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恒牙牙根及根管解剖

合集下载

第二章牙齿简介牙齿解剖结构

第二章牙齿简介牙齿解剖结构

第二章 牙齿简介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

第一副乳牙会被第二副恒牙替换。

牙齿解剖结构每颗牙由可见部分的牙冠,埋于颌骨中的牙根(牙根由一根或几根以上组成)以及牙冠和牙根相接部分的牙颈组成。

牙齿有三层(图2.1)最外层的牙釉质,主要由无机物组成,为人体最坚硬的物质。

第二层是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主要由有机物组成。

在某种程度上,它本身具有修复的功能。

最内层是牙髓,牙髓由淋巴,神经,血管组成。

神经和血管通过根尖孔,进入根管到髓室。

在牙髓里有成牙本质细胞能促成牙本质的形成。

血管把营养供给牙髓和牙本质。

牙髓还具有感觉及防御的功能。

牙尖牙冠牙根根尖孔牙骨质牙本质牙髓牙沟牙釉质牙颈图 2.1 牙齿纵断解剖面牙根覆盖着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牙骨质。

乳牙最初萌出的牙称为乳牙或奶牙,共有20颗。

每个区各5颗。

2颗乳切牙(乳中切牙,乳侧切牙),1颗乳尖牙,2颗乳磨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切牙和尖牙只有一个根,上磨牙有3 个根,下磨牙有2 个根。

乳牙的形态除乳磨牙外,其它乳牙都比恒牙小。

前牙牙冠较似铲形,而磨牙短粗。

牙釉质比较薄,慢慢会变厚,长出的乳牙洁白。

牙髓腔比恒牙大,髓角高突。

特别磨牙近中面遭到损坏后,它会迅速地影响到牙髓。

前牙根相对于牙冠的长度会显得较为狭窄。

乳磨牙牙根细长,牙根向外张开,这样能把营养供给正在发育的小恒磨牙。

图 2.2 乳牙乳牙的萌出和脱落乳牙萌出的时间是在婴儿6个月到2岁半之间。

其生长的顺序一般是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大约在6-13岁之间,牙根被吸收后,乳牙会自然脱落,脱落顺序一般是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表 2.1)表 2.1 乳牙萌出和脱落的平均年龄表乳牙萌出时间乳牙脱落时间(图2-2)牙齿上颌牙和下颌牙 (月) 下颌牙 (年) 上颌牙 (年)6-7 5-7 6-7 (I)乳中切牙7-9 7-8 7-8 (II)乳侧切牙18-20 9-12 10-12 (III)乳尖牙12-15 9-11 9-11 (IV)第一乳磨牙24-36 10-12 10-12 (V)第二乳磨牙恒牙恒牙由28-32颗组成,每个区有2 颗切牙 (中切牙,侧切牙), 1颗尖牙, 2颗小磨牙(第一小磨牙,第二小磨牙) ,和3颗大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恒牙

恒牙
恒牙
牙齿
目录
01 萌生时间
03
年轻的组织学特点及 临床意义
02 年轻的定义 04 牙外伤的分类
基本信息
恒牙是指人类六岁左右乳牙开始逐渐脱落,第一磨牙首先长出,大部分恒牙在14岁左右出齐。恒牙全部出齐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萌生时间
萌生时间
中切牙6-8岁 侧切牙7-9岁 尖牙9-12岁 第1前磨牙10-12岁 第2前磨牙10-12岁 第1磨牙6-7岁 第2磨牙11-13岁 第3磨牙17-25岁或更迟
谢谢观看
年轻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年轻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年轻恒牙的釉质在萌出时已基本成熟,但比成熟恒牙的釉质薄、矿化度低,外伤时易发生釉质折裂。 年轻恒牙的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的粗大,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矿化度低,外伤冠折累及牙本质时,细 菌容易进入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 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比成熟恒牙的疏松,牙髓的血管丰富,生活力旺盛,故其抗病能力和修复功能都较强, 有利于控制感染和消除炎症。因此,当年轻恒牙的外伤累及牙髓时,是临床治疗中保存活髓的有利条件。
牙外伤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牙外伤的分类牙外伤可造成牙体硬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冠折、根折或冠根折;也可同时累及牙髓组织导致缺血或折断,牙 髓被细菌感染时导致牙髓坏死;可发生牙周膜的充血、出血或牙周韧带断裂,牙龈出血或撕裂;牙槽突和牙槽窝 不同程度的骨折等。国际牙外伤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DentalTraumatology,IADT)通过对牙 外伤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预防方法的研究,制定了牙外伤的临床治疗指南。于2001、2007、2012年向全世界 推荐使用牙外伤的国际分类法及临床治疗指南。
年轻的定义
年轻的定义

