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与制造费用明细表共52页
最新会计科目明细表

最新会计科目明细表最新会计科目明细表资料2010,绝对准确全面和权威,需要看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
本专题是由金培网收集提供的关于会计科目的全部明细资料,更多科目的相关内容请查询专题频道。
会计计量变动中的会计观念变动: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在着重受益计量并且相比安定的传统会计环境中,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可考证性和有利于反应资金经管职责履行状况的优点而被广为推祟。
反而,当代会计环境及资料供求者对会计资料的供求,自70年代以来发生了本质变化。
全球性通货膨胀促进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跟着天下金融时局的很大变化,高新技能被很多的引用,资料技能的发展,大规摸的企业合和吞并,以及衍射金融工具的不已创新,加之会计资料采用者对会计资料决策的相关性及充分披露的要求越发高,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严重搦战。
公允价值、以后现款流量现值等价值计量基本,可以跟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及时反应资金价值的变化和风浪,拥有高度决策相关性,而且能披露传统会计所奈何处理的自创商誉、衍射金融工具、人手能源等会计资料,使资金背债表更能衬托企业价值,调动了会计资料在金融资料制度中的地位。
因此打破了历史成本法“一统世界”的神话,产生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动。
历史成本计量从属传统会计理论的一个关键合成部分,它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其它合成部分息息相关,同时也衬托了传统会计观念的方方面面。
会计计量模式的变动,绝对产生传统会计观念的变动。
因此,会计理论的本质改善,将可能始于会计计量模式的变动。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二难挑选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可靠性是最关键的会计资料质量要求。
可靠性准则与历史成本准则及稳健主义紧密绵联,反应了会计人员传统的价值取向,即会计应以事情过后反应为主,而这种反应必需是客观、中立、见证确凿的,并且排挤主观的估量和预报,以下降会计报表采用者的财务风浪,更深入说是下降会计人员的职业风浪。
鉴于当今的出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会计资料采用者,会计资料要于决策有用,还必需能够帮助用户预报未来事项的结果,或者者去证明和纠正预期的状况,从而拥有影响决策的能力。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第三章成本、费用报表分析本章提要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
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费用为期间费用。
一、制造成本的分类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
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
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
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
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
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
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
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
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
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
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
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
2021年自考《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卷一)1[.单选题]下列方法中,既是一种产品成本方法,又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的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答案]D[解析]定额成本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方法。
可见,定额成本法既是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又是成本控制的方法。
答案为D。
2[.单选题]能够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定额管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答案]D[解析]定额成本法能及时解决、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便于加强成本管理。
答案为D。
3[.单选题]定额成本法是为了下列目的而采用的()。
A.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C.加强成本的定额管理D.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答案]C[解析]采用定额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
答案为C。
4[.单选题]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实际工作中是()。
A.单独应用的B.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应用的C.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同时应用的D.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应用的[答案]D[解析]定额法属于产品成本计算中的辅助方法,辅助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
答案为D。
5[.单选题]产品定额成本的制定过程是对产品成本()的过程。
A.事前控制B.事中控制C.事后分析D.事后考核[答案]A[解析]产品定额成本的制定过程是对产品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定额成本既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基础,也是企业对生产费用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依据。
答案为A。
6[.单选题]定额成本法的特点是()。
A.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B.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据以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上列三点都具备[答案]D[解析]在定额法下,产品定额成本的制定过程是对产品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定额成本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方法;定额法能及时解决、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了成本管理,所以综上所述,选项ABC均正确。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本会计专升本作业题答案作业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3、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5、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二、判断1.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成本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错)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对)3.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期末结转以后可能有余额。
(错)4.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对)5.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以后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待分配费用,应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
(错)6.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包括废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都应列作废品损失。
(错)7.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错)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余额也应与其所属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余额之和相符。
成本报表

