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关于人参皂苷体外转化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word版 (4页)

合集下载

人参皂苷的提取与化学转化研究

人参皂苷的提取与化学转化研究

三、人参皂苷的应用前景展望
3、抗炎免疫:人参皂苷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人参皂苷在抗炎免疫 治疗中的应用,为抗炎免疫药物的研发提供新资源。
三、人参皂苷的应用前景展望
4、抗疲劳:人参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增强体力和耐力。未来可 以研究人参皂苷在运动医学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为运动员和康复患者提供更好 的保健和治疗方案。
三、讨论与结论
三、讨论与结论
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优化提取工艺, 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提取率和纯度,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此外,这种提 取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该工艺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三、讨论与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演示详细介绍了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包括材料与方法、结 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我们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提取率 和纯度,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这种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具 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微生物种类
2、微生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人参皂苷的转化具有不同的效果。细菌和真菌是两种主 要的微生物类型,其中细菌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转化活性,而真菌具有 较大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因此,在选择微生物种类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以选择最适宜的微生物进行转化。
三、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过程中 的基因调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人参,去除杂质和无效部分,确保原料的纯净 度和有效性。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酶法转化制备人参皂苷单体的研究进度

酶法转化制备人参皂苷单体的研究进度

酶法转化制备人参皂苷单体的研究进度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ryer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皂苷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由苷元和糖相连而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其属于萜类化合物,根据苷元不同,可将其分为4 种类型: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齐墩果酸型和奥克梯隆型。

目前,从人参属植物中发现的人参皂苷已经超过180 种,其中150 余种为天然人参皂苷,而研究较多的约有60 余种。

同时,人参皂苷的NMR 标准图谱也已建立,其系统地阐述了人参皂苷的结构式、结构特征、NMR 谱特征等,为人参皂苷单体鉴定提供了参考。

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但不同皂苷单体在药材及提取物中量不同,其药理活性亦有差异,量低而药理活性强的皂苷单体需大量制备,以满足医疗和科研需要。

如何定向提高人参皂苷单体的量,酶法转化进行制备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人员就有效定向获得人参皂苷单体进行了大量研究。

人参皂苷转化制备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微生物转化法和酶法,由于酶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专属性强等特点,该法已成为人参皂苷制备及提高其量的重要方法。

本文就酶法转化制备人参皂苷单体进行综述,为人参皂苷单体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人参皂苷单体主要制备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化学转化法化学转化法指用化学催化剂对皂苷糖基进行水解的方法,其主要包括酸水解法、碱裂解法、重氮甲烷裂解等,尤以酸水解法使用最多;酸水解过程操作简单,但选择性不高、专一性差,并且转化率低。

化学法制备人参皂苷有时条件比较剧烈,而且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等,但该法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效果较好。

如刘志辉等用醋酸水解制备人参皂苷Rg3 工艺优选的实验中,证实此法是制备人参皂苷Rg3 的可行方法,且该法省时、省力、简便。

人参皂苷的提取及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提取及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提取及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王中立;欧阳柳凤;张蔷;王昕;赵玉男【摘要】人参皂苷是人参重要的有效成分,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可以作用于机体多个系统.人参皂苷的提取是进行人参皂苷活性研究的重要前提,现有多种提取工艺被应用,虽都能够获得人参皂苷,但也导致了人参皂苷质量标准的不同,这为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人参皂苷的临床应用设置了障碍.联合优化相关工艺发现高效便捷且质量标准统一的高纯度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能够保证人参皂苷相关研究物质基础的一致性,同时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可以根据最佳工艺的原理改变剂型或改变药物处理方法增加药物疗效,逆向应用则可以补充完善药物质量控制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人参皂苷分离纯化工艺和方法作一综述,为发展优化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6(018)009【总页数】6页(P1596-1601)【关键词】人参皂苷;提取;纯化;研究进展【作者】王中立;欧阳柳凤;张蔷;王昕;赵玉男【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九江332000;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6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或根茎,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在历代中医遣方用药、治疗疾病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多重药理活性,并广泛作用于机体各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1]。

人参皂苷是人参有效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Rc、Rd、Re、Rf、Rg1、Rg2、Rh1和Rh2等50余种亚型组成,根据皂苷元的结构将其分为3个类型:人参二醇型、人参三醇型和齐墩果酸型。