恒牙解剖形态

恒牙解剖形态

牙齿畸形
定义:牙齿畸形是 指牙齿在发育过程 中出现的异常形状 和排列
分类:包括牙齿大 小异常、牙齿数目 异常、牙齿形态异 常等
原因: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如疾病、 药物、外伤等)
预防和治疗:定 期口腔检查早期 干预和治疗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除牙菌斑
定期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口腔问题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牙齿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护牙齿健康。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口腔癌等严重疾病提高治愈率。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正确的刷牙方法
选用软毛牙刷避 免使用硬毛牙刷 以免损伤牙齿表 面
位于尖牙和磨牙之间
前磨牙
牙冠较大形态略似圆锥形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主要功能为协助咀嚼食物
后磨牙
组成:包括第一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 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位置:位于口腔后部靠近喉咙处 特点:体积较大咬合面复杂
咀嚼功能
恒牙的咬合关系较为稳定能 够保证牙齿的协调运动
恒牙的形态和排列有助于食物 的切割和研磨提高咀嚼效率
恒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 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咀嚼力
恒牙的咀嚼功能对于消化和 营养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发音和言语功能
恒牙位于口腔 中是发音和言 语功能的主要
承担者
恒牙的排列和 形状有助于形 成清晰准确的
发音
恒牙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对于 保持言语的清 晰度和连贯性
至关重要
恒牙的缺失或 损伤可能会影 响发音和言语
牙齿错位
定义:牙齿错位是指牙齿位置不正或排列不整齐与邻牙形成间隙或重叠 原因:多由于乳牙滞留、乳牙根未吸收或恒牙胚位置不正所致 分类:分为水平错位、垂直错位和旋转错位三种类型 治疗方法:轻度错位可采用正畸矫治严重错位需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恒牙外形及临床应用解剖

恒牙外形及临床应用解剖

恒牙外形及临床应用解剖恒牙是人类咬合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口腔中起着多个重要的作用,如咀嚼、咬合、发音和外观。

恒牙有不同的外形和结构,每一种恒牙都有其特定的临床应用和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恒牙的外形及其临床应用。

恒牙分为前牙和后牙两种类型。

前牙主要是用于剪切和切碎食物,外观也很重要。

上颌前牙共有4颗,从中间向两侧分别是两颗中切牙和两颗侧切牙。

中切牙的外形呈矩形,边缘整齐直线。

侧切牙的外形则呈楔形,切割边缘有一高一低的直角。

下颌前牙也有4颗,外观和上颌前牙类似,但比上颌前牙略小。

牙齿的后牙包括磨牙和尖牙两种类型。

磨牙主要是用于磨碾和咀嚼食物,形状较为复杂且功能多样化。

上颌磨牙共有6颗,从中间向两侧分别是两颗第一磨牙、两颗第二磨牙和两颗第三磨牙。

第一磨牙是磨牙中最大最强壮的一颗,形状呈长方形,具有4个尖峰,用于咀嚼肉类和坚硬食物。

第二磨牙外形两侧略呈三角形,也有4个尖峰。

第三磨牙通常被称为智齿,形状较不规则,有时甚至缺失。

下颌磨牙与上颌磨牙相对应,也是6颗,形态和功能相似。

除了第三磨牙,上颌和下颌的其他磨牙在形状和结构上都较为相似。

除了以上所述的牙齿类型,还有小臼齿。

小臼齿位于磨牙和尖牙之间,也称为前臼齿。

上颌小臼齿共有2颗,形状呈长方形。

下颌小臼齿也有2颗,形状与上颌小臼齿类似。

恒牙的临床应用主要涉及修复、替换和矫正。

由于牙齿的自然形态和结构,不同类型的牙齿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应用。

对于前牙,由于其外观重要,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正畸矫治、牙齿美容修复和牙齿缺失的替代。

