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
2024年病人安全十大关键目标

2024年病人安全十大关键目标目标一:减少医疗错误-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 推行医疗过程中的双重验证机制,确保诊断、治疗和用药等环节准确无误。
- 建立完善的医疗记录系统,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追踪和纠正潜在的错误。
目标二:提高患者参与度- 建立患者教育计划,提供关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 鼓励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遵守医疗建议。
目标三:加强感染控制- 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目标四:改善药物管理- 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存储、配药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提供药物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等信息,避免药物错误使用。
目标五:加强手术安全- 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操作规范和手术器械的准备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强化手术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失误和意外。
目标六:优化病人用药安全- 加强用药指导,包括用药说明、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等方面的指导,减少患者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提供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帮助医护人员避免不合理的药物组合。
目标七:改善病人隐私保护- 加强病人隐私保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 完善病人隐私保护制度,包括病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病人隐私不受侵犯。
目标八:提高医疗设施安全- 加强医疗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维护、安全培训和灾难应对等方面,确保医疗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定期进行设施安全评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
目标九:强化病人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病人反馈机制,鼓励患者和家属提供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内容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内容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患者安全目标。
以下是十大患者安全目标:1. 标识正确的患者: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正确地识别每一位患者,避免发生患者身份混淆或错误的医疗处理。
2. 提供正确的手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包括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程序,并且避免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3. 避免危险药物混淆和错误用药: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系统安全,避免发生药物混淆或错误用药的情况。
4. 减少跌倒和坠床: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提供辅助器具、床边警报器、合理的巡视等,避免患者在医疗场所内跌倒或坠床。
5. 防止压疮: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避免患者发生压疮。
6. 避免侵入性感染: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和人员卫生标准,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洗手规范,避免侵入性感染的发生。
7. 提供正确的输血: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包括正确的血液成分、正确的输血程序,并且避免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8. 避免手卫生相关的感染:采取措施确保医护人员按照正确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手卫生相关的感染的发生。
9. 减少药物相关的误伤: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系统安全,避免患者误服或误用药物,减少药物相关的伤害。
10. 加强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沟通:改善医护人员之间和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减少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医疗事故。
以上是十大患者安全目标的内容,医疗机构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关注自身的权益,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内容

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内容
1. 减少医源性感染:通过遵守严格的手卫生和清洁程序,减少患者因医疗操作而导致的感染风险。
2. 提供正确的诊断:确保正确、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和病情,以避免错误的治疗和药物使用。
3. 有效沟通: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准确传递关键信息并避免误解。
4. 安全用药: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安全,包括正确使用药物、准确核查药物信息以及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5. 预防跌倒:通过提供安全环境和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减少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发生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6. 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包括准确核对手术部位和患者身份、正确使用手术工具和设备以及避免手术相关的感染。
7. 强调正确的身份确认: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医务人员正确确认患者的身份,以避免患者的信息和治疗混淆。
8. 避免器械误用: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包括准确核对器械标识、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维护保养措施。
9. 预防护理相关的伤害: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适当使用约束设备、提供安全的病床环境等,以避免患者受到护理活动的伤害。
10. 加强医疗记录和信息安全:确保患者的医疗记录和个人信息的隐私和安全,包括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和正确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CHAPTER患者安全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责任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保障基本人权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患者安全水平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
减少医疗纠纷通过预防和控制患者安全事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约医疗资源患者安全的重要性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国际趋势国内需求实践经验总结政策推动十大安全目标的提出背景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推动患者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出十大安全目标以回应社会关切。
十大安全目标是在总结国内外患者安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针对当前患者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和目标。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规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十大安全目标的提出也是对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CHAPTER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查对制度应涵盖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基本信息,以及操作项目、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关键信息。
应建立标准化的查对流程,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遵循。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腕带应清晰标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关键信息,且不能被随意取下或更改。
床头卡也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重要诊疗信息,方便医务人员随时查看。
