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为必修内容,而且对数函数及其相关知识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既有中档题,又能和其它知识相结合、综合性较强、考查也比较深刻。
2、对数函数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运算基础上引入的,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
3、对数函数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5、学生容易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在进行对数函数定义教学时要结合指数式来强调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加强对对数函数定义域为(0, )的理解。
在理解对数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理解底数a的值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像,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数函数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2)通过具体实例,直观感受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的函数图像结合认识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模拟指数函数的研究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采用师生共同讨论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对对数函数内容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难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与底数的关系;五、教学用具:三角板、黑板六、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七、教学过程2log y x =4log y x = log y =。
2.2.2对数函数及性质(1)17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对数函数及性质,学生提高了数形结合的能力,养成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2.通过对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归纳,学生锻炼了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3通过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能够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二、学习任务1.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解决与定义域,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三、疑点收集四、导学内容及其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 .(二)对数函数的图象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log y x = (2)12log y x = (3) 3log y x = (4) 13log y x =y0 1 x思考1:函数2log y x =的图象与函数12logy 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2log y x =的图象画出12log y x =的图象?思考 2:选取底数a (1,0≠>a a )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有哪些共同特征吗?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的,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1)4.3log2与5.8log2(2)8.1log3.0与7.2log3.0(3)log 5.1a与log 5.9a(0a>且1a≠)合作探究二:对数函数的定义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logay x=(2)log(4)ay x=-(3)32log xy=(4))34(logy5.0-=x合作探究三:比较对数函数底数的大小例3.图是对数函数xyalog=的图象,已知a的值取43、31510、,则图象1234C C C C、、、相应的a值依次是()A.134,1053 B.314,5103 C.431,3510 D.413,3105 .五、巩固练习:基础题1. 函数)1lg(-=x y 的定义域是( )A.[)+∞,0B.[)+∞,1C.()+∞,0D.()+∞,1 2. 若对数函数的图象过点()2,9,则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x y 2log = B.x y 3log =C.x y 9log =D.x y 4log = 3. 若函数x y a log =的图象过点⎪⎭⎫ ⎝⎛2,41,则当161=x 时,函数值为( ) A.1 B.2 C.3 D.4 4. 函数()23log 23+-=x x y 定义域为( )A.RB.()+∞,0C.()2,∞-D.()()+∞⋃∞-,21, 提升题5. 已知0a >且1a ≠则函数log (1)1a y x =-+的图象恒过定点 .6. 已知函数2()log 2ax f x x +=- (0a >且1a ≠).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六、自主反思1.你的收获2.你的不足3.努力方向。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一.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底数相同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2. 过程与方法(1) 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能够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了解对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的理解.2、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三.教学准备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教学用具:投影仪.四.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教会用高科技手段澄清了一个历史大悬案,这就是关于耶稣裹尸布真伪的鉴定,鉴定证明了那块使人崇敬了多年的裹尸布是假的,它的原料纤维是十三世纪才种出来的,而此时耶稣已被钉在十字架上1200多年了。
这个轰动世界的年代鉴定是由研究碳14含量做出的。
【课堂探究】(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图象和性质的应用1、对数函数的图象2、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点评:两个对数比较大小1.同底数比较大小时(1)当底数确定时,则可由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进行判断;(2)当底数不确定时,应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2.同真数的比较大小,常借助函数图象或对数的运算性质变形后进行比较;3.若底数、真数都不相同, 则常借助1、0等中间量进行比较。
3.探究: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4、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3.溶液酸碱度的测量.溶液酸碱度是通过pH刻画的. pH的计算公式为pH=-lg[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1)根据对数函数性质及上述pH的计算公式,说明溶液酸碱度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2)已知纯净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为[H+]=10-7摩尔/升,计算纯净水的pH.【课时小结】1.掌握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对数函数单调性的灵活应用;3.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课后作业】P74 习题2.2 A组第9题P75 习题2.2 B组第1题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
