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交易成本理论教学案例
2024年《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2024年《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三大职能。
2. 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引发学生对货币本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货币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货币的三大职能。
3. 例题讲解: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解释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货币的本质》2. 板书内容:(1)货币的定义(2)货币的职能(3)货币的本质特征(4)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货币的定义及三大职能。
(2)请举例说明货币的本质特征。
(3)请分析货币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 答案:(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
(2)货币的本质特征:稀缺性、可分割性、可替代性、持久性、普遍接受性。
(3)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商品交换、衡量经济活动、调节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掌握较好,但在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和作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规范名称为“高级财务管理”,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初级、中级财务管理的后续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应比较全面系统地讲授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对一些重要理论进行重点、深入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和前两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应用于实践,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时数68学时。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五)面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财务理论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现代财务理论框架进行概括性介绍,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代理理论、信号理论、现代公司控制论、金融中介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重点掌握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发展演变、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财务理论与实践。
教学重点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
难点为各种理论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框架一、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二、投资组合理论三、资本结构理论四、股利政策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六、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七、期权定价理论八、代理理论九、信号理论十、现代公司控制论十一、金融中介理论十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第二节运用财务基本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一、金融资产定价只须考虑系统风险二、信任市场价格三、注重投资而不是筹资四、重视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五、财务管理的国际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与自学为辅,案例、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
(四)教学时数6学时第二章资本市场功能的经济学考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从经济学角度讨论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影响。
资产专用性条件下的交易成本_通用_费舍_案例的延伸

威廉姆森认为,上述四种交易方式都有存在的必要 性,但具体的交易究竟选择哪种方式来完成,取决于三个 因素: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 是因为交易者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所致;交易频 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次数,分为偶然和经常两种 情况;资产的专用性程度则分为非专用的、中等专用的和 高度专用的三种。由于不确定性无法量化,交易方式的选 择就往往取决于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在这里特 别要提出的是资产专用性程度的不同维度。在很多文献 中讨论资产专用性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指明资产专用性 的程度或者隐含的论点基础是高度资产专用性,但是程 度不同,相应地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差别是相当巨大的。如 果在这些概念上产生混淆,那么所得出的结论的可信性 也大打折扣。
失定期补充其资本金。其形式可以是预算拨款,也可以是 优惠税率,还可以是划拨项目。
《金融工程学》教学大纲

《⾦融⼯程学》教学⼤纲《⾦融⼯程学》教学⼤纲⼆、课程的对象和性质⾦融⼯程学作为⼀门新兴学科在西⽅⾦融界⽇渐流⾏。
在西⽅国家的商业银⾏、投资银⾏、其它⾦融企业,以及⼀些⼤公司的应⽤正在逐渐扩⼤,国内学者将⾦融⼯程誉为⾦融领域的⾼科技。
学习研究⾦融⼯程的基本原理和应⽤技巧,分析研究⾦融⼯程技术在我国⾦融业的实际运⽤,已是我国⾦融理论研究和实物领域的⼀个重⼤课题。
同时,作为⾦融⼈才培养基地的⾼校⾦融专业,向⾼校本科相关专业学⽣传授⾦融⼯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疑将有助于提⾼学⽣的⾦融技术技能和素质。
⾦融⼯程学是⼀门综合性学科,要以计量经济学、⾦融市场学和证券投资学,会计学等学科为其知识基础,同时也要以相应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为学习前提。
三、课程的教学⽬的和要求⾦融⼯程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融⼯程⼯具和⾦融⼯程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应该对上述内容有较全⾯地了解。
具体⽽⾔,学⽣应该掌握以下知识范畴:其⼀,⾦融⼯程产⽣的条件和背景;其⼆,⾦融⼯程在⾦融风险管理中的应⽤价值和应⽤范围;其三,⾦融⼯程的基本⼯具,包括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的基本含义、定价;其四,⾦融⼯程技术⼿段在货币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指数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
最后,学⽣还需了解⾦融⼯程在中国的适⽤性及⾦融⼯程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状况。
四、授课⽅法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少量实验演⽰为辅。
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章⾦融⼯程概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融⼯程的基本概念、理解⾦融⼯程与⾦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初步了解⾦融⼯程的基本⼯具,对⾦融⼯程的历史演进有⼤体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是⾦融⼯程与风险管理的关系,重点是四种⼯具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第⼀节:⾦融⼯程的基本概念1.⾦融⼯程的定义2.⾦融⼯程定义的⽐较第⼆节:⾦融⼯程与风险管理1.风险的概念2.⾦融⼯程与风险的关系第三节:⾦融⼯程的⼯具及作⽤1.期货、期权、远期、互换四种⼯具的基本特征2.四种⾦融⼯具的作⽤第⼆章⾦融创新与⾦融⼯程⼯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要求:⾦融创新是⾦融⼯具产⽣的主要推动⼒。
《交易成本理论》PPT课件

契約確定後一方未遵守承諾,造成對方負擔
A
9
交易氛圍(atmosphere)
滿意、信任,避免不必要交易成本 不信任、猜忌,環境懷疑、不確定,增加搜尋與協議
監督等交易成本
交易頻率(frequency)
