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心肌纤维化造模
原代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提取

原代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提取方法1.提前配置0.8%胰酶 3mL、0.1%胶原酶II 10mL(均用DMEM配置),放入37℃水浴锅中预热15min;准备1个50mL的离心管,提前加入10mL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冰浴备用;2.取5-10只7天出生内的C57乳鼠,用灭菌或消毒的组织剪剪开胸腔,迅速取出心脏,置于含2%双抗的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3.将心脏组织转移至超净台,用DMEM反复清洗,取出血液、大血管组织,将组织放入1个1.5mL的EP管中,充分剪碎(小于1mm3);4.用巴氏管向组织块中加入1mL预热的胰酶,反复吹打、吸入至含胰酶的离心管中,37℃水浴加热3min,适当振荡;[循环1]5.吸取上清液丢弃,余下的组织块中加入2mL胶原酶,37℃水浴加热5min,期间每分钟振荡1次,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2]6.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2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1min后(约20次)后水浴消化4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3]7.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2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2min后(约30次),此时肉眼可见组织块逐渐变小,呈透明粘液状,随后再次水浴消化4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4、5]8.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1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1min后(约20次),此时肉眼可见组织块逐渐消失,消化液变得浑浊,再次水浴消化3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6、7];9.将50mL离心管中的液体分装入2个15mL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6min,小心吸去上清液,组织/细胞沉淀加入1mL完全培养基吹打混匀后转移至50mL的培养瓶中,加3mL完全培养基(含4%双抗),2h后可见细胞贴壁,12h内换液;2-3d后常规传代(1:2),P1-2用于实验。
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及其胶原沉积的机制

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及其胶原沉积的机制邓玮,陈庆伟,李兴升,李桂琼,柯大智,莫显刚【摘要】【摘要】目的建立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并探讨其胶原沉积机制。
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实验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 mg/kg,每天2次,连续10 d。
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
对比体表心电图,45 d后处死小鼠,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I、III型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
结果实验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心率加快(P<0.05);心脏胶原沉积较多,MMP-9、TIMP-1、LN表达上调(P<0.05),肝、肾组织 LN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其机制与MMP-TIMP失衡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1(019)002【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稳定性、高仿性和易操作性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首要考虑因素。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心肌纤维化病理生理进程及干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方法接近疾病进程,且相对无创、动物死亡率低,但目前文献报道的注射剂量不一,尚无心脏胶原沉积及其病理机制报道。
本实验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腹部皮下注射法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心脏胶原纤维沉积,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BALB/c雌性SPF级小鼠20只,体重18~20 g,约6周龄,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CXK(渝)2007-0001】提供。
按照实验动物使用的3R原则,实验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1.2 药物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造模药物,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通心络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摘 要 目的 : 观察 通 心络胶 囊抗 小鼠病 毒性 心肌 炎慢性 期心肌 纤 维化作 用 , 并探 讨 其抗 心肌 纤 维
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腹腔 注射柯 萨奇 B 病毒 , 建立病毒性 心肌炎慢性 期心肌纤维化 小鼠模 型。随机分模型对照组、 通心络胶囊低 、 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后处死动物 , 中、 通过免
d s ,t e t n xn l o g o p w t i hd s a d t e n r l o tatgo p h u t ye p e so GF a d P o e h o g i gu u h h g o e, n h o ma c n rs u .T e q a i x rs fT n DGF Wa b r i r n t s o- sre yi ev d b mmu o itc e e oo ain t c nq e fe e k t ame t n h so h mi a c lr t e h i u s at r4 w e s r t n .Re u t : h u ni x r s fT n l o e s ls T e q a t y e p e s o GF a d t P DGF i h o ma o ta tgo p wa n l w lv 1 h e q a t y e p e sl v l o GF a d P F i h d lc n rs n t e n r l c nr s r u si o e e .T u i x rs e e fT n DG n t e mo e o ta t n t
g u a b i s rvdta a i ten r l cnr t op ( < . 1 .T eq at x r s ee o T F ad o r pw sov ul i oe n t tn h o o t u P 0 0 ) h uni epe vl G o y mp h h ma s r a g y t sl f n
心肌肥厚慢性心衰小鼠模型造模方法

