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小题训练 (17)
高考化学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1.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
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故选A。
2.下列物品或设备主要成分中含有单质硅的是( )A.光导纤维B.水晶项链C.门窗玻璃D.太阳能电池【答案】D【解析】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A错误;B项,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C项,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以及二氧化硅,含有二氧化硅,故C错误;D项,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含有单质硅,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存放的是()A.浓硝酸B.稀硫酸C.浓盐酸D.浓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A项,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阻止了铝进一步和浓硝酸反应,因此铝制容器可以存放浓硝酸,A正确;B项,稀硫酸会与铝反应,直至铝反应完全,不能用铝容器存放稀硫酸,B错误;C项,浓盐酸会与铝反应,直至铝反应完全,不能用铝容器存放浓盐酸,C错误;D项,浓氢氧化钠溶液会与铝反应,直至铝反应完全,不能用铝容器存放浓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故选A。
4.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A.2SO2+O2催化剂△3B.SO2+H2O H2SO3C.2H2S+SO2===3S↓+2H2OD.SO2+2H2O+Cl2===H2SO4+2HCl【答案】C【解析】A项、D项反应中,SO2中硫元素化合价均由+4价升高到+6价,SO2表现了还原性;B项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变,在反应中S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项中,SO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了氧化性。
5.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错误的是()A.SO2通入Na2SO3或NaHCO3溶液均能发生反应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的氧化性C.用酒精灯加热已被SO2褪色的品红溶液,可恢复原来的红色D.SO2和O2混合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生成三氧化硫【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与亚硫酸的正盐可生成酸式盐,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故它还能与碳酸氢盐反应:SO2+H2O+Na2SO3===2NaHSO3,SO2+NaHCO3===NaHSO3+CO2。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铁及其化合物1.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铁的元素符号是( )A.Mg B.Ca C.Fe D.Zn【答案】C【解析】铁的元素符号是Fe,C项正确。
2.下列反应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FeCl2B.FeCl3C.Fe(OH)3D.Fe(OH)2【答案】D【解析】2Fe+3Cl2点燃2FeCl3,Fe+2FeCl3===3FeCl2,4Fe(OH)2+O2+2H2O===4Fe(OH)3,Fe2++2OH-===Fe(OH)2↓,故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B、C。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是( )A.Fe B.Fe2+C.Fe3+D.Cu2+【答案】B【解析】Fe2+是铁的中间价态微粒,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硫酸锌D.氯化铜【答案】B【解析】Fe+2HCl===FeCl2+H2↑,选项中,H2SO4、ZnSO4、CuCl2均不能与FeCl2反应,但氯水中的Cl2能氧化Fe2+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5.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铁可被磁铁吸引B.铁元素有可变化合价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答案】C【解析】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C项符合题意。
6.某些补铁剂的成分中含有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
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石蕊溶液C.KSCN溶液D.氯水【答案】C【解析】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Fe3+遇到SCN-会使溶液显血红色,因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存在,而Fe3+与稀盐酸、石蕊试液及氯水都唔明显变化,故选C。
7.证明溶液中是否含Fe2+,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加入少量KMnO4溶液②滴入少量KSCN溶液③加入少量氯水A.先①后②B.先②后①C.先②后③D.先③后②【答案】C【解析】Fe2+的检验:先加SCN-,再将Fe2+氧化成Fe3+。
2021年高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A.原子半径: 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D.W、X和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12.已知相同温度下,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 、 、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 的沉淀溶解曲线B.该温度下 的 值为
C.加适量 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D. 时两溶液中
(2)将 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 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 ,冷却后用 调 为3.5~4,再煮沸 ,冷却后过滤。滤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冷却结晶、________、乙醇洗涤、________________,得到胆矾。其中,控制溶液 为3.5~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煮沸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 B. C. D.
