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方法判断

合集下载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

判断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作者:崔丽琼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21期摘要:对于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

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实际例子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判断;规律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12-02在高中教学中,对于要判断控制某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这种问题一般学生遇到时很难下手。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作了简要归纳,具体如下:一、显隐性状未知:可采用正交与反交法1、亲本都是纯合利用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则属于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且杂交后代的某一性状或几个性状与性别明显相关,则属于伴X遗传。

例1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株。

双子叶植物女娄菜(2N=24)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

已知女娄菜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未知)。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高茎和矮茎雌、雄女娄菜亲本,如何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解析:取高茎雌性女娄菜与矮茎雄性女娄菜,矮茎雌性女娄菜与高茎雄性女娄菜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

即高茎雌女娄菜×矮雄女娄菜;高茎雄女娄菜×矮茎雌女娄菜。

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2、亲本之一杂合同样利用正交和反交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且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若正交子一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型为同一种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型为另一性状;反交雌雄个体都有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约为1:1,则为伴X遗传。

伴性遗传及判断

伴性遗传及判断

讨论:这属于伴性遗传吗
基因型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你认为剧中的情节具备科学性吗, 包拯的推断正确吗?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 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人 A 类 X 、 d Y D 染 色 色盲基因的位置 b 体 模 X Y 染 染 式 色 色 图
体 体
Y非同源区段:在X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Y同源区段: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X非同源区段:在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基因符号表示为:Xb
问题1:什么情况下父亲患病一定会传给儿子?
伴Y染色体遗传
有什么特点?
问题2: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人类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 而不是常染色体上?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调查家族遗传系谱图 分子手段检测
• 问题3:果蝇的两种体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 本定律。现有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 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 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请问:
(1)你打算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
隐性关系?
注意:子代的 数量要足够大才能得出结论, 只有少量后代不一定能得出结论的 。
• (2)假设如果要求只做一代杂交试验,你 打算选用什么样的杂交组合进行交配来推 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上? 方法一: 正交和反交 灰色雌蝇和黄色雄蝇 黄色雌蝇和灰色雄蝇 方法二: 隐性的母本和显性的父本杂交
C
• 问题5:一位遗传学家在研究甲、乙、丙三只果蝇 的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时,发现三只果蝇的基 因组成分别是:EFf(甲)、EeFf(乙)、 eFf(丙).请回答: (1)这2对基因分别在哪类染色体上? E和e位于X染色体上,F和f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三只果蝇中,属于雄性的是? 甲、丙 (3)若考虑以上2对基因, 那么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吗? 遵 循

2.3 伴性遗传

2.3 伴性遗传
患者均为男性,具有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例:外耳道多毛症)
伴性遗传
外公患病,
1、伴X隐性遗传 (色盲,血友病)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外孙一定患 病?
(2)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3)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2、伴X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世代相传 (3)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 3、Y染色体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2.3 伴性遗传
男性♂
女性♀
伴性遗传
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D
种类
伴---X---遗--A-d传-----------
伴YX非显同性源遗区传段(伴Y遗传)
X、Y同源区段 X YA
-------------------- 伴X隐性遗传
b
伴---Y---遗---传----------
(1)家系图中患者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3)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 (4)Ⅰ代1号是色盲患者,他怎样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 给了后代?伴X隐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基因型 XBX Nhomakorabea XBXb XbXb XBY XbY
XaYa
F1 Aa
aa
结论: 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则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
四、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
正交、反交实验
A.若两组杂交结果相同,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常染色体
上。 正交:♀aa×♂AA→Aa 反交:♀AA×♂aa→Aa

大纲知识点(汇总7篇)

大纲知识点(汇总7篇)

大纲知识点(汇总7篇)大纲知识点第1篇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④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3、性别决定的方式: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大纲知识点第2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专题:伴性遗传汇总

专题:伴性遗传汇总

专题: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在完成第二步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伴性遗传的几处难点难点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Y 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如何区分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

如何区分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

如何区分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01伴性遗传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其遗传特征决定于性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例如,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就与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伴性遗传有X连锁遗传和Y连锁遗传,仅存在于X差别部分的基因表现为X 连锁遗传,而仅座落在Y差别部分的基因表现为Y连锁遗传。

目前已经知道有400多种X连锁遗传病,其中最典型的是红绿色盲的伴性遗传和血友病的遗传。

当然,还有的基因存在于X和Y同源区,它们也是伴性遗传,因为遗传过程中和性别有关。

02从性遗传有些基因虽然位于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因而使得它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不同,这种遗传现象称为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性状虽可在两性中表现,但在两性中的发生频率及杂合子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中的表型是不同的,这种性状称为从性显性。

例如,人类秃发的遗传就是一种从性遗传。

它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基因型b b的个体不论男女均为秃发,B B基因型个体则均表型正常,但是对于杂合体B b,则在男女不同性别中呈现表型差异,在男性为秃发表型,而在女性则为正常表型,换句话说,在男性中b基因为显性(从性显性),而在女性中b基因为隐性。

它的表现形式是受个体性激素的影响的。

【例题】1:人类秃发的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B B表现正常,b b表现秃发,杂合子B 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秃发儿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秃发儿子与其父亲的基因型相同C.杂合子B 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有关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2【解析】:由于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秃发儿子与其父亲的基因型不相同,B错误;杂合子B 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而基因又不位于性染色体上,说明其可能与性激素有关,C正确;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4,D错误。

