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蛋鸡饲养新观念-朱良.

合集下载

蛋鸡健康养殖新观念

蛋鸡健康养殖新观念

蛋鸡健康养殖新观念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振军一、使用高质量的饲料用高质量的饲料,是蛋鸡生产性能潜力发挥的必需条件,可延长蛋鸡的产蛋期,从72周龄延长至100周龄,72周产蛋数可明显增加,死淘率降低,小于8%,饲料利用率提高2.3~2.2:1。

国际上推荐的营养标准为:普通蛋鸡海兰褐在产蛋高峰期,每天摄入17克粗蛋白(16.5%),代谢能2778~2867千焦/公斤,钙4克(3.88%),有效磷0.44克(0.43%),蛋氨酸0.448克(0.43%)。

国内标准为:代谢能2700千焦/公斤,粗蛋白16.5%,钙3.5%,蛋氨酸0.37%。

当然没必要太过准确,因为原料较难把握。

设计日粮时,要以可消化氨基酸为依据,因为蛋鸡需要的不是蛋白质而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日粮中部分氨基酸(通常10%~15%)不能消化,而是随粪便排出,比如大豆粕蛋氨酸消化率为91%,肉骨粉中蛋氨酸消化率为85%,棉籽粕中蛋氨酸消化率为72%。

产蛋期的饲料要按蛋鸡采食量科学配比,采食量受蛋鸡体重、日龄、产蛋率、蛋重、环境温度、饲料的质地等因素影响,要综合考虑。

比如增加蛋重,可通过增加开产体重,提高蛋白质或单个氨基酸含量(蛋氨酸常用来改变蛋重),适量添加脂肪或油脂等方式来实现。

二、要正确使用原料1.正确添加植物油。

在蛋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油一定要适量,否则会影响蛋鸡的增重和产蛋率。

2.禁用灭蝇胺。

夏季到了,很多养殖场户为了消灭蚊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灭蝇胺是错误的。

研究指出,在多起长期或慢性毒理研究中,灭蝇胺又称环丙氨嗪,能够导致动物的乳房肿瘤,其代谢产物三聚氰胺能够引起膀胱肿瘤,而且,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都会在蛋鸡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

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活菌微生态制剂,效果更明显,避免使用烘干的死菌的产品,增加了成本还见不到效果。

3.正确使用酶制剂。

如植酸酶的活性各公司控制的不一样,有的酶制剂不稳定,会使饲料中磷超标,造成蛋壳质量下降。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蛋鸡健康养殖是保障鸡蛋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和保障蛋鸡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管理。

以下我将浅谈蛋鸡健康养殖的五大措施。

一、良好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蛋鸡健康养殖的基础。

首先要保证鸡舍的通风、隔离、保温条件良好,保持空气流通,确保鸡舍内的湿度和温度适宜;其次鸡舍的卫生条件要保持良好,定期消毒和清洁,避免蛋鸡感染疾病;还要保证鸡舍内的空间充足,避免鸡只过于拥挤而引发争斗。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我们还要为蛋鸡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二、科学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料配方是保障蛋鸡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使蛋鸡更健康地生长和产蛋。

饲料需包含足够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并且要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期和生产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比。

在日常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也是提高蛋鸡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是预防蛋鸡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蛋鸡出现的疾病或健康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预防。

在日常养殖中,我们可以邀请兽医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体检,或者使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健康检测方法,如测量鸡只的体温、体重、食欲等指标,以及观察鸡只的行为和粪便等。

四、严格的屠宰管理蛋鸡屠宰管理也是蛋鸡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

在屠宰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鸡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害,同时要对屠宰设施和器具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要保证屠宰后的鸡肉质量安全卫生,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屠宰后的鸡肉要经过合理的包装和保存,尽快送往市场销售或者冷藏保鲜,以确保鸡肉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五、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蛋鸡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需要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和管理措施。

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控制饲料的供应量和鸡只的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鸡只压力大和疾病易发。