数学: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新人教版A必修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第二单元2.2.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变量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中学数学的重点知识,研究函数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方法,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函数教学的主要目标。
必修(Ⅰ)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按课标要求教学时间为3个学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本节课教学是学生在学过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新函数,对对数函数概念的理解,图象和性质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对初等函数认识的系统性,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思想方法的理解。
为后面进一步探究对数函数的应用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综合应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对数函数是高中引进的第二个初等函数,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前面的函数性质、指数函数学习的基础上,用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初步应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初等函数的认识的系统性,加深对函数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但只要让学生体验对数函数来源于实践,通过教师课件的演示,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感受y=log a x(a>0且a≠1)中,a取不同的值时反映出不同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发现、归纳出图象的共同特征、函数图象的规律,进而探究学习对数函数的性质。
最后将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比较,以便加深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教学作准备。
三、设计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古遗址上死亡生物体内碳14含量与生物死亡年代关系的探索,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
通过对底数a的分类讨论,探究总结出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通过例题的分析与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落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案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目标】①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③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底数a对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影响.【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让学生看材料:材料1(幻灯):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之谜:一九七二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
大家知道,世界发现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环境风干而成,譬如沙漠环境,这类干尸虽然肌肤未腐,是因为干燥不利细菌繁殖,但关节和一般人死后一样,是僵硬的,而马王堆辛追夫人却是在湿润的环境中保存二千多年,而且关节可以活动。
人们最关注有两个问题,第一:怎么鉴定尸体的年份?第二:是什么环境使尸体未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数学有关。
图 4—1(如图 4—1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迹般地“复活”了)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计算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2200年?上面已经知道考古学家是通过提取尸体的残留物碳14的残留量p ,利用P t 215730log估算尸体出土的年代,不难发现: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过这个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 是P 的函数;如图4—2材料2(幻灯):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细胞1万个,10万个 ……,不难发现:分裂次数y 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x 的函数,即x y 2log =;图 4—2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函数的特征:含有对数符号,底数是常数,真数是变量,从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 x y 2log 2=,5log 5xy = 都不是对数函数.○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3、根据对数函数定义填空;例1 (1)函数 y=log a x 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a>0,a ≠1)(2) 函数y=log a (4-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a>0,a ≠1)说明:本例主要考察对数函数定义中底数和定义域的限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所以把教材中的解答题改为填空题,节省时间,点到为止,以避免挖深、拓展、引入复合函数的概念。
对数函函数教学案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1)学习目标::1、能说出对数函数的定义2、会画对数函数的图象3,能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描绘出其图象特征 4,能根据函数图象的特征说出函数的性质一, 预习案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数函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log log y x y x ==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函数和的图象x对数函数2log xy =的图象特征对数函数12log x y =的图象特征1.对数函数的定义中为何明确规定10≠>a a 且?2.