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心梗模型的制备及其心功能检测课件

合集下载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方法SD大鼠经氯胺酮麻醉后,经口人工呼吸,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①心电图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面积40%~45%(平均42%);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大鼠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和非梗死区增厚指数明显增加(P<0.01),左室后壁、左室前壁、梗死区变薄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5,P<0.01);③心肌梗死大鼠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压高于假手术组(P<0.01);④两组大鼠左、右心室实际和相对重量以及胶原容积积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本文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信。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 steady and reproducibl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model in rats.Methods SD rats were anaesthetized with ketamine.After linking with respiration machine,left anterior decending coronary artery was ligated.Echocardiogram,haemodynamics and histopathology were done four weeks after ligation.Results ①The model of MI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and proved by electrocardiogram and histopathology.Infarct sizes were 40%~45%(average 42%).②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MI rats had higher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meter,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 and non-infarcted region thickening index (P<0.01),and lower posterior wall diameter,anterior wall diameter,infarcted region thinningz index,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fractional shortening (P<0.05,P<0.01).③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and the maximum rising and dropping rates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creased,while heart rate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increased after MI.④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actual weight,right ventricular actual weight,left ventricular relative weight,right ventricular relative weight and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between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MI rats (P<0.01).Conclusion This experiment provided an easy way to establich the MI model,which was reproducible and credibl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Myocardial infarction;Modelanimal;Rats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21世纪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原型物种人来源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导致心梗模式动物品系SPF级SD大鼠,健康,3-4W,雌雄各半,体重为180g-20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72h建模方法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

心脏作为血液循环动力中心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冠状动脉不断提供的血流供应,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狭窄或堵塞,使得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便会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心肌无法得到足够氧气,最终导致心肌不可逆的缺血性坏死,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机体供血不足,严重者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1. 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用小动物剃毛器剃除大鼠胸部及腋下毛发(充分暴露手术区),用碘酒和75%乙醇术区消毒。

2.气管插管:麻醉后,夹趾检测无反应即可进行MI手术。

打开外置光源、显微镜开关,打开呼吸机,设置好各参数(呼吸比2:1,潮气量6-8 mL,频率70 次/min),将气管插管沿声门插入气管,取下大鼠接上呼吸机,观察大鼠呼吸状况,胸廓起伏与呼吸机频率一致表示插管成功,即可进行MI手术。

3. 大鼠采用右侧卧位,用眼科剪在左前肢腋下,用显微剪于三、四肋间打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显微直镊轻轻夹起少量心包并于左心耳下撕开少许心包,充分暴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或所在区域。

4. 结扎冠状动脉:于显微镜下找到LAD走向或可能所在位置,持针器持取5-0带针缝合线,于左心耳根部下方肺动脉圆锥旁以5-0 无创缝合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以完全阻断LAD血流。