蛋种鸡养殖技术

蛋种鸡养殖技术

XIANGCUN KEJI 2017年1月(上)73蛋种鸡养殖技术王方明(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乡453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畜禽养殖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蛋种鸡养殖过程中,要结合养殖机制和控制措施,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养殖项目,在保证安全养殖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和优化目标。

本文从品种选择、饲养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其养殖技术展开讨论。

[关键词]蛋种鸡;养殖技术;养殖模式[中图分类号]S8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7)01-73-11品种选择在蛋种鸡养殖项目建立和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品种选择机制,只有保证鸡苗良好,才能提高整体养殖效果。

在品种选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饲养数量、饲养蛋种鸡的产蛋量、蛋质量以及抗应激效果、抗病性等。

基于此,在品种选择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新品种,而是需要对当地实际养殖环境和要求进行整合,从具有一定规模且饲养环境较好的鸡场选购鸡苗[1]。

2饲养管理对于蛋种鸡养殖来说,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关养殖人员要结合地区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养殖管理机制。

针对育雏期,对温度和光照进行集中控制,一般蛋种鸡育雏期,起始温度为35℃,每7d 要减少2℃,直至整个室温达到21℃为止,约7周后温度较为稳定。

而光照条件也要按照规律实现有效的缩减,从全天24h ,到每7d减少2h ,直至12h 为止。

只有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光照和温度控制,才能实现整体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另外,要对室内进行及时的通风换气,提高纵向通风的效率。

此外,要对培育期蛋种鸡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整齐度符合标准。

其中,要保证体型差异不大,且整体鸡群发育较为平衡。

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对温度、湿度及饲料配置进行科学管理,将蛋种鸡中的强势雏鸡和弱势雏鸡有所区分,从而提高针对性养殖效果,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

同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对饲养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减少由于饲养密度导致环境恶化问题。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养护和管理,以保证蛋鸡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1. 合理饲料配方: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应根据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调整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并注意饲料的全价性、均衡性和可口性。

2. 规律喂养:按照一定的饲喂时间和数量,定时定量地喂饲蛋鸡。

应遵循“小而多”的原则,每日喂饲4-5次,保证蛋鸡从早晨开始有饲料可吃,防止饥饱突变。

要确保饮水的供应充足,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3. 注意环境调控: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鸡舍内外通风良好,确保鸡舍内温度适宜,并适时进行降温或加温措施。

蛋鸡对光照的需求也较为严格,要保证足够的光照时间,一般每日光照12-14小时。

4. 疾病防控:加强蛋鸡的疫病防控工作是饲养管理的重点。

要定期对蛋鸡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做好疫病监测和隔离工作,鸡舍内的卫生保持应做到定期清理消毒,避免疾病传播。

5. 积极管理策略:采用较好的管理策略,如选用优质种鸡,定期观察和记录蛋鸡的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要培养饲养员的科学饲养意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管理和操作水平。

6. 注意饲养密度:蛋鸡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大小和通风条件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度拥挤导致蛋鸡互相踩踏或憋尿,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7. 定期巡视和检查:定期巡视蛋鸡饲养场,检查鸡舍内外的卫生情况和设备设施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饲养环境的良好。

8. 记录和统计:要注意记录生产数据和重要管理信息,包括饲养数量、蛋产量、饲料投放量、疫苗接种情况等,方便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管理提供参考。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指以产蛋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鸡种,它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环境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外的污物。

准备干净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管。

2. 饲料管理:蛋鸡需要均衡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要保持新鲜,定期检查饲料是否有异味或霉变。

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需要根据鸡的生产阶段和群体做出调整。

3. 喂养管理:蛋鸡要定时喂食,保证鸡群的生长和发育。

每日喂食时间要固定,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各喂一次,鸡群饮食量和饮水量要保持平衡。

避免喂食过量,造成浪费和蛋鸡肥胖。

饮水器要保持饮水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4.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因此要进行常规的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饲养场所的卫生,消毒禽舍和饮水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对有疾病症状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群体管理:蛋鸡是以群体饲养的,要注意群体管理。

