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顺序查找与对分查找算法(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编程基础之顺序查找题

01:查找特定的值••••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在一个序列下标从1开始中查找一个给定的值,输出第一次出现的位置;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n,表示序列中元素个数;1 <= n <= 10000;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依次给出序列的每个元素,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用单个空格隔开;元素的绝对值不超过10000;第三行包含一个整数x,为需要查找的特定值;x的绝对值不超过10000;输出若序列中存在x,输出x第一次出现的下标;否则输出-1;02:输出最高分数的学生姓名•描述输入学生的人数,然后再输入每位学生的分数和姓名,求获得最高分数的学生的姓名;输入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N <= 100,表示学生人数;接着输入N行,每行格式如下:分数姓名分数是一个非负整数,且小于等于100;姓名为一个连续的字符串,中间没有空格,长度不超过20;数据保证最高分只有一位同学;输出获得最高分数同学的姓名;来源习题13-103:不高兴的津津描述津津上初中了;妈妈认为津津应该更加用功学习,所以津津除了上学之外,还要参加妈妈为她报名的各科复习班;另外每周妈妈还会送她去学习朗诵、舞蹈和钢琴;但是津津如果一天上课超过八个小时就会不高兴,而且上得越久就会越不高兴;假设津津不会因为其它事不高兴,并且她的不高兴不会持续到第二天;请你帮忙检查一下津津下周的日程安排,看看下周她会不会不高兴;如果会的话,哪天最不高兴;输入包括七行数据,分别表示周一到周日的日程安排;每行包括两个小于10的非负整数,用空格隔开,分别表示津津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和妈妈安排她上课的时间;输出包括一行,这一行只包含一个数字;如果不会不高兴则输出0,如果会则输出最不高兴的是周几用1, 2, 3, 4, 5, 6, 7分别表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如果有两天或两天以上不高兴的程度相当,则输出时间最靠前的一天;04:谁拿了最多奖学金•••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某校的惯例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发放奖学金;发放的奖学金共有五种,获取的条件各自不同:1 院士奖学金,每人8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0分>80,并且在本学期内发表1篇或1篇以上论文的学生均可获得;2 五四奖学金,每人4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85,并且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均可获得;3 成绩优秀奖,每人2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90分>90的学生均可获得;4 西部奖学金,每人1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85的西部省份学生均可获得;5 班级贡献奖,每人850元,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80的学生干部均可获得;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得奖,每项奖学金的获奖人数没有限制,每名学生也可以同时获得多项奖学金;例如姚林的期末平均成绩是87分,班级评议成绩82分,同时他还是一位学生干部,那么他可以同时获得五四奖学金和班级贡献奖,奖金总数是4850元;现在给出若干学生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哪些同学获得的奖金总数最高假设总有同学能满足获得奖学金的条件;输入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 <= N <= 100,表示学生的总数;接下来的N行每行是一位学生的数据,从左向右依次是姓名,期末平均成绩,班级评议成绩,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以及发表的论文数;姓名是由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长度不超过20的字符串不含空格;期末平均成绩和班级评议成绩都是0到100之间的整数包括0和100;是否是学生干部和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分别用一个字符表示,Y表示是,N表示不是;发表的论文数是0到10的整数包括0和10;每两个相邻数据项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输出包括三行,第一行是获得最多奖金的学生的姓名,第二行是这名学生获得的奖金总数;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学生获得的奖金最多,输出他们之中在输入文件中出现最早的学生的姓名;第三行是这N个学生获得的奖学金的总数;来源NOIP2005复赛提高组第一题05: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输出一个整数序列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差;输入第一行为M