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市实验中学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18=36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世上读书人知道有一副对联是劝人苦读的,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契诃夫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取材,把笔触人物的内心深处。
(3)我们鉴赏一部小说,要透过故事的枝叶,仔细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
A.大都伸向寻味B.全都伸入寻味C.全都伸向寻觅D.大都伸向寻觅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来,上下游围堰合龙工程一蹴而就....。
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导流的渠道奔腾而去。
C.他不肯在命运面前退缩,不肯学世人之随波逐流....。
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社科院主办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xx年1月至10月,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30天左右,频繁雾霾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B.xx年11月以来,雾霾天气给淮安人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淮安的雾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C.寒风瑟瑟的冬天,中国人民大学,这座著名学府在遭受自主招生的“雾霾”后,另一著名学府,复旦大学将在全国试行“推优直选”录取试点生的办法。
D.面对日本等国的鼓噪,有学者认为,xx的甲午之年,是否会成为中日间事关国运衰荣的又一个“雾霾”之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社会精英层对中日“对抗博弈”的把控。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彼且恶乎待哉A.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B.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不许.. B.则告诉C.九岁不行..,实为狼狈.. D.臣之进退6.与“《齐谐》者,志怪者也。
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

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时间:120分钟分数:10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tiǎo〕屏.气〔bǐng〕泠.然〔lǐng〕禁.受〔jīn〕B、怪癖〔pǐ〕分泌〔mì〕盘桓.〔huán〕着陆〔zháo〕C、晦朔.〔shuò〕栖.隐〔qī〕殷红〔yān〕横祸〔hèng〕D、舂.粮〔chōng〕太子洗.马〔xǐ〕吐蕃〔bō〕押解〔jiè〕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打击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复苏。
B、花丛中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
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C、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近来他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何老师今年四十多岁挂零,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也决定趁年轻再多带几届高中毕业生。
B、马鞍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于2月底正式打响,城管部门提出了“拆除违法建设,构筑和谐家园〞的口号。
C、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D、这名贪污受贿的局长经常在公开场合大谈廉政建设,努力塑造自己廉洁奉公,真是欲盖弥彰.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B、愿陛下矜悯愚诚C、此小大之辩也D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悦亲戚之情话C、臣少多疾病..不许..,九岁不行D、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C、泉涓涓而.始流酌贪泉而.觉爽D、访风景于.崇阿是所望于.群公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几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知其然也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此亦飞之至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二、阅读检测〔2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1题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
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
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
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
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
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
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
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2021-2022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险衅.(xìn)笑靥.(yè)挣揣.(chuài)脖颈.(jǐng )B.日笃.(dǔ)谂.(shěn)知洗.(xiǎn)马创.(chuāng)伤C.修葺.(qì)乳媪.(ǎo)拔擢.(zhuó)筵(yàn)席D.扃牖.(yǒu)玉醅.(pēi)闵.(mǐng)凶提供(gò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冒昧怂恿斜晖金榜题名B.通谍繁琐渲泄金碧辉煌C.萌蘖纹身镌刻茕茕独立D.栏楯须臾憔悴淡烟暮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
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忘怀未免 B.琢磨释怀不免C.捉摸释怀不免 D.捉摸忘怀未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向老师提出质疑,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B.会计未按经理的指标,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我生在江苏,长在江苏,有关巫山神女的传说对我很陌生。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朝鲜政府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坚持进行第三次核弹实验,这是金正恩政府苦心孤诣策划的危险举动,中国人民是绝不答应的。
B.书商的包装炒作,读者的无暇深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浅阅读”名噪一时,仿佛人们读的不再是书,而是一种时尚。
C.自从今年8月底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
D.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于为什么多用秦叔宝、尉迟恭做门神,则因年代久远,雪泥鸿爪,不能详细考证了。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C正确,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
A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感情色彩不当。
B名噪一时,一时间名声广为传扬,用于人,对象错。
D雪泥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B.如果中国足球队能在亚洲获得令人钦佩的战绩,就可以向赞助商索要更多的赞助费,央视的收视率也会大幅度地提高。
C.成千上万的亚洲冬运会志愿者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文明亚冬会的理想。
D.作为地处高原、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更应该把发展教育作为根本大计,为各族人民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成分残缺。
应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
B.语序不当。
先说收视率,再说赞助费。
安徽省-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一、(3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凝噎(yē)亲家(qìng)刽子手(ɡuì)功名未遂(suì)B.恓惶(xī)伺候(cì)一服药(fù)面面相觑(qù)C.罪愆(qiān)提防(dī)一刹那(shà)羽扇纶巾(ɡuān)D.脚镣(liào)闷热(mēn)女佣人(yōnɡ)鲈鱼堪脍(kuà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①你道是暑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六月飞雪因邹衍?②你不妨说说看,她是梅家的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③他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诡计谋害我的生命。
④除非有为众人所敬仰的长者,告诉我可以跟你捐出宿怨,指出这事有前例可援。
⑤他们已经同我鉴了复工的合同,你不要再在这里毁坏我的名誉了。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本书以悟道为线索,以灯录和僧传等原典为第一手资料,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故事。
(2)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3)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我有的是恨,是悔,是我自己受的苦。
A.因缘包涵委屈 B.因缘包含委屈C.姻缘包涵委曲 D.姻缘包含委曲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砍掉繁文缛节,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B.梅侍萍一生遇人不淑,被赶出周家后,又嫁过两次,但都是很下等的人,老爷应该帮帮她呀。
C.面对这十年未见的初中时代的同桌兄弟姚凯所发的无名之火,李刚不仅没有埋怨,还举案齐眉,笑脸相迎。
D.窦娥满心期待着父亲早日取应高中,父女团圆,孰料父亲竟一去十三年,杳无音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人,元杂剧的奠基人,与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一、语基与语用(共25分)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骸.骨(hái)屋檐.(yán)搭档.(dàng)步履蹒.跚(pán)B.尘芥.(jiè)脑髓.(suǐ)树梢.(xiāo)天理昭.彰(zhào)C.攻讦.(jié)慰藉.(jí)蝙.蝠(piān)跌宕.起伏(dàng)D.伺.候(sì)租赁.(lìn)寥廓.(guō)邯郸.学步(dān)2. 下面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唱得沧凉。
