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和交换机基础讲解
4.以太网及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局域网标准( ):IEEE802标准集 局域网标准( 续):IEEE802标准集
•IEEE802.1------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IEEE802.3-------以太网 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4-------令牌总线网 Token-Bus •IEEE802.5-------令牌环网 Token-Ring •IEEE802.6-------城域网 •IEEE802.7-------宽带局域网 •IEEE802.8-------光纤技术 FDDI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802.12------需求优先 •IEEE802.13 ------(未使用) •IEEE802.14 ------电缆调制解调器 •IEEE802.15 ------无线个人网 •IEEE802.16 ------宽带无线接入 •IEEE802.17 ------可靠个人接入技术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数据帧的转发/ 数据帧的转发/过滤
地址学习
MAC地址表 地址表 初始的MAC地 初始的MAC地 址表为空 E0: E1: E2: E3:
主机A: 主机 : 00-D0-F8-00-11-11
E0
E1
主机B: 主机 : 00-D0-F8-00-22-22
网络基础和交换机基础培训

腾讯 OICQ
即时通讯
在线影视
THANKS FOR WATCHING
主要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
路由器概念
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
路由
1
路由器
执行“路由”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使用一种或者更多度量因素的网络层设备,它决定网络通信能够通过的最佳路径。路由器依据网络层信息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前向转发到另一个网络。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02
是一个世界性的网络;
03
主要采用TCP/IP技术;
04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05
由众多路由器连接而成;
06
是一个信息资源网。
Internet特点
NSP
NSP
NSP
ISP
ISP
路由器
……
网络服务 提供商
因特网主干网
因特网 服务商
电话线
DDN专线
干线网
HUB
干线网
Internet的概念
网络浏览
WWW(World Wide Web)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通过WWW浏览,我们可以查阅各种感兴趣的内容。
01
计算机网络介绍
SOHO
Server
Intranet
移动
宽带上网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连接方法,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功能
服务供应商 数据传输 资源共享
2
路由器
01
工作层次不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一.实验原理1.1以太网交换机基础以太网的最初形态就是在一段同轴电缆上连接多台计算机,所有计算机都共享这段电缆。
所以每当某台计算机占有电缆时,其他计算机都只能等待。
这种传统的共享以太网极大的受到计算机数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减少冲突域类的主机数量,这就是以太网交换机采用的有效措施。
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转发时需要确认数据帧应该发送到哪一端口,而不是简单的向所有端口转发,这就是交换机MAC地址表的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包含很多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业务接口、主板、CPU、内存、Flash、电源系统。
以太网交换机的软件主要包括引导程序和核心操作系统两部分。
1.2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方式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配置和哑终端方式配置。
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口配置和Telnet 远程配置。
二.实验内容:交换机配置方法三.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几种常用配置方法四.实验环境: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华为3Com Quidway三层交换机来组建实验环境。
具体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用标准Console线缆的水晶头一段插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上,另一端的接口插在PC机上的Conslole上。
同时为了实现Telnet配置,用一根网线的一段连接交换机的以太网口,另一端连接PC机的网口。
五.实验步骤:(1)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2)根据提示输入连接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的时候选择对应的串口(COM1或COM2),配置串口参数。
串口的配置参数如下: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正常建立与交换机的通信。
Telnet配置:如果交换机配置了IP地址,我们就可以在本地或远程使用Telnet登陆到交换机上进行配置。
(1)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S3526最多支持32个VLAN虚接口,可以在VLAN虚接口上分别配置32个IP地址。
04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及配置

4.1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简介z 以太网由Xerox 公司PARC 研究中心于1973年5月22日首次提出x I c以太电缆分接器接口电缆收发器站点接口控制器终端器以太网系统的真正开端是在夏威夷岛上建造的用于无线电通信的ALOHA 系统。
对于采用广播信道的网络而言,最为关键的一个设计问题就是如何给各个站点分配信道的使用权。
ALOHA 是夏威夷大学的Norman Abramson 和他的伙伴们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其基本思想很简单:用户只要有数据要发送,就让他们发送。
由于广播的反馈性,发送方只要侦听信道就可以知道发出的数据是否被破坏,如果被破坏,发送方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再重发数据。
