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合集下载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

朱老忠被延宕的复仇,是为了使他不成为另外一 个朱老巩。 作为阶级敌人的冯老兰 : 崇尚勤俭治家,不乱画一个钱,不糟踏一粒粮食 ,棉袍穿了十五年,补丁摞补丁。(鸟、春兰、 割头税)
独特的乡村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三类知识分子 1革命知识分子:江涛、运涛、张嘉庆、贾湘农 2、中间偏左的知识分子:严知孝 3、独具个性的反革命知识分子冯贵堂。 新一代地主:温和的实业革命路线 4、女英雄:严萍,对于革命的忠诚通过对男英雄 的忠贞来表达。
关于梁斌 梁斌(1914——1996),河北蠡县人。20年代 后期开始参加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和40年代后 期,在冀中主要从事文学宣传和地方政权工作 。除了《红旗谱》(1958)、《播火记》( 1963)、《烽烟图》(1983)长篇外,还有长 篇《翻身记事》等。

《红旗谱》 1、内容:
革命历史小说的三种类型
1、史诗型《保卫延安》《红日》 大兵团、大战役、大场面,对革命历史辉煌片段 的缅怀,带有庆功色彩和浪漫情怀。 2、 传奇型《林海雪原》《红岩》 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故事性、传奇性和可读性。 3、成长型《红旗谱》《青春之歌》 一个普通人如何成长为一个革命者。
梁斌和《红旗谱》
2 主要人物及事件 朱老巩——严老祥 朱老忠——严志和 大贵、春兰——运涛、江涛 地主冯兰池 、冯贵堂 党的工作者贾湘农 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保定二 师学潮斗争等

3、形象分析:


朱老忠:(从家族复仇到阶级斗争)
他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 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 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农民自觉 革命的开始。他的主要性格: (1)强烈的反抗性(主导性格) (2)“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传统农民英雄 的特征) (3)“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十七年文学专项一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总体风貌:“十七年文学”时期内的小说继承中外文学,尤其是“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在历史和农村现实题材方面,取得了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列举题或论述题)革命历史题材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先是时代的需要。

从50年代到7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反映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

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多体现出宏大的叙事倾向,具有史诗般的规模。

1.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举出三部即可)★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严志和(抗日时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主人公:江姐,许云峰(解放战争时期)吴强的《红日》主人公:陈毅、粟裕、张灵甫(解放战争时期)曲波的《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荣(解放战争时期)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等,(解放战争时期)杨沫的《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抗战前)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红日》梗概:《红日》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帅华北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上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这一史实,表现了我军由弱到强、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一伟大历史性转折,显示了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和战斗伟力。

艺术成就:A它突破了以往描写军人的一般模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我军不同层次军事将领形象的刻画集中体现了《红日》的开创性成绩。

B,作者还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

如沈振新、梁波、张灵甫。

C.整部小说结构紧凑,三个战役的描写主次分明,张弛自如。

尤其是对战争场面虚实相间、点面结合的独特写法为以后的军事题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红旗谱》(可能单独命题)★梗概:是梁斌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品格。

《红旗谱》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的高度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面貌。

第二讲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第二讲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艺术取向及作家构成 1、创作取向 2、作家构成
3、“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赵树理、 马烽、西戎、束为等。
(1)地域特征 (2)文学主张p17 (3)艺术特征:重 视故事叙述的完整 和语言的通俗。
第二节 梁斌及其《红旗谱》
• 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梁斌
• 朱老忠的穷兄弟严志和儿子江涛、运涛,在他的 带动下,在锁井镇展开革命工作。由于革命发展, 运涛被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 • 蒋介石叛变革命,运涛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 朱老忠从运涛那里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组 织表示了入党的愿望。在党的培养下,朱老忠成 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 冯兰池返乡后,更加猖獗,设“割头税”。朱老 忠率领群众斗争。冯兰池不甘失败,来到县城, 企图利用反动政权镇压群众。朱老忠率群众砸毁 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在群众强大压力下,不得不 宣布免除“割头税”,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梁斌的《红旗谱》
• • • • 1.梁斌的创作过程p19 2.《红旗谱》的主题 3.人物形象 4.艺术成就
第一代农民,以朱老巩、严老 祥为代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行侠仗义、赤膊上阵。 第二代农民,以朱老忠、严志 和为代表:自发反抗——自觉革命。 第三代农民,以严运涛、严江涛、 朱大贵为代表:生正逢时,勇于斗 争,有智有谋,积极热情。
思考题
• 1.为什么说朱老忠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 特的艺术典型? • 2.《红旗谱》民族风格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哪些方面?
三、红色经典的艺术类型
1、追求史诗性作品 《红旗谱》 朱老忠、严志和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许云峰、江姐等人物塑 造上的特点。p16 杨沫《青春之歌》 林道静的形象。P24-25