保持鸡群的稳定和和谐,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拘泥。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6. 照明管理:蛋鸡对照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调整照明时间和亮度,以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7. 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冬季要保持禽舍的温暖,以避免蛋鸡的冻伤。

夏季要保持禽舍的通风,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蛋鸡的热应激。

8.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确保饮水器的通畅和清洁。

给蛋鸡提供新鲜的饮水,避免断水和水质不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疾病预防、群体管理、照明管理、温度管理和饮水管理。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蛋鸡是农村养殖户常见的一种家禽,其产蛋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收入。

而蛋鸡健康养殖,不仅可以提高产蛋率,还能保障鸡群的生长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蛋鸡健康养殖呢?下面就来谈一谈浅谈蛋鸡健康养殖的五个措施。

第一,合理饲养。

蛋鸡的饲养应该合理搭配饲料,并且要保证饲料的质量。

蛋鸡饲料应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以保证蛋鸡的生长发育。

在饲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蛋鸡的饮水量充足,避免因为缺水而影响蛋鸡的健康。

第二,科学饮水。

饲养蛋鸡时,鸡群的饮水量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水是维持鸡群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饮水不足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生长发育。

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以保证饮水的卫生。

定期消毒。

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饮水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鸡群患病。

需要定期对饲养场所及器具进行消毒。

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繁殖在鸡舍和饮水器上的有害微生物,预防蛋鸡发病。

第四,保持清洁。

蛋鸡饲养的场所保持清洁卫生,是保障蛋鸡健康的重要一环。

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并做好通风换气。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传播和蛋鸡的感染风险。

第五,定期保健。

蛋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接种疫苗,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

还需要对鸡群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鸡群的不适症状。

在发现疫病症状的情况下,要尽早进行治疗,以保证鸡群的健康。

除了上述五个措施外,在蛋鸡健康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产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定期消毒饲养场所,避免过度喂食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蛋鸡的健康,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蛋鸡健康养殖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

只有做好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蛋鸡的疾病爆发,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养殖户需要认真对待蛋鸡的健康养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使其能够良好生长发育并提高产蛋量,保证鸡群的健康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饲料管理:1. 提供优质饲料:蛋鸡需要高质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应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的饲料作为主食。

2. 配制合理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确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保证蛋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 给予定时定量饲喂:建立固定的饲喂时间和量,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避免蛋鸡在饲料中挑食或过饱,影响生产性能。

环境管理:1. 维持舒适的温度:蛋鸡对温度要求较高,应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极端的高温或低温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2. 提供充足的采光:蛋鸡需要光照来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和促进产蛋,鸡舍内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照。

3. 保持适宜的湿度:蛋鸡对湿度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蛋鸡的健康和产蛋。

疾病防控:1. 加强疫病预防: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免疫防控措施,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和传播。

2. 定期做好体检: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保持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 做好饮水卫生: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水质的良好,避免因饮水不洁引发疾病。

合理选种:1. 选择优质种源:选用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耐病性好的蛋鸡品种和亲本鸡,确保高产蛋品种的传代。

2. 控制鸡龄结构:合理调配不同年龄段的蛋鸡,维持良好的鸡龄结构,保持鸡群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

3. 定期更新鸡群:定期更换老化的蛋鸡,适时将低产蛋的鸡淘汰,增加新一批的蛋鸡,保持鸡群的优良品质。

现代蛋鸡生产应树立新观念

现代蛋鸡生产应树立新观念

现代蛋鸡生产应树立新观念随着蛋鸡规模化饲养的发展,蛋鸡养殖者对现代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现代鸡种的生产性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但是,许多养殖者虽然饲养了优秀的品种,但由于没有树立科学的饲养管理观念,导致蛋鸡生产中饲养管理程序不当、营养供给不合理,从而造成开产延迟、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死淘率高或蛋壳质量差等现象,未能充分发挥优秀品种所具有的高水平遗传潜力,距品种推荐的生产性能相差甚远,所以充分了解现代蛋鸡品种新特点,树立科学的饲养管理新观念是提高现代蛋鸡生产水平的关键。