对数函数定义域为何为),0(+∞?3,观察有关函数图象总结一般的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三,检测案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对数函数222131(1)log 3,(2)log ,(3)log 3(4)log (1),(5)lg 5x a y y x y x y x y x +====+=+22(1)21(2)log _________(0,13log (4)________(0,1)a a y x a a y x a a -=>≠=->≠,根据对数函数定义填空已知对数函数的自变量等于时,该函数值为,则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函数的定义域是其中)()函数的定义域是其中3log ,log ,log ,log ,,,1a b c d x x x x a b c d ,右图是对数函数y= y= y= y=的图象,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34log 1x a --(),已知函数y=恒过点P,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220.30.3a a 5(1)log 3.4_______log 8.5log 1.8_____log 2.7(3)log 5 log 5.9 (a 0,a 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2)与>且log a y x =log b y x=log d y x=log c y x =三,巩固案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0.21log (4);y x =-(); 2log (0,1).ay a a =>≠() ;2(21)3log (23)x y x x -=-++() 4y =()2.解下列方程:351327x +=()552log (3)log (21)x x =+()3.解不等式:551log (3)log (21)x x <+() 2lg(1)1x -<()4,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1)log 3.42____log 8.52; (2)log 1.80.3 ____log 2.70.3. 思考二: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Log 67____log 76 ; (2) log 35_____log 0.50.6 .。
高中数学优质教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会进行同底数对数和不同底数的对数的大小比较.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同底对数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2)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大小.2、难点:不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a>和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的大小,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底数分1<<两种情况,学生应能根据题目的具体形式确定所要考查的对数函数;如果题目中a01含有字母,即对数底数不确定,则应该分两种情形讨论.对于不同底数的对数大小的比较,应插入中间数,转化为两组同底数的对数大小的比较,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四)教学过程.;堂评价,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第四题)判断函数)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1.;.备选例题例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log0.7 1.3和log0.71.8;(2)log35和log64.(3)(lg n)1.7和(lg n)2 (n>1);【解析】(1)对数函数y= log0.7x在(0, +∞)内是减函数. 因为1.3<1.8,所以log0.71.3>log0.71.8.(2)log35和log64的底数和真数都不相同,需找出中间量“搭桥”,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因为log35>log33 = 1 = log66>log64,所以log35>log64.(3)把lg n看作指数函数的底,本题归为比较两个指数函数的函数值的大小,故需对底数lg n讨论.若1>ln n>0,即1<n<10时,y = (lg n)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lg n)1.7>(lg n)2;若lg n>1,即n>10时,y = (lg n)2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lg n)1.7<(lg n)2.若ln n = 1,即n = 10时,(ln n)1.7 = (ln n)2.【小结】两个值比较大小,如果是同一函数的函数值,则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 在比较时,一定要注意底数所在范围对单调性的影响,即a>1时是增函数,0<a<1时是减函数,如果不是同一个函数的函数值,就可以对所涉及的值进行变换,尽量化为可比较的形式,必要时还可以“搭桥”——找一个与二者有关联的第三量,以二者与第三量(一般是–1、0、1)的关系,来判断二者的关系,另外,还可利用函数图象直观判断,比较大小方法灵活多样,是对数学能力的极好训练.例2 求证:函数f (x ) =xx-1log 2在(0, 1)上是增函数. 【分析】根据函数单调性定义来证明. 【解析】设0<x 1<x 2<1, 则f (x 2) – f (x 1) = 212221log log 11x xx x --- 21221(1)log (1)x x x x -=-=.11log 21122x x x x --⋅ ∵0<x 1<x 2<1, ∴12x x >1,2111x x -->1.则2112211log x x x x --⋅>0, ∴f (x 2)>f (x 1). 故函数f (x )在(0, 1)上是增函数.。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1)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对数函数的概念;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能力训练要求1.认知对数函数的概念;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三)德育渗透目标1.重新认识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与相互转变;2.用联系的观点看看问题;3.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对数的概念:如果ax=n,那么数x叫作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x(a>0,a≠1)2、指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ax(a>0,且a≠1)叫作指数函数,其中x就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r.3、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经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得到的细胞的个数y就是对立次数x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2则表示.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那么,分裂次数x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y的函数.根据对数的定义,这个函数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就是x?log2y.如果用x则表示自变量,y则表示函数,这个函数就是y?log2x.带出新课--对数函数.二、新授内容: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定义域为(0,??),值域为(??,??).x第1页共11页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logax2;(2)y?loga(4?x);(3)y?loga(9?x2).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y?logax的定义域(0,+∞)解.求解:(1)由x>0得x?0,∴函数y?logax2的定义域就是?x|x?0?;2(2)由4?x?0得x?4,∴函数y?loga(4?x)的定义域是?x|x?4?;2(3)由9?x?0得-3?x?3,∴函数y?loga(9?x2)的定义域是?x|?3?x?3?.2.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作y?log2x与y?log1x的图象:232.532.5221.51-11.510.51110.50-0.512345678-101-0.512345678-1-1-1.5-1.5-2-2-2.5-2.5思索:y?log2x与y?log1x的图象存有什么关系?23.