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究 具 有 极 大 的 技 术 优 势和 市场 潜 力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和资源保护 的需要 。其中,人 参、三七和西洋参等 中药 材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医疗 和 保健 功 能 。现 代 研 究
发 现 :部 分 高 生 物 活 性 的人 参 皂苷 在 药 材 中含 量 很 低 或 不 存 在 ,如 人 参 皂 苷 Rg 和 人 参 皂 苷 R 2 成 3 h等 分 , 传 统 的 炮 制 方 法 可 以提 高 这 些 人 参 皂 苷 的 含 量 ,但 其 含 量 仍 然 非 常低 。 因 此 , 亟待 开 展 新 型 绿 色 环 保 生 产 工 艺 的 研 究 以提 高 这 些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的 转 化 率 和 中药 材 资 源 的 利 用 效 率 ,降低 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的 生产成 本 。 2 人参 皂苷 的 药理 学研 究 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类 成 分 在 临床 使 用 过 程 中 安全 有 效 ,药 理 作 用 明确 ,能 够 为 社 会 大众 所 接 受 ,具 有 极 高 药 用 价 值 和 应 用 前 景 。某 些 稀 有人 参 皂 苷对 于
参 属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的 干燥 根 , 是传 统 名 贵 中药 ,
在 我 国和 东 亚 的 应 用 已有数 千 年 。现 代 药 理 学 和 临
床 医 学 研 究 表 明 ,人 参 可 以通 过 多种 通 路 ,对 人 体
的 中枢 神 经 系 统 、 心 血 管 系 统 、 呼 吸系 统 、血 液 及
摘 要 :研究表 明人 参稀有皂苷具有很 强的生物活性,为获得稀有人 参皂苷的各种研究越来越 多,而生物转化法制备稀有 人参皂苷 已成 为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对产稀有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 的方法 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了简 要的综述,并简要展望 了人参 皂苷生物转化研究的前景 。 关键词: 人参稀有皂 苷; 中图分类号 :Q89 1 微生物转化 ; 二醇型人参皂苷; 三醇型人参皂苷 文章编号 :10 -7 12 1)30 0 —5 0 18 5 (0 20 —140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如何获得人参单体皂苷,特别是如何提高稀有人参皂苷 含量,国内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如采用化学法[13]、组织 培养法、酶法[14]、微生物发酵法等获取人参皂苷。早在 1989 年郑光植和王世林[15]就对三七愈伤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 养进行过一系列研究,通过调整培养基,使三七愈伤组织的 生长速率达原初培养愈伤组织的 4 倍。愈伤组织中总皂苷 含量高达 13%,为原植物的 3 倍。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关 于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的文献,主要是针对人参中稀有皂苷
开发新药奠定基础 从肠道中分离出可以转化人参皂苷成 compound K
的乳酸菌,发酵后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毒性 使用该菌株及工艺制备人参皂苷 compound K,生
产成本低、杂质少,产物得率高 筛选出廉价、最优培养基、培养条件,人参皂苷
compound K 含量由 21.2% 提高到 72.7% 转化 SFPG 中 C-K 的专属性强、转化效率高,为
人参皂苷 Rh1
20(S)-人参皂苷 Rh1
人参皂苷 Rh2 及二醇组 人参皂苷苷元 PPD
人参皂苷 Rg2,Rh1 和 F1
人参皂苷 F1
C-K C-Mx G-Mc
产生新的抑菌活性物质
产生抑菌物质
环不同
主要功效成分含量提高
意义 有助于发现人参皂苷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为
的转化,也有针对三七中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报道,但多 数都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用于大量生产。因此,找出 一种能有效提高稀有人参皂苷含量的微生物转化方法,并应 用于工业化生产,对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转化反应机制 微生物转化是指通过微生物整体细胞或酶将复杂的底
真菌具有强大的分解利用基质的能力,在其转化三 七过程中,既能产生出新的抑菌活性物质,又能 减少或不产生原有的抑菌活性物质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分析汇总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分析汇总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分析摘要神经系统中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气体型信使分子,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催化下产生,具独特的作用特点,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

