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培训方法与技巧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方法少儿声乐训练方法对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具有重要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声乐训练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增强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少儿的声乐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一、唱准音准的训练方法唱准音准是声乐训练的基础,也是孩子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提高孩子音准的训练方法:1. 唱前热身:孩子在进行声乐训练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呼吸运动和拉伸来放松身体,为唱歌做好准备。
2. 听音训练:让孩子倾听和模仿各种不同的音乐,如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等。
通过对不同曲调和音高的感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音准。
3. 音阶练习:引导孩子学习音阶,从简单的do-re-mi开始,逐渐扩展到更复杂的音程。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孩子的准确音高感。
4. 合唱训练:让孩子参加合唱团或其他合唱活动,培养孩子与他人协调合唱的能力,提高音准。
二、发声和呼吸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1. 慢速呼吸练习:让孩子坐直或站立,在进行慢速呼吸的同时,注意将气息从腹部吸入和呼出,使呼吸更加深长而有力。
2. 声音放松练习:通过放松肩膀和颈部的肌肉,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发声,避免由于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
3. 唱口型训练:教导孩子正确使用发音器官,如舌头、唇部和口腔,练习发出清晰准确的音节。
4. 唱歌姿势训练:指导孩子正确站立或坐姿,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并避免过度用力或不正确的姿势对发声造成影响。
三、表达和演绎的训练方法声乐训练不仅仅是让孩子唱准音准和发声准确,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演绎技巧。
以下是几种训练方法:1. 歌曲解析:教导孩子学习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歌词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演绎出歌曲。
2. 情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训练,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将其运用到歌唱中,使歌曲更加生动感人。
3. 舞台表演训练:让孩子参与舞台表演活动,锻炼他们在舞台上自信和沟通能力,提高演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发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声音质量和歌唱技巧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发声训练方法与技巧。
1. 呼吸练习:良好的呼吸控制是声乐学习的基础。
儿童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来加强肺部容量并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即用腹部向内收缩呼气,用腹部向外扩张吸气,避免使用胸式呼吸。
可以通过吹气练习(如吹气球、吹蜡烛)来提高呼气的控制与稳定性。
2. 声音放松:在声乐学习中,儿童需要学会放松咽喉和颈部的肌肉,以减少不必要的张力,并能够自如地发声。
可以通过做面部按摩、张嘴、伸舌头的动作来放松肌肉,同时可以进行微笑练习,帮助儿童抬起舌头和喉咙。
3. 音阶训练:对于儿童声乐学习初期,音阶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从简单的五声音阶开始,逐渐扩大范围,让儿童熟悉各个音的位置和音高。
可以结合唱歌与手势动作,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高。
4. 发声姿势:儿童在发声时,应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站立时,双脚略分开与臀部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让重心均匀分布。
上半身挺直,肩膀放松,头部微微抬起。
这样的姿势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呼吸与发声状态。
5. 声音共鸣:儿童在发声时,应注重声音的共鸣与共鳴腔的运用。
可以通过练习发出“嗯”的声音,感受脸颊、头部和胸腔的共鸣。
可以通过练习唱“鸭子嘎嘎”、“飞机起飞”等含有共鳴腔的词语,帮助儿童感受共鳴腔的作用。
6. 歌曲练习:在发声训练中,歌曲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和音域范围的歌曲进行练习,通过唱歌锻炼声音的技巧与表达能力。
可以结合发声姿势、呼吸和共鸣训练,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歌曲中。
7. 监听与模仿:儿童可以通过听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手的唱片或演唱会,来培养对优秀音乐的感受力和模仿能力。
可以尝试模仿歌手的发声、表达和演唱风格,帮助儿童学习到更多的歌唱技巧与表达方式。
8. 个人练习与集体演唱:儿童在声乐学习中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也可以参加集体演唱。
少儿声乐培训教学方法与技术分析报告

少儿声乐培训教学方法与技术分析报告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在少儿声乐培训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强调基础训练、规范性和系统性。
(一)基础训练1、呼吸控制:正确的呼吸技巧是良好歌唱的基础。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通过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稳定、深沉的呼吸支持。
2、发声练习:通过练习各种发声方法,如哼鸣、唇颤音等,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和共鸣。
3、音准训练:使用音阶、琶音、旋律片段等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音准感,通常会结合听觉训练和视唱练耳。
4、节奏训练:通过使用节拍器、击打节奏、模仿节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稳定性。
(二)歌唱技巧1、共鸣控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以获得圆润、丰富的声音。
2、咬字吐字:教授清晰的咬字和准确的吐字技巧,确保歌词的清晰表达。
3、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歌曲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使歌声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舞台表现:训练学生在舞台上的姿势、表情和动作,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三)曲目学习1、选曲:根据学生的年龄、声音条件和音乐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歌曲,既考虑技术的训练,也考虑兴趣的培养。
2、分段教学:将歌曲分为不同的部分,如开头、副歌、桥段等,逐一学习和掌握。
3、模仿与重复: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并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4、演唱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歌曲中的难点,如高音、低音、装饰音等。
(四)评估与反馈1、定期评估:通过考试、表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歌唱水平。
2、个别指导:根据评估结果,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3、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家中也进行练习和指导。
