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致病因素分析

ea ia o , dw r n ye eic ec n s c r o O .R sl I lte29pe auei at, 1(2 xm nt n a eeaa zdt i neadr kf t s f P eut na 1 rm tr f s 2 4 i n l h nd i ao R s lh nn ee , .% ) eefudwt R P 6 (2ee, . % )wt rsodR P ys 9 6 w r n i O , 1 ys 2 7 o h i ht ehl O .Mo o e cf tr nls re u ta h nt t co a i t ndoth t h i a a y su
l床 眼科 杂 志 20 缶 09年 第 l 第 1 7卷 期
Junl f l i l p ta lg ,0 9 V 1,7, o ora o Ci c h l oy20 , o. 1 N . n a O h mo
・
临床 研 究 ・
早产 儿视 网膜 病变高危致病 因素分析
钟 晖 张莉 李 雯霖 王莉 张越 骊
i h n h n C i r n Ho p t ,S e z e o n S a d C id e s i ,a d S e z e y s i n e w n u d s n S e z e hl e si d l a h n h n W me ’ n h l r n Ho p t l a n h n h n E e Ho p t u d r e tfn u l a
【 摘要 】 目的 探讨早 产儿视 网膜病变 ( O ) R P 发生 的高危致病 因素 。方 法 对 20 05年 1 1日 20 月 至 08年
6月 3 日在深圳市儿 童医院 、 0 深圳 市妇幼保健院及深圳市 眼科 医院就诊 的胎龄 ≤3 4周 或出生 体重  ̄2 0 < 0 0g的早 产 儿进 行眼底检查 , 并对 R P高危 致病 因素进行多 因素分析 。结果 O 完成筛查 的 29例早 产儿 中,1 ( 2只眼 ) 1 2例 4 R P的发生与孕 O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程度不容忽视。
在对早产儿进行眼部检查时,可以发现由于未完全发育的视网膜受到重症缺氧、生理性血管发育不成熟等原因所致的病变。
而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
一、早产儿生理特点早产儿出生时,由于未完全发育,他们的器官系统都比足月儿要不成熟。
特别是眼睛,视网膜的发育需要足月时才会基本完成。
所以,早产儿生来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周围光线和强光的适应能力较差,这也成为早产儿患上视网膜病变的一个诱因。
二、高氧暴露早产儿在孵化时,因为不成熟,其肺功能不完善,需要接受辅助呼吸治疗。
在呼吸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高浓度氧气进行呼吸辅助,但高浓度氧气会造成大量游离基离子的产生,导致视网膜组织损伤,从而引发视网膜病变。
高氧暴露也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诱因之一。
三、贫血和贫血缺氧早产儿生长发育不成熟,血液系统也不健全,极易导致贫血的发生。
贫血使得供应给视网膜的氧气不足,因而诱发视网膜病变。
贫血缺氧对视网膜造成的损伤主要是由于缺氧状态下血管抵抗力下降,微血管破裂渗出,导致黏液性变性、出血、色素上皮变性等病变。
四、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也会对早产儿引起视网膜病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诸如感染因素、母亲生育时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处理不当等因素也有可能是诱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之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与早产儿本身的生理特点、高氧暴露、贫血贫血缺氧以及其他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量减少或避免这些诱发因素的作用,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减少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
哪些早产儿更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哪些早产儿更容易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某些诱因下发生在早产(胎龄<37周)或出生
低体重儿(<2500g)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ROP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公认的根本原因,且出生孕周和体重越小,发病率越高。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的存在更容易引发ROP呢?