正畸矫治主要通过牙齿矫正器来调整前牙的位置和对齐度,以达到美观和咬合功能的改善。

而牙齿美容修复则通过牙齿镶瓷、贴面和牙色校正等方式来改善前牙的外观和色彩。

对于前牙缺失的情况,常见的替代方式包括固定桥梁和种植牙。

对于后牙,主要的应用是修复和替代。

后牙可能存在龋齿、折裂或缺失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常见的修复方式包括牙齿填充、根管治疗和修复性抛光。

恒牙的髓腔形态

恒牙的髓腔形态

唇舌剖面:
梭形颈缘最厚。切嵴缩成尖形近牙冠中1/3,颈缘向根尖缩小变细
横剖面观:
圆▲,似牙根外形,居中央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略厚 约为颈部一半,呈圆形,居中央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厚
2.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似上颌中切牙,但略小。
髓室顶较整齐,近牙冠中部,为髓腔最宽处、髓腔宽度从 牙颈至根中部逐渐缩小,至根尖1/3才显著缩小。

横剖面:
髓室呈椭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颊舌向中分缩小呈肾形
单根管-椭圆形,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呈圆形,偶三根管,颊侧两管小
28%
31%
27%
14%
颊舌2根各1根管 窄扁,颊舌径大 2或1个根尖孔通 1-2,2-1分而复合, 至根尖缩小 体外 合而复分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似上4,近远中宽度较窄,颊舌厚度较大,颊、舌髓角较短,于牙 冠颈部1/3。 根管有4种类型:单根单管型(48%)单根双管型(19%);单根 单双管型(29%);双根双管型(4%)
前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 从舌面窝中央,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 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 线片上, 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射的 角度才能显示。 下颌前牙在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根管口的数目。 下颌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近中根管壁 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根管治 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恒牙的髓腔形态
切牙的髓腔形态

与相应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根管多为单根管 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上颌中切牙髓腔形态
髓腔大 根管粗 单根管 无明显界限

恒牙解剖形态

恒牙解剖形态

上颌中切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面观
上颌第一前磨牙
❖1、牙冠 ❖(1)颊面
❖ 1)不规则五边形 ❖ 2)颊尖顶略偏远中(区分左右) ❖ 3)近中缘近颈部处凹陷 ❖ 4)颊轴嵴与牙体长轴近平行,
90 °
❖(2)舌面
❖1)似唇面,稍小 ❖2) 近远中边缘嵴、近远中牙尖
嵴、舌隆突明显
❖3) 舌轴嵴 :近、远中舌窝 ❖4)外形高点:颈1/3的舌隆突
❖(3)邻面
❖1)似三角形 , 远中面比 近中面更为突出且短小
❖2)牙颈线弧度较上颌中切 牙低平
❖3)近中接触区距切角近、 远中接触区距切角远
❖4)牙尖顶位于牙长轴唇侧
,髓角在接近冠的中1/3处。
(2)唇舌切面:梭形 ❖ 颈缘处最宽,向切嵴及根尖逐渐变细 ❖ 髓室的近远中径〉唇舌径。 (3)根颈部横断面: ❖ 圆三角形,唇侧宽于舌侧
上颌侧切牙
与中切牙比较记忆 1、牙冠
(1)唇面 1)外形轮廓: ❖比上颌中切牙短窄、圆突, 2)近中切角似锐角,远中切角呈
圆弧形(区分左右) 3)发育沟、唇颈嵴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
❖1、尖牙位于口角处,根长粗大,起支撑口角作 用。上颌尖牙缺失者,口角上部塌陷,对面形 影响较大。
❖2、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发生龋坏的机 会少。
❖3、由于牙根长,在牙槽窝内稳固,通常是 口内保留时间最长久的牙。修复时多作基 牙。
❖4、上颌尖牙牙根多为圆锥形单根,拔牙时 可使用旋转力。下颌尖牙的牙根稍扁圆, 拔牙时应使其唇舌向脱位,在牙已松动的 情况下,可适当配合使用较小的旋转力。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提要人类恒牙共32颗,左右对称,上下对应,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组。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对美观有较大影响,同时影响发音。

