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采桑子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采桑子的主题 引导语:欧阳修的《采桑子》这首词想必有不少人都学过,那么你知道这首 词的主题是什么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主题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 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 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 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 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 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 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 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 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 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 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 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 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 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 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而由此引 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 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 “狼藉”、 “飞

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再以上数句,通过落 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 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 感情线索贯穿全篇。让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而这就 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 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 “笙歌散尽游人去, ” 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 “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 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 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始 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 既觉有所失的空虚, 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 而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 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 “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 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 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 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 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 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 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 尤其最后两句 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 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 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 不但不感伤, 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 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 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全词取境典型,叙事抒情结合。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