NO作为外周神经递质主要在植物神经中起作用,也在外周感觉传入中发挥作用;NO还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在中枢神经系统,NO作为逆行信使参与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的诱导和维持,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作用;但当NO过量时会导致神经毒性,从而在神经疾病中起作用。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神经递质逆行信使神经毒性人参化学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广泛,药理作用独特,目前从人参中提取出的成分有皂苷、糖类、蛋白质、低分子肽、多胺、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肪酸、果胶、β-谷甾醇等。

医学和药理研究证明,人参皂苷为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它是人参根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

目前,用色谱法从人参及其地上部分共分离得到39个人参皂苷。

把总皂苷称为人参皂苷Rx,按硅胶薄层色谱Rf值的大小顺序由小到大将每一组分命名为Ro、Ra、Rb1、Rb2、Rb3、Rc、Rd、Re、Rf、Rg1、Rg2、 Rg3、Rh1、Rh2和Rh3等。

但最近几年对纯皂苷的研究多集中于Rb1、Re、Rg1、Rh2等。

人参皂苷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人参皂苷二醇型(A型),包括Rb1、Rb2、RC、 Rd、Rh2等;人参皂苷三醇型(B型),包括Re、Rf、Rg1、 Rg2、Rhr等;齐墩果酸型(C型),如Ro。

A型、B型皂苷的皂苷元分别为20(S)—原人参二醇及20(S)-原人参三醇,均属达马烷型,属于四环三萜,而C型皂苷则是五环三萜的衍生物。

现将近年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A型皂苷的药理活性1.1 抑制细胞凋亡研究发现缺血再灌注可诱导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积聚而导致凋亡,人参皂苷 Rb1能阻滞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活动,减轻细胞内钙离子的积聚而达到抑制凋亡的作用。

最近已研究证实Rb1、Rb2、Rb3、Rc和Rd 均具有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并且它们对犬急性心肌缺血还有明显保护作用。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人参皂苷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低含量,在传统的提取和转化方法中往往效率低下。

因此,研发高效转化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了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分别是转化方法1和转化方法2。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

其次,本文还将重点探讨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

其中,包括了抗肿瘤药物创制技术和心血管疾病药物创制技术。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治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最后,本文将总结高效转化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系列新药创制的前景。

高效转化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人参皂苷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有助于开发更多有效的药物。

同时,系列新药的创制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创新。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概述,介绍这些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同时,给出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和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新的药物创制途径,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和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

其中,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涉及到不同的转化方法,本文将分别介绍转化方法1和转化方法2,并讨论其优点、限制以及应用领域。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稀有人参皂苷是一类在人参中含量较低的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

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低主要由于其合成途径受限,传统的提取方法效率低且成本高。

因此,针对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稀有人参皂苷主要包括人参皂苷Ro、Rb3、Rh2和Rg3等,其中人参皂苷Rh2和Rg3对于抗癌具有较好的作用。

目前,已经开展了多种途径的生物转化技术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和提取效率。

例如,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和植物细胞培养等方式,可以使稀有人参皂苷通过合成途径进行生物转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的能力。

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转化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通过筛选和改良高效微生物菌株,可以提高对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能力。

例如,科学家成功地利用一株微生物菌株Pseudomonas sp. KH-1将齐墩果酸转化为Rg3,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产量和纯度。

另外,植物细胞培养也被广泛应用于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研究。

植物细胞培养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合成效率。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调节培养基的组成、添加适当的激素和信号分子等,成功地提高了人参皂苷的合成率和产量。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是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克隆和转化稀有人参皂苷的合成基因,可以使植物或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稀有人参皂苷。

例如,通过将人参皂苷合成基因导入到酵母菌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产量和含量。

总的来说,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方法,可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和提取效率,从而为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研究者还应进一步改良相关技术和开发新的方法,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关于人参皂苷体外转化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作为药材使用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书籍都详细的记述了人参的医用价值,一直被视为中药中的翘楚。

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人参皂苷、多糖、酚性化合物、多肽及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挥发性油、微量元素、甾醇类及酶类等成分。

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它是由皂苷元与糖结合而形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含量约为4%。

人参皂苷一般呈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味微甘苦。

人参皂苷按照苷元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达玛烷型( Dammarene type ) 、齐墩果酸型( Oleanolic acid type) 和奥克梯隆型( Ocotillol type) 。