第七讲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创作

第七讲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创作

主流小说创作主要依据左翼文学的战争 文化传统,非主流主要针对五四启蒙文 学传统。“启蒙意识”和“人道主义思 想 基础”仍是“非主流文学”的主要思想 特 征和创作心理基础。
四 创作概况:从作品体现的干预精神 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类作品大 致分为两个阶段(百花时代,60年代 初)和两类作品。 1 是加强作品的社会政治干预性,旨在 承担新文学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识。 王蒙《组织部来的青年人》
三、《创业史》分析
• 艺术特点: • 1.结构复杂,气势恢宏; • 2. 善于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与哲理性议论结合 起来塑造人物群像; • 3. 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在矛盾冲突中突出和展示 人物性格。 • 局限:政治理念过重,有图解政治之嫌;对人物 主要采取阶级分析法,人物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展 示不够。
三、《创业史》分析
• • • 作者简介:柳青(1916-1978),原名 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青年时代参加 革 命 活 动 , 1938 年 赴 延 安 , 解 放 后 担 任 过陕西长安县委副书记。 3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1953 年,柳青离开北京,举家迁到陕西长安县皇 甫村,安家落户达 14 年之久。在皇甫村的岁月, 柳青创作了《创业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部分 章节。 主要作品: 《创业史》 《种谷记》《铜 墙铁壁》《狠透铁》。
十七年小说概述
现实生活题材
现实生活题材
新的婚姻家庭观 农业合作化 工业建设 干预生活 人情人性
现实题材
新的婚姻家庭观
• 《登记》(赵树理) • 《结婚》 《一架弹花机》(马烽) • 《新事新办》 《强扭的瓜不甜》(谷峪)
农业合作化
• 《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写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的作品,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 国四、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 连环画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 开展,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
十七年文学的局限在于:“左倾”思 潮的严重干扰导致这一时期的文学带上了 政治工具的枷锁,题材领域相对狭窄,人 物形象单一片面,艺术风格、艺术形式的 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十七年的散文在整体上超过了40年代解放 十七年的散文在整体上超过了40年代解放 区的散文创作,揭开了社会主义时期散文 史的新篇章。 形成一个以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中年散 文家为骨干的散文作家群,推动散文走向 繁荣。
十七年的戏剧创作继承和发扬了解放区戏 剧的现实主义传统,成绩较为显著。 这一时期戏剧创作题材广泛、品种繁多, 有话剧、歌剧、戏曲和改编的传统剧,其 中话剧成就最大。 如:老舍的《龙须沟》《茶馆》 如:老舍的《龙须沟》《茶馆》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
十七年的小说继承中外文学尤其 是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革命现实主义 为主潮,在历史和农村现实题材方面, 取得了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如:《保卫延安》《青春之歌》 如:《保卫延安》《青春之歌》
十七年的诗歌与时代和现实紧密联系,一 各种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自由诗、格 律诗、自然风景诗、历史神话诗、爱情诗、 政治讽刺诗等反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伟大斗争,热情赞颂祖国的新时代新生活。

