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1984年Dougherty等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患者以来,单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已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在CHF患者中,大约1/3表现为单纯性DHF,其余2/3则表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或合并不同程度DHF的混合性心力衰竭。

DHF往往发生于SHF之前,早期检出和积极防治DHF有可能减少晚期混合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下面就DHF发病机制及卡维地洛在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 DHF的定义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LVEF>50%),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1],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综合征。

按照这一定义,DHF 应包括左室和右室DHF,但由于目前右室DHF研究甚少,所谓DHF均指左室DHF。

2 DHF的发病机制2.1 心肌弛缓障碍2.1.1 钙浓度及钙转运的异常近年来,细胞内游离钙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Ca2+是影响和决定许多细胞反应的独立的第二信使, Ca2+超负荷或信号转导失常可导致一系列病理过程。

研究证明,DHF时心肌细胞内存在Ca2+超负荷,这对于DHF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肌收缩后舒张能力的重新建立取决于细胞内的低Ca2+浓度(<10-7mmol/L),这主要依赖于钙泵对胞浆内Ca2+的再摄取。

目前已发现5种钙泵亚型,它们由不同的3个基因所编码(SERCA1,SERCA2,SERCA3),心肌主要表达SERCA2a亚型。

DHF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表明SR Ca2+ ATPase活性及其SERCA2a mRNA水平和蛋白质的表达均减低,由于肌浆网钙泵活性减低, Ca2+ ATPase对胞浆内Ca2+的摄取下降,使细胞内Ca2+超负荷,心肌细胞不能有效地舒张,从而引起DHF[2 3]。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时间:6月13日【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动物模型。

2、观察家兔急性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变化。

3、通过实验,加深对家兔急性右心衰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的理解。

【实验材料】家兔及固定台,1ml、10ml、50ml注射器各一支,听诊器一付,Med 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YT—2型血压换能器,CVP检测器经三通活塞与输液器连接配套,常规手术器械,20%乌拉坦溶液、1%普鲁卡因溶液、1%肝素溶液,预温至38℃液体石蜡。

【方法和步骤】1、家兔称重,由耳缘静脉注入20%乌拉坦溶液5ml/kg,仰位固定于兔台,颈前剪毛后于其皮下酌量注射1%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使手术更易进行,作正中纵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分别游离出气管,一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及其二属支(腭内外)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肝素液,剂量为1ml/kg。

调节CVP测管“0”位点与兔腋中线处于同一平面,转动三通开关,使CVP测管内充满生理盐水,转动开关至相互不通位置,由颈外静脉属支插入静脉插管,转动开关,使CVP测管与静脉插管通而与输液器不通,继续推进静脉插管深入约5~6cm至中心静脉位置,可见CVP测管内液面逐步下降直至随呼吸而上下搏动时,固定静脉插管,CVP测量管内液面高度即为CVP值。

2、使动脉插管内充满生理盐水,把动脉套管后端与血压换能器的一个(进压)管嘴相连,组成测定系统。

换能器与Med lab相连。

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近心端以动脉夹夹闭,在结扎线下方剪口,插入动脉插管,并固定牢固后去除动脉夹,描记动脉血压。

3、检查手术野有无出血,各导管是否固定良好,用组织钳对合皮肤并敷以温盐水纱布。

4、实验前各项指标值的测量并完整记录,包括动脉血压、CVP、肝—CVP返流试验,听诊呼吸、心率及动物一般状况后,开始以下实验。

5、实验过程:用1ml注射器抽取已预温至38℃液体石蜡1ml,以每分钟0.1ml速度推注入耳缘静脉内,若动脉血压有明显下降或CVP有明显上升,即停止注射,观察5分钟,若血压与CVP又恢复至原水平,可再缓慢推注少量液体石蜡,直至血压有轻度下降[约1.33~2.67kPa(10~20mmHg)]或/和CVP有明显升高时止(一般液体石蜡用量为0.5~1ml),同时测记其余指标。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全身循环血液动力学异常。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危及人类健康
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补气、活血、排毒等功效。

已有研究证明它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治疗机制还需要
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选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
2、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注射的方法建立实验动物
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3、实验分组: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
4、治疗方案: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
理盐水;
5、实验指标:观察实验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房室传导
延迟时间等)、血液循环指标(例如血压)、血液学指标(例如血红蛋白浓度、血小
板计数等)以及病理学指标(例如心肌形态学变化)等;
6、实验时间:每日观察实验大鼠的状态并记录数据,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稳心颗粒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中药方剂的药理机制,同时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附总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

