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解读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传承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传承中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实践运用,逐步构建出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理解儒家文化并在当代社会贯彻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和发展。
1. 儒家文化的传承1.1 儒家文化的历史背景儒家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核心思想是和谐共处、厚德载物、仁爱亲善、包容宽厚。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灭亡后,汉武帝亲自主持编撰《五经》及注疏,把儒家思想定为正统思想,标志着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2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文化品质和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承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仍然深受社会的认可和推崇,如“仁者爱人”、“君子修道”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对于当代社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传承儒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儒家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2.1 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儒家文化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其理念在中国社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例如,孔子的“社会矛盾是必然的,但必须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和谐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儒家文化的脉络之中。
儒家文化还强调协调与共生,提倡宽容、和谐与共存,这也是现代社会必须重视的方式。
2.2 儒家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儒家文化注重教育,这一文化传统对教育理念、体制、方法、内容等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儒家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塑造人格、培养文化素质,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现代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培养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完善的成长。
3. 儒家文化的现代发展3.1 儒家文化的创新发展儒家文化虽然已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洗礼,但其内在的创造性仍在延续。
现代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文化参考,这就需要儒家文化添加新注之而得到新的发展。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1. 道德伦理的建设:儒家文化强调的“仁爱”、“礼仪”、“中庸”等道德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美德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治国理念的启示:儒家思想倡导以德治国、以礼治国,提出君子应当以德行感化人民,而不是仅仅依靠刑法和暴力。
这一点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3.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
通过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4. 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和学习,提倡“有教无类”,强调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国际合作与友好关系的发展。
6. 精神价值的追寻: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讨,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价值导向,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7.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大同”理想等,激励人们关心社会、参与公共事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8. 生态环保的倡导: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于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9. 家庭和睦的促进: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提倡孝顺、夫妻相敬如宾等家庭美德,这对于构建现代和谐家庭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
10. 个人修养的提升:儒家文化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倡导诚信、礼貌、谦逊等美德,这些都是现代职场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积淀,她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儒家思想显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人本”,倡导“厚德载物”,追求“和谐共处”。
儒家思想主张,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私利,而应当以社会、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先,团结协作,共创和谐社会。
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弘扬人文关怀、倡导和谐如何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官方思想的主导力量。
儒家经典文化丰富、深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内涵。
它深刻地阐明了一个人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强调人们要有“体统”、“道德”,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气质,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古代的儒家是对朝廷进行教育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的人才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基石。
现代教育在崇尚优良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书本教育、强调积极向上、陶冶情操、培养价值观念等课程设置对现代教育的优化和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诚信、刚正不阿、团结互助等价值观,这对于现代经济生活的价值观塑造和改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利国利民”,商业是使国家富强、民富国强的重要途径之一。
儒家思想鼓励做生意,但同时也要坚决抵制贪污腐败等不道德、非法的商业行为,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和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五、儒家思想对社会公德的影响儒家思想鼓励人们把道德行为视为重要的人生价值,诉诸于人的内心。
儒家文化倡导个人人格的培养和修养,重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儒家思想有很多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崇中正,德被万方”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少思想和行为规范。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孔子为代表,包含了伦理道德、家庭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精神内涵,这些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下面将从教育、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等方面探讨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心传心、以德养德”,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重视个体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国的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同时,儒家的教育思想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指导思想。
其次,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强调家庭的地位和家族的传承,提倡儒家伦理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这种家庭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忙碌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更加渴望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儒家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注重家庭和睦,为当今家庭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最后,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社会和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文化注重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通过严格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得社会和谐、秩序良好。
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儒家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通过崇尚仁义和睦、和合等儒家文化特色,有效地满足了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儒家文化在教育、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但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仍然在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儒家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儒家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有:
一、文化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二、思想影响: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