5.关胸:结扎完成后,5-0缝线完全缝合胸腔开口(保证无缝隙、无错位)关闭胸腔,由内向外逐层缝合各层肌肉和皮肤。

6.术后管理:术后密切关注大鼠状态,有无呼吸异常等。

待大鼠自然苏醒后将大鼠从呼吸机上取下并取下气管插管,正常饲养。

《大鼠心梗模型g》幻灯片

《大鼠心梗模型g》幻灯片
• 备皮,消毒,铺单后,在左侧腋下和剑突连线偏上Icm做一斜切口, 长度约为2.scm,以心脏搏动最强点为中心。依次钝性别离深浅筋膜 、胸大肌、前锯肌,显露肋骨,可见心脏暗影。
• 将皮肤与各层肌肉做一个荷包缝合备用。充分止血后,由第3、4肋间 入胸(心搏最强点偏上一肋),钝性别离肋间肌,别离肋间肌范围应适 当,不能太接近胸骨以免造成大出血。
TTC染色法
• 并行TTC染色进展心肌梗死范围的测定。TTC染色法:在 体动物模型灌注完毕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注入2-3 %Evans蓝2-3ml,确定未缺血心肌〔呈蓝色〕和缺血心肌 〔无蓝色〕。别离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并以滤纸吸干,置于 天平上称重,将缺血区心室肌以平行于房室沟的方向切成 7-8片,每片厚1-2mm,置入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37℃水浴10-15min。 缺血危险区因脱氢酶复原TTC而呈红色,梗死区因脱氢酶 流失而呈白色,将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别离并分别称重,梗 死范围以梗死心肌占缺血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 用0号婴儿喉镜片经口气管插管,插入16G 静脉留置针,接小动物呼吸机控制呼吸。
• 1011Pfu/ml Ad一hPPARYl 自制
Pfu/ml:plaque forming unit/ml,噬斑形 成单位,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 染性的噬菌体数 当噬菌体裂解平板培养基 上细菌后,就形成一个空斑,计为一个 plaque
• 动物的选那么: 安康雄性SD大鼠,建议使用250g左右体重的,耐受力强。而且小一点的胸壁较薄,开胸容易。 麻醉: 我用的是10% 水合氯醛,感觉效果还不错,20分钟左右待大鼠呼吸平稳即可手术,2~3个小时后苏醒。剂量 0.4~0.45ml/100g体重,这个也有个体差异,要大家自己摸索一下。 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1.麻药刚发挥作用的时候大鼠状态不平稳,这时候不要急于作手术,多观察一会儿。2. 麻醉程度宜浅不易深,如果麻药打浅了,只要大鼠没有过分挣扎,可适当局麻,千万不可反复补麻药,我的经 历这样的情况即使手术成功大鼠也活不长。 关于呼吸: 这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麻醉药会使大鼠呼吸道产生分泌物,我一般都是在麻醉大鼠后腹腔注 射阿托品0.1mg/只,但据我观察我们学校动物中心的大鼠分泌物不多,不用药也行,曾经买过河南一批大鼠 ,分泌物极多,必须用药。 气管插管我用的是临床上的静脉输液套管针,创伤小,目前术后没发生过呼吸道感染情况。 关于呼吸机: 我也用过江西特力公司的小动物呼吸机,但发现不太适用于大鼠这样的小动物,潮气量的调节非常粗略,不好 控制。现在我用的是我们学校自己生产的呼吸机,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空气泵,我自己又改装了一下,现在是 医用氧和空气的混合气,呼吸频率60/分钟,潮气量3ml/100g。这里由于条件限制,所以潮气量是比较粗略 的,而且氧气含量也无法测量,但是据我的经历,给纯氧对大鼠的损伤比不上呼吸机还大,只要有呼吸肌支持 ,适当给些氧气辅助一下,大鼠成活不成问题。 关于手术切口: 我是在胸壁正中剪开皮肤,然后在胸骨左侧1CM左右钝性别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最后用血管钳撑开胸腔,助手 用自制小拉钩拉开胸壁。这样的好处是每一层的开口不在一个位置,关胸后胸腔自然就闭合,不会漏气。我是 在心脏搏动最明显处翻开胸腔,一般就是从剑突向上两个肋间。 关于心包膜: 有的时候不破心包膜心脏也能挤出来,但大局部时候还是要破的,翻开胸腔后会看到在心脏下方有脂肪样东西 随着心脏跳动而活动,用眼科弯镊夹起这层膜一拽心包膜就开了,这时候助手从胸部的左右压迫胸壁,术者从 腹部轻轻一压心脏就出来了。 关于结扎: 针和线都是以前的师兄传给我的,总之是很细的那种,型号我就说不太清楚了,结扎方法也和坛子里其他人写 的一样,找到冠状静脉前降支,针穿过心肌一起结扎住,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关于感染的问题: 大鼠抗感染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术前术中的消毒问题一般注意就行,术后抗生素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不给也 行,但是还是给些抗生素好,可以减少炎症造成的胸腔粘连。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体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愿意和大家交流。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MI ) i n r a t s . Me t h o d s T h e S D r a t s w e r e u n d e r g o i n g t h o r a c o t o m y f a t e r a n e s t h e s i a ,a n d t h e n t h e l e t f a n t e i r o r
L I J u n, L V S h u a n g — h o n g , X UE J i a n, GUO Ya n — l i , YU No n g , L I U An — h e n g , Z HANG Xi a o — z h o n g
( T h e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A c a d e my o f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l a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7 1 ,C h i n a )