练习:教材第73页练习第1题.1.图画出来函数y=log3x及y=log1x的图象,并且表明这两个函数的相同性质和相同性质.3解:相同性质:两图象都位于y轴右方,都经过点(1,0),这说明两函数的定义域都是(0,+∞),且当x=1,y=0.不同性质:y=log3x的图象是上升的曲线,y=log1x的图象3就是上升的曲线,这表明前者在(0,+∞)上就是增函数,后者在(0,+∞)上就是减至函数.4.对数函数的性质由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32.52a>132.520<a<11.51.5图象1-111110.50.50-0.512345678-101-0.512345678-1-1-1.5-1.5-2-2-2.5-2.5性定义域:(0,+∞)第2页共11页质值域:r过点(1,0),即当x=1时,y=0x?(0,1)时y?0x?(1,??)时y?0在(0,+∞)上是增函数三、讲解范例:基准2.比较以下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x?(0,1)时y?0x?(1,??)时y?0在(0,+∞)上是减函数⑴log23.4,log28.5;⑵log0.31.8,log0.32.7;⑶loga5.1,loga5.9(a?0,a?1).解:⑴考查对数函数y?log2x,因为它的底数2>1,所以它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log23.4?log28.5.⑵考查对数函数y?log0.3x,因为它的底数0<0.3<1,所以它在(0,+∞)上就是减至函数,于是log0.31.8?log0.32.7.小结1:两个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①确认所必须考查的对数函数;②根据对数底数推论对数函数多寡性;③比较真数大小,然后利用对数函数的多寡性推论两对数值的大小.⑶当a?1时,y?logax在(0,+∞)上就是增函数,于是loga5.1?loga5.9;当0?a?1时,y?logax在(0,+∞)上就是减至函数,于是loga5.1?loga5.9.小结2:分类探讨的思想.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而已知条件并未指明,因此需要对底数a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四、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隆湖中学教师 李江华教学目标(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函数的概念;2.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 能力训练要求1.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2. 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对数互化关系:b N N a a b =⇔=log2、 )10(≠>=a a a y x且的图象和性质.3、 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经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得到的细胞的个数y 是分裂次数x 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 =x2表示.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那么,分裂次数x 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y 的函数.根据对数的定义,这个函数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就是y x 2log =.如果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函数,这个函数就是x y 2log =. 引出新课--对数函数. 二、新授内容: 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x y a log =)10(≠>a a 且叫做对数函数,定义域为),0(+∞.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对数函数概念中规定?1,0≠>a a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log x y a =; (2))4(log x y a -=; 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定义域(0,+∞)求解.解:(1)由2x >0得0≠x ,∴函数2log x y a =的定义域是{}0|≠x x ;(2)由04>-x 得4<x ,∴函数)4(log x y a -=的定义域是{}4|<x x ; (3)由x-1>0得x>1,∴函数 的定义域是()+∞,1.2.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作x y 2log =与x y 21log =的图象:思考:x y 2log =与x y 21log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3,(1)根据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已知y =3log x 的图像,你能画出y =x 31log 的图像吗?111111log )3(7-=x y 11log 7-=x y(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找出各函数图象的共同特征,分析其不同之处,并归纳其性质.(1) x y 2log = (2) x y 21log =(3) x y 3log = (4) x y 31log =4.对数函数的性质由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a >10<a <1图 象1111性 质定义域:(0,+∞) 值域:R过点(1,0),即当x =1时,y =0 )1,0(∈x 时 0<y ),1(+∞∈x 时 0>y)1,0(∈x 时 0>y ),1(+∞∈x 时0<y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三、讲解范例: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⑴5.8log ,4.3log 22; ⑵7.2log ,8.1log 3.03.0; ⑶)1,0(9.5log ,1.5log ≠>a a a a . 解:⑴考查对数函数x y 2log =,因为它的底数2>1,所以它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5.8log 4.3log 22<.⑵考查对数函数x y 3.0log =,因为它的底数0<0.3<1,所以它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7.2log 8.1log 3.03.0>.小结1:两个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所要考查的对数函数; ②根据对数底数判断对数函数增减性; ③比较真数大小,然后利用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判断两对数值的大小. ⑶当1>a 时,x y a log =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9.5log 1.5log a a <; 当10<<a 时,x y a log =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9.5log 1.5log a a >. 小结2:分类讨论的思想.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而已知条件并未指明,因此需要对底数a 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四、练习1。
(P73、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3log (1-x ) (2)y =x 2log 1 (3)y =x311log 7-x y 3log )4(= (5)416(log 2x y -= (6))3(log 1x y x -=-解:(1)由1-x >0得x <1 ∴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1};(2)由2log x ≠0,得x ≠1,又x >0 ∴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0且x ≠1};(3)由31,0310311>⎪⎩⎪⎨⎧≠->-x x x 得 ∴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31};(4)由⎩⎨⎧≥>⎩⎨⎧≥>10,0log 03x x x x 得 ∴x ≥1 ∴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 |x ≥1}. 练习2、 函数)1,0(2)1(log ≠>-+=a a x y a 的图象恒过定点( )3、已知函数)1,0()1(log ≠>+=a a x y a 的定义域与值域都是[0,1], 求a 的值。