区别于传统的静态信道访问方法如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LOHA 可以很好的处理数据通信的突发性,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后来,为了尽量减少冲突的发生,在ALOHA 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其中在ALOHA 基础上加入了载波监听的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是最重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改进。
第一个CSMA/CD 系统是由Xerox PARC 建造的一个2.94Mb/s 的系统。
这也是第一个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 )的系统。
1CSMA/CD 规定了一个想传输数据的节点必须执行如下步骤:1、监视信道直到其空闲。
2、传输数据,并监视信道看是否有冲突发生。
3、如果检测到冲突发生,停止传输,发出一个冲突产生信号,再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再回到第一步。
这个随机的时间依如下规则选择:如果数据包冲突了n (n<16)次,则此节点以相同的可能性从0 ,1,..... ,2n - 1中随机选一个数K ,然后等待K * 512 比特时间(例如:在10Mbps 以太网中,1比特时间=10-7秒),如果n>15,则放弃发送。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培训胶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帧。
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MAC地址的,即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交换机通过学习MAC地址,建立MAC地址表,实现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交换机还可以实现VLAN(虚拟局域网)功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提高网络安全 性和网络性能。
接收数据:以太网交换机从网络接 口接收数据帧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培 训胶片
汇报人:
目录
以太网交换机概述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 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 指标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和管理
以太网交换机的故障 排除和维护
以太网交换机的发展 趋势和未来展望
以太网交换机概述
定义: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多个以太网设 备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以太网设备的互连互通。
分类:根据端 口数量、传输 速率、功能等 可以分为多种
类型
应用场景:企 业网络、数据 中心、校园网、
家庭网络等
应用领域:金 融、教育、医 疗、政府、企
业等
应用特点:高 速、稳定、安
全、可扩展
智能化:以太网交换机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配置网络设备 高速化:以太网交换机将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虚拟化:以太网交换机将支持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和管理 绿色化:以太网交换机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 作原理
以太网协议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方式。 以太网协议分为两个部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和接口,如双绞线、光纤等。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逻辑链路和帧格式,如MAC地址、帧校验等。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以太网协议的,它通过MAC地址来识别和转发数据
交换机及路由器基础知识及配置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两者区别: 1、连接在一个HUB上的所有设备构成一个冲突域 , 同时也构成一个广播域; 2、连接在一个没有划分VLAN的交换机上的各个端 口上的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的冲突域,即每一个交 换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一些常见的广播通信
ARP请求: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RIP:一种路由协议。 DHCP:用于自动设定IP地址的协议。 NetBEUI:Windows下使用的网络协议。 IPX:Novell Netware使用的网络协议。 Apple Talk:苹果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使用 的网络协议。
CONSOLE口的使用
• 一般高档路由器和交换机都有本地配置口,称为CONSOLE口,设 备端一般为RJ45接口,主机端一般为9针RS-232接口(串口),若 主机无串口可使用USB转串口进行连接。
SecureCRT软件简介
• 终端仿真器securecrt介绍:适用于 internet 和 intranet,支 持 ipv6 标准。对于连接到运行 windows、unix 和 vms 的 远程系统来说,securecrt 是理想的选择。 主要特性: 广泛的终端仿真: vt100,vt102,vt220,ansi,sco ansi, xterm,wyse 50/60,和 linux console 仿真(带有 ansi 颜 色)。 优秀的会话管理特性: 新的带标签的用户界面 和 activator 托盘工具,最小化桌面的杂乱。会话设置可 以保存在命名的会话中。 协议支持: 支持 ssh1,ssh2, telnet,rlogin,serial,和 tapi 协议。 secure shell: secure shell 加密登录和会话数据,包括以下支持: - 端 口转发使 tcp/ip 数据更安全 - 口令,公钥,键盘交互和 kerberos 验证 - aes,twofish,blowfish,3des,rc4,和 des 加密 - x11 转发 文件传输工具: vcp 和 vsftp 命令行 公用程序让使用 sftp 的文件传输更安全。
网管培训-以太网交换机基础

0260.8c01.1111 0260.8c01.2222 0260.8c01.3333 0260.8c01.4444
B
F0/1 F0/2
F0/3 F0/4
0260.8c01.3333
C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未知单播帧,广播帧: 未知单播帧,广播帧: 执行广播操作Flooding 执行广播操作
谢 谢!