“十七年”小说

“十七年”小说

《红岩》成书过程 《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圣洁的血花》

《在烈火中永生》

《禁锢的世界》
梁斌《红旗谱》
一部反映北 方农民革命运动 的史诗式作品
《红旗谱》 地点:冀中平原锁井镇 时间:清末民初至1931年 “九· 一八”事变后 事件:护钟,打官司,探监, 反割头税运动,二师学潮
主要人物: 朱老巩、严老祥 朱老忠、严志和 运涛、江涛
杨沫《青春之歌》
青年知识 分子的人生道 路
知识分子题材 女性视角
青年知识分子参与革命斗争,在 斗争中成长,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成为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主要人物: 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江华
思想内容 小说塑造了一个从追求个性解 放到献身社会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 形象,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历程说明, 个人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 真正实现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
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作者多 为四、五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的青 年。由于出现在“双百”方针提出 之时,所以这批作品被称为“百花 文学”。
这批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 争议,到了1957年“反右”运动期 间,这些作品受到严厉批判,作者 大多受到牵连、迫害。 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其 结集出版,命名为《重放的鲜花》。
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 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 农民革命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国农 民英雄的革命精神,又具有新时代 的思想觉悟。是中国旧式农民英雄 向新时代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化的 典型。
朱老忠的形象,既是中国现代 小说中少有的新型农民英雄,也是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中不多见的 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个新中国 青年的单纯热诚 和矛盾困惑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
在五六十年代(“文革”发生之前,即通称的“十七年文学”),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是:
小说柳青(《创业史》),赵树理(《三里湾》),杜鹏程(《保卫延安》),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陈登科(《风雷》),浩然(《艳阳天》),王汶石(《风雪之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峻青(《黎明的河边》),李准(《李双双小传》),王愿坚(《党费》),茹志鹃(《百合花》),胡万春(《谁是奇迹的创造者》);
诗歌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贺敬之(《雷锋之歌》),李季(《玉门诗抄》),闻捷(《天山牧歌》),李瑛、严阵、梁上泉、张永枚、顾工等青年诗人;
散文杨朔(《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红玛瑙集》),秦牧(《花城》),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话剧老舍(《茶馆》),曹禺(《明朗的天》),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丛深(《千万不要忘记》);。

(完整版)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文学

(完整版)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文学

第二章十七年的小说创作教学目标与要求:1.大概了解本时期小说创作的情况。

2.理解本时期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

3.了解在频繁的文艺运动与斗争的空隙下出现的小说《百合花》等在写作上的突破。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农村题材小说代表作梁斌的《红旗谱》思想与艺术成就。

2.本时期少有的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青春之歌》3.短篇小说《党费》《黎明的河边》《百合花》艺术成就。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师生探讨相合。

第一节本时期小说概述本期小说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著名小说中吸取了营养,以新的态势在新中国文苑中成长着。

其间经过解放初的适应、了解过程,1956年前后与1960年代初呈现蓬勃喜人之势。

这一时期,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写农村土改与社会主义革命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多,成就较高。

总体说,长篇小说创作之成就显得比较突出,短篇小说创作次之,中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期显得相当薄弱,其原因可以研究探讨。

思考: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为何出现不同的发展态势第二节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红旗谱》一、生平与创作梁斌(1914-1997),河北蠡县人。

全书由三部长篇合成《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烟图》,而以第一部《红》成就最高。

《红旗谱》与《青春之歌》变革了小说的写作模式,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以此反映出一种历史主体的生长过程。

“成长”的进入,并非仅仅意味着小说技巧上的变化,它还涉及到小说最基本的范畴——时空观念的改变,这实际上可理解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描写“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的《红》与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的《青》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真正上的现代小说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一个艺术形式更为完备的“当代文学”时期。