,表示整数个数,整数个数不会大于10000;第二行为M个整数,以空格隔开,每个整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0000;输出输出M个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06:笨小猴••••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笨小猴的词汇量很小,所以每次做英语选择题的时候都很头疼;但是他找到了一种方法,经试验证明,用这种方法去选择选项的时候选对的几率非常大这种方法的具体描述如下:假设maxn是单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母的出现次数,minn是单词中出现次数最少的字母的出现次数,如果maxn-minn是一个质数,那么笨小猴就认为这是个Lucky Word,这样的单词很可能就是正确的答案;输入只有一行,是一个单词,其中只可能出现小写字母,并且长度小于100;输出共两行,第一行是一个字符串,假设输入的的单词是Lucky Word,那么输出“Lucky Word”,否则输出“No Answer”;第二行是一个整数,如果输入单词是Lucky Word,输出maxn-minn的值,否则输出0;提示单词error中出现最多的字母r出现了3次,出现次数最少的字母出现了1次,3-1=2,2是质数;单词olympic中出现最多的字母i出现了2次,出现次数最少的字母出现了1次,2-1=1,1不是质数;来源NOIP2008复赛提高组第一题07:不与最大数相同的数字之和••••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输出一个整数数列中不与最大数相同的数字之和;输入输入分为两行:第一行为NN为接下来数的个数,N <= 100;第二行为N个整数,数与数之间以一个空格分开,每个整数的范围是-1000,000到1000,000;输出输出为N个数中除去最大数其余数字之和;08:白细胞计数描述医院采样了某临床病例治疗期间的白细胞数量样本n份,用于分析某种新抗生素对该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了降低分析误差,要先从这n份样本中去除一个数值最大的样本和一个数值最小的样本,然后将剩余n-2个有效样本的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同时,为了观察该抗生素的疗效是否稳定,还要给出该平均值的误差,即所有有效样本即不包括已扣除的两个样本与该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现在请你编写程序,根据提供的n个样本值,计算出该病例的平均白细胞数量和对应的误差;输入输入的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n2 < n <= 300,表明共有n个样本;以下共有n行,每行为一个浮点数,为对应的白细胞数量,其单位为10^9/L;数与数之间以一个空格分开;输出输出为两个浮点数,中间以一个空格分开;分别为平均白细胞数量和对应的误差,单位也是10^9/L;计算结果需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提示为避免浮点精度误差过大,请使用double类型;09:直方图••••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给定一个非负整数数组,统计里面每一个数的出现次数;我们只统计到数组里最大的数;假设Fmax Fmax < 10000是数组里最大的数,那么我们只统计{0,1,2.....Fmax} 里每个数出现的次数;输入第一行n是数组的大小;1 <= n <= 10000;紧接着一行是数组的n个元素;输出按顺序输出每个数的出现次数,一行一个数;如果没有出现过,则输出0;对于例子中的数组,最大的数是3,因此我们只统计{0,1,2,3}的出现频数;10:找最大数序列描述输入n行,每行不超过100个无符号整数,无符号数不超过4位;请输出最大整数以及最大整数所在的行号行号从1开始;如果该数据在多个行中出现,则按从小到大输出相应行号,行号之间以一个逗号分开;输入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n <= 30;之后的n行,每行包含不超过100个无符号整数,整数之间以一个逗号分开;输出第一行:最大整数;第二行:最大整数所在的行编号,逗号间隔;11:连续出现的字符••••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给定一个字符串,在字符串中找到第一个连续出现至少k次的字符;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k,表示至少需要连续出现的次数;1 <= k <= 1000;第二行包含需要查找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在1到1000之间,且不包含任何空白符;输出若存在连续出现至少k次的字符,输出该字符;否则输出No;12:最长平台••••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已知一个已经从小到大排序的数组,这个数组的一个平台Plateau就是连续的一串值相同的元素,并且这一串元素不能再延伸;例如,在1,2,2,3,3,3,4,5,5,6中1,2-2,3-3-3,4,5-5,6都是平台;试编写一个程序,接收一个数组,把这个数组最长的平台找出来;在上面的例子中3-3-3就是最长的平台;输入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为数组元素的个数;第二行有n个整数,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分开;输出输出最长平台的长度;来源. The Science of Programming, Springer-Verlag, 1981 