参附总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

参附总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参附总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腹主动脉结扎法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参附总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并设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共5组,每组10只。

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以参附总多糖治疗后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高剂量组的sod值明显降低,mda值明显升高,均具有极显著的意义(p 0.05),而心肌组织sod水平则上升明显(p 3 讨论本研究中发现,大鼠造模21 d后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着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现象,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则明显不足。

该现象在心肌组织中尤为明显。

中、低剂量的参附总多糖对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sod活性并无明显的改善,在血浆中略有降低。

高剂量的参附总多糖对模型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现象具有明显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表明参附总多糖不同剂量给药后对于sod、mda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且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反映了参附总多糖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时对于血浆尤其是心肌组织的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抗氧化物质能消灭活性氧,中断连锁性氧化过程,使身体免受活性氧的氧化而保护机体[8,9]。

且其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类、蒽醌类、萜类、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等成分[10-13]。

本研究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时应用参附总多糖可有助于改善心肌氧化应激状态,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从而纠正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理病理状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但本研究尚未涉及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最终预后,且本研究结果的内在分子机理亦不清楚,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 dirk j,sjoukje i,pieta wb,et al. galectin-3 is an independent marker for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clinical research in cardiology,2013,102(2):103-110.[2] 常广磊,张冬颖,刘剑.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3):518-521.[3] hori m,nishida k. oxidative stress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raction[j]. cardiovasc res,2009,81(3):457-464.[4] 李丽静,李秋明,王晶华,等. 参附汤血中移行成份对心源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19-21.[5] 祝光礼,陈铁龙,魏丽萍,等. 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125-1127.[6] 徐丹,范颖. 参附汤方源考证及其配伍内涵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1062-1063.[7] 陈新宇,蔡虎志,余洪,等. 慢性心衰心阳虚型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与评析[j]. 中医药导报,2011,17(8):108-111. [8] jing zhang,haiyan wang,yusheng xue,et al. cardi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root bark of aralia elata (miq.)seem[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3(2):442-448. [9] van hung nguyen,van cuong pham,thi thu ha nguyen,et al. novel antioxidant neo-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scutellaria barbata[j].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9,33:5810-5815.[10] khizar hayat,xiaoming zhang,hanqing chen,etal.libe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itrus mandarin peels by microwave heating and its effect on antioxidant activity[j]. separation and purication technology,2010,73:371-376.[11] gowchin yen,pinder duh,dayon chuang.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nthraquinones and anthrone[j]. food chemistry,2000,70:437-441.[12] guilherme borges bubols,damiana da rocha vianna,alexander medina-remón,et al.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oumarins and flavonoids[j]. 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rty,2013,13(3):335-352.[13] chinying shaw,chenhui chen,chihchieh hsu,et al.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copoletin isolated from sinomonium acutum[j]. phytotherapy research,2003,17(7):823-825.(收稿日期:2013-04-18)。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0243)通信作者:吴钢,E mail:wugangmd@163.com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居昊 吴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摘要】全球现有6000多万人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尽管针对这类患者的药物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和住院风险仍很高。

在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NO sGC cGMP通路活性降低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

新型药物维利西呱直接刺激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修复NO sGC cGMP通路,从而保护心脏,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现就维利西呱的机制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维利西呱;慢性心力衰竭;NO sGC cGMP通路【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10VericiguatinTreatmentofHeartFailureJUHao,WUGang(DepartmentofCardiology,RenminHospitalofWuhanUniversity,Wuhan430060,Hubei,China)【Abstract】Morethan60millionpatientsworldwidearesurferredfromchronicheartfailure.Althoughdrugresearchonheartfailurepatientshasmadeamajorbreakthrough,theriskofdeathandhospitalizationofheartfailurepatients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isstillhigh.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theactivityofNO sGC cGMPpathwaydecreases,whichdoesdamagetotheheartandbloodvessels.ThenewdrugcalledvericiguatdirectlystimulatessGCandrepairstheNO sGC cGMPpathwaytoprotecttheheartandimprovethesymptomsandprognosisofpatientswithheartfailure.Now,thisarticlereviewsthemechanismandcurrentapplicationstatusofvericiguat.【Keywords】Vericiguat;Chronicheartfailure;NO sGC cGMPpathway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损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