B
0260.8c01.1111
0260.8c01.3333
F0/1
C
F0/2
X X F0/4
F0/3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已知单播帧: 已知单播帧: 过滤操作Filtering 过滤操作
二层交换技术
MAC 地址表
A
0260.8c01.1111
F0/1: F0/2: F0/3: F0/4:
交换机转发帧的模式
存储转发式
存储转发模式下,交换机将收到的一个完整的帧先放 入缓存,之后才将其转发。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对转 发的数据帧进行线路速率匹配、协议转换或差错检测 的情况,如果在差错检测的过程之中,发现数据帧出 错,则将这个错误的数据帧丢弃。此时交换机转发数 据帧的延时于具体learning) 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 帧的转发和过滤(Forword/filter decision) 帧的转发和过滤(Forword/filter decision) 环路避免(Loop avoidance) 环路避免(Loop avoidance)
课程议题
以太网介绍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接口及连接线缆 交换机常见性能参数
交换机配置知识讲解

二、交换机基础配置-命令简介
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视图-端口工作模式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0
端口视图-端口缺省VLAN为100
undo negotiation auto
端口视图-端口关闭自适应
speed 100
端口视图-端口工作速率( 100M或是1000M)
三、交换机高级配置-实例-拓扑
*****单位因业务需求,本地多条业务需每天汇集业务数据方便管理,并把子公司数 据传至总公司。现为客户开通数据专线。客户单位总公司IP:10.10.1.1/24;本地汇
集上行IP:10.10.1.100/24;本地汇集客户电脑IP:10.10.100.0/24;本地业务线条 IP:10.10.101.0/24-10.10.111.0/24。拓扑图规划如下:
三、交换机高级配置--实例-命令
<Quidway>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vlan 50 //新建Vlan 50 上行端口Vlan [Quidway-vlan50]quit //返回系统视图 [Quidway]vlan 55 //新建Vlan 55 本地汇集电脑使用 [Quidway-vlan55]quit //返回系统视图 [Quidway]vlan batch 100 to 110 //新建Vlan 100到110总共11个Vlan 本地业务使用 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Quidway]interface Vlanif 50 // 进入Vlanif 50 视图 [Quidway-Vlanif50]ip address 10.10.1.100 255.255.255.0 //配置Vlanif 50IP地址 [Quidway-Vlanif50]quit //返回系统视图 [Quidway]interface Vlanif 55 //进入Vlanif 55 视图 [Quidway-Vlanif55]ip address 10.10.100.1 255.255.255.0 //配置Vlanif 55IP地址 [Quidway-Vlanif55]quit //返回系统视图 [Quidway]interface Vlanif 100 //进入Vlanif 100 视图 [Quidway-Vlanif100]ip address 10.10.101.1 255.255.255.0 //配置Vlanif 100IP地址 [Quidway-Vlanif100]quit //返回系统视图 //重复以上三步配置Vlanif101 到 vlanif110的IP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发展
1982年IEEE802.3标准的出现,标志着以太网技术标准的 起步。802.3标准规定以太网是以10Mbps的速度运行, 采用CSMA/CD)介质存取控制(简称为MAC)协议在共 享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技术 此时,以太网的组网设备基本采用HUB集线器 (10M/Half Duplex),它是一种共享式的设备 所谓Half-Duplex半双工,即数据的收发使用相同的信道, 收发不能同时进行,效率较低
单播 PC1单播S1SW3交换机基础
交换机的环路问题(续)
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冗余环路;PC1访问PC2时,来 看看会出现什么问题 广播 无论SW有没有PC2的MAC表项,广播包会在环路中无 限转发,而且没有类似TTL的机制的控制,就形成了广播风 暴
SW2 PC2 广播 PC1 广播
HUB Switch Router
当组网设备为HUB、 SW、RT是,冲突域 分别是多少个?