13:整数去重••••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给定含有n个整数的序列,要求对这个序列进行去重操作;所谓去重,是指对这个序列中每个重复出现的数,只保留该数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删除其余位置;输入输入包含两行: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n1 <= n <= 20000,表示第二行序列中数字的个数;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分开;每个整数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00;输出输出只有一行,按照输入的顺序输出其中不重复的数字,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分开;来源14:铺地毯••••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为了准备一个独特的颁奖典礼,组织者在会场的一片矩形区域可看做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铺上一些矩形地毯;一共有n张地毯,编号从1到n;现在将这些地毯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平行于坐标轴先后铺设,后铺的地毯覆盖在前面已经铺好的地毯之上;地毯铺设完成后,组织者想知道覆盖地面某个点的最上面的那张地毯的编号;注意:在矩形地毯边界和四个顶点上的点也算被地毯覆盖;输入输出样例1说明:如下图,1号地毯用实线表示,2号地毯用虚线表示,3号用双实线表示,覆盖点2,2的最上面一张地毯是3号地毯;输入输出样例2说明:如下图,1号地毯用实线表示,2号地毯用虚线表示,3号用双实线表示,覆盖点4,5的最上面一张地毯是3号地毯;输入输入共n+2行;第一行,一个整数n,表示总共有n张地毯;接下来的n行中,第i+1行表示编号i的地毯的信息,包含四个正整数a,b,g,k,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分别表示铺设地毯的左下角的坐标a,b以及地毯在x轴和y轴方向的长度;第n+2行包含两个正整数x和y,表示所求的地面的点的坐标x,y;对于30%的数据,有n≤2;对于50%的数据,0≤a, b, g, k≤100;对于100%的数据,有0≤n≤10,000,0≤a, b, g, k≤100,000;输出输出共1行,一个整数,表示所求的地毯的编号;若此处没有被地毯覆盖则输出-1;来源NOIP2011复赛提高组第一题15:接水问题••••总时间限制:1000ms内存限制:65536kB描述学校里有一个水房,水房里一共装有m 个龙头可供同学们打开水,每个龙头每秒钟的供水量相等,均为1;现在有n 名同学准备接水,他们的初始接水顺序已经确定;将这些同学按接水顺序从1 到n 编号,i号同学的接水量为w i;接水开始时,1 到m 号同学各占一个水龙头,并同时打开水龙头接水;当其中某名同学j 完成其接水量要求w j后,下一名排队等候接水的同学k 马上接替j 同学的位置开始接水;这个换人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且没有任何水的浪费;即j 同学第x 秒结束时完成接水,则k同学第x+1 秒立刻开始接水; 若当前接水人数n’不足m,则只有n’个龙头供水,其它m-n’个龙头关闭;现在给出n 名同学的接水量,按照上述接水规则,问所有同学都接完水需要多少秒;输入第 1 行2 个整数n 和m,用一个空格隔开,分别表示接水人数和龙头个数;第 2 行n 个整数w1、w2、……、wn,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wi表示i 号同学的接水量;1 ≤ n ≤ 10000,1 ≤ m ≤ 100 且m ≤ n;1 ≤ wi ≤ 100;输出输出只有一行,1 个整数,表示接水所需的总时间;提示输入输出样例1解释:第1 秒,3 人接水;第1秒结束时,1、2、3 号同学每人的已接水量为1,3 号同学接完水,4 号同学接替3 号同学开始接水;第2 秒,3 人接水;第 2 秒结束时,1、2 号同学每人的已接水量为2,4 号同学的已接水量为1;第3 秒,3 人接水;第 3 秒结束时,1、2 号同学每人的已接水量为3,4 号同学的已接水量为2;4号同学接完水,5 号同学接替 4 号同学开始接水;第 4 秒,3 人接水;第 4 秒结束时,1、2 号同学每人的已接水量为4,5 号同学的已接水量为1;1、2、5 号同学接完水,即所有人完成接水;总接水时间为4 秒;来源NOIP2010复赛普及组第二题。
查找及其答案

第9 章查找一、选择题1. 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 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 SL为()。
A.(n-1)/2 B. n/2 C. (n+1)/2 D. n2. 对N 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A.(N+1)/2 B. N/2 C. N D. [ (1+N)*N ]/23.顺序查找法适用于查找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的线性表,平均比较次数为((1)),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查找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平均比较次数为((2))。
在此假定N 为线性表中结点数,且每次查找都是成功的。