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又根据苷元上所连有羟基不同分为原人参二醇型( Ra1、Ra2、Ra3、Rb1、Rb2、Rb3、Rc、Rd 等) 和原人参三醇型( Re、Rf、Rg1、Rg2、Rh1) ; 而齐墩果酸型皂苷则是五环三萜型皂苷,人参皂苷R0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该类皂苷。

一般人参所含有的皂苷中,齐墩果酸类皂苷占7% ~10%,原人参二醇类皂苷45 ~60%,原人参三醇类皂苷占12 ~20%。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分离出来200 多种人参皂苷和非皂苷成分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此外,对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较为广泛,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血栓和动脉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等作用。

此外,研究发现某些人参皂苷对心肌缺血、烧伤创面愈合、人的精子活力等具有特殊疗效。

近代研究发现,人参中所含有的低极性、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更易被机体吸收,大量制备次级苷和苷元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但其在人参中含量极少,单纯的依靠提取分离技术很难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因此,利用体外转化方法制备人参皂苷具有深远意义。

1 常见的人参皂苷体外转化方法人参皂苷的体外转化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水解法以及微生物转化法,其中微生物转化法又包括液体发酵法和固体发酵法。

1. 1 物理方法加热法,指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方式将人参皂苷的糖侧链强行断裂,使之形成C-20 位去糖基的次级皂苷的方法。

传统的红参加工就采用的这种方法,该法操作简单,但对反应条件要求高,这是因为在蒸制过程中会造成人参二醇型皂苷和人参三醇型皂苷的大量流失,而且易形成副产物,给后续的提纯带来困难,故此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1. 2 化学方法1. 2. 1 酸水解法酸水解法主要是利用人参皂苷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次级皂苷和皂苷衍生物而实现的。

刘志辉利用醋酸水解法从三七总皂苷中获得了人参皂苷Rg3。

Bae Ea 通过酸水解法将二醇型皂苷水解为皂苷Rg3、20( S) -Rg3 和20( R) -Rg3。

陶娌娜采用酸降解法从人参根总皂苷中分离出人参皂苷20( R) -Rg3 和20( R) -Rh2。

但此反应剧烈,皂苷元母环易发生脱水、环合、双键位移及互变异构等不同反应,得不到原苷元,降低了有价值的次级皂苷转化率。

1. 2. 2 碱裂解法碱裂解法是指在高温、高压及碱性条件下分解人参皂苷,并获得单一构型的次级皂苷,产物易于纯化分离,但对反应温度、压力、pH 等条件要求苛刻。

姜永涛等采用碱降解法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中分离出5 种人参皂苷: Rh1、Rh2、Rk2、Rg3 和达玛烷型-20( 21) ,24-二烯-3,12-二醇。

吴彦君在碱性条件下降解人参皂苷Re,并分离鉴定得到20( S) -PPT、人参皂苷-Rk3、20( S) -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g6、20( S) -人参皂苷-Rg2 和20( S) -人参皂苷-Rg1 六种化合物。

丛登立等用碱溶液降解西洋参总皂苷得到人参皂苷20( S) -Rh2 和20( S) -Rg3。

1. 3 酶水解法酶水解法是通过提取生物体内或者分泌的生物酶( -葡萄糖苷酶、高峰淀粉酶、陈皮苷酶、纤维素酶、橙皮苷酶、柚皮苷酶及果胶酶等) 水解人参皂苷糖基侧链,生产稀有皂苷的方法。

酶解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其对酶的质量和纯度要求较高; 其次,水解酶不稳定,极易发生异构甚至失活; 再次,有些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较高,耗能较大,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

KIM采用果胶酶酶解法对人参皂苷提取液进行转化,获得人参皂苷Compound K( CK) 。

韩颖利用甘蔗镰孢霉与工业用酶将三七茎叶皂苷Rb1、Rb2 转化成Rd,将Rc 转化成稀有皂苷CK。

WANGDongming 等研究发现了一种Ⅳ型人参皂苷糖苷酶,可与原人参三醇类皂苷6-O-上的多种糖基发生水解反应。

1. 4 微生物转化方法微生物发酵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定酶,对人参皂苷进行定向水解,进而获得次级皂苷的过程。

与物理或化学方法相比,此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强、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等特点。

