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共76页
腹直肌肿块的CT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腹直肌肿块的CT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黄晓健;关键;张奕昭【摘要】目的:分析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思路和要点.方法:对5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放射科医师结合症状和病史,共同分析肿决的CT影像特征.结果:①韧带样瘤13例:以青年女性多见(11/13),7例有剖宫产史,4例为肿瘤术后复发.大部分病灶(10/13)呈梭形与腹直肌长轴平行,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呈明显强化.②血管瘤2例:病灶密度不匀,增强呈延迟强化,可见钙化及血管影各1例.③子宫内膜异位7例:均有剖宫产史.病灶为实性4例,囊实性3例,其中1例可见病灶内出血;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④局灶性肌炎1例.病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呈不规则强化.⑤脓肿9例:7例为非特异性脓肿(其中3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特异性脓肿(结核性脓肿).平扫显示病灶边界不清,有中心坏死区和/或气体影,增强后呈环形或不规则强化.⑥血肿3例:均有腹部创伤史.病灶呈梭形,边界光整,平扫呈高密度1例、等低混杂密度2例,增强后无强化,1例边缘见新生血管影.⑦转移瘤20例:均有恶性肿瘤病史.16例手术后患者中合并多处转移12例,其中4例为腹直肌切口转移;4例未行手术者除腹直肌转移外合并多处转移.病灶密度欠均匀、可见不规则坏死灶18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结论:腹直肌肿块的类型多样,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并对CT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较准确地进行定性诊断.【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08【总页数】5页(P768-772)【关键词】腹直肌病变;转移瘤;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黄晓健;关键;张奕昭【作者单位】529300广东,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528200广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8.7;R656.3腹直肌肿块临床触诊容易发现,但是定性诊断常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与影像学表现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CT平扫示肝脏左右叶普遍增大。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肝裂 增宽
肝硬化:CT平扫示肝脏 左右叶体积缩小,边缘
欠平整,肝裂增宽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对比剂在瘤内呈“快进慢出”特点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6
(二)肝海绵状血管瘤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1WI(T1Weighted Imaging)
均匀稍低信号
T2WI(T2Weighted Imaging)
随回波时间延长血管瘤信号强度 递增,直至达到甚至超过胆囊信 号
肝左 叶
脾门静 脉曲张
肝右
脾
叶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 静脉期CT扫描示:脾门静脉曲张。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肝内结 节状癌灶
肝右叶 巨大癌灶
肝癌CT平扫示: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边缘 不平整,肝实质密度不均,内见结节状、 团块状低密度癌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重T2WI(T2Heavy Weighted Imaging)
病灶信号强度更高,称为“灯泡 征”
腹部疾病诊断要点和影像学表现
7
(三)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CT(Computed Tomography)
平扫(Plain Scan)
形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瘤内可见坏死 和囊变,也可出血。病灶边界不清
平扫(Plain Scan)
T1WI: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周围有一圈稍低信号环 T2WI:明显高信号,周围仍有一圈低信号环围绕
腹部CT影像诊断PPT课件

• 1、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出定性诊断。 • 2、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及与邻近组织
器官的关系。
• 3、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其它病变。
2
1、平扫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以前的扫描,称平扫。
口服造影剂,仰卧位,扫描层厚和间距为 10mm,小病灶可用3--5mm。
3
2、增强扫描 ①、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
– 弥漫性脂肪浸润:全肝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 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
– 局灶性脂肪浸润: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 – CT值测量低于正常:正常肝脏密度高于脾,如肝与脾
CT值之比小于0.85,可诊断脂肪肝
• 增强:肝脏强化程度低于脾,肝内血管在
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无受压表现
46
47
48
• 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
42
• 早期:患者CT可为正常。 • 中晚期:肝脏缩小,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
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门及肝裂增宽, 脾脏增大,可伴有腹水。
43
– 脾大,脾梗塞 – 门静脉扩张,血栓形成 – 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脾周、胰周、贲门胃底、
食管下段及腰旁静脉血管增粗扭曲 – 腹水
44
45
• 平扫:肝实质密度减低
5
6
7
8
• 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
化。
• 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强化明显,肝
实质开始强化。
• 肝实质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内造影剂迅速
下降,肝实质达强化峰值。肝内胆管分支 细小,平扫及增强都不能显示。
9
• 肝动脉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腹部肿瘤影像诊断