經常性交易(recurrent transactions)
事前少數交易
特殊知識(idiosyncratic knowledge)交易時未完全流通 +投機主義人性自利市場交易由少數人操縱
事後少數交易
第一次得標者取得經驗技能容易續約,可討價還價, 其他競爭者優勢相對低不完全競爭的少數交易,無 效率
A
8
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impactedness)
A
24
上網訂花、書 > 鞋子、牙膏、微波爐
電子商務搜尋成本低,檢驗、付費與售後服務成本 提高
鞋:檢驗成本 微波爐:售後服務成本
網購經驗影響
有網購經驗,受不確定性影響,但受資產特殊性影 響小
無網購經驗,受兩者影響皆大
網購受交易成本影響,交易成本受不確定性和 資產特殊性影響
A
25
資產專屬性造成交易雙方依賴關係,增加承包風險
A
13
古典契約與市場治理(market Governance)
古典契約法則(classical contract law)假設的理想 市場
理性、無投機主義、資訊對稱、確定 即有效率的交易情況 成員沒有相互依存關係
經常性:依過去經驗
偶發性:購買商品標準化(不具專屬性),他人購買經 驗可參考
預期交易完成後之利益 > 預期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事前成本+事後成本
00902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串讲第一章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概述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可从4方面考虑:1 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最先进信息技术的买卖方式。
2 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
3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两个子集的交集。
4 建立在企业全面信息化基础上、通过电子手段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服务以及人才资源等环节实行全方位控制的电子商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特点:1 虚拟性2 低成本性3 个性化4 敏捷性5 全球性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重要性:1 能够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2 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转变成技能,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
3 在逼真模拟训练中做到教学相长。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主要特点是:启迪性与实践性。
电子商务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分为:1 已决的问题的案例包括电子商务活动的状况及问题、解决方法和措施、经验或教训的评估。
2 待解决问题案例包括管理活动、存在问题的情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
3 设想问题案例包括经济活动的背景材料、发展趋势的相关迹象。
EDI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和政府采购,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批发业务。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1 电子商务网站背景资料2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方法分析:网络平台技术分析、网站安全技术分析、网站维护方法分析。
3 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特色分析:内容设计分析、营销方法分析、支付方式分析、物流配送方式分析。
4 电子商务效益分析(全国统考考过多项选择题第21题)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定义:根据一定的分析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通过调查并经过整理的资料进行分组、汇总、检验和分析等,得到所研究事物或现象本质及规律性,进而指导实践的过程。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任课老师:何锦强货币银行学教案【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货币收支的范围、货币流通的含义,掌握有关货币起源与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学习难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概述

.从电子商务案例的概念出发,简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作用:电子商务案例是指对某一特定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情景与过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教学资料。通过对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够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商务案例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对被分析对象的科学估计,是对特定的定量认识。在电子商务案例统计分析中,从数据的搜集到整理都可运用统计方法。(包括基本数据和专业数据)
电子商务案例的综合分析的方法: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和与案例研究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各种食物或现象的观察对照、分析对比、确定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他们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主要有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理想类型比较法
电子商务的特点:虚拟性、低成本、个性化、敏捷性和全球性
具体分析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矛盾分析法,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客观现象,主要方法是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与统一,提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质量分析法,就是用质量互变规律来分析客观现象,把握事物的质,识别事物的量,探求事物的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辩证否定分析法,就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客观现象,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按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研究事物发展的表现和特性
用户选择虚拟主机时,主要应考虑网站提供的哪些服务内容:主要考虑的服务内容有:存储空间、电子邮件、网页制作、IP地址、文件传输(或FTP)、时间、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张震将军的煮鸡蛋理论
张震将军任军委副主席时,要求保证士兵一天 吃一个鸡蛋,并规定必须是煮鸡蛋,炒、蒸、 煎均不行。有认为如此规定过于死板,将军 答曰:“一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二可防止干 部偷工减料,克扣士兵的鸡蛋。”
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杨春瑰
第四章 交易成本(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一节 交易成本的理论范畴 • 第二节 交易成本与经济效率
第一节 交易成本的理论范畴
• 基本论点:
➢ 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机制 ➢ 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降低交易的费用 ➢ 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 企业在内化(internalization)市场交易的同时,
成本
• (二)张五常的交易成本的概念
• 张五常认为“鲁滨逊经济”只有生产成本, 而现实世界才发生交易成本。在现实世界 的总成本中除去物质生产成本,剩余的可 归入交易费用之列。
“所有那些在鲁宾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 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 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简言之,交易成本 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 本。”
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 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变成自己 的一个分厂或一个车间?