《红》是“十七年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这部旨在揭示“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自发革命走向自觉革命斗争历程的小说,对于20世纪的中国小说而言,其重要性是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41、《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1958年东风文艺出版社
42、《城南旧事》林海音(林含英)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3、《婚姻的故事》林海音(林含英)1963年台北文星书店
44、《将军族》陈映真(陈永善)1964年发表于《现代文学》
45、《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於梨华1965年皇冠叢書
46、《雪地上的星星》於梨华1966年台湾皇冠出版社
47、《一朵小百花》聂华苓1950年香港真理学会出版
48、《失去的金铃子》聂华苓1958年大林书店出版
49、《窗外》琼瑶(陈喆)1963年
50、《几度夕阳红》琼瑶(陈喆)1964年
51、《酒徒》刘以鬯(刘同绎)1963年海滨图书公司
52、《书剑恩仇录》金庸(查良镛)1955年
53、《射雕英雄传》金庸(查良镛)1958年
54、《飞狐外传》金庸(查良镛)1960年
55、《雪山飞狐》金庸(查良镛)1959年
56、《连城诀》金庸(查良镛)1963年
57、《白马啸西风》金庸(查良镛)1961年
58、《时间开始了》胡风1950年海燕书店
59、《天山牧歌》闻捷1956年出版
60、《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1959年红旗杂志社
61、《遗失的笑》草明194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62、《新夫妇》草明1950年北京天下图书公司
63、《孩子的控诉》草明1952年沈阳通俗文艺出版社
64、《爱情》草明1956年工人出版社
65、《延安人》草明195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66、《草明短篇小说集》草明1957年作家出版社
67、《草明选集》草明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8、《解放区散记》草明1949年哈尔滨东北书店
69、《在和平的国家里》草明1952年东北青年出版社
70、《南游记》草明195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71、《探索细胞奥秘的人》草明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72、《火车头》草明1950年工人出版社
73、《私访记》刘绍棠1957年作家出版社
74、《中秋节》刘绍棠1956年通俗读物出版社
75、《运河的桨声》刘绍棠1955年新文艺出版社
76、《山楂村的歌声》刘绍棠1955年新文艺出版社
77、《青枝绿叶》刘绍棠1953年新文艺出版社
78、《窗》萧也牧1956或1957年出版
79、《荣誉》陆文夫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80、《二遇周泰》陆文夫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81、《走向胜利》(诗集)艾青1950年文化工作社
82、《新文艺论集》艾青1950年群益出版社
83、《欢呼集》(诗集)艾青1950年北京新华书店;1952,人文
84、《艾青选集》艾青1951年开明
85、《新诗论》艾青1952年天下
86、《宝石的红星》(诗集)艾青1953年人文
87、《艾青诗选》艾青1955年人文
88、《黑鳗》(长诗艾青) 1955年作家
89、《春天》(诗集) 艾青1956年人文
90、《海岬上》(诗集) 艾青1957年作家
91、《苏长福的故事》(报告文学) 艾青1960年新疆人民
92、《星火集续编》(散文集)何其芳1949年群益出版社
93、《关于现实主义》(论文集)何其芳1950年海燕出版社
94、《西苑集》(论文集)何其芳1952年人文出版社
95、《关于写诗和读诗》(论文集)何其芳1956年作家出版社
96、《散文选集》何其芳1957年人文出版社
97、《诗歌欣赏》(论文集)何其芳1962年作家出版社
98、《方珍珠》(话剧)老舍1950年晨光出版社
99、《龙须沟》(话剧)老舍1951年大众出版社
100、《老舍选集》老舍1951年开明书店
101、《过新年》(曲艺集)老舍1951年晨光出版社
102、《柳树井》(戏剧)老舍1952年宝文堂
103、《消灭病菌》(戏剧)老舍195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104、《春华秋实》(话剧)老舍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05、《大家评理》(戏剧)老舍1953年大众出版社
106、《和工人同志谈写作》(理论)老舍1954年工人出版社107、《青年突击队》(话剧)老舍1959年大众出版社
108、《西望长安》(话剧)老舍1955年大众出版社
109、《老舍短篇小说选》老舍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10、《十五贯》(戏剧)老舍1956年人民出版社
111、《福星集》(散文集)老舍1958年北京出版社
112、《茶馆》(话剧)老舍195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13、《红大院》(话剧)老舍1959年作家出版社
114、《女店员》(话剧)老舍195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115、《青霞丹雪》(戏剧)老舍1959年北京出版社
116、《老舍剧作选》老舍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7、《全家福》(话剧)老舍1959年作家出版社
118、《宝船》(话剧)老舍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19、《荷珠配》(话剧)老舍196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20、《小花朵集》(评论、创作经验合集)老舍196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121、《神拳》(话剧)老舍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22、《出口成章》(理论、经作经验合集)老舍1964年作家出版社
123、《雨后集》(诗集)郭沫若1951年开明
124、《海涛》(散文集)郭沫若1951年新文艺
125、《奴隶制时代》(史论)郭沫若1952年新文艺
126、《雄鸡集》(诗集) 郭沫若1959年北京
127、《洪波曲》(自传)郭沫若1959年百花
128、《蔡文姬》(剧本)郭沫若1959年文物
129、《潮汐集》(诗集)郭沫若1959年作家
130、《骆驼集》(诗集)郭沫若1959年人文
131、《武则天》郭沫若1962年中国戏剧
132、白蛇传(十五集京剧)1955年,作家出版社
133、田汉剧作选,田汉1955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134、名优之死(三幕话剧)田汉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35、西厢记(六场京剧)田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36、关汉卿(十三场话剧)田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37、月光曲(剧集)田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38、田汉选集(戏剧集)田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