(2)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 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 ℃下的 、在 下的 如图所示。
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________;
②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考河北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A. X和Z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
B. HX和HZ在水中均为强酸,电子式可表示为 与
C.四种元素中,Y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
D.该物质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13.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 (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N
N≡N
P—P
P≡P
193
946
197
489
从能量角度看,氮以N2、而白磷以P4(结构式可表示为 )形式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
(2)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CO2,溶于水中的CO2进一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
①CO2(g)=CO2(aq)
②CO2(aq)+H2O(l)=H+(aq)+HCO (aq)
25℃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
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比例系数为ymol•L-1•kPa-1,当大气压强为pkPa,大气中CO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时,溶液中H+浓度为________mol•L-1(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离,忽略HCO 的电离)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
高考化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甲醇【答案】D【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D。
2.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乙烯的产量B.硫酸的产量C.煤的产量D.合成纤维的产量【答案】A【解析】乙烯是石油化工发展的重要原料,可以用于生产聚乙烯塑料、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因此可以用乙烯的产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故选A。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Cl2、Br2、I2B.Na、Mg、AlC.食盐、淡水D.NaOH、H2【答案】C【解析】A、B、D中的物质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够从海水中获取。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下列关于煤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成分是硫B.是可再生资源C.燃烧只产生SO2D.煤干馏可制得焦炭【答案】D【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还有少量的氢、氧、硫、氮等元素,A错误;煤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B错误;煤燃烧产生的主要物质是CO2,C错误;煤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D正确。
5.下列关于物质制备原理错误的是( )A.工业制备金属钠:2NaCl2Na+Cl2↑B.工业生产铁:Fe2O3+3CO高温Fe+3CO2C.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D.工业炼铝:2AlCl32Al+3Cl2↑【答案】D【解析】A项,工业制备金属钠,需要点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2Na+Cl2↑,A正确;B项,工业生产铁需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高温Fe+3CO2,B正确;C 项,湿法炼铜是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Fe+CuSO4=Cu+FeSO4,C正确;D项,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铝的冶炼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错误;故选D。
高考化学烃的衍生物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烃的衍生物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油不是油B.石炭酸不是酸C.石蜡油不是油脂D.环己烷不是饱和烃【答案】D【解析】甘油是丙三醇,不是油,A正确;苯酚俗称石炭酸,属于酚不是酸,C正确;石蜡油是烃类,不是油脂,B正确;环己烷是饱和烃,D错误。
2.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6H5OH + Na2CO3→2C6H5ONa + CO2↑ + H2OB.CH3CHBrCH2Br + 2NaOH CH3CHOHCH2OH + 2NaBrC.C2H5OH + HNO3→C2H5ONO2 +H2OD.CH3CO8OH + C2H5OH CH3CO18OC2H5 + H2O1【答案】C【解析】A中反应属弱酸制强酸,B中反应属消去反应,D中酯化反应是醇脱氢,酸脱羟基,故选C。
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冠状病毒的蛋白质与RNA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如酒精、84消毒液等的使用需防火灾、防爆炸、防中毒C.医治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研发的其中一个方向,是通过化学合成物质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D.乙醚、95%的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脂溶剂皆可有效灭活病毒【答案】D【解析】A项,蛋白质是有多种氨基酸根据不同的排列组合结合在一起的,RNA是有多种核糖核酸很具不同的排列组合结合在一起的,二者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项,酒精以燃烧,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NaClO遇酸性物质会生成弱电解质HClO,HClO见光易分解,溶液造成中毒,B正确;C项,病毒在体内通过RNA的复制进行增殖,可通过药物进行抑制,C正确;D项,乙醚虽可以溶解脂质,但乙醚对人体有毒,不可用于消毒;95%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D错误;故选D。
4.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A.银氨溶液B.浓溴水C.新制Cu(OH)2悬浊液D.FeCl3溶液【答案】C【解析】乙醇、乙醛不能溶解新制Cu(OH)2悬浊液,但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时生成红色沉淀。
高考化学共价键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共价键1.下列物质只含共价键的是()A.Na2O2 B.H2O C.NH4Cl D.NaOH【答案】B【解析】Na2O2、NH4Cl、NaOH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H2O中只含共价键。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CO2B.H2O C.H2O2D.H2【答案】C【解析】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标准是成键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原子。
CO2(O==C==O)、H2O(H—O—H)分子中只有极性键;H2分子中只有非极性键;而H2O2分子的结构式为H—O—O—H,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3.下列分子中,只有σ键没有π键的是()A.CH4 B.N2 C.CH2==CH2D.CH≡CH【答案】A【解析】两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先形成σ键,然后再形成π键,即共价单键全部为σ键,共价双键、共价叁键中一定含有一个σ键,其余为π键。
4.下列物质分子中一定含有π键的是()A.HCl B.H2O2 C.C2H4D.CH2Cl2【答案】C【解析】A项,HCl:H—Cl,只含σ键;B项,H2O2:H—O—O—H,只含σ键;C项,C2H4:,C==C双键中含π键;D项,CH2Cl2:,只含σ键。
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CH4 B.NH3 C.H2O D.CO2【答案】D【解析】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109.5°,N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3°,H2O分子为V形,键角为104.5°,CO2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