5.00 2.20 2.80 10.00 耗用量
26公斤
5.20 2.10 2.70 9.00 耗用量
28公斤
(略)
耗用量 (略)
4.90 1.00 2.10 8.00 耗用量
29公斤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特点和结构
(一)特点
按产品成本项目,分别反映产品单位成本胶各成 本项目的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水平、本月 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的成本资料。
第十一章 成本报表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意义和作用 (一)成本报表的意义 成本报表是用以反映企业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构 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以考核各项费用与生产成本计 划执行结果的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成本报表是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编制的。 新的会计准则没有把成本列为法定报表,也不要企 业编报成本报表。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1、综合反映报告期内的产品成本 2、评价和考核各成本环节成本管理的业绩 3、可利用成本资料进行成本分析 4、成本报表资料为制订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4152
332
单位:千元
本年实际
2909 636 187 3732
252 3984
(三)按产品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品种反映)
2004年12月
产量
单位成本
本月总成本
本年累计总成本
产品名称
计本 本 量年 年 单 (月) (月) 位计 实
划际
上 年 实 际 平 均
本 年 计 划
该报表的核心内容是差异的揭示,是考核成 本中心对责任成本控制的业绩。
二、责任成本报表的编制
责任成本报表的具体格式由于各成本中心的 责任成本内容,以及核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 别,其编制方法也不一样。
成本核算流程图

成本操作流程、总论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分批法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的确定成本。
2、成本表格:2.1《BOM 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的重要依据。
2.3员工工资明细表:2.4制造费用明细表:水电费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附表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二、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1、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 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 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 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2、产品成本核算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学习参考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3、产成品入库(1)审核产成品明细账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 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的明细账借方数一致——→ 取下入库单——→ 分车间分品种暂时保存(2)审核成本计算表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的成本表——→ 核对完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 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3)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将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成 本 报表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 本计算的可比产品成本
1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成本报表的编制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要产品生 产成本水平、变动情况及构成情况的成本报表。由于商品产 品成本报表中各主要产品的成本只列示总数,无法根据表格 分析构成情况,因此要编制本报表作为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 补充报表。所以,该表中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上年实际平 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 的单位成本,应与商品产品成本表中相应的单位成本的数据 分别相等。通过本报表,可以反映出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变 动,并可分析产品成本变动的原因。
(四)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信息 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揭示成本差异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程度,从而把注意力集 中放在那些不正常的对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差异上,查 明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成本水平的 不断降低,为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本报表概述
(三)按编制的时间分类 成本报表在报送内容上不像财务报表那样规范,尤其在报送 时间上具有很大灵活性。成本报表按编制的时间分类可分为 定期成本报表和不定期成本报表。定期成本报表是按规定期 限报送的成本报表。按报送期限长短,定期报表可分为年报、 季报、月报、旬报、周报和日报。其中旬报、周报和日报是 为及时反馈某些重要的成本信息,以便管理部门采取相应对 策而编制的。因此,定期成本报表一般按月、季、年来编制。 通常,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 等都是定期报表。不定期成本报表是针对成本、费用管理中 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随时按要求编制的有关 成本报表。 但主要报表仍可按编报时间分为年报、季报、月报、旬报、 周报、日报等报表。
成本会计学成本报表与成本 分析

10.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 完成情况分析
■ 例10-11
(2)确定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 程度。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
插入表10-8
2 .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
■ 例10-9
①以计划数为基数 ②第一次替换
②-①产量变动影响 ③第二次替换
20×18×10=3600(元) 21×18×10=3780(元)
+180(元) 21×17×10=3570(元)
③-②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影响
-210(元)
④第三次替换
21×17×12=4284(元)
■ 除定期编制上述报表外,还可以编制如下报表:
❏ 对成本耗费的主要指标还可以按旬、按周、按日甚至按班编报。 ❏ 将成本会计指标、统计指标和经济技术指标结合起来,编制技术
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的报表。 ❏ 编制未来时期能否完成成本计划的分析报告。
10.1.3 成本报表的特点
■ 编制目的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而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 计算程序的连环性: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 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
❏ 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 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
❏ 计算条件的假定性: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
2 .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
■ 例10-9
影响材料费用总额的因素很多,按其相互关系可归纳为 三个: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某企 业上述指标的计划和实际资料详见表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