心肌肥厚慢性心衰小鼠模型造模方法
TAC是一个慢性心室肥大的最为常用疾病模型,可用于模拟高血压或室内压增高而引起的肥厚性心肌病,在临床前药物研究或基础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TAC手术后即刻诱发/启动心室肥厚的进程,根据不同的小鼠品系和手术缩窄程度(如27G、28G缩窄),一般来说1周(28G缩窄)或2周(27G缩窄)即可发展为显著性的心室肥厚,并可于2~3周(28G缩窄)或4~6周(27G缩窄)发展为心力衰竭。
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雄性小鼠,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鼠龄可以在9~10周之间,缩窄程度可选用中度缩窄(27G)或重度缩窄(28G)。
在主动脉弓部用线结扎法形成一精确的定量缩窄,达到限制血流增加室内压的目的。
TAC诱发心室肥大或心衰的方法最早由Rockman等于1991年正式建立,之后成为广泛应用的心室肥大、心衰模型。
图1. 主动脉弓部缩窄及心重体重比、血流动力学变化,参见 PNAS. 1991; 88(18):8277-81。
模型发展判断:
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以下数据为动物清醒状态下的超声结果。
图1. 正常小鼠心脏超声(C57BL/6J 小鼠)
图2. TAC术后4周超声(左心室心肌代偿性增厚)
图3. TAC术后12-14周超声(心衰指标为EF-射血分数、FS-短轴缩窄分数)
超声检测要求:
动物麻醉状态下的心功能是下降的,故本公司要求超声时心率为500-550次/分,甚至需要测量清醒状态下的超声,尽可能反应动物真实的心功能。
在无创性通气条件下快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简易方法

在无创性通气条件下快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简易方法目的:探讨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快速简易方法,提高动物存活率。
方法: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条件下开胸,将心脏轻轻挤出胸腔后,用手术针钩断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LAD),通过观察存活率、心电图改变和组织病理学染色来评价心肌梗死模型是否成功。
同时与冠状动脉结扎组进行比较。
结果:LAD钩断术后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TTC染色可见明显的梗死区域,术后4周心肌发生纤维化;模型组的术后存活率为85%,而冠状动脉结扎组则为54%。
结论:应用这种改良的新方法可以快速并成功地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
标签:心肌梗死;戊巴比妥钠;机械通气;冠状动脉结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可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即心肌梗死,甚至最终演变成为心衰[1-2]。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在逐年增长,因此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十分重要[3-4]。
在应用动物模型研究心肌梗死的致病机理以及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时,都会涉及到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以往报道的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包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血栓形成法、药物注射法、球囊堵塞法、Ameriod环套扎法和冷冻法,其中应用得最为普遍的是LAD结扎法[5-13]。
在实验动物的选择上,大鼠、兔、羊、猪和犬应用得较多[14]。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小鼠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中不可取代的模式生物。
然而小鼠体型较小,在应用传统的LAD结扎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存活率也比较低。
为了提高小鼠的心肌梗死术后存活率,并减少其在手术中承受的痛苦,极大程度地提高动物福利,该项研究从麻醉方法、呼吸支持到手术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良,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且极为简易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SPF级昆明(KM)小鼠,雄性,6~8周龄,体重25~30 g,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实验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屏障环境下进行,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11-0112。
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及评价陈蓉;谢梅林【摘要】Aim To establish and evaluate a mouse model of my-ocardial fibrosis by hypodermic injection of isoprenaline. Meth-ods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namely, the myocardial fibrosis mode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10 mice in each group. The mice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given isoprenaline 5 mg · kg-1 by hypodermic inje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day, the dose of isoprenaline was reduced to 2. 5 mg·kg-1 , and lasted for 30 days. The mi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saline in the same way. Final-ly, heart weight was then weighed and the cardiac weight index (CWI) was calculated. Hydroxyproline (Hydro) level in myo-cardium was determined by a colorimetric method. HE and 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extent of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calculate the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 CVF) . RT-PC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yocardial Collagen I mRNA express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WI and Hydro content in the myocardial tissue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increased(P<0.01). The content of col-lagen in the myocardial tissues and the CVF were increased obvi-ously(P<0.01). The 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ft ven-tricle Collagen I mRNA expression in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obviously( P<0.01 ) . Conclusion Isoprenaline-induced myo-cardial fibrosis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 is very simple, economic and reliable.%目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动物实验心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对氧和营养的需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细胞损伤、心肌重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在心力衰竭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动物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探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3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体重约为20g。
2. 实验药物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M),购自Sigma公司。
3. 实验仪器心脏超声仪、电子天平、注射器、注射针、解剖显微镜等。
4. 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
(2)造模方法实验组:采用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
按照2mg/kg的剂量,给实验组小鼠连续给药6周,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指标检测1)心脏超声检查:在第6周给药结束后,对所有小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2)心肌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3)血清心肌酶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水平。
4)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
三、实验结果1. 心脏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增大。
2. 心肌细胞凋亡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3. 血清心肌酶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
4.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成功建立了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心肌纤维化病理染色鉴定方法的综合评价