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倡导仁爱、义理、礼仪等道德原则,并强调君子行为规范。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道德沦丧、个人利益至上等。
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注重培养人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注重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提倡仁爱,正视家庭和社会关系,重视人的感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其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对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尊重家长、敬重长辈,注重家庭中的孝道,提倡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问题在社会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提供了解决家庭问题的有效途径。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礼仪、道德规范和正义,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也被运用到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中,通过恪守道德规范和实践义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再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个人的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中,儒家思想对于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也被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中,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此外,儒家思想对于企业和领导者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君子之道,追求道德和行为的高尚水平。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儒家思想对于企业道德和领导者的修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强调诚信、正直、公正和负责任的经营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体现在人文关怀、家庭和社会秩序建设、教育发展以及企业和领导者的修养等方面。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及经济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及经济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在人文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儒家思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稳定与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一、人文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在家庭方面,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崇尚家族观念。
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所改变,但是儒家思想依然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尊敬父母长辈,增进亲情,从而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社会方面,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倡仁爱和友善。
这种思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也在社会风气的形成与改善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还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
现代社会追求个人自由与个性发展,但过度个人主义也会导致社会冷漠与道德沦丧。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操守和品德修养,强调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奉献精神。
在当今社会,不论是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组织,都开始重视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些都和儒家思想的人文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儒家思想对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对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君臣之间的信任和忠诚,倡导节俭而勤劳的生活态度。
这种精神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注重农业经济的国家,儒家思想中的一些价值观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节俭、忍耐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理念也在当代商业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取舍之道,让人们学会权衡利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声誉。
这种道德约束可以减少商业欺诈和道德风险,对于维护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重视教育的理念也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以其注重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特点,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

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元素。
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践行儒家思想。
一、仁爱之心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心”,即应该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冷漠,甚至是敌视和仇恨。
因此,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践行“仁爱之心”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坦诚、包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同事。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以关爱、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家人。
在社交中,我们应该以尊重、察言观色、关心他人的心态对待朋友。
二、礼仪之治儒家思想还强调礼仪之治。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之治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实践价值。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遵守家规,尊重长辈,讲究礼节。
在学校和社会中,我们应该注重仪式感,讲究礼貌和礼仪,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自己的风度和气质。
礼仪之治还可以预防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
例如,在社会治安问题上,加强公共卫生的宣传,培养人们的卫生意识,制定合理的社会规范和法律,以及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都是在践行礼仪之治。
三、学问之道儒家思想还强调学问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学问之道尤为重要。
我们要勤于学习,在学问中追求真理,探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学问之道还包括教育方法和理念。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信心。
四、和合之道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所强调的和合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和合之道的实践意义尤为重要,它关乎着社会和谐和个人幸福。
实现和合之道,需要我们摒弃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利益固化观念,培养广阔的胸怀和协调的关系。
要注重和谐的沟通,注重和谐的共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从而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五、自我修身之道最后,儒家思想还强调了自我修身之道。
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和挑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清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中国学术思想两千余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培养并规范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
儒家思想为世代统治者所用,一度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具,近代社会变革中,更被视为是时代进步的“绊脚石”而被全盘否定、激烈地抨击,一味地追求“西化”。
然而,西方思想的传入,并没有冲洗掉儒家思想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儒家思想已植根于民族的骨髓及血液里。
1儒家指“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
”按照代表性的说法,“儒家有以下特点:①宗师孔子,视其言行如最高准则;②以《诗》、《书》、《乐》、《礼》、《易》、《春秋》为经典;③提倡仁义,以为行为准则,④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2儒家思想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更注重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
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崇义重德,以仁、礼、义等为道德规范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注重培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朝代不断的完善和发扬,儒学也以各个形态融入到民族血脉中。
本文将尝从心里、法律等多维角度进行剖析,讨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儒家思想一对现代心里质询的启示儒家思想曾居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
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应当充分关注。