这是一种纵向兼并或纵向 一体化,类似还有横向兼并或 横向一体化。
• (一)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 • “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
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 包括: • 1.交易准备阶段所花费的成本 • 2.交易活动进行时所发生的成本 • 3.在利用价格机制时也存在的其他方面的
威廉姆森(Williamson)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任国际新制度经济学 学会会长。1932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苏 必利尔市,1963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 博士学位。现任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主要 著作有1975年出版的《市场与科层制》、 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等。
二、交易范畴的界定
• 什么是交易?
亚里士多德
康芒斯
三、交易成本概念内涵
• 交易费用与制度一样,与每个人都密切相 关,如学生在网上选课比其他形式便捷、 节约,代价小,这其中就包含了交易费用。
举例:
• 大学生找工作的交易费用:
– 撰写并制作多份个人履历表,取得各种证明自己素 质的有效法律文件。
– 获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种工作信息的费用。 – 参加各类招聘会费用。 – 与用人单位的谈判协调费用。 – 签订工工作合同的执行与监督费用。 – 一旦发生纠纷的解决费用。 – 工作合同的履行费用。
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 虑兼并轮胎厂?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 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 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 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 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 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 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 还价最后形成价格与均衡数量, 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是 存在的。
会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 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趋于 平衡(企业规模稳定) ➢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企业节省 交易费用的努力,是企业经济组织演变的根本动 力
问题:
– 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对它所需要的生产要 素——如一种零件——是自己直接生产, 还是从市场上购买?
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定义
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 诺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 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 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 本。” 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 或费用”。
把握交易费用还要注意
准确理解交易费用的内涵,要注意:交易 的对象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一般的有形和 无形产品,而且包括一种特殊的产品—— 制度。
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交易费用的概念有何启发?
滥竽充数:缘于制度失败 加大交易费用
• “滥竽”为什么能够 “充数”?这是因为制 度的设计上出了问题。
• 是人为地加大了信息不 对称程度,从而加大了 个体的道德风险。按照 金融经济学上的套利理 论,这实际上是给钻空 子的人制造了套利机会, 齐宣王把本来应该“人 化”的判断标准“物化” 了。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不是由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指导的生产和交换活动,都是 有组织的活动。当把交易成本定义为鲁宾逊经 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把经济组织同样宽泛 地定义为任何要求有‘看不见的手’服务的安 排时,就出现了以下推论:所有的组织成本都 是交易成本。”又称为制度成本
张五常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69年,任西 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迄今,任香港 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1997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 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领奖演辞 中指出,张五常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也为得 奖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有:《卖 桔者言》,《佃农理论》和《经济解释》等。
– 如果企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而替代市场, 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为什么所有 的生产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
– 存在的企业为什么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同一行业为什么存在大小不同的企业?
•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企 业为什么会存在”的问题,从而创立了用 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探 讨经济组织形式的分析框架——企业理论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成事前与事后两个部 分。事前部分包括协议的起草、谈判和维护 等成本。其中维护费用与一般所有权、可信 承诺与诚实、契约争端的法律裁决等有关。 事后部分包括交易偏离一致性的不适应成本、 矫正偏差的谈判成本、规制结构的设立与运 行成本、实现承诺的保证费用等。
分析:婚姻的交易成本(找对象、结婚证与婚 礼——事前、婚姻的维护——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