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中班健康公开课预防感冒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健康公开课预防感冒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意识。
3.学习正确洗手和避免飞沫传播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1.PPT资料。
2.洗手液、纸巾、温水等实物。
3.合适的教学场所。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介绍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生,要提醒孩子们注意防范。
第二步:理论教学
1.以PPT资料为主要讲解内容,详细介绍感冒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感冒。
2.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各个方面的卫生应该得到孩子们的重视,并带领孩子们一起探讨如何做到各个方面的卫生。
第三步:互动体验
1.利用实物展示如何正确洗手的方法,并要求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动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知识。
2.给孩子们准备纸巾,并要求他们分别用手和纸巾分别咳嗽一次,对比两者的区别,让孩子们了解飞沫传染的危害。
第四步:教育实践
1.给孩子们手洗液,让他们都去洗手,督促他们洗遍了五个
部位,可以多嘴说上几句,给他们具体一些的指导。
2.每个孩子分发纸巾,要求他们咳嗽的时候始终捂住口鼻,
不扩大飞沫。
四、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教学让我更好的了解了幼儿对于自己卫生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让我吃了一堑,提醒了自己在儿童卫生知识上要更加的注重实
践参与,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常见的卫生知识,并帮助
他们形成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仅在幼儿阶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
能体现出他们独立、自信的个性魅力。
中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

中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中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中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中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篇1】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说课内容是选自小班《幼儿安全早知道》其中的一节安全教育活动《预防传染病》,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活动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意图在说课之前,给大家看几张照片,看,这是我家老二,叫七七,现在一岁八个月,排行最小的她,在家也是最娇宠的一个了,可是最近,可爱的七七却在在5月15号的晚上确诊了手足口病,这可把家人急坏了,赶紧带到了我们当地的进贤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口里的泡泡让孩子饮食不加,哭闹之时,让当妈妈的我,揪心极了。
最近,天气变化很大,我们园也已经有两个班级发现了手足口病病例,还有一个毕业班,出现了水痘病情,所以,为了让孩子了解传染病,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我们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如下:认知目标: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活动重点)2.能力目标: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3.情感目标: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达到我的活动目标,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1.物质准备:巧虎玩偶、非洲鼓、幻灯片、白板、A、B两组胸卡。
2.经验准备:幼儿都有生病感冒上医院的经历。
四、教法学法本次活动我尝试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白板,白板的运用呢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同时还运用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启发幼儿的想象,组织教学,首先是情景的设置,活动的一开始,我利用孩子们最喜欢的巧虎,设置了巧虎看病的情景,一方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了本次活动的主题,第二是提问,提出问题的方法,活动中的问题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简单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并直接具体的帮助,进行个别指导,因为绝大多数幼儿都患有流行性感冒的经历,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更感兴趣,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更积极,第三个就是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还有新颖的乐器--非洲鼓,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儿歌的兴趣,并有效地学会本首预防传染病的儿歌,从而轻松地记住所以预防方法,第四,讨论法和游戏法的运用,游戏活动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形式,纲要也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过程能激发幼儿一直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参加此活动,因此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采取知识问答的形式,让幼儿加深知识的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

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预防感冒》。
三、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教师有班级点名活动引出今天的教学活动。
"这些天,xx小朋友为什麽没来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2、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3、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
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四、教师归纳。
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
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预防感冒》。
中班教案预防感冒