就儒家的历史作用看,儒家自西汉成为中国主要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4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5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问题,也源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信念与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
过去一直不受主流心理学重视的信念与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甚至被认为是心理学及身心医学的前沿问题。
这样,如果要研究中国人的信仰与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话,就不能不从儒家思想入手。
因为,从历史事实看,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的核心。
“《论语》这本书所宣传、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范’、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惯、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
”67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主张,相信不少人有疑虑: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到底该如何看?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作用的大小如何?儒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其他心理咨询理论的关系如何?等等。
根本看,这些问题涉及到儒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的定位问题,它们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儒家心理咨询的作用定位。
8这个问题与儒家思想的价值争议联系在一起。
目前,不少人认为,儒家思想是过时的,对人的心理甚至有负面影响。
本文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本文的基本主张是,儒家思想的心理功能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积极的一面要应用,对于消极的一面要矫正。
探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目的,就是发掘儒家思想中积极的或者是适合心理咨询需要的知识,并将其心理学化。
至于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同样需要深入的研究,而不是表面的、似是而非的主观判断。
91关于人生的意义:生命空虚感或人生意义失落是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10。
如何使来访者获得生命意义1修改引用山东大学张伟《儒家思想及现代意义》2008年10月15日第一页2转引TheBordofEncyclopedia.Chineseencyclopedia:psychology.Beijing:ChineseEncyclopediaPress(inChinese). 1991. 730~73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30~731)3修改引用山东大学张伟《儒家思想及现代意义》2008年10月15日第一页4转引DuWeiming.TheEastAsianvaluesandmulti-modernity(inChinese).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Press, 2001. 120, 132(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0, 132)5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16转引LiZehou.TheexplanationsofAnalects.Beijing:SanLianPress(inChinese), 2004. 1~27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28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39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310转引GouldWB.TranslatedbyWeiZimu.ViktorE.Frankl.Lifewithmeaning(inChinese).Beijing:ChineseLightIndustryPress,2000. 17 (GouldW B.弗兰克尔著.常晓玲等译.意义与人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17)感,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些心理咨询学说甚至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建立的。
如弗兰克意义疗法。
11关于人生的意义,儒家认为人生来具备不同于动物的特性。
如《尚书》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在儒家看来,人的这一天然特性,规定了人就应当成为具有文化性的生命体。
程子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
其本也真而精。
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
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
其中动而七情出焉。
曰喜、怒、哀、惧、爱、恶、欲。
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
故学者约其情使合于中,养其性而已。
然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焉。
”12在儒家看来,人既然为五行之秀,自然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之性,也包含了喜、怒、哀、惧、爱、恶、欲的情感体验。
因此,应体认和发展自己的善端,约情、养性、明心、力行,最后成为有德性之人。
如此,儒家为人的文化化、社会化找到了“天性”或“本性”基础。
在儒家看来,人既然是善的,就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天然义务,人生而具有使命。
在这样的使命展现过程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以体现。
这其实从人存在的天然特性,回答了人的终极价值和现实伦理行为的性质,形成了儒家的人生意义理论。
相比较于宗教学说(彼岸的上帝主张),儒家的人生意义从生活经验出发,更具有经验性的说服力。
儒家的人生意义思想研究,主要在哲学或人文领域进行。
零散的研究表明,儒家的生命意义认识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关系。
如“人本质上是善良的”与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满意度(SWLS)相关系数为- 0.28、- 0.26、0.20,均达到显著水平。
这意味着,越认同这样的看法,抑郁、焦虑越低,而生活满意度越高。
13当然,更直接、系统的实证材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42对于生死教育:生死是人长情,儒家首先认为,生死均是自然过程。
在他们看来生死是同道的。
程子曰:“昼夜者,死生之道也。
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
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15“人所以生,精气聚也。
人只有许多气,须有个尽时;尽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
人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魂升也;下体渐冷,所谓魄降也。
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也。
”16既然儒家把生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儒家就化解了人对死的恐惧;其次,虽然儒家把生死看作自然的事情,但不意味着不思考人的永恒价值。
儒家认为人生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道、德或仁。
如“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在儒家看来,人的道德生命比物质生命更重要,因为人的道德生命使生命价值永存。
不过,儒家又强调,虽然在特殊的情况下,道德生命重于物质生命,但人并没有权力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因为人的存在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珍爱自己的存在。
可见,儒家的生死观一方面化解了人对生死的恐惧,另一方面为生命永恒提出了方向—道德使人永恒。
儒家的生死观在现代心理学中基本上被忽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生死观有的已经被发展为心理咨询学说。
如森田疗法就认为,人因生的欲望和死亡的恐惧,而产生诸多的神经质症状,其解决的方法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18。
其学说有道家的思想资源。
这启发,儒家生死观,对心理咨询会有一定的价值。
193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认知是个体人际交往技能的基本构成因素。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判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11转引GouldWB.TranslatedbyWeiZimu.ViktorE.Frankl.Lifewithmeaning(inChinese).Beijing:ChineseLightIndustryPress,2000. 17 (GouldW B.弗兰克尔著.常晓玲等译.意义与人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17)12转引ZhuXi.ExplanationsonthefourConfucianclassicbooks)(inChinese).ChinaPublishingHouse, 1996. 71, 35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6. 71, 350)13转引JingHuaibin.Confuciancopinganditsroleinmentalhealth(inChinese).ActaPsychologicaSinica, 2005,37(6): 650~657(景怀斌.儒家式应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心理学报,2006,38(1): 126~134)14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4 15转引ZhuXi.ExplanationsonthefourConfucianclassicbooks)(inChinese).ChinaPublishingHouse, 1996. 71, 35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6. 71, 350)16LiJingde.CollectionofZhuxi'swords(inChinese).Beijing,China:ChineseBookHouse, 1989. 37, 61, 470, 2631, 277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 37, 61, 470,2631, 2773)17转引ZhuXi.ExplanationsonthefourConfucianclassicbooks)(inChinese).ChinaPublishingHouse, 1996. 71, 35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6. 71, 350)18QianMingyi.Psychologicalcounselingandtherapy(inChinese).Beijing,China:BeijingUniversityPress, 1994. 253~266(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53~266)19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ActaPsychologicaSinica(景怀斌.儒家思想对现代心理学质询的启示)374同样离不开人际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