以“泄”称之,汉唐书包括在“下利”之中,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滑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

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3.泄泻主要是由哪个脏器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B.肝C.脾D.肾E.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泄泻与痢疾的鉴别,哪项是错误的A.泄泻没有里急后重,痢疾有里急后重B.泄泻病情轻,痢疾病情重C.泄泻为水谷不化,痢疾为脂血伤败D.泄泻病在脾胃,痢疾病在大肠E.泄泻大便无赤白脓血,痢疾有赤白脓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属下列哪项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胨B.泻下爽利与否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患者,男,34岁。

腹痛拒按,脘腹胀满,痛则欲泻,泻则痛减,嗳腐吞酸,厌食,苔厚腻,脉滑,最适宜方剂A.枳实导滞丸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越鞠丸加减D.保和丸加减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9.患者,女,38岁,泄泻腹痛,泻下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阵作,烦热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内科学泄泻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泄泻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泄泻试题及答案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并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内科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并提供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为您展示一些关于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泄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导致的湿热内蕴和脾胃失调。

A. 寒冷B. 湿热C. 风寒D. 湿热相搏答案:B. 湿热2. 下列哪种类型的泄泻有贪凉喜热、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尿短赤的特点?A. 寒泄B. 湿泄C. 热泄D. 风泄答案:C. 热泄3. 中医内科学中将泄泻分为几个类型?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 4个4. 下列哪种类型的泄泻有大便先谈后急、腹痛腹胀、舌苔白或微黄的特点?A. 寒泄B. 湿泄C. 热泄D. 风泄答案:A. 寒泄5. 中医内科学治疗泄泻的常用方剂是()。

A. 葛根汤B. 保和丸C. 五苓散D. 健胃消食倩答案:C. 五苓散二、简答题1. 请简述湿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湿泄的病因主要是湿邪内蕴,导致脾胃失调。

患者常有贪凉喜热、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尿短赤的症状。

治疗原则是祛湿利水、健脾和胃。

常用的方剂有五苓散等。

2. 请简述热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热泄的病因主要是湿热内蕴,导致脾胃失调。

患者常有大便稀烂、呈黄色、腹痛腹胀、口渴喜饮、舌苔黄燥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常用的方剂有凉脾散等。

3. 请简述寒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寒泄的病因主要是寒冷侵袭,导致脾胃失调。

患者常有大便先谈后急、腹痛腹胀、舌苔白或微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常用的方剂有温中汤等。

4. 请简述风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答:风泄的病因主要是风邪侵袭,导致脾胃失调。

患者常有大便呈黄色、不成形、恶心纳差、舌质红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祛风行气、健脾和胃。

泄泻的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

泄泻的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

泄泻的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泄泻病机的理论,哪个是符合中医理论的?a) 脾胃虚寒b) 肝胆湿热c) 心肺气虚d) 肾阴不足2. 患者主诉腹泻已经持续一周,大便稀薄,呈黄色,舌苔白腻,脉沉弦。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最可能是:a) 寒泄b) 热泄c) 湿泄d) 脾虚泄3. 下列哪种药物不适合治疗湿热型泄泻?a) 黄连b) 白茅根c) 苍术d) 厚朴4. 泄泻的治疗中,下列哪种治疗方法是禁忌的?a) 使用止泻药物b) 调整饮食结构c) 应激性减轻d) 保持适当运动5. 下列哪种中药最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a) 附子b) 肉桂c) 五味子d) 白术6. 中医中用来治疗泄泻的药物有几味?a) 1-10味b) 11-20味c) 21-30味d) 30味以上7. 以下哪种食物不适合泄泻患者饮食?a) 白粥b) 豆浆c) 红糖d) 苹果汁8. 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出现质地稀薄和腹泻,伴有腹胀、口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最可能是:a) 大肠湿热b) 脾胃虚寒c) 腑实湿热d) 肾阳虚寒9. 患者出现腹泻已有一周,大便呈稀薄样,胃脘部疼痛,喜按可缓解,味咸,口渴欲饮,舌苔腻,脉沉滑。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最可能是:a) 湿热泄泻b) 阳明湿热c) 气郁导致湿热d) 脾肾阳虚10. 患者出现泄泻已经持续两天,大便数量明显增多,质地稀薄,伴有腹痛,舌苔白腻,脉滑。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最可能是:a) 脾虚湿泄b) 寒湿泄泻c) 湿热泄泻d) 湿寒泄泻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1. 泄泻是中医常见的病症。

2. 小便黄,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是湿热型泄泻的典型表现。

3. 脾胃虚寒型泄泻的治疗应以温中补脾为主。

4. 心肺气虚型泄泻的治疗应以益气养阴为主。

5. 肝胆湿热型泄泻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

6. 泄泻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如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外感寒热等。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泄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1.治疗久泻,不宜过用A.分利B.健睥C.补肾D.升提E.固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从下列泻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A.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B.泄下粪色黄褐而臭C.泄泻如水D.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E.时溏时泄,水谷不化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3.肾阳虚衰泄泻的临床主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泄泻多在黎明之前B.肠鸣即泻,泻后痛减C.形寒肢冷D.粪便黄褐而臭E.腰膝酸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湿热泄泻的代表方是A.葛根芩连汤B.清中汤C.保和丸D.藿香正气散E.桃花汤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脾胃虚弱,泄泻不止而脱肛者,治疗首选方为A.人参养营汤B.补中益气汤C.理中汤D.香砂六君子汤E.右归丸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寒湿泄泻选用下列何方最佳A.葛根苓连汤B.理中汤C.保和丸D.藿香正气散E.六君子汤正确答案:D解析:寒湿泄泻——藿香正气散;湿热泄泻——葛根芩连汤;伤食泄泻——保和丸;脾虚泄泻——参苓白术散;肾虚泄泻——四神丸;肝郁泄泻——痛泻要方。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7.泄泻调护不正确的是A.多吃瓜果以补充体液B.注意饮食调养C.大便后温水清洗肛门D.痊愈后体育锻炼E.精神调养正确答案:A解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对急性泄泻患者嘱其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黏膜溃破。

