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5、巧救小昆虫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巧救小昆虫_岭南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巧救小昆虫_岭南版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
三、教学难点:
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杰出。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刻(2)课时
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经历画。
五、教学过程:
课后记:要求学生通过巧救小昆虫那个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美术素养和美术爱好。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巧救小昆虫-岭南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巧救小昆虫-岭南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特点,感受岭南文化,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昆虫的形态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绘画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绘画,学生将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巧妙救援昆虫的场景,通过画面的呈现,来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态的丰富多样性。
三、教学步骤1.引入1.1 学生听看过幻灯片,了解岭南地区的特点和昆虫的多样性。
1.2 教师呈现有趣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岭南文化中昆虫在艺术中的表现。
2.教学主体2.1 了解昆虫首先,教师会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昆虫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例如体节、触角、翅膀等等,还会介绍昆虫在生物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让学生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绘画小昆虫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昆虫,提供模仿参考,引导学生描绘昆虫的样子和特征。
教师会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笔触和线条,以及绘画中添加轮廓线、适度渲染等技巧,教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小昆虫。
2.3 昆虫救援在学生绘画小昆虫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一个情景,在画布上绘制出巧妙救援小昆虫的场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素材和参考,引导学生养成好奇、发挥想象力等综合观察能力。
3.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听同学和老师的评价。
为学生提供发奋和反思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创作的乐趣和成果。
四、教学要点•了解岭南文化和昆虫知识;•掌握绘画技巧和技能,包括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发挥想象力,展示能力和创意;•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吸收他人意见。
五、延伸活动•制作昆虫专题手册。
•观看电影、纪录片或读书,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前往动物园、博物馆、自然生态公园等地,亲近自然,深入了解昆虫世界和生态文明。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巧救小昆虫3-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巧救小昆虫3-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2. 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小动物,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2. 绘画技巧3. 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绘画昆虫。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昆虫,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昆虫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昆虫的基本特征(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昆虫的了解。
(2)教师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等。
(3)学生观察昆虫图片,加深对昆虫基本特征的认识。
3. 学习绘画技巧(1)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昆虫,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昆虫绘画作品,教师点评。
4. 巧救小昆虫(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巧救小昆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小昆虫,提高环保意识。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个巧救小昆虫的场景,用绘画表现出来。
5. 总结与展示(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3)教师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关爱小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发现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在绘画教学中,要注意分层指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辅导。
对于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更复杂的绘画技巧;对于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5. 巧救小昆虫-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5. 巧救小昆虫-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教材,使学生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2.学习基本的画笔使用方法,掌握绘画时的颜色运用;3.学习作画时注意事项,完善基本的绘画技能;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本次上课将学习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内容“巧救小昆虫”。
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基础知识及岭南画派的特点介绍。
三、教学过程1. 自由绘画自由画一个昆虫,并用颜色进行涂抹。
2. 讲解岭南画派的特点1.岭南画派是中国画的一种流派,产生于广东岭南地区;2.岭南画派的最初形成于南宋晚期,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以晚清为巅峰;3.岭南画派的画风明快生动,色彩丰富,用笔纵横自如,偏爱山水人物、花鸟和题意;4.岭南画派在绘画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绘画的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3. 观看示范画老师现场绘制一幅小昆虫,并现场讲解使用颜色的技巧。
4. 示范作画1.给学生分发素描造型线稿;2.向学生介绍昆虫的常见特点,让学生在造型线稿的基础上绘制昆虫的身体,给昆虫涂颜色,并注重细节;3.老师现场讲解细节处理的方法;4.学生动手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昆虫,老师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5.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们的作品,并予以点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岭南画派的特点及基本的画笔使用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
五、教学要求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注重课堂互动,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3.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六、课堂小结本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掌握基本的画笔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2.根据今天学习的绘画技巧,自由发挥进行一次绘画创作;3.选取自己认为最成功的一幅画作,于下次上课时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绘画时的体会。
《巧救小昆虫》教案(5篇范文)

《巧救小昆虫》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巧救小昆虫》教案《巧救小昆虫》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
教学难点: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教学过程:引入欣赏教师的昆虫图片——巧救小昆虫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昆虫图片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讲授新课(1)教师讲故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喜欢观察昆虫。
有一天┅”(2)教师把故事讲完后。
不把结果说出来,请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把小昆虫故事讲完。
(4)人物动态要生动,故事的结尾要充满想象力。
(5)环境有什么特色。
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创作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昆虫逃出来后,在赶什么?后来什么样?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3.配上场景(树木、过节的道具等)4.上色。
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
学生讨论作业学生发言,评一评: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精彩?小结: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和想象力。
第二篇:巧救小昆虫教案石榴子发表于 2006-10-27 11:34:00年级:二年级教师:吴利萱2006至2007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一课民间玩具第二课世界现代玩具世界第三课我的玩具伙伴第四课恐龙回来了第五课巧救小昆虫第六课可爱的玩具蛇第七课美丽的叶子第八课想像的鲜花第九课给树爷爷画像第十课我家的菜篮子中段考试第十一课节日的餐桌第十二课泥器皿第十三课小泥人和泥面具第十四课无敌孙大圣第十五课变形金刚第十六课杂技小演员第十七课有趣的数字第十八课漂亮的钟第十九课多彩的小风车第二十课船儿漂漂内容第二十周期终考试第一单元我们的玩具乐园1、民间玩具世界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巧救小昆虫|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巧救小昆虫|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创作,让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注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
2. 巧救小昆虫的方法和技巧。
3.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昆虫模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制作昆虫模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提高环保意识,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昆虫,为制作昆虫模型打下基础。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巧救小昆虫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注大自然。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昆虫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巧救小昆虫2. 板书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巧救小昆虫的方法(3)制作昆虫模型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昆虫模型。
2. 写一篇关于巧救小昆虫的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关爱生命、关注大自然的事例。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让他们都能积极参与?3.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4.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制作昆虫模型,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大自然的意识。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巧救小昆虫》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小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中。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昆虫,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小昆虫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他们在美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喜欢的事物。
但部分学生在表现小昆虫细节方面,如翅膀、腿等结构的处理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小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学会表现小昆虫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小昆虫细节部分,如翅膀、腿等结构的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小昆虫。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小昆虫的图片,分析其特点,为学生绘画提供参考。
3.示范讲解:教师示范绘画小昆虫的步骤,讲解表现小昆虫特点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评价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昆虫的图片、故事课件、绘画材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本、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课件讲述一个关于小昆虫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小昆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小昆虫的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小昆虫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小昆虫的步骤,讲解表现小昆虫特点的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绘画小昆虫。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说课稿2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巧救小昆虫》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小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小昆虫的图片,以及相关的绘画技法,如工笔和写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创作出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小昆虫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各种小昆虫。
他们在绘画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工笔和写意等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小昆虫的特点,学会运用工笔和写意等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小昆虫的结构特点,以及运用适当的绘画技法表现小昆虫的生动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绘画技法,引导学生跟随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小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昆虫的名字,激发学生对小昆虫的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小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小昆虫的绘画技法。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表现小昆虫。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