半乳糖凝集素3作为心力衰竭新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半乳糖凝集素3作为心力衰竭新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Ga l e c t i n 一 3 过 去被 称为 I g E结 合 蛋 白 , 糖 结 合蛋 白一 3 5 ( C B P - 3 5 ) ,
C B P 一 2 0 , Ma c - 2 , R I , 2 9 , H I , 2 9 , L - 3 1和 I , 3 4等 , 分子量为 2 9 ~
润, 增加心肌问质、 血 管 周 围 纤维 化 及 心 脏 胶 原 沉 积 , 引 起 心 肌肥厚、 心肌顺应性减弱 , 而 导 致 心 力 衰 竭 的 发 生 。任 动 物 模型中 , 连 续 心 包 灌 注低 剂 量 Ga l e c t i n 一 3 , 可导 致 心 脏 纤 维 化 和 左 心 室 功 能 紊乱 。
1 G a l e c t i n 一 3的 结 构 及 代 谢 G a l e c t i n 一 3也 称 半 乳 糖 结 合 蛋 白一 3 , 是 G a l e c t i n家 族 的

括 I型 、 Ⅲ型 原 骨 胶 原 氨 基 末 端 前 肽 、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2和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抑 制 剂 1 , 发 现在校 正年龄 、 性别、 吸烟 、 心 功能分级 ( NYHA) 后, G a l e c t i n 一 3与 Ⅲ 型 原 骨 胶 原 氨 基 术 端 前肽 、 基质 金 属 蛋 白酶 2 仍 有 明 显 的相 关 性 , 从 而通过 l 临床
35 00 0【

浓度 8 - 。C h r i s t e n s o n等 对 E l I S A方 法 的 分 析 性 能 进 行
了评 价 Leabharlann 结 果 显 示 , E D T A抗 凝血浆 与血清 的结果一 致 , 力‘

蟾蜍(牛蛙)急性心泵功能衰竭

蟾蜍(牛蛙)急性心泵功能衰竭

蟾蜍(牛蛙)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日期姓名学号班级大班小班实验室第组指导教师【实验目的】1.复制牛蛙急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

2.观察后负荷增加(病因)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3.观察在一定后负荷(病因)下,酸中毒(诱因)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一、相对固定前负荷,通过抬高排液管,增加心脏后负荷,复制后负荷过高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心脏的代偿反应。

1.后负荷是指心室射血时所要克服的阻力,又称压力负荷。

测量左心收缩期室壁张力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后负荷的大小,但通常用动脉血压来代替。

左心室后负荷过重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瓣狭窄等;而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则加重右心室后负荷。

2. 心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心室泵血量和(或)充盈功能低下,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及静脉压升高等静脉淤血和心排血量减少的综合征。

又称为心力衰竭,以往强调心功能不全包括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后由完全代偿直至失代偿的全过程,而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

二、相对固定前负荷,在高后负荷状态下,输入乳酸溶液,即施以心力衰竭的诱因,引起心肌收缩功能能障碍,观察病因、诱因在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

1.酸中毒诱发心衰的机制:⑴酸中毒引起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⑵酸中毒引起高钾血症,高血钾引起心肌收缩性下降和室性心率失常。

⑶严重酸中毒降低儿茶酚胺对心脏的作用,心肌收缩性减弱。

⑷酸中毒时生物氧化酶类受到抑制,心肌能量生成不足。

【实验结果】后负荷增高对牛蛙(蟾蜍)心功能的影响(判断心衰标准:CO≤1/2正常CO;心脏横径:指心室舒张期纵向1/2处横向宽度,只需记录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乳酸对高后负荷牛蛙(蟾蜍)心功能的影响【讨论】生理条件下,心排血量可随机体的代谢需要而变化,满足机体在静息和运动时的需要。

心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心室泵血量或充盈功能低下,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及静脉压升高导致静脉淤血和心排血量减少的综合征,又称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探究硫酸镉对心功能的影响【摘要】【关键词】硫酸镉心功能心力衰竭模型制备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

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工业化国家,心衰绝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群。

在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有一项研究表明,我国35~44、45~54、55~64和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4%、1.0%、1.3% 和1.3%[1]。

上海一项对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由1980年的51.5岁上升至2000年的68.8岁[2]。

因此,可以预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将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非常复杂。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由心肌坏死或长期供血不足所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2003年首次报道了由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我国人群CHF的流行病学结果,该试验共随机抽样调查35—74岁城乡居民共15 518人,心功能不全患病率为0.9%,其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P <0.05)。

各年龄段心功能不全的病死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病死率。

Braunwald教授2003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 Cardiology College)一次讲座上将CHF 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最后的大战场。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是慢性心衰患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心衰病情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在CHF患者中,此类事件发生是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基于上述现状,寻找一种可靠的动物心衰模型的制备方法很有必要。