• 平扫: 规则或不规则占位, 多为低密度, 少 数为高密度.
• 增强:典型为早进早出征象, 部分早期强化 不明显.
• 门脉癌栓: 增强可显示门脉癌栓
• 动脉造影CT 及门脉造影CT :可显示难以 发现的早期肝癌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细胞肝癌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 MRI的信号无特异, 典型的在T1WI显示中度低信号,也可 等甚至高信号,在T2WI为中度高信号。可有局灶性脂肪变 和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坏死。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右肝 前叶 小脓 肿
不典型肝脓肿--小房腔脓肿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不典型肝脓肿--小房 腔脓肿-右肝叶小脓肿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不典型肝脓肿-肉芽型肝脓肿
肝囊肿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囊肿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囊肿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脓肿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肝脓肿:肝脏感染,液化坏死形成明显的脓腔 典型肝脓肿:形成蜂窝状脓腔,周围肝组织水肿 不典型脓肿渐趋增多原因:抗菌素的滥用、感染途
Cancer Hospital Fudan
有瘢痕FNH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Cancer Hospital Fudan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无明显瘢痕FNH
Cancer Hospital Fudan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横纹肌肉瘤
• 来源于横坟肌细胞或向横纹肌分化的间叶 组织,根据细胞成份及组织结构可分为四 型(1)多形型:成人多见 (2)腺泡型:青壮年 多见 (3) 胚胎型;(4) 葡萄状肉瘤
• 后两型常见于幼儿及少年
• CT上呈巨块状不规则混杂密度影。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异位嗜铬细胞瘤
• 来源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嗜铬细胞,主要 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其余发生 在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组织中,后者称之为 异位嗜铬细胞瘤。
• 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者包膜 完整,境界清楚,恶性者有包膜外浸润, 较大时易发生坏死、出血及囊变,增强呈 不均匀强化。
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来源于间叶组织。 • CT 表现主要为肿瘤较大并向周围浸润生长,
肿瘤内部坏死显著,瘤内出血常见,可伴转移。 它属于原发间质肿瘤,肿瘤基质内可以积聚 骨软骨化生性结构而出现钙化,团块状或环 状钙化是特征性表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 “腹膜后肿瘤切除”: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平滑 肌肉瘤。
2021
21
3、纤维肉瘤
• 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的肿瘤。
• 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软组织 密度肿块,较肌肉密度稍低。形态多不规 则,常见大片出血、坏死,少数见钙化, 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增强后,肿瘤实质 部分的软组织密度可有中度到高度强化, 密度多不均匀。
长,倾向于血管源性肿瘤。
2021
62
2021
63
• 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者包膜 完整,境界清楚,恶性者有包膜外浸润, 较大时易发生坏死、出血及囊变,增强呈 不均匀强化。
2021
38
左侧腹主动脉旁、肾门上方异位嗜铬细胞瘤
2021
39
其他良性肿瘤
• (1)淋巴管瘤呈均匀囊性肿块,无侵袭生长方式, 增强无强化;
• (2)畸胎瘤见混合性成分,有脂肪、钙化或软组 织成分;
2021
31
•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CT 扫描显示肿块基 沿神经走行分布,肿块呈卵圆形或梭形、边 缘清晰;神经鞘瘤密度多不均匀,瘤内可含有 脂类成分,密度低于肌肉密度,瘤体大者可见 坏死、囊变区,偶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 轻度或明显强化,但强化不均匀,发生囊变时 呈环形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学习园地
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诊断
2021
1
定义
• 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腹膜 后淋巴瘤和转移瘤。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来源于腹膜后间隙 间质内的脂肪、肌肉、纤维、淋巴、神经 等组织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各器官所产 生的肿瘤。
2021
2
定义
• 腹膜后淋巴瘤:多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 但也可单独发生或为首先受累部位。
腹部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玉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胃的粘膜皱襞
形态:条状透明影,变化大
胃体:4-6条纵形皱襞,宽度<5毫米
胃窦:平行或斜行 胃大弯:横向或斜向走行,边缘呈锯齿状
胃底:粗而弯曲,网状、脑回状
《医学影像学》
15
《医学影像学》
16
《医学影像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玉亭
17
• 肾 脏 肾位置——后腹腔、脊柱旁、呈“八”字形、 T12-L2, 左肾较右肾高 12cm 肾大小——长10-15cm 宽 5-8 cm 长 = 3个椎体 + 2个椎间 隙 宽 = 1/2长 肾外形——蚕豆形
肝硬化
(肝轮廓异常、胆囊移位、 静脉曲张)
肝血管瘤
•
肝最常见良性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最多 厚壁型:纤维多,血管少
• •
•
薄壁型:纤维少,血管多
肝血管瘤
• 平扫
CT表现
–单发,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 境界清楚
–可有不定型钙化 • 增强 –周边结节状强化(动脉期),占74% –中央强化 –周边型+中央强化(混合型) –弥漫强化---小血管瘤
低位小肠梗阻立位 低位小肠梗阻卧位 29 医学影像学 桑玉亭 康复
技术
3、梗阻程度判断
应前后对比判断,3-4小时复查 完全性:梗阻以上肠管气体逐渐增多 ,梗阻以下肠管气体逐渐减少 不完全性:梗阻以远肠管有气体
医学影像学 桑玉亭 康复 技术
30
4、梗阻原因判断
梗阻原因多且判断比较难,部分可 通过影像征象确诊,部分结合临床
态、双
肾的排泄功能。
(3)血管造影(angiography)
腹部肿块的诊断医学课件

肿块为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腹部,如结直肠癌肝转移、卵 巢癌腹膜转移等。
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病变的鉴别
感染性病变
如阑尾炎、胆囊炎等,可引起腹部肿块,通常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
非感染性病变
如脂肪瘤、胃肠间质瘤等,通常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症状。
04
腹部肿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腹腔出血与休克的处理
腹腔出血
治疗或手术治疗。
扭转
腹部肿块可能发生扭转,导致肠 梗阻或肠坏死。医生应紧急采取 手术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瘘
腹部肿块可能发生瘘,导致肠内容 物流入腹腔或邻近器官。医生应根 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手术修复或药物治疗。
癌细胞转移与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癌细胞转移
腹部肿块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可能发生癌细胞转移至淋 巴结、肝脏、肺等器官。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不会扩散和转移,预后较好。常见的良性肿瘤 包括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胃癌 、结直肠癌等。
原发部位与继发部位的鉴别
原发部位
肿块起源于腹部某个器官或组织,如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胃 癌等。
腹部肿块可能导致腹腔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 止血措施,如手术止血或使用止血药物。
休克
腹腔出血可能导致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医生应尽快查明出血原 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梗阻、扭转与瘘的处理
梗阻
腹部肿块可能引起肠梗阻,导 致患者呕吐、腹痛、腹胀等症 状。医生应根据病情采取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