1现代蛋鸡品种新特点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卫生防疫是现代蛋鸡生产的四大要素,作为首位的品种也有新的追求和特点,即:体重小、采食少、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和死淘率低。

如海兰蛋鸡每年提高产蛋量2-3枚,开产日龄提前0.5-1天,蛋重每枚提高0.5克,饲料转化率提高1%,但产蛋鸡体重却逐年下降。

这就要求养殖者根据蛋鸡生产特点,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程序和营养供给,满足现代鸡种的生长发育需求,提高蛋鸡的生产水平。

2现代蛋鸡饲养管理新观念2.1后备母鸡的培育是保证高生产水平的基础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

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产蛋阶段饲养管理,对育成期的管理大部分放松了,特别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从思想上管理上打了折扣,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

这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2.2体型发育的调控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鸡体的基础是骨架,其他组成部分依附于骨架的支撑而存在,因此用骨架和体重的综合指标(即体型)来衡量鸡的体况,更具科学性。

因此生产中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来衡量鸡的生长发育状况。

体型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蛋重小,产蛋率上升缓慢;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出现早产早衰或发生严重的脱肛现象,死淘率增高;胫长、体重都不达标的鸡群,则开产延迟,少者推迟1-2周,多者3-4周,并出现啄肛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不当的饲养管理,大多导致体重轻于 推荐体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朱良
9
▪ 现代蛋鸡生产,只有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 及营养供给,才能保证上述的各项指标达 到最佳,优秀品种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生产 性能,养殖者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益和利润。
朱良
10
▪二、现代蛋鸡饲养新观念
1.现代蛋鸡品种新特点 2.现代蛋鸡饲养新概念
142 142.5 -5
14.08 14.11 -8.59
62.91 62.10 +3.25
朱良
13.53 13.12 13.33 15.7
15.9 15.8 +2.48
2.66 2.68 2.67 2.47
2.39 2.43 -0.24
11 54 47.5 118
131 124.5 +77
17
▪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体重偏轻时,开产延迟,死 淘率增加,产蛋量下降,高峰产蛋维持时间短, 而现代蛋鸡品种的小型化、低采食趋势,在传统 的饲养观念及饲养方式下,极易造成这样的结果。
现代蛋鸡饲养新观念
2007-01-07
一、现代蛋鸡高水平生产的标准
▪ 养好蛋鸡的标准是什麽?
▪ 现代蛋鸡高生产水平的标准是什麽?
▪ 大多数人认为:产蛋多、产蛋性能好。但 是,这只是一个重要指标,并不是全部指 标。
▪ 标准是一个综合指标:即最佳的生产性能, 最高的经济效益,最好的养殖利润。
▪ 它包含了蛋鸡生产全过程的所有环节。
产性能。
朱良
4
3.产蛋曲线
▪ 平稳均衡的产蛋曲线,包含了产蛋性能的 绝大多数指标,如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 维持时间,产蛋率的均衡稳定性等。
▪ 现代蛋鸡所推荐的一个周期平均产蛋率都 应在80%以上,而目前较好的水平能够 达到重
▪ 适当的产蛋数量是影响总蛋重的主要指标, 而平均蛋重也是影响总蛋重的重要指标。
朱良
2
1.高成活率
▪ 目前,市场上拥有的优秀品种所推荐的育 雏期成活率应达95%以上,产蛋期存活 率达95%以上。
▪ 目前,实际生产中,育雏、育成率能接近 或达到标准,而产蛋期死亡率较高,超过 10%,有的甚至达到20%以上。
朱良
3
2.适时的开产日龄
▪ 各品种都有各自推荐的适时开产日期。 ▪ 推迟或提前开产都将影响到品种的最佳生
朱良
13
几个主要褐壳蛋鸡品种十年间 (1981-1991)生产性能变化
品种
罗曼 迪卡 海赛 伊莎 平均
50%产 入舍鸡产 蛋日龄 蛋数 (天) (个)
蛋重 (克)
入舍鸡产 料蛋比 体重
蛋量
(克)
(kg)
-7
+28 +1.7 +2.3
-0.42 -310
-8
+33 -2.1 +1.5
-0.16 -200
▪ 实际生产中,平均蛋重较推荐标准一般低 2-4g/枚。
朱良
6
5.较高的饲料报酬
▪ 现代蛋鸡所推荐蛋料比一般是在2.4︰ 1以内。
▪ 实际生产中,一般是2.8︰1,有的甚 至是3︰1,造成了饲料的极大浪费。
朱良
7
6.较低的药品投入
▪ 正常的药品投入包括:
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疫苗) 预防性药物 必要的治疗用药物
品 50% 入舍鸡