其形态特点是唇、舌面呈梯形,邻面呈楔形,切端薄,牙根多为单根。

尖牙位于口角,主要功能是穿透、撕裂食物,对于支撑唇、面部外形具有重要意义。

其形态特点是牙冠含有1个牙尖,牙根多为单根。

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捣碎食物,牙冠约呈立方体形,颊、舌面呈五边形,邻面呈四边形,面由2~3个牙尖组成,牙根若分叉多分为双根。

磨牙的主要功能为磨细食物,是咀嚼功能活动中最重要的牙。

牙冠较宽大,面尖、窝、沟、隙较多,多为2~3个根,但第三磨牙变异较大,常有融合根或多个牙根。

乳牙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组,共有20颗。

除第一乳磨牙外,其他乳牙形态及功能与对应的恒牙多有相似之处。

牙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其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显著缩小。

髓腔包括髓室和根管系统。

髓腔的形态可发生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牙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牙的演化特点、牙体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牙发育和萌出特点、牙及其支持组织关系的学科。

学习和掌握牙体解剖生理知识可为口腔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节牙的演化生物的演化过程源远流长。

在种系演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自身的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

咀嚼器官的形态发生也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

用解剖学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中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类群牙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称为牙体比较解剖学(dental comparative anatomy)。

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各类脊椎动物牙的异同,追溯其形态变化痕迹,阐明其演化关系,可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纲鱼类牙齿主要用以捕捉食物,而无咀嚼功能。

全口牙的形态多为三角片(图2-1)或单锥体形,故称为同形牙(homodont)。

在每一牙的舌侧,均有若干后备牙(图2-2),牙缺失后可由后备牙补充,去旧更新,终生不止,故称之为多牙列(polyphyodont)。

牙齿的解剖结构阐述

牙齿的解剖结构阐述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牙齿的解剖结构阐述
牙齿的解剖结构阐述: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呈弓状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牙具有机械加工(咬切、撕裂、磨碎)食物和辅助发音的作用。

每个牙均可分为三部分,露出于口腔内的叫牙冠,嵌于牙槽内的叫牙根,介于两者之间狭细的部分叫牙颈。

牙主要由牙质构成。

在牙冠,牙质外面还另有光亮坚硬的釉质,牙根的表面覆有粘合质。

牙内部的空腔叫牙腔或髓腔,牙根的内部特别叫做牙根管,牙根管末端的小孔叫牙根尖孔。

牙的神经、血管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至牙腔,与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牙髓,当牙髓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

牙周膜是介于牙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医学教育|网搜集藉之将牙和牙槽骨紧密结合,固定牙根,并能缓解咀嚼时的压力。

牙槽骨是牙根周围牙槽突的骨质。

牙龈是紧贴牙槽骨外面的口腔粘膜,富含血管,其游离缘附于牙颈。

人类的牙由于杂食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切牙的牙冠呈扁平凿子形;尖牙的牙冠呈锥形;前磨牙的牙冠呈立方形,咬合面上有2-3个结节,以上各牙均各有一个牙根;磨牙的牙冠大,也为立方形,咬合面上有4-5个结节,下颌磨牙有两个或三个牙根,上颌磨牙有三个牙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恒牙牙根及根管解剖