1.新生儿感染是ROP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真菌性感染。
2.新生儿吸氧史吸氧既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ROP的常见危险因素。
早产、低体重儿的吸氧适应症需严格控制!必须使用时需尽可能缩短吸氧
时间,严格控制流量和浓度,尽量保持血氧水平的稳定。
有证据表明出生后1
周内动脉血氧分压波动越大,ROP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3.新生儿贫血、输血及改善血液循环等药物的使用,可因低氧、缺氧,血压
波动等引发ROP的风险。
4.其它:多胎,宫内感染,妊高症,孕期用药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眼部疾病,一旦发生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失明。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早产儿的特点早产儿是指妊娠期不足37周即出生的婴儿,由于早产儿在出生时视网膜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加之由于早产儿通常需要进行氧疗等治疗手段,因此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增生病变、玻璃体纤维化和视网膜龄期变性等。
二、母体因素1.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影响母体宫内环境,导致胎儿缺氧、未能充分获得养分,从而影响胎儿视网膜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
2. 孕期糖尿病孕期糖尿病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使得婴儿的生长水平过高,导致胎儿器官发育不良。
其中包括眼睛和视网膜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3. 孕期感染母体在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和细菌,也会增加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
三、胎儿因素1. 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通常是由于母体的营养不良或者患有严重妊娠高血压症所引起,这会导致胎儿的眼睛和视网膜发育不全,从而增加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2. 出生时缺氧由于早产儿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易受缺氧影响使得眼睛和视网膜无法得到充分的供血和氧气,从而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增加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3. 晶体缺血晶体缺血是一种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早产儿晶体缺血病变主要由于早产儿眼睛未能受到充分的光刺激和视觉的影响而导致,从而增加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四、医疗因素1. 氧疗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未能充分发育成熟,需要进行氧疗的治疗手段,然而长时间的高浓度氧气暴露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发生异常增生,加重视网膜病变的病情。
2. 光疗光疗是目前早产儿黄疸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光疗也会对早产儿的视网膜产生损伤,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治疗

2 方 法
在 患儿 生后 3 ~4周或 校正 胎龄
3 2周 开始 进行 R OP筛查 。 由深 圳市 眼科 医 院眼 底 病专 家 , 暗室 内采 用 复方 托 品酰胺 散 瞳 后用 在
间 接 检 眼镜 , 查 视 网 膜 及 血 管 发 育 情 况 , 据 检 根 R OP 国 际 分 类 法 (C OP) 断 标 准 诊 断 及 分 IR 诊
前病 变和 I期 阚值 病 变者给 予手 术 治 疗。结 果 : 组 R 本 0P的发 生 率 为 1 . ( 6 2 5 ,6 7 4 4 / 6 ) 4
例 R 期 1 OP I 4例 , OP I期 8例 , 情稳 定逐 渐进入 退 行 期 ;I型 阚值 前病 变和 Ⅲ期 阅值 R 病
制, 以后 每月 复查 眼底 。 3 统 计 学方 法 数 据 采 用 S S 。 计 软 PS 统
pe tr y R rmaui , OP) 原 称 晶 体 后 纤 维 增 生 症 , t ,
1 4 年 由 Ter 次报 告 ,9 4 正式 定名 为早 92 ry首 18 年 产儿 视 网膜 病 。该 病是世 界 范 围 内儿童 致 盲 的重 要原 因, 占儿童致 盲 原 因的 6 ~ 1 约 8 。随 着
维普资讯
64 7
陕西 医学 杂 志 2 0 0 7年 6月第 3 卷 第 6期 6
早产 儿 视 网膜 病 的 高危 因素分 析及 治疗
暨南大 学 医学 院第二 附属 医院 深圳 市人 民医院新 生儿 科 ( 圳 5 8 2 深 1 0 0)
吴 俊 吴 本 清 文飞球 张国 明 ** 曾 健 ** 黄 丽娜 * * 摘 要 目的 : 讨 早产 儿视 网膜病 ( O 的发 生 率、 探 R P) 高危 因素及 治 疗 。方 法 : 2 5 对 6 例 早产 儿进 行 眼底 筛查 , 分析 R 0P的发 生率 和 高危 因素 。发 现 R0P者进行 随访 , I型 阅值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由于胎儿提前出生导致视网膜未完全发育成熟,从而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重点从胎儿本身、孕产妇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胎儿本身1.胎齿期早产儿的出生重量较轻,胎齿期也更短。
因此,孕期内胎儿生长状态的不稳定和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儿童,这种低体重同样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一方面,低体重可能影响视网膜的发育;另一方面,低体重的早产儿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出现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进一步加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3.胎儿缺氧早产儿出生前,胎儿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
这种生理状况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丧失和视网膜血管的延迟成熟,从而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二、孕产妇1.孕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胎儿极易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从而导致视网膜的发育异常。
若孕期糖尿病患者缺少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孩子出生后可能患上严重的视网膜病变。
2.孕期高血压孕期高血压对于胎儿的健康非常危险。
高血压可能引起孕妇子宫内压力升高,从而导致胎儿提前出生和出生体重过低,这些都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3.孕期感染孕妇感染某些病菌时,病原菌进入羊膜腔后可使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胎儿缺氧,进而诱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三、外部环境1.光照强度早产儿的视网膜对光线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光照强度过高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直接因素。
过大的光照频次或太阳光的直接照射都可能导致视网膜毁伤。
2.氧气浓度出生后的早产儿需要氧气支持来维持呼吸,但是使用氧气的过程中,氧气浓度若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视网膜的微细惨痛,产生视网膜病变。
3.护理不当护理的不当也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之一。
如使用不合适的护理手法、不及时检测视力等都会影响早产儿的视网膜健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婴儿期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本文通过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结论部分综合分析了诱发因素,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方向,旨在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更多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诱发因素、发生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临床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研究、临床应用、展望。
1. 引言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造成婴儿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逐渐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这种疾病对患儿的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表明,早产儿的视网膜未完全发育,在早产儿出生后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和黏膜脱落,最终形成病变。