B.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副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经多年了。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_____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②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______情感,从没像今天这样便捷。
③获得这么多发明专利后,他非但没有自满,______更加用心钻研。
A.受用勾通而且 B.受用沟通反而C.承受勾通反而 D.承受沟通而且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葛优,其他人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B.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指向的远大目标需要你我一步一步去实现。
C.在全社会开始重视汉字读写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D.科技带来的变化,并不总是那么立竿见影....,但它会渐渐地作用于生活。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细胞打印”技术还在目前试验阶段,但可能用于人的未来器官培植。
B.去年物价总体保持稳定,数据表明12月CPI在不到3%左右运行。
2021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

2021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赍(jī)发迤(yǐ)逦酒(zhuàn)馔玷(diàn)辱B.彤(tóng)云朔(shuò)风仓廒(áo)庇(bì)佑C.撮(chuō)合谗(chǎn)言讥(jī)诮辖(xiá)制D.泅(qiú)水吁(xū)气歇憩(qì)拮据(jū)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鞭苔怂恿遭秧高朋满坐B.嬉戏俨然唢呐皇天后土C.窈窕遐迩联袂涓涓细流D.泠然蓬蒿山坳青云之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以至逐步装B.通知以致逐渐装C.通告以至逐步包D.通告以致逐渐包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现实生活刺激别里科夫,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B.老人很早的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茕茕孑立,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C.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D.领导制定政策要考虑成熟,不能反反复复,昨天刚出台的政策,今天又推翻了,昨是今非的让下属无所适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B.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广德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9年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星顺利升空、成功入轨,开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两年时间,工程7大系统、3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数万名科研人员心连心、肩并肩,圆满完成16次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24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后续还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
(摘编自“北斗网”)材料二: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北京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2年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6年后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开启服务。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冉承其说。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2月27日)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
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并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
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摘编自“央视网”《“北斗之父”孙家栋:航天赤子心》)材料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27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请问我国北斗系统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19颗卫星的发射组网,您觉得是靠什么实现的呢?谢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谈到靠什么实现,我想大家都知道,“两弹一星”精神是整个中国航天人继承和发扬的传统。
我们北斗还有自己独创的北斗精神。
在自主创新方面,从实施北斗系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坚持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来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同时,不受现有技术体制的限制,做了很多创新。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们做了什么?应该讲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北斗二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三万多家单位,一共是八万人,核心单位有三百多家。
北斗三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十万人的队伍。
千军万马一件事,我们是集中核心力量把我们的核心技术难题解决掉。
在攻坚克难方面,我们碰到很多核心的技术难题,最后我们还是矢志不渝,终于解决了问题。
在追求卓越方面,全体北斗人的目标就是永无止境、追求极致。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才能够把今天的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以及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得更好。
所以,正是靠着我们坚强的北斗人,靠着我们坚强的团队,完成了这样的任务,今后我们依然会充满信心。
(摘编自“中国网”2018年12月27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2017年北斗三号首发星顺利升空、成功入轨,开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2018年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年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统。
B.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各类用户无偿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C. 北斗系统的研发最初步子迈得小,其中原因之一是为探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整个北斗系统的发展。
D. 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日本、印度也采取这种方式建成了自己的导航系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9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
B. 北斗系统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其他系统并不兼容。
C. 北斗系统由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到面向全球开启服务,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即从2012年12月到2018年12月。
D. 参加北斗系统研究的单位有几万家,研究人员多达十万,充分显示了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北斗精神”包含哪些内涵,给你怎样的启示。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马陈仓墨村……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一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
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粘稠血腥……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
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条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
于是,两条汉子在泪眼凄迷中又重重地碰杯。
刚仰脖灌下一口酒:“大哥,我还是那句老话,成个家吧。
”强说:“哥不是不想成个家,弟知道,子弹打在了那地方,哥已是个废人……”刚的眼圈又红了:“大哥,让你上家里你偏不去,非要来这小宾馆,飞燕有意见呢。
”强腾出左手掌用力搓了搓脸。
三十年前两人康复出院后,强把一封断交信交给了回家探亲的刚,让刚转交女朋友飞燕,并拜托刚替他照顾她。
强要刚答应他永远保守秘密……强说:“大哥没看走眼啊,大哥已知足了,你是省模范监狱长,又是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飞燕跟了你,值啊!”刚说:“好大哥,我,我我……喝酒,咱喝酒!”“喝!”强说。
“喝!”刚说。
“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旺盛的酒力。
杯盏交错,不觉已是夜半,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
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
两条汉子的脸膛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辉灿烂。
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强摇摇脑袋,摇出一句轻描淡写:“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
”刚说:“哦,这家伙可是个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屡犯监规,几天前还出手打伤了同监舍的人,现在还在小号里蹲着呢。
”“哦,”强打了个酒嗝儿,忙抓起了酒杯,“喝,喝酒,你那,那一杯,咋,咋还没喝完呢?”“喝,咱喝!”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