(一)上颌中切牙
为单根管的单根牙,根管呈锥形,唇腭径宽,有明显的根尖缩窄。

约24%有侧支根管,通常位于根尖1/3区。

牙根多为直根(75%),若有弯曲,一般偏向远中或唇侧。

根管的方向与牙根相一致。

(二)上颌侧切牙
结构似上颌中切牙,根管直径较上颌中切牙略小。

26%有侧支根管。

牙根大多弯向远中(53%)或为直根(30%),根管方向与牙根一致。

(三)上颌尖牙
是人类中最长的牙,有一粗大的单根管,到根尖缩窄区逐渐变细。

30%有侧支根管。

牙根一般为直根(39%)或偏向远中(32%),有时也可能偏向唇侧,腭侧或呈“S”型弯曲。

有些病例的根尖纤细,在X线片上难以看清,若在根尖进行根管机器预备时未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使根尖部受到破坏。

(四)上颌第一前磨牙
54.6%为双根牙。

43%为单根牙,另有2.4%为三根牙。

无论在单根或双根牙中,有69%是2-2型根管。

腭根管是倆个根管中较大的一个。

但也有26%为一个根尖孔,其中多数为2-1型根管(18%),少数1-1型根管(8%)。

颊、腭倆个根管之间常有交道支。

49.5%有测支根管,其中11%在颊腭俩面管间。

在三根牙中,有三个根管和三个根尖孔。

二个在颊侧,一个在腭侧。

单根管一般为直根(38.4%)或向远中弯曲(36.8%),有时也可能向颊侧或呈“S”型弯曲。

双根牙的颊根可向腭侧弯曲(36.2%)或为直根(27.8%),也可能向远中,颊侧或呈“S”型弯曲。

腭根有44.4%是直根,或向颊侧弯曲(27%),其他也可向远中,腭侧弯曲。

(五)上颌第二前磨牙
绝大部分上颌第二前磨牙是单根牙(90.3%)。

仅有2%有完整的双根,另有7.7%的双根牙有部分融合。

一般为直根(37.4%)或向远中弯曲(33.9%),有时也可向颊侧或呈“S”型弯曲。

75%是单根管。

若为双根管。

可以是2—2型根管或2—1型根管,也可能是1—2型根管。

根管一般都有弯曲,可弯向远中,颊侧,腭侧,等,只有少数根管是直的。

测支根管发生率为:59.5.%。

(六)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三个牙根和三个根管。

即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腭根。

近中颊根颊腭径宽,牙根多向远中弯曲(78%),也有部分直根(21%)。

近中颊根1—1型根管为64%,是三个根管中最窄的根管。

有22%近中颊根会分成第二根管,即2—1型根管。

该根管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发现,即使找到,就是用小号的器诫也难以进入。

另有14%有倆个完全独
立而清晰的根管,即2—2型根管。

但也有报道2—1型根管为37%,而2—2型根管发生率大于40%。

远中颊根是细小而略呈圆形的牙根,直根多见(54%),也可向远中,近中或呈“S”型弯曲。

远中颊根为单根管,测支根管发生率为36%。

腭根是上颌磨牙中最粗长的牙根,为单根管。

仅40%是直根,55%向颊侧弯曲。

由于向颊侧弯曲在X线上不能显示,术者在根管清理成形时必须意识到这种可能性以避免根管的侧穿。

40%的腭根有测支根管。

侧支根管不仅在牙根(45%),也可能出现在跟分叉(18%)。

上颌第一磨牙无可争议是口腔中最重要的牙,但由于其根管结构系统,尤其是近中颊根的根管结构的复杂性,也成为髓病治疗失败率最高的牙,因此在根管治疗时,若近中颊根的根管的呈现“长线型”或近中颊根的根管口较偏颊侧时应注意寻找是否存在近中舌根管。