心肌纤维化病理染色鉴定方法的综合评价吴限;黎明江;李莎【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Masson染色法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picric sirius red staining,PSR staining)在评价心肌纤维化的各自特征及优缺点.方法 20只SD大鼠予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0)制备心肌纤维化模型,以5mg/(kg·d)于同一时间段注射,持续3周.取大鼠心脏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PSR 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化面积及胶原沉积特点,并比较Masson染色和PSR染色纤维化面积所占心肌总面积比重.结果 3种染色方法均可显示心肌纤维化面积,Masson染色和PSR染色所示纤维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R染色后进一步行免疫荧光染色能够明确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然而Masson染色和HE染色则不能区分.结论PSR染色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较Masson染色法和HE染色法,能够更好的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胶原纤维类型,对于心肌纤维化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Objective To compare hematoxylin and eosin(HE) staining,Masson's staining and picric sirius red(PSR) staining in evaluation of cardiac fibrosis.Methods Twenty adult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soprenaline for 5mg/(kg · d) for 3 weeks,which 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model successfully.In order to observing the fibrotic areas and collagen deposition,we prepared paraffin sections by using the heart specimen of rat,and carried out HE staining,Masson staining and PSR staining respectivelly for the special staining.Results All staining methods could clearly show the collagen fibers and fibrosis stage.We could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type Ⅰ and type Ⅲcollagen fibers through PSR staining with immunoflurescent techniques,but not Masson and HE staining.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SR staining is better than HE and Masson staining to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degree and type of proliferation of collagen fibers.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rdiac fibrosis.【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7(046)009【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心肌纤维化;胶原蛋白;Masson染色;PSR染色【作者】吴限;黎明江;李莎【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9目前,心肌纤维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治疗难题,是多种急慢性心肌损伤的终末期病理表现,几乎涉及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心肌纤维化造模
操作流程及步骤:
1、取筛选后的纯合健康成年小鼠,准备手术器械。
2、小鼠麻醉:20g-阿氟汀0.3ml,腹腔注射[1]。
3、剃毛暴露术区。
4、小鼠固定,头-尾-四肢。
5、气管插管,连通呼吸机[2-4]。
6、开胸:第二与第三肋间附近开皮-钝性分离浅部肌肉层、深部肌肉层、穿
透胸膜暴露心脏。
7、用拉钩将上下肋骨拉开,暴露术野。
8、手术针在左心尔正下方2mm处穿入结扎[5]。
9、关胸,封皮。
10、撤掉呼吸机,放在温暖处待小鼠复苏。
11、2周后超声,4周左右造模成功。
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
1、注意小鼠腹腔注射操作规范。
2、最难步骤需要多加练习。
3、插入标志胸部起伏有明显憋气感,拔出支撑导丝憋气症状明显改善.。
4、连通呼吸机后失去自主呼吸,呼吸频率与呼吸机一致。
5、成功标志:所结扎动脉供血下端心肌因缺血而出现缺血性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