2A. N+1B.2log 2NC.logND.N/2E.Nlog 2NF.N 24.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5. 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A.以顺序方式存储B.以顺序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C. 以链接方式存储D. 以链接方式存储, 且数据元素有序6.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A .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B .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 •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7.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A.必然快 B. 必然慢C. 相等D. 不能确定8.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即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A.必定快B. 不一定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9. 具有12 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A. 3.1B. 4C. 2.5D. 510. 折半查找的时间复杂性为()A. O (n2)B. O (n)C. O (nlog n)D. O (log n)11.当采用分快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A.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B.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14. 在等概率情况下,线性表的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ASL为((1)),有序表的折半查找的ASL为((2)),对静态树表,在最坏情况下,ASL为((3)),而当它是一棵平衡树时,ASL 为((4)),在平衡树上删除一个结点后可以通过旋转使其平衡,在最坏情况下需((5))次旋转。
查找算法——顺序、对分查找

查找算法——顺序、对分查找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一系列数据中查找出是否有某个特定数据,如在图书馆按书目查找某本书,在运动会上查寻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网上搜索信息、使用QQ查找好友等,这时就会用到查找算法了。
•问题提出一、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查找?1.顺序查找顺序查找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查找算法,方法是将要找的数据与数组中的每个数据从第一个开始逐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或者全部找完。
(1)顺序查找算法流程图(3)编写程序代码。
Dim d(1 To 8) As Integer ‘有8个数据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顺序查找Dim i As Integer, key As Integerkey = Val( _______ ) '获取查找的数据For i = 1 To _______ '依次查找If __________ Then '找到了数据Label5.Caption = "在数组的第" + Str(i) + "个位置"Exit For ‘中断当前For循环End IfNextIf i =_______ ThenLabel5.Caption = "在数组中没有找到数据" + Str(key)End Sub如果数组中有n个元素,那么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次数是(n+1)/2次,有没有效率更高的查找算法呢?对分查找2.对分查找算法:首先将查找键与有序数组内处于中间位置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中间位置上的元素内的数值与查找键不同,根据数组元素的有序性,就可确定应该在数组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继续进行查找;在新确定的范围内,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查找,直到获得最终结果。
对分查找的前提条件数组中的数据是已经排序的。
对分查找算法流程图(3)编写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对分查找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ey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Dim nc,flag As Integerflag=0 ‘flag 用于标志是否找到 key = Val(Text2.Text) '输入查找的数据 i = 1 j = 18nc = 0 '查找次数nc Do While i <= j '对分查找 nc =—————— '查找次数增加1m = __________ ‘求中间下标,若有小数,只保留整数 If __________Then ‘找到了 Label6.Caption = "在数组的第" + Str(m) + "个位置,共查找了" + Str(___) + "次"flag=_____Exit do ‘强制退出循环’End IfIf key < d(m) Then '未找到,继续查找 j=__________ Elsei = __________ End IfLoopIf flag==____ thenLabel6.Caption = "在数组中没有找到数据" + Str(key) + ",共查找了" + Str(nc) + "次"EndifEnd Sub使用对分查找,每次都把规模缩小一半,效率比顺序查找要高,但在进行对分查找前,需要将它排好序。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查找 排序 习题及答案