伴性遗传解题方法

伴性遗传解题方法

伴性遗传解题方法一、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

注:X隐:女病父子必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X显:男病母女必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二、解题步骤:1.确定显隐性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3.写出有关个体的基因型4.计算有关概率分析: 1.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看女病)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A. 生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可能是伴X或者常染色体女病父亲正常:不能为伴X结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确定显隐性:B. 2.确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结论:三、不能判断的类型:解题方法一:(1)若系谱中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2)若存在明显的男女患者差异,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得基因控制的,分两种: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很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例1:1.根据Ⅰ—3和Ⅰ—4以及Ⅱ—8无中生有为隐性2.有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可能是伴X或常染3.女病父病,且男患多于女患,判断最有可能为伴性遗传结论:最有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解题方法二:无法确定显隐性时,用假设法:(先假设伴Y ,然后伴X ,最后看常染色体)例2:1.不能用口诀来判断显隐性2.假设:a.有女患病,一定不是伴Yb.Ⅰ—1女患者的儿子Ⅱ—5正常,一定不是伴X 隐性c.可以是伴X 显性,常显,常隐d.Ⅱ—6男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而儿子全部正常,符合伴X 显性遗传规律结论:最有可能为伴X 显性遗传练 习1.判断遗传方式:A. B. C. D. E.2.右图示调查到的某家族慢性肾炎遗传图谱,请分析,此病极可能属于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D .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 3.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 或a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一2
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
基因不互为等位。果蝇的刚毛性状有
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
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
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 : 截刚毛为l : 1,雄性
全为正常刚毛。
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
了解发病风险和对策
B超检查
遗传咨询
羊水检查
产前诊断
明确诊断胎儿是 否患病
优生措施
孕妇血细胞检查 基因诊断
禁止近亲结婚
B超可以有效发现 胎儿畸形,如无脑
儿、脊柱裂等
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 养、性染色体鉴定、 染色体核型分析、羊 水甲胎蛋白测定、羊 水生化检查等,以确 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 康状况,诊断胎儿是 否正常或患有某些遗 传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活动三:归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写出Ⅰ1与Ⅰ2(设Ⅰ2不带致病基因),Ⅱ3和Ⅱ4的遗传图解, 并分析:Ⅰ1把色盲基因传递给他儿子和女儿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Ⅱ3和Ⅱ4婚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生一个男孩是色盲的 概率是多少?
伴性遗传(Ⅱ)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研究材料: 蝗虫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 假说内容: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
给下一代,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依据: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
行关系
2、摩尔根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底黑斑雌:黄色雌: 黑色雄:黄色雄=1:1:1:1
(一 )
P
F1 (二 ) P
F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型3.伴X遗传的基因频率: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 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 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 频率为 A.8% B.10% C.6% D.11.7%
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 再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 .
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比例为1:1; 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
若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在1:1~2:1 之间
7.(2007全国理综Ⅰ)31.(16分) 回答下列I、II问题: 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并将 其传给下一代中 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 于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 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油耳 油耳女 干耳 干耳女 男孩 孩 男孩 孩 90 25 26 0 141 80 30 24 0 134
一 二 三 四


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题型1.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
4
3 0 1 0
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雌果蝇杂交,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雄性果蝇 雌性果蝇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3 3 1 1
控制果蝇眼色B、b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 ⑵上述两亲本果蝇杂交,子代中杂合长翅红眼 雌蝇所占的比例为 。
题型2.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解:
(宁夏高考)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有一 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
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性基因,最可能 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个体的基 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 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 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 3 )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 身材矮小的基因。
4、(2006广东卷)右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 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病
(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亲患病,后代都患病, 母亲正常,后代都正常,与父亲无关)
5.(2007北京理综) 12分) 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 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 谱。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 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 如何?
(1)由于毛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所以黄底 黑斑猫是雌性,黄色猫是雄性 P 黄底黑斑 XBXb ↓ 配子 XB Xb ↓ F1 XBXb XbXb XBY XbY X 黄色猫 XbY ↓ Xb Y
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可能是:常显、常隐 最可能是:常显
题型1.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
序 号
3
10 15 6 160 191 15 10 4 175 204
双亲性状 家庭 父 母 数 油耳×油耳 油耳×干耳 干耳×油耳 干耳×干耳 195 80 60 335 670
6、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 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 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 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 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I如果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遗传图解略)
步骤:选择截刚毛的雌性果蝇与刚毛的雄性果 蝇杂交,观察F1雄性的表现型。
结果预期及结论:
(1)若F1雄果蝇全为截刚毛,则控制该性状 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 位于X染色体上 (2)若F1雄果蝇全为刚毛,则控制该性状的 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1.(08广东)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 以下解释不可能的是 A.雄犊营养不良 B.雄犊携带了X染色体 C.发生了基因突变 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题型4.X、Y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果蝇中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 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 区段上,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 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试 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 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遗传图解, 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伴性遗传题型分析
题型1.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
1
1、在一自然的果蝇种群中,存在灰身和黑身这 一对相对性状,且灰身为显性。 请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 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并作出相应的推断。
题型1.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
2
常染色体 隐性
常染色体 显性 最可能是伴Y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
Y
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 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 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分别为XBXB、XBYB、 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2、(2008海南高考生物巻)18、自然状况下, 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 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 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 的比例是 A、1:0 B、1:1 C、2:1 D、3:1
3.(2007广东)47.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 遗传系谱图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