心力衰竭原理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血泵功能降低,以致不能满足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医学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刘新宾△,李力△(综述),张红超※(审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142)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1)11-160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2539)摘要: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造模方法对研究心力衰竭的领域有所差异,并且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实验设备、技术、经费、时间等问题。为能更好地研究心力衰竭,现对近年来常用心力衰竭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基因技术在心力衰竭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关键词: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基因技术

ResearchProgressonAnimalModelsofHeartFailureLIUXin-bin,LILi,ZHANGHong-chao.(Depart-mentofCardiothoracicSurgery,AirForceGeneralHospital,ChinaPeople'sLiberationArmy,Beijing100142,China)Abstract:Heartfailureanimalmodelsofheartfailurepathogenesis,pathologyanddiseasediagnosisandtreatmentplaysanimportantrole,butdifferentmethodsofmodelingthefieldofheartfailureisdifferent,andthechoiceofmethodsshouldalsobeconsideredexperimentalequipment,technology,funds,timeandotheris-sues.Inordertobetterresearchofheartfailure,heartfailuremodeliscommonlyusedinrecentyears,theproduc-tionmethodanditsapplications,andapplicationofgenetechnologyresearchinheartfailurehasdoneareview.Keywords:Heartfailure;Animalmodels;Genetechnology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其理论研究经历心肾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神经激素学说到现代的心室重构学说,但发生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为进一步研究HF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靶点,HF动物模型的应用是不可忽略的环节。目前HF动物模型是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进行制作,如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损伤、过度劳累等。不同的造模方式,其研究领域的应用也有差别。现对目前国内外HF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进行总结。1缺血型心肌病HF模型

缺血区心肌能量代谢发生异常以及心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和心律失常。非缺血区代偿性应激,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诱发细胞凋亡及促进纤维化,引起心室重构,最终导致HF发生。1.1冠状动脉结扎法常需剖胸结扎左冠状动脉

主干或左前降支、左旋支以及对角支复制HF模型,亦有使用多处结扎法。也可在较大动物的冠状动脉上安置缩窄环、液压封堵器[1]控制闭塞程度和时间造模。该类模型模拟心肌梗死演变到HF的病理过程,尤其梗死区周围凋亡细胞的增加,心肌细胞和亚细胞的改变与人类HF相似,用该模型研究梗死后

HF心肌线粒体蛋白质表

达谱的改变[2]和JNK通路介导心肌细胞凋亡[3]取得良好效果。但该方法操作较复杂,结扎部位过高易导致死亡,过低易造模失败,且剖胸后动物病死率高,耗时较长,费用也相对偏高。1.2冠状动脉堵塞法

运用导管技术输入塑料微球或明胶海绵至某支冠状动脉,以其数量多少或球体大小的不同,致不同范围缺血。也可用球囊扩张法。该法不仅能促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缺血/再灌注出现局部心肌无复流现象,也可模拟慢性缺血引发HF演变的病理生理变化,多用于研究HF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机制、药物疗效,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其中炎性因子氧化修饰肌凝蛋白导致HF心功能降低[4],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

重构促进HF发生[5]在该模型都得到验证。此法避免开胸风险,手术创伤小,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较少出现生理紊乱,但多适用于大动物,且经济成本较高,需要心导管的技术以及精密的仪器评价模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3直接损伤心肌法应用甲醛、氯乙胺或液氮冷

冻、电烧伤等损伤心肌,损伤部位和范围可以控制并且稳定,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细小的小动物,但与临床心肌梗死区别较大,现多用于种子细胞或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Kim[6]和Ahmet等[7]用液氮冷冻法分别研究了心肌梗死部位接受内皮细胞和干细胞移植后血管再生和心功能恢复情况,取得良好效果。2压力负荷型HF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心脏做功与耗氧量增加,心肌内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活跃,心肌代谢紊乱,左心室重构而导致心肌肥厚,逐渐引发HF形成。2.1主动脉缩窄法缩窄部位多选腹主动脉、主动