查找排序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C )。
A. (n-1)/2 B. n/2 C. (n+1)/2 D. n2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 D )A必然快 B. 必然慢 C. 相等 D. 不能确定3 下面关于m阶B树说法正确的是( B )①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非空子树;②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一1个关键字;③所有叶子在同一层上; ④当插入一个数据项引起B树结点分裂后,树长高一层。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4 将10个元素散列到100000个单元的哈希表中,则( C )产生冲突。
A. 一定会B. 一定不会C. 仍可能会5 下列内部排序算法中:A.快速排序 B.直接插入排序 C. 二路归并排序 D. 简单选择排序 E. 起泡排序F. 堆排序(1)其比较次数与序列初态无关的算法是( C,D )(2)在初始序列已基本有序(除去n个元素中的某k个元素后即呈有序,k<<n)的情况下,排序效率最高的算法是( B )(3)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算法是(A,C,F)为O(n•n)的算法是(B,D,E)6 下列序列中,( C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A. [68,11,18,69] [23,93,73]B. [68,11,69,23] [18,93,73]C. [93,73] [68,11,69,23,18]D. [68,11,69,23,18] [93,73]7 下列四个序列中,哪一个是堆( C )。
A. 75,65,30,15,25,45,20,10B. 75,65,45,10,30,25,20,15C. 75,45,65,30,15,25,20,10D. 75,45,65,10,25,30,20,158 排序方法有许多种,(1)C法从未排序的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作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2)A法从未排序的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交换排序方法是对序列中的元素进行一系列比较,当被比较的两元素逆序时,进行交换;(3)B和(4)D是基于这类方法的两种排序方法,而(4)D是比(3)B效率更高的方法;(5)G法是基于选择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是完全二叉树结构的一个重要应用。
冲刺2021届浙江省高考选考信息技术二轮专项提升05 顺序查找与对分查找算法

专题5 顺序查找与对分查找算法一、基本思想查找是在大量的信息中寻找一个特定的信息元素,高考选考中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算法和对分查找算法。
1. 顺序查找顺序查找的基本思想是从第一个数据开始,按数据的顺序逐个将数据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
若某个数据和给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如果所有的数据都比较过,没有一个数据和给定值相等,则查找不成功。
2. 对分查找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在有序的数据列中,首先将要查找的数据与有序数组内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根据数组元素的有序性,就可确定该数据应该在数组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继续进行查找。
在新确定的范围内,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查找,直到找到要查找的数据,则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则查找不成功。
对分查找的条件是被查找的数据列必须是有序的。
二、顺序查找算法和枚举算法实现代码区分三、对分查找算法实现代码上面对分查找算法用一个块IF 语句实现,也可以用其他等价方法实现,以下举例两个:【注意】顺序查找没有找到key 时,循环结束后i>n (i=n+1)。
【注意】对分查找取中间位置m 的方法常见的还有:m=Int((i+j)/2)、m=Int((i+j+1)/2)、m=Fix((i+j)/2)、m =Fix((i + j) / 2 + 0.5)等,对分查找没有找到key 时,循环结束后i>j ( i=j+1) 。
四、二叉树的概念在计算机科学中,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
如下图:(b)完全二叉树1. 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不存在度大于2 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当中没有子结点(即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简称“叶子”;而最上面的结点叫做“根”。
二叉树的第i 层至多有2 ^(i-1)个结点,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 (N+1)。