中班教案预防感冒百姓所说的感冒是指“一般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一起看看中班教案预防感冒!欢迎查阅!中班教案预防感冒1【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的感冒症状,对发病缘由有粗浅的熟悉。
2、了解感冒带给人的不开心感受,愿意乐观预防感冒。
3、把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学会照看自己,避开感冒。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英勇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把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愿意乐观预防感冒。
【活动预备】PPT课件、动物头饰、预防感冒图片。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爱好。
老师扮演狗妈妈,带领狗宝宝去动物新村找小动物们玩。
师:老师是狗妈妈,那我的狗宝宝在哪儿?1、到小猫家,发觉小猫咳嗽、流鼻涕,由于白天出去玩的时候衣服穿得薄,回家的时候没有准时换衣服。
2、到小兔家,发觉小兔发烧了,由于晚上睡觉的时候蹬被子,所以着凉了。
二、争论感冒的症状及缘由。
师: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珍宝儿们,你们感冒过吗?那你们感冒时都有哪些症状呢?你为什么会感冒呢?感冒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师:既然小伴侣们都知道感冒了会发烧、流鼻涕,那么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些图片,你们能辨认它们中哪些是感冒症状吗?老师展现图片,让幼儿辨认哪些是感冒症状图片。
三、学习预防感冒的方法电话铃响,大象伯伯说要来给珍宝儿们说说怎样预防感冒。
师:大象伯伯说最近动物新村里流行感冒,所以要来为我们讲讲怎样预防感冒。
妈妈现在就去迎接大象伯伯。
(老师扮演大象伯伯)大象伯伯(老师饰)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解预防感冒的方法:①留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②留意熬炼身体,身体健康能反抗疾病。
③留意卫生,不到病人的家里去玩,要常常开窗让空气流通,感冒流行季节可以常常吃点大蒜、预防药等,冬天外出要戴口罩。
四、学习预防感冒的儿歌。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感冒》5篇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感冒》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感冒》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预防感冒适用年龄:中班(3-4岁)活动目标:1. 学习感冒的基本知识,认识感冒的症状和原因。
2.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 了解感冒的预防措施,学会如何避免感冒的传播。
活动材料:1. 图片或卡片,展示感冒的症状和原因。
2. 洗手液和肥皂。
3. 纸巾和垃圾桶。
4. 医生玩具和儿童医疗设备(可选)。
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感冒,以及感冒的症状和表现。
给孩子们看一些图片或卡片,让他们猜测是什么。
通过讨论导入感冒话题。
2. 讲解(10分钟):讲解感冒的原因和传播途径,简单介绍感冒的症状和表现。
引导孩子们认识感冒的危害和影响,如打喷嚏、咳嗽、发烧等。
解释感冒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3. 洗手练习(15分钟):引导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给每个孩子分发洗手液和纸巾,并放置肥皂和垃圾桶。
指导孩子们依次用清水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搓手背、掌心、指缝、指尖、指甲和手腕,搓至泡沫丰富,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用纸巾擦干双手,并将纸巾放入垃圾桶。
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 游戏活动(15分钟):a) 扮演医生游戏:孩子们分组,其中一组扮演医生,另一组扮演患者。
医生负责给患者量体温、读心率等,并告诉患者如何预防感冒。
通过模拟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医生的工作和感冒的预防措施。
b) 追逐球游戏:将孩子们分为两组,每组站在一条起点线上。
教师负责扔球,孩子们争相接住球,并用手抵住额头、嘴巴和鼻子,表示避免感冒的传播。
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球传递中可能携带的细菌或病毒。
5. 总结(5分钟):请几位孩子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感冒,如何预防感冒等。
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感冒的预防非常重要,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第一章:认识感冒1.1 教学目标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学会识别感冒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发烧等。
1.2 教学内容感冒的定义和原因: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感冒的症状:咳嗽、流鼻涕、发烧、喉咙痛等。
感冒的传播方式:通过空气和触摸传播。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感冒的症状图片,让幼儿识别。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感冒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原因和传播方式。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第二章:预防感冒的方法2.1 教学目标学会预防感冒的方法,减少感冒的发生。
2.2 教学内容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如戴口罩。
2.3 教学活动洗手示范: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跟随练习。
健康饮食讲解: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均衡饮食的意义。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第三章:感冒的护理3.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护理感冒,加快康复速度。
3.2 教学内容保持充足的休息:充分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
补充水分: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适当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感冒患者,学习正确的护理方法。
图片展示:展示感冒护理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护理方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冒护理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第四章: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均衡的饮食: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适量的运动:参加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3 教学活动健康小游戏:进行健康小游戏,让幼儿锻炼身体。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1 教学目标评估幼儿对预防感冒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5.2 教学内容回顾预防感冒的方法和护理措施。
评估幼儿对预防感冒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2篇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2)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2)精选2篇(一)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教学目标:1. 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2. 学习预防感冒的基本措施,如勤洗手、多喝水、保持环境通风等。
教学准备: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相关内容;盆子、水、肥皂及毛巾,用于演示正确的洗手动作;饮水杯,用于演示多喝水的重要性;房间通风工具,用于演示保持环境通风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学生互动,询问是否有过感冒的经历,并引导他们回忆感冒的症状。
2. 观察与讨论:展示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讨论感冒的常见症状,如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
3. 讲解:向学生介绍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病毒引起,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
强调感冒会导致身体不舒服,影响学习和生活。
4. 演示正确的洗手动作: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动作,如用流动的水湿润双手,涂抹适量的肥皂,揉搓双手、指缝、手背、手腕,清洗干净后用毛巾擦干。
强调勤洗手可以减少感冒的传播。
5. 强调多喝水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饮水杯,让他们猜测为什么多喝水对预防感冒很重要。
解释喝足够的水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感冒的发生。
6. 演示保持环境通风的方法:使用房间通风工具,让学生体会到空气流通的好处,解释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可以减少感冒的传播。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持室内环境通风的方法,如开窗、用风扇等。
7. 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预防感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8. 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记录自己的洗手次数,并和家长一起共同落实预防感冒的措施。
9.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预防感冒的知识,并让家人参与到预防感冒的行动中,如一起洗手、多喝水和保持环境通风等。
拓展活动:1. 观察、描绘并制作感冒的症状图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冒的症状。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感冒患者和保健医生,进行互动对话。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基本症状和预防方法。
3.提高幼儿面对感冒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点1.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感冒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图片。
2.感冒预防小道具(如口罩、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与幼儿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2)幼儿分享感冒的经历和感受。
2.认识感冒(1)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咳嗽、发烧等。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感冒的症状,并告诉幼儿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3.了解感冒的预防方法(1)教师与幼儿讨论:“我们怎么预防感冒呢?”(2)幼儿分享预防感冒的方法,如多喝水、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4.情景模拟(1)教师设置一个感冒的场景,如:“小明感冒了,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2)幼儿分组讨论,提出帮助小明的方法。
(3)教师挑选几组幼儿进行情景模拟,展示预防感冒的方法。
5.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口罩、纸巾等道具,让幼儿模拟正确使用的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预防感冒的方法。
(2)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实践预防感冒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冒的认识和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如何让幼儿理解感冒的原理:(1)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感冒是怎么来的吗?其实,感冒是由一种叫做病毒的坏蛋引起的。
”(2)教师使用简单的比喻:“就像我们的身体是个城堡,病毒就像小怪兽,当我们不好好吃饭、不睡觉、不洗手时,城堡的防御就会变弱,小怪兽就会趁机进来,让我们感冒。
”(1)教师通过问答引导:“小朋友们,我们怎么才能让城堡更坚固,不让小怪兽进来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哎呀,你们听,谁在咳嗽呢?是不是有小朋友感冒了?我们来看看是谁,然后想想我们能怎么帮助他好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预防感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教师由班级点名活动引出今天的教学活动。
2、这些天,xx小朋友为什麽没来呀?
3、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4、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二、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1、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2、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中班教案/zhongban/】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教师归纳
3、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
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三、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2、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3、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
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