脉弓[8]。该类模型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费用低,

·1061·医学综述2011年6月第17卷第11期MedicalRecapitulate,Jun.2011,Vol.17,No.11并且能模拟压力负荷增高导致左心室肥厚演变步骤,还原高血压导致HF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基础医学及临床心血管研究较常用的造模方法。适合于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演变为HF时的心肌力学特性、病理变化以及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2.2盐敏感性HF模型Dahl-盐负荷法和去氧皮质醇-盐负荷法都通过喂养盐水增加钠水潴留,后者配合单侧肾切除,模拟高血压心脏病发病过程。该类模型操作较简单,费用低廉,能较好地反映HF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研究早期HF防治的较好模型。3容量前负荷型HF模型容量超负荷使舒张期室壁与肌节应力增高,心肌细胞内肌节增多,肌节以串联形式相连,肌细胞长度增加。按Frank-Starling定律,舒张期心肌纤维长度增加,必然引起收缩力的增加,故扩张也可导致肥厚,表现为心腔扩大,出现离心性肥厚。3.1动静脉瘘法多选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股动脉与股静脉间造瘘形成动静脉短路,使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引发容量超负荷。常用于研究HF时体内神经内分泌机制的改变、水电解质失衡和肾功能异常,但评价抗HF药物疗效时作用有限。3.2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法通过手术破坏房室瓣腱索、乳头肌或心导管介入穿插二尖瓣、主动脉瓣造成瓣膜关不全,多适用于大动物,用于房室瓣关闭不全、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脏病、高输出状态(甲状腺毒症)等疾病的研究。单独的瓣膜关闭不全不易诱发HF,联合压力负荷造模[9]已经得到公认。先做腹主动脉狭窄导致的压力负荷增加,再做主闭导致的超容量负荷增加,这与临床慢性HF的病理生理过程更为相似。4药源性动物HF模型4.1损害心肌药物常用蒽环类抗癌药物损害心肌,如阿霉素。阿霉素与心肌组织的亲和力高于其他组织,并引起心肌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使心肌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HF。阿霉素HF模型与心肌炎、某些心肌病等所致慢性HF和扩张性心脏病类似,适合于研究衰竭心脏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神经内分泌异常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阿霉素造模后用脂多糖再次打击模拟慢性HF急性应激反应[10],研究失代偿HF时心脏的病理生理状态以及分子学机制。利用阿霉素制作动物HF模型是目前公认的廉价、简单、实用的方法。4.2抑制心肌药物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心肌抑制药物可引起HF的发生,利用具有负性频率、负性传导及负性肌力作用的维拉帕米,导致快速心率及心肌持续强烈收缩的异丙肾上腺素[11],对心脏传导系

统抑制作用的普罗帕酮,以及对心肌收缩功能起抑制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等长期刺激,都能制备出有效HF的动物模型。该类模型制作简单,药物种类、剂量及注射途径可依研究需要选择。适用于以心肌病变为原发病的HF研究,尤其对抗HF药物研究更为适用。此外,也可运用野百合碱[12]制作充血性右侧HF,野百合碱以肺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细胞,刺激其释

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侧HF。该模型可基本反映临床充血性右侧HF的右侧

心功能变化,可作为其相关研究的一种有效、可靠的动物模型。5心脏快速起搏HF模型

过快的心肌收缩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引起心肌缺血;快速起搏致肌浆网Ca2+

通道改变,心肌收缩能力下降;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细胞外间质结构发生破坏,最终引起心室重构HF的发生。该模型制作周期短,可控性好,起搏频率以及起搏部位可依研究需要、动物种类及其心电生理特点设置,停止起搏一定时间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水平可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模拟可逆的心脏扩张和变化的心壁肥厚,且模型制作中动物能保持清醒状态,适用于HF的多方面研究,为扩张性心肌病HF研究的金标准模型[13]。

因易逆转使造模条件难掌握,且缺乏稳定性,起搏器固定技术要求高,限于在大动物中应用。6基因技术与HF模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改变实验动物的基因成为现实。小鼠基因与人类接近,并易被改变,改变后的基因表达相对稳定,常被用来作为基因研究的动物模型。现运用基因转入、剔除及干扰技术,使心脏特异基因表达改变,从而研究某些基因在心脏发生、发育以及HF中的作用及机制。6.1基因技术制备HF模型

6.1.1基因剔除法利用基因技术剔除基因多处

位点都可能导致HF发生,位点的选择可通过文献报道或设计。如:肌肉LIM蛋白(muscleLIMprotein,MLP)调节肌肉分化,剔除MLP基因的纯合子小鼠将

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伴心肌肥大、间质细胞增生和纤维化,到成年发展为HF;扩张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中常见多种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或线粒体转录因子基因剔除小鼠均可导致肥厚性心肌病致HF。剔除心肌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基因建立小鼠HF模型[14],用于研究

HF时钾通道的分子机制。

·2061·医学综述2011年6月第17卷第11期MedicalRecapitulate,Jun.2011,Vol.17,No.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