除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外,还应使用至少两种标识来认定患者身份,如腕带、床头卡等。
至少使用两种标识认定患者身份在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关键流程中,应制定针对性的患者识别措施,确保患者身份的正确性。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在医疗领域,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患者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并提高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安全目标一:防止患者坠床患者坠床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
为了预防患者坠床,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坠床风险评估工具,例如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使用药物等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安装便携式顶棚、设立护士站等。
安全目标二:减少医疗相关感染医疗相关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另一个常见的安全问题。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医疗机构应实施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包括医务人员和患者在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和设施。
安全目标三:提高医疗用药安全性医疗用药安全性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
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确保正确的用药流程,如使用标准化药物管理系统、验证患者身份、核对药物和剂量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药物治疗知识培训和考核。
安全目标四:提高手术安全性手术是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路径和手术清单,并确保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手术确认,如核对患者身份、术前标注手术部位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保证手术设备和安全储存药物的准备工作。
安全目标五:避免药物误用药物误用是医疗机构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药物误用,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如建立药物审查制度、改进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可读性、加强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与报告等。
安全目标六:减少与手术相关的手术感染手术感染是手术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了减少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医疗机构应实施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手术前患者皮肤预处理、使用无菌技术、术中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等。
安全目标七:降低射线治疗的风险射线治疗在某些疾病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降低射线治疗的风险,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辐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受到合适的辐射防护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3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3版患者安全是医疗保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
患者安全目标是一个指导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实施安全医疗护理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2023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以及每个目标的重要性和具体指南。
1. 认清患者身份:确保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得到正确的识别和认证,避免出现患者身份混淆或患者信息错误。
医疗机构应使用标准的识别方法,如使用患者的姓名、生日和医疗记录号码进行身份验证。
2. 避免手术相关的事件:手术相关的事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和不良后果。
医疗机构应确保所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标记手术部位、核对手术物品和确认手术程序,以减少手术相关事件的发生。
3. 提高药物安全:药物错误是导致患者伤害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医疗机构应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是安全和准确的,包括正确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和药物识别。
4. 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医疗机构应提供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以防止传染病在患者之间传播。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
5. 降低跌倒和坠床的风险:老年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的风险较高。
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评估和减少患者的跌倒和坠床风险,如提供适当的床边保护措施、在患者床边安装警报系统等。
6.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良好的患者和家属沟通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提供适当的沟通渠道,如患者教育材料、沟通培训和家属参与计划,以便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参与治疗过程中的决策。
7. 提供安全的转诊和转运:在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诊到另一个医疗机构或从一个部门转运到另一个部门时,可能存在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的风险。
医疗机构应确保转诊和转运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准确和及时性,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和安全。
8. 减少失误和误诊:误诊和医疗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医疗机构应推行质量改进计划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失误的风险。
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是指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优先关注的安全问题。
以下是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
1. 防止手术错误: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正确实施手术程序,包括正确的手术部位,手术工具和用药等。
2. 防止医院获得性感染:提高医院环境的清洁度和卫生条件,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3. 提供正确的药物给患者:确保医疗人员正确识别和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减少药物的误用和不良反应。
4. 减少跌倒和坠床:提供适当的设施和照顾,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5. 防止误诊和延迟诊断:确保医疗人员通过准确的诊断来提供正确的治疗,减少误诊和延迟诊断的风险。
6. 确保患者安全的使用药物:提供正确的药物信息和指导,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7. 确保正确身份的手术和程序:通过多种身份确认方式,确保执行手术和程序的患者是正确的人。
8. 管理患者的疼痛: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9. 防止自杀:对于有自杀风险的患者,提供适当的监护和保护措施,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
10. 减少辐射暴露:在医疗过程中,减少患者接受过多的辐射
暴露,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实施这些安全目标,医疗机构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不仅是医护人员,患者本身也应积极参与并重视这些安全目标,以确保自己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医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医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医院患者安全目标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而设定的一系列目标。
医疗机构通过设立医院患者安全目标,督促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下面是:1. 预防病人坠床医院应设定预防病人坠床的目标,培训医护人员针对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监护和干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举例:在病人床头设置坠床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高危患者的异常行为,加强监护。