以太网基础
域的概念(续)
广播域 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许多设备都极易产生广 播,所以如果不维护,就会消耗大量的带宽,降低网络的 效率。广播域被认为是OSI中的第二层概念,所以象Hub, Switch等一,二层设备连接的节点被认为都是在同一个广 播域。而Router等第三层交换机则可以划分广播域,即可 以连接不同的广播域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发展(续)
1995年,通过了IEEE802.3u规范,标志着以100Mbps的 速度运行的快速以太网时代的来临; 1998年,IEEE802.3z规范的通过,又使以太网达到了 1000Mbps,即1Gbps带宽; 2002年,又通过了IEEE802.3ae,标志着万兆以太网的 诞生 快速以太网FE、千兆以太网GE、万兆以太网TE 高速的以太网兼容较低速的网络
目录
概述
以太网基础 交换基本原理 ARP原理 实验与练习 小结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 封装转发数据帧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MAC地址自动学习 根据MAC地址表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基础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帧是交换机识别转发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如 何呢? Src/Dst Address 源、目的MAC地址,表示该帧来自何方,去往何处; 合法长度为2或6Bytes,但应用中均为6Bytes Length/Type Code 如果该值≤1500,则表示payload载荷的长度;如果 ≥1536,则表示payload的协议类型 Payload 以太网帧承载的内容
以太网基础
介质/线缆(续)
双绞线 双绞线是现在最常见的传输介质,它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 线组成。两根线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其电磁感应在邻近线 对中产生干扰信号。 双绞线有屏蔽(shielded)和非屏蔽(Unshielded)双 绞线UTP两种,根据性能又可分为5类、6类和7类 应用最普遍的是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频率带宽为100MHz, 传输距离一般为100米左右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续)
根据MAC表进行转发 由于VLAN和组播等内容对交换机的工作流程会产生较 大影响,请在后续的相关中再次比对此流程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续)
根据MAC表进行转发
收到Frame
MAC表中有 源地址? Yes 对应端口 相同? Yes
No
加入MAC表 MAC+Port
以太网基础
域的概念
冲突域 冲突域: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以 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 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在 OSI模型中,冲突域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 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
以太网基础
介质/线缆(续)
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是软而细的、利用内部全反射原理来传导光束的 传输介质,有单模和多模之分(模Mode,入射角) 光纤为圆柱状,由3个同心部分组成:纤芯、包层和护套, 每一路光纤包括收、发两根光纤组成 与同轴电缆比较,光纤可提供极宽的频带且功率损耗小、 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最高可达100公里以上)、传输 速率高(可达数千Mbps)、抗干扰性强,是构建安全性 网络的理想选择
目录
概述
以太网基础 交换基本原理 ARP原理 实验与练习 小结
以太网基础
CSMA/CD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发送流程 Host1发送数据,先侦听媒体,看是否有信号传输 媒体有信号传输,则继续侦听 媒体空闲,则发送数据,侦听继续进行 发送的数据与侦听的不一致,则说明有冲突,立即终 止发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发送;如果完全一致, 则说明发送正常。
交换机基础
以太网帧结构(续)
了解辅助参数,可以加深对数据链路层工作原理的认识; 也可以协助我们计算线速情况的pps 10*(10^6)/[8*(64+12+8)]=14880pps 注意,路由器不能使用这种算法,考虑一下为什么?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续)
MAC地址自动学习 某端口收到以太网帧时,先检查其源MAC地址,如 果交换机的MAC表中没有该内容,就立即添加,主要 会包括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编号 注:暂不讨论VLAN的情况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续)
根据MAC表进行转发 交换机需要转发某以太网数据帧时,先提取其目的 MAC地址并于MAC地址表进行比对: 在MAC中有相应的表项,且对应的端口与接收端口 不同,就转发到对应的端口 在MAC中有相应的表项,但对应的端口与接收端口相 同,则直接丢弃 如果目的地址是广播(全“1”),则广播到所有的其 他端口(该帧的接收端口除外) 如果没有匹配项,同上
以太网基础
CSMA/CD(续)
发送流程 每次发生冲突时,需要等待的时间是按照“指数退避” 法则来确定的,比如第一次冲突时,需要等待4秒,而第 二次冲突时,则需要等待4/2=2秒,依次类推,这样可以 尽量减少冲突重复发生的概率
Host2
Host3
?