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患儿的视力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和研究目的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增进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揭示病变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2. 探讨遗传因素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3. 分析环境因素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包括孕期环境、产后护理等方面;4. 总结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现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5.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深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6. 综合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促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发和推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未完全发育或发育不完善,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和视网膜脱落等病变。
这种疾病对早产儿的视力和眼部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失明。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早产儿本身的生理特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尚未完全发育或发育不完善。
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视网膜血管在胎儿成熟时才开始形成,而早产儿因为出生时处于未成熟状态,导致其视网膜血管的形成和发育不完善。
这使得早产儿较易出现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和其他视网膜病变,从而增加了罹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2. 氧供应不足早产儿出生后由于生理特殊,往往需要在氧气供应方面进行切断或增加供氧量以维持生命。
供氧不当或供氧过多都会对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过度供氧会导致血管痉挛,降低血流量,影响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从而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3.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早产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和氧供应不足外,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早产儿罹患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低出生体重、母体糖尿病、母体高血压等,都会使早产儿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4. 治疗手段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中,治疗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早产儿出生后,可能需要进行光凝治疗或注射抗血管生长因子等治疗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本身也会对视网膜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增加早产儿罹患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早产儿本身的生理特点、氧供应不足、其他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手段都会对早产儿的视网膜健康造成影响。
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和护理、避免供氧不当、控制母体疾病等。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也需要谨慎选择,以减小对视网膜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4T17:32:31.1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作者:苗彬
[导读] 综上所述, ROP发生率和胎龄、出生体重、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等因素有关。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筛查,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将出生胎龄≤34周或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进行相关检查,分为无ROP组和有ROP组,探讨发生ROP的危险因素。
结果:调查的1000例早产儿里,发现ROP 130例,检出率为13.00%。
ROP 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ROP组(P<0.05)。
ROP组和无ROP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并发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比例显著高于无ROP组(P<0.05)。
两组剖宫产率、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OP发生率和胎龄、出生体重、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筛查;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67-0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见于低出生和早产儿的以血管增殖为主要特点的眼底疾病,具有致盲性[1]。
目前ROP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和胎龄、吸氧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笔者特选取100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筛查,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将出生胎龄≤34周或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进行相关检查。
男性早产儿630例,女性儿童370例,出生胎龄24~37周,平均(33.11±1.09)周。
出生体重700g~3600g,平均(1820.11±3.99)g。
自然分娩425例,剖宫产575例。
单胎妊娠730例,多胎妊娠70例。
1.2 方法
1.2.1眼底筛查方法所有早产儿均于矫正胎龄32周或者出生后4~6周开始接受检查。
所有的早产儿均在进行检查之前的1小时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并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眼底检查。
对于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全的4周随访一次,小于阈值前病变的2周随访一次。
1.2.2临床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早产儿的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多胎妊娠、剖宫产、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机械通气等资料。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检验: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理论频数t<1时确切率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 分析ROP的发病情况
调查的1000例早产儿里,发现ROP 130例,检出率为13.00%,1期病变、2期病变、3期病变分别为50例、59例、21例,分别占38.46%、45.38%、16.15%。
2.2 分析ROP的高危因素
ROP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ROP组(P<0.05)。
ROP组和无ROP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并发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比例显著高于无ROP组(P<0.05)。
两组剖宫产率、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内容见表1、表2。
表1 分析ROP的高危因素(x-±s)
3.讨论
国外的ROP筛查标准是出生胎龄<28周,或是出生体重<1500g。
但我国和发达国家ROP差异性较大因此我国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是出生胎龄≤34周或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2]。
本次研究调查的1000例早产儿里,发现ROP 130例,检出率为13.00%,检出率较高。
ROP的致病因素较多,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所公认的危险因素即为低出生胎龄和低出生体重。
而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ROP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ROP组(P<0.05)。
ROP组和无ROP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并发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比例显著高于无ROP组(P<0.05)。
两组剖宫产率、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氧疗也属于ROP的高危因素,高浓度氧疗会造成视网膜血管反射性收缩,造成视网膜缺血性损伤[3]。
故对于高危早产儿进行氧疗时,应该严格把握给氧适应症,避免突然中断高浓度给氧,也应该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浓度。
综上所述, ROP发生率和胎龄、出生体重、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朱赟,潘家华.17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8):976-978.
[2]陈雪筠,陈志凤,马萍萍,等.31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5,10(3):50-52.
[3]张晶津,郭健,谢茂松,等.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6):54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