2. 预防医院感染医院应设定预防医院感染的目标,加强员工洗手、环境清洁、器械消毒等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举例: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开展院内感染风险评估,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3. 预防手术失误医院应设定预防手术失误的目标,建立手术安全检查表,确保手术前的全面准备和确认,降低手术风险。
举例: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操作,避免手术失误发生。
4. 预防药物错误医院应设定预防药物错误的目标,建立药品管理规范,加强药品使用的审核、发放和监测,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
举例:实施“五正确”用药原则,包括正确的药物、剂量、途径、时间和患者,避免药物错误。
5. 提高手术安全医院应设定提高手术安全的目标,建立手术团队合作机制,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和质控,提高手术安全水平。
举例: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及时报告,配备完整的手术设备和药品,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 预防误诊漏诊医院应设定预防误诊漏诊的目标,建立患者病史和检查资料的全面记录和传递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水平和质量。
举例: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医疗团队的诊疗能力,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7. 提高病人安全参与度医院应设定提高病人安全参与度的目标,加强患者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的了解和配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举例:建立患者安全参与制度,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决策和治疗过程,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治疗质量。
8.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医院应设定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的目标,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李岩
写在课前的话
患者安全是医学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课题,也是医疗质量和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说它经典,因为患者安全是各国政府和医学研究人员聚焦的重大目标;说它古老,因为患者安全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凸显出“人命关天”的尊严。
一、患者安全目标产生背景
(一)患者安全定义
患者医疗安全( patient medical safety )即医疗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过失、医疗设备问题、管理不善等单一或众多原因引起的医疗缺陷,造成患者病情、身体、心理和精神不利影响或损害等后果。
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
第二,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机构由于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过失或医疗行为过失给病人造成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属于不安全。
(二)患者安全目标产生背景
1 .重大医疗事故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三大严重医疗事故,震惊全社会,国会要求行政部门予以重视与改革。
Betsy Lehman 事件: 1994 年发生在波士顿 Dana Farber 肿瘤研究中心,因注射 4 倍于正常剂量的环磷酰胺导致乳腺癌患者 Betsy Lehman 心跳骤停而丧生。
Willie King 事件: 1995 年发生,因手术通知单上将左右下肢错误书写,结果将健康侧下肢误截肢
Ben Kolb 事件: 1995 年发生在弗罗里达州马丁纪念医院,误将肾上腺素当成局麻药利多卡因导致实施耳鼻喉科小手术的 7 岁患儿 Ben Kolb 死亡
2 .调查结果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医学研究所 ( Institute of Medicine , IOM)
为联邦政府医疗服务方面的主要咨询部门
震惊国内外的两篇著名报告发表:
《孰能无错:构建更安全的医疗保健系统》( 1999 年):美国每年住院病人有 4.4 万~9.8 万人死于可预防的不良事件( 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 ),约 7 千人死于药物差错。
《跨越质量裂痕: 21 世纪新的医疗保健系统》( 2001 年):建议彻底重建医疗服务系统、改进服务质量并提出一整套建设性的构建和完成这个目标的关键步骤,围绕三个互补性活动提高患者安全: (1) 预防差错,( 2 )公开错误,( 3 )减轻错误影响。
3 .第一套国家患者安全目标
2002 年 4 月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 JCAHO) 在医院评审标准中,提出了第一套 6 项国家患者安全目标:
( 1 )改进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 2 )改进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有效性;
( 3 )改进使用高度警惕药品的安全;
( 4 )消灭部位错误、患者错误、程序错误的外科手术;
( 5 )改进使用输液泵的安全;
( 6 )改进临床警报系统的有效性。
(三)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强调行医过程中“患者安全”是对患者应享有的权利、医护人员义务的表达。
安全的医疗服务及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整个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体现医疗机构、服务受益者文化及文明程度,体现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依法管理、行业自律行为,以患者安全为前提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是整个医疗行业永恒的目标。
(四) WHO 患者安全 10 个事实
1 .患者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2 .据估计发达国家 1/10 住院患者受到差错或不良事件所造成的伤害。
3 .在发展中国家,住院患者受到伤害的概率高于工业化国家。
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感染的危险要比发达国家高 20 倍。
4 .在任何指定时间,全世界有 1.4 百万人患医院获得性感染。
对于减少医疗服务相关的感染和抗生素抵抗力的发展,手卫生是最基本措施。
5 .发展中国家至少 50% 的医疗设备是不能使用或仅部分使用的。
通常由于技术或有用物品缺乏设备不被应用。
结果,诊断程序或治疗不能被进行。
这导致非规范化或灾害性的、可能形成威胁患者安全和严重损害或死亡的诊断或治疗。
6 .在某些国家,使用未消毒的旧注射器或针头进行注射的比例高达 70% 。
这就使数百万人面临感染的威胁。
每年,不安全注射造成 1.3 百万人死亡,主要由于血源性病原体传播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和 HIV 。
7 .外科是提供最复杂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
每年超过 1 亿人因各种不同医疗原因需要外科治疗。
在发达国家,与外科安全相关的问题占可避免的、造成死亡或残疾的不良事件的约一半。
8 .改进患者安全的经济利益迫在眉睫。
研究显示额外的住院、诉讼费、医院获得性感染、收入损失、残疾和医疗成本已使某些国家每年花费 60 亿到 290 亿美元。
9 .像航空和核电站类的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纪录好于医疗服务。
乘坐飞机的旅行者受到伤害的机会百万分之一。
相比,在医疗服务期间,患者受到伤害的机会为 300 分之一。
10 .患者的经历和他们的健康是患者安全运动的中心。
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正与过去由于缺乏安全措施蒙受损害的 40 个倡议者共同工作,帮助创造医疗服务更安全的世界。
(五)患者安全的核心
1 .患者安全的核心内容
“避免、预防及减少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之不良反应与伤害。
”(美国国家病人安全基金会,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 , NPSF )。
患者安全的核心内容()
A. 杜绝医疗事故
B. 消灭部位错误、患者错误、程序错误的外科手术
C. 避免、预防及减少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之不良反应与伤害
D. 改进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有效性
A. 杜绝医疗事故
B. 消灭部位错误、患者错误、
程序错误的外科手术
C. 避免、预防及减少患者在医
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之不良反
应与伤害
D. 改进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有
效性
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三大严重医疗事故谈谈你对WHO九项患者安全解
决方案的认识
我国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时间()
A. 2002
B. 2003
C. 2004
D. 2005
我国国家患者安全目标和美国国家患者安全目标有何异同,产生这些的原因可能
是什么
就是这样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课题,却在医疗服务市场中遭到频发医源性错误的挑战,这也就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原因,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对患者安全有
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