因此,该方法已成为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的首选方法。

1. 4. 1 液体发酵液体发酵是指在液体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水解酶对人参皂苷进行发酵的方法。

由于高浓度人参皂苷对菌株有抑制作用,影响菌体正常生长代谢,降低产酶量。

这种抑制在液体环境中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工业生产中人参皂苷的投料量不高,无法扩大生产。

为获得足够的次级皂苷产物,需要多批次发酵生产,带来了反复活化菌种,灭菌培养基的步骤,对资源产生了浪费,增加成本。

Cheng 等利用微生物菌株M. esteraromaticum GS514 可将人参皂苷Rb1 转化为Rd,最终转化成Rg3。

白龙律等发现了青霉的一种扩展菌类绿毛状GY206 菌,可将人参皂苷Rb1 转化为Rg3。

王青等发现了9 株能将三七提取物转化为高活性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TR-20 还能将三七提取物微转化为人参皂苷Rg3。

1. 4. 2 固体发酵固体发酵是一个双向发酵的过程,一方面是人参等药材作为基质,为菌体提供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菌体代谢产生的酶对人参皂苷进行结构修饰,将其转化为活性更高的稀有人参皂苷。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次级人参皂苷含量丰富,适宜工业化生产。

由于微生物与发酵产物不需要分离,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摆脱对菌株自产酶系的依赖,导致转化产物比较单一。

因此该方法对菌种和底物的选择较为严格,同时对反应的时间、温度和PH 等也要严格控制。

刘逆夫利用紫红色红曲霉对三七等中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当实验满足发酵时间7 d,起始含水量50%,反应温度33 ℃,相对湿度90%,搅拌速度15 r /min 等条件时,人参皂苷Rg1 的含量显著增加。

毕华等用大型担子菌L10对人参进行固体发酵,结果显示经发酵后皂苷Rg1、Re、Rb1 的含量降低近98%,同时生成稀有皂苷Rg3、Rh1,二者的含量分别为0. 09%和0. 009%。

2 人参皂苷的分析方法2. 1 比色法比色法( Colorimetry) 是分析皂苷类成分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酸性条件、一定温度下显色试剂可与皂苷类成分生成显色物质,并在一定波长处可测量其吸光度值。

常用的显色试剂有香草醛-冰醋酸、香草醛-浓硫酸、香草醛-高氯酸、浓硫酸等。

这种方法无法对单一皂苷进行定量测定,只能用于测定总皂苷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重现性差,因此显色变化的程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 2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TLC) 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的保留时间不同,使用展开剂来分层带走硅胶G 薄层板不同物质,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

此法操作简单、分离制备效果较好,结果准确,兼具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且专属性针对某类皂苷,因此常用于人参皂苷的定性鉴别。

但易受反应条件的限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远不如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

2.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又称高效液相层析,采用高压输液系统,以液体为流动相,当人参皂苷通过液相分离柱时,不同种类的皂苷分子的保留时间不同,再利用紫外检测器或者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人参皂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流动相包括水-甲醇、水-乙腈,也可加入适量的磷酸以调节峰型,常用的固定相有Rp-18、ODS、腈基键合柱和氨基键合柱等。

张伟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原料中分离、纯化人参皂苷Re 和Rg1,其中Re 的纯度高达91%,收率为92%。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度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的分析方法,但是此类方法的设备投资较高,不宜普及。

2. 4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联用法( HPLC-UV) ,因为紫外检测器的吸收波长是203 nm,容易受到流动相等试剂的干扰,影响定量结果。

目前,应用HPLCUV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的文献报道较多。

2. 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HPLC-MS) 是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人参皂苷进行精确分离,将质谱仪作为检测器。

它兼顾了HPLC 的高分离效能和质谱的高灵敏度、高专属性的特点,在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的同时,还能达到定性、定量的检测目的,还可以对皂苷分子的分子信息进行分析。

采用HPLC-MS 法进行人参皂苷测定的文献报道较多。

3 展望研究发现,人参皂苷、次级皂苷和皂苷元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其在人参属植物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降解总皂苷而获取。

因此人参的深加工技术、有效成分的提取、转化及分析等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参体外转化工艺技术的完善与成熟,必将推进人参皂苷产业化生产的步伐,从而带动人参药理学、药物化学以及人参深加工技术的全面发展,给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