6.下列说法正确的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由共价键形成的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答案】B【解析】A项,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存在共价键,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B项,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项正确;C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也可能是单质,例如氢气,C项错误;D项,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间也能形成共价键,例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氯原子和铝原子间为共价键,D项错误;故选B。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元素周期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F是最活泼非金属,Li是最活泼金属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III族,共16纵行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IIA族【答案】D【解析】A项,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B项,F为最活泼的非金属性,但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Li不是最活泼的金属,故B错误;C项,周期表中8、9、10三个纵行为Ⅷ族,则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行,故C错误;D项,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质子数为18+2=20,为Ca元素,原子结构中含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X在第四周期第ⅧA族,故D正确;故选D。
2.某些含硒(Se)药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Se 与S元属素于同主族元素,Se位于S的下一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H2SeB.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C.Se2-的结构示意图为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答案】D【解析】A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Se,则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S>H2Se,故A正确;B项,Se 与S元属素于同主族元素,Se位于S的下一周期,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故B正确;C项,S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34,最外层得到2个电子形成Se2-,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S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故D错误;故选D。
3.(2020·江苏化学卷)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Na)<n(Mg)<n(Cl)<n(Br)【答案】A【解析】A项,同周期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A正确;B项,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所以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故B错误;C项,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r(Br)>r(Na)>r(Mg)>r(Cl),故C错误;D项,Cl和Br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有关速率平衡的常规图像(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天津质检)向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0.3mol Z和一定量的Y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3Z(g)ΔH<0
C.若t0=0,t1=10s,则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3mol·L-1·s-1
D.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
2.可逆反应m X(g)+n Y(g)x Z(g)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和p2)条件下反应物X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m+n<x
B.正反应吸热,m+n>x
C.正反应放热,m+n<x
D.正反应放热,m+n>x
3.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
4.(2019·武汉模拟)有一化学平衡m A(g)+n B(g)p C(g)+q D(g),如图所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5.(2019·新余质检)可逆反应m A(g)n B(g)+p C(s)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n,Q>0B.m>n+p,Q>0
C.m>n,Q<0D.m<n+p,Q<0
6.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W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7.(2020·金华质检)已知:4NH3(g)+5O2(g)4NO(g)+6H2O(g)ΔH=-1025kJ·mol-1,若反应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2019·四川乐山期中)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M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9.(2019·郴州质量检测)一定条件下,CO2(g)+3H2(g)H2O(g)+CH3OH(g)ΔH=-53.7 kJ·mol-1,向2L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2.8mol H2反应,图中过程Ⅰ、Ⅱ是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中CO2的转化率[α(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v正<v逆
B.活化能:过程Ⅱ>过程Ⅰ
C.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
D.过程Ⅰ,t2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10.对于反应a A(g)+b B(g)c C(g)+d D(g)ΔH,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图甲中,若p1>p2,则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B.图乙中,若T2<T1,则ΔH<0且a+b=c+d
C.图丙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D.图丁中,若ΔH<0,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
答案精析
1.B 2.D
[根据第二个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X 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从第一个图像看出,在p 1下先达到平衡,可知p 1>p 2,则增大压强时,X 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m +n >x 。
]3.B
[由图可知,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Z 的体积分数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所以X 、
Y 中至多有一种是气体,A 错误;因反应物中有非气体物质存在,所以恒容时只要平衡发生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则密度必然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B 正确;升高温度,v 正、v 逆都增大,C 错误;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不能提高Z 的产率,D 错误。
]4.D 5.C
[由图像可知,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交叉点为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升高温
度,v 正、v 逆都增大,且v 逆>v 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ΔH <0即Q <0;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v 正、v 逆都增大,且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m >n ,C 项正确。
]6.A
[由图可知,Q 点X 的体积分数φ(X)最小,则最低点Q 为平衡点,Q 点后升高温度,
φ(X)增大,平衡逆向移动,Y 的转化率降低,故Q 点时Y 的转化率最大,A 正确;M 点的温度高于W 点的温度,故M 点的正反应速率较大,B 错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 错误;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 ,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故达到平衡时Z 的体积分数不变,D 错误。
]7.C 8.C
[开始投入SO 3,它是生成物,只有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为0,图像上v 正、v 逆标
反了,故A 错误;据方程式可知SO 2比O 2生成的多,下面两条线标的物质反了,故B 错误;据M =m
n ,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 变大,故M 变小,达平衡时,
M 不再改变,故C 正确;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据ρ=m V ,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固定,ρ
始终不变,故D 错误。
]9.AC
10.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