(七)上颌第二磨牙
通常为三根,根间距小,因此颊根可能会融合,偶尔三根融合一个锥形根管。

腭根一般是直根,但有37%向颊侧弯曲。

近中颊根一般向远中弯曲,仅少数(22%)是直根。

远中颊根多为直根,部分可向近中弯曲。

三根牙一般是三根管,近中颊根出现第四根管的可能性较上颌第一磨牙低,如果颊侧牙根融合成一个颊根,则为双根管,即一个颊根,一个腭根,偶见三根管,单根牙为单根管。


(一)下颌中切牙
下颌中切牙牙根呈近远中径窄,唇舌径宽的扁形单根。

多为直根(60%),也可能向远中和唇侧弯曲。

根管结构中多为1—1型根管(70%),有时也可能为1—2—1型根管,2—1型或2—2型根管。

侧支根管出现率为20%。

(二)下颌侧切牙
下颌侧切牙虽然牙体略大于下颌中切牙,其牙根与根管基本结构与下颌中切牙相似,侧支根管的出现率约18%。

(三)下颌尖牙
一般为单根牙,偶尔出现双根牙。

牙根多为直根(68%),有时也可能向远中或唇侧弯曲。

下颌尖牙根管结构通常为1—1型根管,有时也可能是1—2—1型根管,偶尔出现2—1型和2—2型根管。

侧支根管出现率为30%。

(四)下颌第一前磨牙
通常为一细小,锥形牙根,在根尖1/3可能会分成2支或3支。

一般为直根(48%)或向远中弯曲(35%),有时也可能向舌侧弯曲或呈“S”型弯曲。

根管结构多为1—1型根管(70%),有时也可能是1—2型根管(24%),1—2—1型根管和2—2型根管较少见。

侧支根管的发生率为44.3%。

(五)下颌第二前磨牙
通常为单根牙,双根或三根罕见。

牙根多为直根(39%)或向远中弯曲(40%),少数也可能向颊侧弯曲或呈“S”型弯曲。

根管结构通常是单根管即1—1型根管(97.5%),1—2型根管少见。

侧支根管的发生率为48.3%。

(六)下颌第一磨牙
通常有2个分离的牙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有时在近中跟或远中根可能出现第三牙根(5.3%)。

近中根多向远中弯曲(84%),少数为直根(16%)而远中根多为直根(74%),少数向远中弯曲(21%),也有可能向近中弯曲。

通常为三个根管。

近中为颊、舌倆个根管,其中多为2—2型根管(41%)和2—1型根管(28%),也可出现1—1型根管,2—1—2型根管和1—2型根管,3—3型根管少见。

远中根管多位1—1型根管(70%),也可能为1—2型,2—1型或2—2型根管,极少数为2—1—2型根管。

当远中根出现双根管时,则可出现四个根管。

近中根的侧支根管出现率为45%,远中根侧支根管出现率为30%,在根分叉出侧支根管的出现率为23%。

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多有弯曲,另外,如果远中出现第三牙根即远中舌根时,其根尖1/3一般向颊侧弯曲,因此。

根管预备时,应该有所注意。

另外,远中根管口有时颊舌向呈非常宽的带状,这种解剖特征也应注意是否有双根管存在的可能,有时远中颊舌侧俩个根管可能相距非常远。

(七)下颌第二磨牙
一般为双根(71%)牙,但也可能是单根(27%)或三根(2%)。

单根牙多为直根(53%),也可能是直根向远中弯曲(26%)或呈“S”型弯曲(19%)。

双根牙的近中根多向远中
弯曲(61%),也可能是直根(27%)或呈“S”型弯曲。

远中根多为直根(58%),也可能向远中,近中弯曲或呈“S”型弯曲。

通常有三个根管,有时也可能出现2个甚至1个根管。

近中根根管结构一般为1—1型根管(27%),2—2型(26%)或2—1型(30%)少数为1—2型根管。

远中根多为1—1型根管(92%),偶尔出现2—2型,2—1型和1—2型根管。

有时牙根融合形成“C”型牙根和根管(10%)。

“C”型根管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远中根管与近中颊根管相连,有时甚至是与近中舌根管相连形成“C”另一种是根管口部分相连呈“C”型,而根管并不融合。

在临床上“C”型根管做髓腔检查时,有时会被误认为髓底穿,应注意和髓底穿孔相鉴别。

一般来说“C”型根管的髓底较偏颊侧,而且,检查时不会出现疼痛和出血,髓底穿孔一般位于髓底的中部或偏舌侧,锐器探测时会有疼痛和出血。

另外“C”型根管在术前X线片上不易观察,沿着牙根的走向其形态和数量也可以有变化,这些也给根管清理、充填和修复带来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