2. 标准对分查找二叉树的建立假设先有10 个数据1、2、3、4、5、6、7、8、9、10①先取m 值为根节点,然后分成左右 2 堆数据放入左右2 个子树;②左右 2 堆依次求出m 值(2、8),m 值保留在原位,然后把 2 边数分别放入它的左右2 个子树(小的放左子树,大的放右子树);③结点里还有2 个及以上数的,按照上面规则求m 值,m 值保留在原位,其他数放入它的左右 2 个子树(小的放左子树,大的放右子树);3. 对分查找二叉树的一些性质①每个节点出发,往左走数字变小,往右走数字变大;②每个节点为每次计算的m 值;当时i 的值为左子树最左边的结点,如果左子树没有,i 就是本身m 值;j 值为右子树最右边的结点;如果右子树没有,j 就是本身m 值。
对分寻找复习课,课堂练习

《对分查找》算法学习任务单1.在你对《对分查找》算法基本思想及算法实现框架的理解,请将下列流程图补充完整。
①②③④2. 对分查找算法中被查找数据是降序的情况下,程序该如何修改?请根据你的理解将画线部分补充完整:i=1 : j=n : find=falseDo while i<=j and not findm=(i+j)\2 ( m=int((i+j)/2) 或m=fix((i+j)/2) )if key=d(m) thenfind=trueelseif key>d(m) then①.else②.end ifLoopIf find thenlabel1.caption= "找到!该数在数组中的位置为:" + Str(m)elselabel1.caption= "未找到!该数在数组中不存在!“end if-1-3. n数参与对分查找的最多查找次数为:;对分查找与顺序查找效率更高的是:。
4. 巩固练习:(1)某8位男生的肺活量数据放在数组元素a(1)到a(8)中,其数据依次为:3205、3408、3471、3498、3621、3829、4233、4540,使用对分查找,设定查找键key,若第一个被访问到的数据是3498,小于key值,则第二个被访问到的数据是()A、3408B、3829C、4233D、4540(2)某数组有7个元素,依次为200、202、204、205、210、215、218,若采用对分查找在该数组中查找数据218,需要查找的次数是()A、1B、2C、3D、4(3)我们育才高中在校生大约有1500人,学号有序排列,若现在利用对分查找来查找你的学号,最多需要查找()次就能找到你自己。
A、10B、11C、12D、13(4)[还原高考] 医保卡余额查询,小朱设计了某单位医保卡余额查询系统,输入卡号,可以查出该卡号对应的余额。
该单位共有n (n<500)名职工,所有职工的医保卡号码和相应的余额等数据存放在数据库文件“company.accdb”的worker表中,程序界面如图所示,左边列表框List1中显示的是全部职工的卡号、姓名和余额,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职工的卡号,单击“查询余额”按钮(Command1)后,如果找到此卡号,则在标签Label5中显示“此人的卡号、姓名和余额”,如果未找到则显示“找不到此卡号,请重新输入”。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专题05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专题05 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1.(2023春•石景山区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奇妙的动物世界ㅤㅤ①在动物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事,不少动物还很守纪律哩!ㅤㅤ②海象冬眠时,常常是几百只睡在一起。
它们当中总是有一只为大家站岗放哨,提防其他动物的袭击。
如果这只放哨的海象感到【危险疲倦】 了,它就推醒身旁的同伴来接班,它们一个个往下排,轮流【担任承受】 警卫工作,谁也不偷懒。
这样,整个海象群就可以安心冬眠了。
ㅤㅤ③一到秋天,大雁就开始从北往南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在长途飞行中,它们总是排好队,一只跟着一只飞行。
ㅤㅤ④生活在海洋里的沙丁鱼,它们成群活动时,会按照年龄大小分层游动,小鱼在上层,大鱼在下层。
ㅤㅤ⑤有一种叫寒鸦的鸟,在分吃东西的时候,特别谦让,年长的先吃,年幼的后吃,从来不发生争吵。
ㅤㅤ⑥动物世界真奇妙啊!(1)给文中第2自然段【】处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2)根据短文内容,围绕动物“守纪律”这一特点把导图补充完整。
守海象分层游动纪律的动物寒鸦2.(2023春•石景山区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植物的睡眠ㅤㅤ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ㅤㅤ②晴朗的夜晚,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有些植物发生着变化。
比如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成,白天舒展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ㅤㅤ③有一种叫红三叶草的豆科植物,白天有阳光时,它们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
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爱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ㅤㅤ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它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似乎刚从酣(hān)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