Host1
以太网基础
CSMA/CD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接收流程 每个结点都会监听媒体,如果有信号传输,则收集信 息,得到帧;通过判断其目的MAC地址来决定是丢弃还 是进行下一步处理 对于具有组地址或者广播地址的帧,则提交下一步处理
SW1
SW3
交换机基础
交换机的环路问题(续)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 为了解决、避免广播风暴问题,我们引入STP协议来避免 环路问题,STP可以保证交换机在逻辑上以树型连接,从 而避免了冗余环路 常见的STP协议有SSTP、RSTP、PVST、MSTP等,详情请参 阅STP一章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发展(续)
1990年,为了提高网络带宽,一种能同时提供多条传输 路径的以太网设备出现了,这就是以太网交换机,它标 志着以太网从共享时代进入了交换时代。以太网交换机 是一个多端口网络设备,不仅将竞争信道的端口数减少 到2个,还支持在几个端口同时传输数据 尽管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并减少了竞争,但还是参照 CSMA/CD为基本原理 交换机通过查询MAC地址表,以带宽独享的方式进行数 据转发,大大减少了冲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效率
交换机基础
以太网帧结构(续)
注意:Payload的最小有效值为46Bytes,最大是 1500Bytes,所以太网帧的长度有效值为64~1518 Bytes
交换机基础
以太网帧结构(续)
除了Eth帧头外,还需要了解其他的附属信息 Inter Packet Gap 帧间隙,用于控制不同帧之间的发送、接收间隔 Preamble 7Bytes前导字段,由连续的1010组成,用于同步 SFD SFD=10101011,表示帧开始指示符;EFD类似 FCS 4Bytes CRC校验位,用于验证帧是否完整正确
概述
什么是局域网和以太网(续)
以太网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 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 冲突检测(CSMA/CD)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10Mbps。现在的以太网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 CSMA/CD技术的局域网 以太网的基本特征是采用CSMA/CD的共享访问方案,即 多个工作站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所有的工作站都不断向 总线上发出监听信号,但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工作站在 总线上进行传输,而其它工作站必须等待其传输结束后再 开始自己的传输
交换机基础
交换机的环路问题
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冗余环路;PC1访问PC2时,来 看看会出现什么问题 单播 开始,各个SW都没有PC2的MAC表项,所以数据包转 发时,都是以 “广播”进行的,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带 宽浪费 同时还会造成MAC地址学习混乱
SW2 PC2
单
单 播
播
Switch P1 PC1 P2 PC2
Port 1 2 3 4
MAC
交换机基础
什么是以太网交换机?(续)
MAC地址自动学习 由于交换机自身也有一些端口,每个端口都会固化一 个MAC地址,这些信息对于本交换机而言是已知的, 无须学习,所以他们的类型为“静态” MAC地址表实际上还与VLAN的划分有关,详情请参 阅VLAN基础一章 组播的MAC地址是比较特殊的,请参阅组播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