维化表现 , Ma s s o n染色显示梗死 区残存 心肌纤维之间纤维瘢痕 组织形 成 ; 血清 B N P水 平也 明显高 于假手术心梗后 心衰模型存活率高 、 简单易行 , 采取 的心 电 、 心功能 、 病理 、 检验评 价指标 获取简单 、
左侧冠状动脉前 降支 , 制备心梗后心衰模 型 , 假 手术组 采取 仅在 相 同结扎 位置穿 针 , 不结 扎 的方法 。术 后 8周 处死 。术
前、 术后 5分 钟 、 处死前分别记 录标 准肢 体导 联心 电 图、 心 脏超 声 , 评价 电 生理 、 心 功能 指标 ; 处 死后 采用 苏木 素 一伊 红
A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i t g a t e t h e m e t h o d 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H F ) m o d e l a f t e r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实验流程: 1、麻醉动物 2、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3、开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 4、心电图验证损伤电流,确认心肌梗死 5、关胸,抗感染处理 6、附加实验,可练习制备心动过缓模型
实验步骤:
大鼠称重后用戊巴比妥钠溶液(30 mg/kg)或水合氯醛(30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 台板上。手术野皮肤去毛,碘酒、 酒精消毒,铺消毒巾。同时连心电 图机,用肢体导联进行心电图监测。
实验步骤:
迅速将心脏复位,逐层缝合;
最后一针先穿针打虚结,通过此间隙用注射器 抽出胸腔内气体,恢复胸腔负压后关胸。 待动物苏醒后拔除气管插管,以7/0 无损伤逢 合针将切口处相邻两个气管软骨环拉拢后闭合 气管。(如为经口腔插管则不需缝合。) 术后每天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U,预防感染3 d。
关键要点: ① 剪开心包,挤压右侧胸腔使心脏暴露于 胸腔外,或用小药匙将心脏小心移出胸腔。 ② 以左冠状静脉主干为标志,于左心耳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方2mm处进针,在肺动脉圆锥旁出针。 观察心电图,待其稳定后双重结扎前降支。 此后的心电图变化才能说明冠脉结扎情况。
附加实验——大鼠缓慢心率模型制备
结扎冠脉成功后,可不关胸,继续进行缓慢 心率模型制备练习 实验方法:
用棉签蘸40%甲醛,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 房交界处,接触1min,损伤窦房结,观察 心电图,如出现心率减慢,提示模型成功, 其余关胸步骤同前。
(因心梗可出现缓慢心率,此结果判定不排 除是心肌梗死引起的,仅供练习。)
实验步骤: 颈部正中切开气管并插管,用动物 人工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潮气量 30 ml/kg,机械通气频率60-70次 /min。 人工呼吸下,在胸骨左缘扪及心脏 搏动处纵行切开皮肤约3 cm,逐层 分离皮下组织、肌肉,于第4肋间开 胸,剪开心包,暴露心脏、血管。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模型建立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模型建立ppt课件
甲基硫氧嘧啶、89%-86%基础饲料),喂服7~10天。 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配方二饲料(10%蛋黄粉、5%猪油、0.5%胆 盐、85%基础饲料),喂服7天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评价: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相近。所形 成的病理改变与人早期者相似,不易形成似人体的 后期病变,较易形成血栓。
10
5.小鼠: 雄性小鼠饲以1%胆固醇及10%猪油的高脂饲料,
14
3.半胱氨酸法: 给兔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每天
20 ~ 25mg/kg( 以 5 % 葡 萄 糖 溶 液 配 成 lmg/ml 的 浓 度),连续20~25天。 评价:
成年兔及幼兔均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 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动脉壁内膜肌细胞增 生、纤维状异物质。如同时在饮料中加入20%的 胆固醇,则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2)可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实验研究。
33
造模方法: 2.甲醛诱发家兔窦性心律不齐模型 机制:窦房结部位浅表,当其表面接触甲醛后,对组织
造成损害,对窦房结功能起到抑制作用。
方法:成年雄兔,用10%水合氯醛500m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 安装心电导联,记录正常心电图。常规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 少量40%甲醛于前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1 min即出现心电 图改变,可持续5h。
40
4、过敏性休克 用抗原物质致敏动物,2周后再次注入相通抗原,
可发生急性变态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最易致敏、最 常用的动物为豚鼠。 给豚鼠皮下注射马血清0.1-0.2mL,2周后静脉注射马血 清1mL,约2min后,可出现休克症状。
41
谢谢 以上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建 立以及相应疾病的初步了解。 42
心血管系统动物模型的建立