产蛋 产蛋数 日龄 (个)
(天)
蛋 入舍鸡 料蛋比 体
重 产蛋量

(g)
(kg)
(g)
罗曼 -2 +25 -0.6 +1.4 -0.16 -60
死淘率 (%)
-2.9
迪卡 -6 +27 -0.2 +1.6 -0.23 -20 -3.7
海赛 +1 +17 +2.1 +1.6 -0.18 -50 -2.1
-4
+23 +2.3 +2.1
-0.33 -280
-7
+28 +0.5 +2.0
-0.34 -370
-6.4 +28.8 +0.6 +2.02 -0.32 -300
死淘率 (%)
-0.6 +3.0 -1.7 -0.6 -1.26
朱良
14
几个主要白壳蛋鸡品种十年间 (1981-1991)生产性能变化
▪ 实际生产中,为了维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及营养供给不合理所造成的鸡群生产及健 康的不稳定性而过多的非常药品投入,已 占到药品总投入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朱良
8
7.适当的淘汰鸡体重
▪ 目前,我国还保留食用淘汰鸡的习惯。 ▪ 淘汰鸡体重也是蛋鸡饲养者的重要收入指
标之一。 ▪ 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不合理的营养供给
1199 1280
均 1184.5
1284 1280
-110 -81 -95.5 +4
1300 1280 20
均 1292
+12
异 +107.5
81 80 80.5 81
145 150 147.5 143
22.76 22.64 22.70 14.18
58.95 58.75 58.85 61.29
81.7 81.35 +0.85
朱良
11
1.现代蛋鸡品种新特点
▪ 现代蛋鸡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小的 投入获取最高水平的生产性能、赚取最高 的利润。
▪ 作为蛋鸡生产四大要素(品种、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卫生防疫)首位的品种,也有 新的追求和特点,即:体形小型化、采食 少量化、早熟化、高产化、抗病力强、死 淘率低等。
朱良
12
▪ 随着育种工作努力追求对人类的有利化, 造成的现代鸡种食欲体重小型化,性能高 产化,导致了内脏器官发育与高生产性能 的不协调性不断加剧。这就要求养殖者应 尽量根据其特点采取合理的相适应的饲养 管理和营养供给不协调两者的矛盾,来提 高现代蛋鸡生产水平。
朱良
16
育成期体重对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育成期
产蛋期18-72周龄

18周 18周 体重差 均匀度 达5% 入舍鸡 平均蛋 入舍鸡 料蛋比 80%
龄平均 龄标准 (g) (%) 产蛋率 死淘率 量
产蛋量
体重 体重
日龄 (%) (g) (kg)
别 (g) (g)
(天)
以上维 持时间 (天)
1170 1280
雪佛 -2 +20 0.0 +1.3 -0.22 -110 -3.7 平均 -2.2 +20.3 +0.33 +1.48 -0.20 -60 -3.10
朱良
15
现代蛋鸡饲养新概念
(1)后备母鸡的培育是保证高生产水平的基础
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后备母鸡的培育。
实际养鸡生产中,人们所重视的育雏阶段 (这阶段怕死),产蛋阶段(直接影响产蛋性 能),而忽视育成期的管理(这个阶段既不会有 很高的死亡,也不能直接看到对产蛋性能的影 响),这便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