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伴性遗传的类型口诀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
高中生物遗传病口诀如下: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

解释:
1. 无中生有为隐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某种遗传病,但孩子却出现了该遗传病的症状,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隐性遗传病。

2.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如果母亲是隐性遗传病患者,而父亲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则有一半的概率患病;如果是女孩,则不会患病。

如果父子都患病,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伴性遗传病。

3. 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有某种遗传病,但孩子却没有出现该遗传病的症状,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显性遗传病。

4.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如果父亲是显性遗传病患者,而母亲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则有一半的概率患病;如果是女孩,则不会患病。

如果母女都患病,那么这种遗传病就是伴性遗传病。

常见伴性遗传病口诀:
伴X隐:红绿色盲、血友病、肌营养不良症;
伴X显:抗D佝偻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症、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遗传病判断口诀记忆技巧

遗传病判断口诀记忆技巧

遗传病判断口诀记忆技巧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对于医学生、生物学爱好者或者相关从业者来说,准确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遗传病判断的口诀,并分享一些记忆技巧。

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这是判断遗传病显隐性的一个基本口诀。

“无中生有”指的是双亲都没有患病,但是却生出了患病的子女,这种情况一般为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则是双亲都患病,却生出了正常的子女,这种情况通常是显性遗传病。

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个口诀,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比如,假设某种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

如果双亲的基因型都是 Aa(均表现正常),他们的子女中出现了 aa(患病)的情况,这就是“无中生有”,说明该遗传病是隐性的。

反之,如果双亲的基因型都是 Aa(均患病),他们的子女中出现了 AA 或 Aa(正常)的情况,这就是“有中生无”,该遗传病为显性。

二、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这个口诀是用来判断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意思是,如果确定是隐性遗传病,先看女性患者,如果她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那么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则是说,如果确定是显性遗传病,先看男性患者,如果他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那么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我们来通过实例理解一下。

对于隐性遗传病,假如一个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那么说明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

因为如果在X 染色体上,她的父亲必然患病(因为父亲会把 X 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她的儿子也会患病(因为她会把致病的X 染色体遗传给儿子)。

同理,对于显性遗传病,一个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就可以判断该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为了记住这个口诀,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隐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就像是一个“侦探”,通过观察她的父亲和儿子来找出“真凶”(确定是否为伴性遗传);显性遗传病中,男性患者则是“主角”,通过他的母亲和女儿来揭示“真相”。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告诉你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专题:伴性遗传汇总

专题:伴性遗传汇总

专题: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在完成第二步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伴性遗传的几处难点难点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让F]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①、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Y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1.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伴性遗传指的是遗传物质(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以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基因的表达。

-在人类中,伴性遗传通常指的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

2.伴性遗传方案:-伴性遗传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X连锁遗传,另一种是Y连锁遗传。

-X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连锁区域上,受性别的影响。

-Y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的染色体上出现。

3.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特定性别的个体携带的表型。

-伴性遗传通常在性别之间的传递不平等。

-伴性遗传通常在正常人群中女性携带率高于男性。

4.伴性遗传的传代规律:-X连锁遗传通常遵循杂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显性(X^AX^a),女性表型为隐性(X^AX^A、X^AX^a、X^aX^a)。

-Y连锁遗传通常遵循纯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纯合子(Y^AY^A),女性没有该基因。

5.伴性遗传计算的步骤:-首先,确定家系中每一代个体的性别和表型。

-然后,推测个体的基因型。

-最后,通过分析家系中的个体基因型,并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推断遗传方式。

6.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包括预测个体的表型、基因型和遗传方式。

-在计算时,通常需要考虑到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伴性遗传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连锁分析、受累表和连锁映射。

7.伴性遗传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需要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推测个体基因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确定遗传方式时,需要通过统计学和概率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伴性遗传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推测个体的基因型和基因座的遗传方式。

同时,伴性遗传计算也需要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推断。

因此,我们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应当注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推理。

伴性遗传的判定

伴性遗传的判定
(1)子代中发病率较低(约1/3以下)
(2)隔代相连;
(3)一般情况为:子女患病,双亲正常
第二步: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代代相连,有交叉遗传现象 ▪(3)男病母女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隔代相连,有交叉遗传现象; (3)女病父子病。
第三节 伴性遗传
遗传系谱图的判断
判断遗传系谱分为三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步:先判显隐性;
第二步:判断是伴性遗传 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第三步:验证遗传方式。
第一步:先判显隐性。
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
(1)子代中发病率较高(约1/2以上) (2)代代相连; (3)子女患病,双亲之一患病。
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
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后代男性均患病,女 性均正常; (2)患者后代有连续性,无隔代现 象;即父传子、子传孙。
第三步:验证遗传方式。
经上述判断确定了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后,要设立基因 字母检验上述判断是否正确.
快速判断口诀:
(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 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2)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 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不能确定:
A:显隐性 (若该病为世代遗传,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
(若该病为隔代遗传,则该病很可能是隐形遗传)
B:男女各占一半,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 男病多余女病,可能为伴X隐形遗传 女病多余男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C:只有男性患病,可能为伴Y遗传
请看下面图谱,回答遗传病所属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口诀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口诀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若双亲没病,子女中有病,则为隐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看女病: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

父子患病为伴性: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为显性:若双亲有病,子女中没病,则为显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看男病: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

母女患病为伴性: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况及显隐性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遗传方式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隐性遗传及伴Y染色体遗传。

其判断方法有如下三种:(1)有明显特点的首先确定显隐性:①致病基因为隐性: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无病生出患病的子女,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致病。

②致病基因为显性: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的子女,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致病。

(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①伴Y遗传:口诀为:“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一—>孙”的传递规律。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即:双亲无病,生出患病的女儿,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而且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即:双亲有病,生出正常的女儿,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而且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④伴X隐性遗传:口诀为:“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即:致病基因为伴X隐性遗传,则母亲患病,儿子一定都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

⑤伴X显性遗传:口诀为:“你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即:致病基因为伴X显性遗传,则:父亲患病,女儿一定都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

同时也可根据女性患者中有轻重情况来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判断伴性遗传的类型口诀
这里有比较好的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意思是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这种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若生出患病的女儿,则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患病为常显”。

意思是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这种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若生出无病的女儿,则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通过这两个口诀可以将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剔出来。

至于伴性遗传也有口诀:
在伴X隐性遗传中,“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原因是,母亲患病,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并且肯定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随着一条X染色体遗传给她的儿子(基因型为XY),其儿子的Y染色体上没有相对等的作为,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就使男性表现出患病。

同样道理,女儿患病,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并且肯定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随着一条X染色体遗由她的父亲(基因型为XY)传给她。

总体说来,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一个女性患伴X隐性遗传病,她的父亲和她的儿子都应该是患者。

且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男性多于女性。

在伴X显性遗传中,“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

道理差不多,在伴X显性遗传系谱中,一个男性患伴X显性遗传病,他的母亲和他的女儿都应该是患者。

且在伴X显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女性多于男性。

在Y染色体遗传病中,是表现为只有男性患病,且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