有氧运动诱导的FSTL1在促进LDLR-KO小鼠心脏血管新生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演示稿件

有氧运动诱导的FSTL1在促进LDLR-KO小鼠心脏血管新生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演示稿件
增强心功能
通过促进心脏血管新生,FSTL1能够增强LDLR-KO小鼠的心功能,提高心脏的 泵血能力。
改善心梗后心功能
在心肌梗死后,FSTL1能够促进心脏血管新生,改善心梗后心功能,降低心衰风 险。
FSTL1对LDLR-KO小鼠血管健康的影响
抑制血管炎症
FSTL1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LDLR-KO小鼠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局限与展望
实验对象仅限于LDLR-KO小鼠
本研究仅在LDLR-KO小鼠模型上进行了实验,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动物模型或人类受试者,以验证研究结果 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未涉及FSTL1作用的具体机制
尽管研究发现FSTL1能够上调VEGF和bFGF的表达,但对于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可探索 FSTL1与其他相关分子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以全面了解其在心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机制。
有氧运动诱导的FSTL1在促 进LDLR-KO小鼠心脏血管 新生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录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有氧运动对FSTL1的影响 • FSTL1在LDLR-KO小鼠心脏血管
新生中的作用 • FSTL1促进心脏血管新生的机制
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
FSTL1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 、缺氧等因素的损伤。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FSTL1在有氧运动诱导的心脏血管 新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证实 ,有氧运动可以诱导FSTL1的表达 ,进而促进LDLR-KO小鼠心脏血 管新生。这表明FSTL1在有氧运动 促进心血管健康方面具有重要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而心 肌缺血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 细胞缺氧和坏死,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等严重后果。