(因时间而定,选讲)五、课堂小结⑴对数函数定义、图象、性质;⑵对数的定义, 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 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六、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第70~72页;2. 《习案》P191~192面。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教学目标1.教学知识点1.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同底数对数比较大小;3.不同底数对数比较大小; 4.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5.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2.能力训练要求4. 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掌握同底数对数比较大小的方法;3.掌握不同底数对数比较大小的方法;4.掌握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5.掌握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6.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德育渗透目标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重点1.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数对数的大小; 2.求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方法; 3.求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教学难点1.不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2.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讨论.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x y a log =)10(≠>a a 且叫做对数函数,对数函数x y a log = )10(≠>a a 且的定义域为),0(+∞,值域为),(+∞-∞.2、对数函数的性质:3.书P73面练习35. 函数y =x +a 与x y a log =的图象可能是__________二、新授内容:例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⑴6log ,7log 76; ⑵8.0log ,log 23π. (3)6log ,7.0,67.067.0解:⑴16log 7log 66=> ,17log 6log 77=<,6log 7log 76>∴.⑵01log log 33=>π ,01log 8.0log 22=<,8.0log log 23>∴π.小结1:引入中间变量比较大小:例1仍是利用对数函数的增减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当不能直接比较时,经常在两个对数中间插入1或0等,间接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练习: 1.比较大小(备用题)③⑴3.0log 7.0log 4.03.0<; ⑵216.04.3318.0log7.0log -⎪⎭⎫⎝⎛<<; ⑶1.0log 1.0log 2.03.0> . 例2.已知x =49时,不等式 log a (x 2 – x – 2)>log a (–x 2 +2x + 3)成立, 求使此不等式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解:∵x =49使原不等式成立. ∴log a [249)49(2--]>log a )3492)49(1[2+⋅+⋅ 即log a1613>log a 1639. 而1613<1639. 所以y = log a x 为减函数,故0<a <1. ∴原不等式可化为⎪⎪⎩⎪⎪⎨⎧++-<-->++->--322032022222x x x x x x x x , 解得⎪⎪⎩⎪⎪⎨⎧<<-<<->-<2513121x x x x 或.故使不等式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25,2( 例3.若函数)10(log )(<<=a x x f a 在区间[a ,2a]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求a 的值。
(42=a ) 例4.求证:函数f (x ) =xx-1log 2在(0, 1)上是增函数. 解:设0<x 1<x 2<1, 则f (x 2) – f (x 1) = 212221log log 11x x x x ---21221(1)log (1)x x x x -=-=.11log 21122x x x x --⋅∵0<x 1<x 2<1,∴12x x >1,2111x x -->1. 则2112211log x x x x --⋅>0,∴f (x 2)>f (x 1). 故函数f (x )在(0, 1)上是增函数例5.已知f (x ) = log a (a – a x ) (a >1).(1)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 (2)判证并证明f (x )的单调性.解:(1)由a >1,a – a x >0,而a >a x ,则x <1. 故f (x )的定义域为(1, +∞), 而a x <a ,可知0<a – a x <a , 又a >1. 则log a (a – a x )<lg a a = 1. 取f (x )<1,故函数f (x )的值域为(–∞, 1).(2)设x 1>x 2>1,又a >1, ∴1x a >2x a ,∴1x a a -<a <2x a ,∴log a (a –1x a )<log a (a –2x a ),即f (x 1)< f (x 2),故f (x )在(1, +∞)上为减函数. 例6.书P72面例9。
指导学生看书。
例7.(备选题)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⑴)52(log 22++=x x y ; ⑵)54(log 231++-=x x y ;解:⑴∵44)1(5222≥++=++x x x 对一切实数都恒成立, ∴函数定义域为R . 从而24log )52(log 222=≥++x x 即函数值域为),2[+∞.⑵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须: 5105405422<<-⇒<--⇒>++-x x x x x ,由51<<-x ∴在此区间内 9)54(max 2=++-x x , ∴ 95402≤++-≤x x .从而 29log )54(log 31231-=≥++-x x 即:值域为2-≥y ,∴定义域为[-1,5],值域为),2[+∞-.例8.(备选题)已知f (x ) = log a x (a >0,a ≠1),当0<x 1<x 2时, 试比较)2(21x x f +与)]()([2121x f x f +的大小,并利用函数图象给予几何解释. 【解析】因为12121()[()()]22x x f f x f x +-+12121log [log log ]22a a a x x x x +=-+ =212121212log log 2log x x x x x x x x aa a+=-+ 又0<x 1<x 2,∴x 1 + x 2 – 222121)(x x x x -=>0, 即x 1 + x 2>221x x , ∴21212x x x x +>1.于是当a >1时,21212log x x x x a+>0. 此时)2(21x x f +>)]()([2121x f x f + 同理0<a <1时)2(21x x f +<)]()([2121x f x f + 或:当a >1时,此时函数y = log a x 的图象向上凸.显然,P 点坐标为)2(21x x f +,又A 、B 两点的中点Q 的纵坐标为21[ f (x 1) + f (x 2)], 由几何性质可知 )2(21x x f +>)]()([2121x f x f +.当0<a <1时,函数图象向下凹. 从几何角度可知21212log x x x x a+<0,此时)2(21x x f +<)]()([2121x f x f +四、课堂小结:2. 比较对数大小的方法;x)])2x2.对数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3.对数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法. 五、课后作业 1.《习案》P193与P195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