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

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8.患者,男,72岁,久泻未愈,每日黎明前登厕,泻下清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苔白脉沉细。

泄泻试题及答案

泄泻试题及答案

泄泻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泄泻的主要症状是()A. 腹痛B. 腹泻C. 呕吐D. 便秘答案:B2. 泄泻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 食物中毒B. 病毒感染C. 过敏反应D. 骨折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治疗泄泻的常用方法?()A. 口服补液盐B. 抗生素C. 热敷D. 静脉输液答案:C4. 腹泻时,以下食物中最适合食用的是()A. 冰淇淋B. 炸鸡C. 稀饭D. 辣椒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预防泄泻的措施?()A. 勤洗手B. 食物煮熟C. 避免接触病人D. 经常食用生冷食物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泄泻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A. 发热B. 腹痛C. 脱水D. 头痛答案:ABC2. 以下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泄泻的原因?()A. 大便常规检查B. 血常规检查C. 腹部X光D. 腹部B超答案:ABCD3. 治疗泄泻时,医生可能会建议()A. 服用止泻药B. 服用抗生素C. 服用止痛药D. 服用益生菌答案:ABD4.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泄泻?()A. 避免食用不洁食物B. 定期洗手C. 定期消毒餐具D. 避免与腹泻病人密切接触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A. 腹泻持续超过三天B. 腹泻伴有高热C. 腹泻伴有严重脱水D. 腹泻伴有血便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腹泻时应该立即服用止泻药。

()答案:错误2. 腹泻时应该多喝水以防止脱水。

()答案:正确3. 腹泻时应该避免进食,以减轻肠胃负担。

()答案:错误4. 腹泻时可以通过吃辣椒来刺激肠胃,帮助恢复。

()答案:错误5. 腹泻时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泄泻的常见原因。

答案:泄泻的常见原因包括食物中毒、病毒感染、过敏反应、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等。

2. 腹泻时,应如何进行自我护理?答案:腹泻时,应多喝水以防脱水,适当补充电解质,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同时注意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中医腹泻试题及答案

中医腹泻试题及答案

中医腹泻试题及答案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紊乱症状,中医学对于腹泻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医腹泻的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试题一:请解释中医对腹泻的定义及病因。

答案一:中医将腹泻定义为一种便秘排便次数增加,性状稀薄或伴有便血的病症。

中医认为腹泻的主要病因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湿不化。

试题二:请列举中医治疗腹泻的常用方剂及其功效。

答案二:中医治疗腹泻的常用方剂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黄连阿胶汤等。

四君子汤可健脾益气,固表止泻;六君子汤主要补脾健胃;黄连阿胶汤则具有清热燥湿、止泻固脱的功效。

试题三:请说明中医治疗腹泻的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答案三:中医治疗腹泻的常用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大椎等。

关元穴可调和脾胃,止泻安中;足三里穴能健脾益气,止泻固表;大椎穴具有止泻固脱的作用。

试题四:请解释中医中的腹泻病机。

答案四:中医中的腹泻病机主要包括脾胃湿热、脾胃虚寒、湿毒蕴结等。

脾胃湿热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内蕴,引发腹泻;脾胃虚寒是指脾胃功能衰弱,阳气不足,导致腹泻;湿毒蕴结是指湿热毒邪侵袭脾胃,引发腹泻。

试题五:请说明中医治疗腹泻的饮食调理方法。

答案五:中医治疗腹泻的饮食调理方法包括宜清淡、禁辛辣、忌生冷等。

宜清淡指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等;禁辛辣指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忌生冷指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鱼、生蔬菜等。

试题六:请说明中医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答案六:中医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止泻固脱。

通过调理脾胃功能,祛除湿气和痰涎,达到止泻固脱的目的。

总结:中医对于腹泻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但在治疗腹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适当的方剂、穴位治疗以及饮食调理,中医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并调理脾胃功能。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大家对于中医腹泻治疗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培训试卷
泄泻护理常规姓名得分
选择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泄泻辨证分型( ABCD )。

A.脾虚湿阻证
B.肝郁脾虚证
C.脾肾阳虚证
D.脾胃湿热证
2. 泄泻脾虚湿阻证宜( ABCD )。

A.饮食宜清淡、少渣、少油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B.鼓励病人多喝水,饮食有节制。

C.不可过饱。

D.忌辛辣、生冷、油腻、煎炸、坚硬之品。

3.泄泻伴发热患者,护理注意( ABCD )。

A.病室应安静、舒适,定时开窗通风,勿着凉。

B.高热时予以冰敷,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C.可予鲜马齿苋汁、鲜蒲公英汁、鲜芦根汁、藕汁、绿豆汤服食。

D.多与患者交谈,消除其焦虑、忧思情绪,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4.泄泻患者脱水护理( ABD )。

A.轻度脱水者遵医嘱口服补液盐
B.重度脱水者在最初1h静脉快速输液,以补足血容量,待血压上升,脉搏增强后,再减慢输液速度
C.先糖后盐
D.见尿补钾
5.泄泻患者健康指导( ABCD )。

A.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食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B.慢性泄泻病人,应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如体操、太极拳、气功。

C.泄泻病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甜冷、肥腻的食物。

D.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