小鼠心梗模型的建立与无创评价

小鼠心梗模型的建立与无创评价

小鼠心梗模型的建立与无创评价刘建;范慧敏;汪进益;张治国;曹浩;兰琴;史乾;唐光亮;刘中民【摘要】目的建立小鼠的心肌梗死模型,提高动物存活率,并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无创心功能评价.方法昆明雄性小鼠20只,气管插管后由左侧第4肋间进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前1 d和术后1 d、1周分别使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直径、舒张末直径、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并于术后第8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过程中早期死亡率10%(2/20),术后1周内死亡率15%(3/20),经过超声评价,造模成功率为75%(15/20).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射血分数由手术前的(92.1±3.45)%下降到术后1周的(49.8±14.20)%,缩短分数由手术前的(61.4±2.85)%下降到(26.1±9.01)%;心室明显扩大,左室收缩末直径由(13.9±1.98)μm扩大到(36.5±7.37)μm,舒张末直径由(35.9±3.12)μm扩大到(48.9±6.05)μm.病理学检查见明显瘢痕形成.结论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这一模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0(018)003【总页数】4页(P196-198, 后插3)【关键词】小鼠;模型;动物;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作者】刘建;范慧敏;汪进益;张治国;曹浩;兰琴;史乾;唐光亮;刘中民【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1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人们通过制作动物模型,为研究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展新疗法提供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心梗模型的制备及其心功能检测
动物权利
动物拥有生存,享受生命,免受痛苦权利
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伦理原则 —“3R”原则
减少(Reduction)
代替(Replacement)
优化(Refinement)
减少动物实验中的应激因素
建造自然舒适的环境
有躲避的安全场所(设置黑洞)
实验中的动物爱护
Papillary muscle as the marker
Marker:Papillary, Aortic artery, Left atrium
例子
血液动力学检测(P-V Loop) 压力-容积环技术:提供随心室随时间而变化的压力容积输出 的模拟信号. 在稳定的时期血液动力学和压力容积环会被记
SV,ul:stroke volume
Volume,systole,ul Volume,distole,ul
LVAW,mm: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LVPW,mm:left ventricular poster wall LVID,mm:left ventricular interior diameter
麻醉机调节 Isofluran:2
氧流量:2
呼吸机调节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30 to 350 µl
输出量(stroke volume):0-130ul
开胸 沿着胸骨左缘自下而上切开皮肤约1.5cm,剪开或者分立
胸大肌,暴露第四肋间,切开肋间约1.0cm,用微型拉钩
Jitka A.I. Virag et al.J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2011 1-5
A. K. M. Tarikuz Zaman et al.J Exp Biol Med (Maywood) 2009 234: 246
心梗模型的心功能检测
超声心动图 PV-Loop
验证结果:最直接的是心电图
1) Staining: Evan ’ s Blue
dye and TTC after MI or I/R .
2) Calculate the area at risk .
Cross section:Evans blue dye (Blue), TTC staining of metabolically viable tissue (red). Necrotic areas do not stain ( pale)
对动物模型的要求
如何建立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心肌梗死模型对于心 肌梗死的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大动物:其解剖结构、心脏血管分布和心脏/体重比等方 面与人的心脏很相似。试验周期长、成本高、操作难度大。 • 小动物:繁殖快易饲养、试验周期短,成本低小鼠生命力 相对弱,手术耐受性差,术后评估效果相对难。
清洁与玩耍
熟悉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正确的实验操 作,减少动物痛苦
正确的抓取与固定,让动物舒适、有安模型的建立对于研
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心电生理改变、 评价各种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今天,与大家一起讨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及其心功能 的检测。
• 选择小鼠作为心梗模型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实验周 期,有利于实验的重复性和数据的稳定性,对于研究人 类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具有重要价值。
心梗模型制备
一、器械准备
1.麻醉机
2.呼吸仪 3.显微镜 4.保温垫 5.洁净手术台
6.显微手术器械
二、小鼠准备 小鼠年龄:﹥6w
体重:﹥18g
三、术前准备 器械消毒 动物麻醉
异氟醚
手术步骤
当小鼠对痛觉没有反应时,可 将润滑剂涂抹在小鼠的双眼上
以免干燥,脱去颈部、胸部的
体毛。
用75%酒精或温水清洗掉体毛,然后用75%酒精消毒手术视 野。将小鼠固定在暖垫上,然后用粘胶固定四肢。用粗线 牵拉上齿固定。
切开颈部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露出气管。 牵拉舌头,利用PE tubing(20号)进行气管插管, 插好后连接好呼吸机。
超声心动图是应用超声波回 声探查心脏和大血管以获取 有关信息的一组无创性检查 方法。包括M型超声、二维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像等。
LV performance:
CO,ml/m:cardiac output EF,%:ejection fraction HR,bpm:heart rate FS,%:fractional shortening
(retractor)分离肋骨,暴露心脏。用弯钳提起心包膜 ,用有齿镊子轻轻的撕裂开心包膜,暴露出心脏,找到 左心耳,确定前降支。
结扎
用8.0线结扎左前降支后,退出分离器,用6号线缝合肌 肉层,4号线缝合皮肤。停止麻醉,脱离呼吸机,一旦确
信小鼠有自主呼吸,就可以拔管。随后可皮下注射无菌
生理盐水0.5ml。将小鼠放置在暖水袋上保持约1小时后 放回动物房。
录下来. 它能更明确的检测出左室功能,不依赖左室的负荷
状态.
P-V Loop
P-V Loop
dP/dtmin & dP/dtmax: represen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rate of pressure change in the ventricle .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