(五)教学工具与教材1、钢琴伴奏:使用钢琴作为伴奏乐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是培养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发声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发声技巧和音乐感觉。
发声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发声,比如腹部、膈肌、喉咙等。
以下是一些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1. 呼吸练习:呼吸是声乐发声的基础,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使音质更加丰富。
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提高孩子的呼吸能力。
让孩子平躺在地上,将手放在腹部,让他们感受自己的腹部随着呼吸的运动而上下起伏。
然后,请他们尝试用腹部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向上膨胀,呼气时腹部向下收缩。
2. 声音放松:让孩子坐下来,放松全身,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各个部位。
逐渐放松面部肌肉,特别是喉咙和嘴巴部分。
3. 咬字练习:选择一段简单的歌曲,让孩子用咬字的方式唱出来。
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晰地发出音节,使歌曲的发音更准确。
4. 腹式呼吸加音量控制:让孩子用腹式呼吸尽量提高自己的音量,然后逐渐减小音量,使音质均匀稳定。
5. 気息控制:让孩子模仿吹气的动作,按照指导逐渐缩小气息的力度,使声音更加稳定。
6. 听音乐:让孩子多听优秀的声乐作品,特别是那些与自己音域相近的作品。
通过聆听他人的演唱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正确的发声方式和情感表达。
除了上述训练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量训练:儿童的声带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所以训练时需要注意适量。
不宜长时间连续进行训练,以免对儿童声带造成伤害。
2. 正确指导:儿童声乐学习需要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老师应该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温和鼓励:儿童发声训练中,老师应该给予儿童温和的鼓励和肯定。
过度的批评和压力会让儿童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4. 多样化练习: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觉和音色表达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多样化的声乐练习,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用不同的嗓音唱歌等。
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发声训练需要专业的指导和适量的练习,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音乐感觉和音色表达能力。
孩子正确学习声乐的方法

孩子正确学习声乐的方法学习声乐是培养孩子音乐才能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正确的方法学习声乐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唱歌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孩子正确学习声乐的方法:1.寻找专业的声乐教师:要想培养孩子正确的唱歌技巧,寻找专业的声乐教师是关键。
专业的声乐教师能够教授正确的韵律和发声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地发声和唱歌。
他们还能根据孩子的音域、音乐风格和声音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培养正确的姿势和呼吸:学习声乐的第一步是培养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
孩子应该保持坐姿或站姿的正常,挺起胸腔,放松颈部和肩膀。
同时,教孩子正确地使用腹部呼吸,通过深吸气和慢慢吐气的方式锻炼肺活量和呼吸技巧。
3.声音练习和发声训练:孩子需要进行声音练习和发声训练来提高声音的品质和音准。
这包括练习唱准音阶、唱指定的音乐曲目、进行音域的拓展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训练,孩子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4.学习唱法和演唱技巧:除了基本的发声训练,孩子还需要学习各种唱法和演唱技巧。
这包括颤音、各种音程的演唱、滑音、音乐表达等。
学习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唱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并提升音乐表达的能力。
5.注重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实际的唱歌训练,孩子还需要学习声乐理论知识。
这包括音乐的基本知识、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等。
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6.参加合唱团和演出:让孩子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或参与音乐的演出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在合唱团中,孩子可以学习协调和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合唱者一起演唱来提高声音的融合和表达能力。
演出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培养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7.坚持练习和反馈:学习声乐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反馈。
孩子应该每天进行声乐练习,并定期向教师请教和获得反馈。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孩子可以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唱歌技巧。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提高嗓音质量,丰富音乐表现力。
在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体魄,因此需要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一、呼吸训练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呼吸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呼吸,增加气息支持。
教师可以让孩子躺在地上,用手放在腹部,让孩子通过鼻子吸气,感受腹部的起伏,然后通过嘴巴慢慢呼气,让孩子感受腹部的下降。
通过反复练习,孩子可以逐渐习惯腹式呼吸,从而在唱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呼吸。
2. 呼气训练在呼气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吸气后,用“啊”的声音慢慢呼气,同时保持声音的均匀和稳定。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掌握正确的呼气方式,保持气息的稳定和长久。
二、韵律训练1. 模仿音节通过模仿音节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声音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活泼的音节进行示范,引导孩子跟随并模仿,让孩子学会通过模仿来感受韵律和节奏。
2. 唱歌练习唱歌是最基本的声乐训练内容,通过唱歌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音准和音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儿歌或轻快欢快的歌曲,引导孩子学唱,同时关注音准和音色的训练,让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三、音域训练1. 声音放射通过声音放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掘自己的音域,并扩展音域。
教师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呼吸操,同时配合声音放射的动作,让声音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让孩子感受自己的音域,逐渐扩展音域。
2. 音程训练通过音程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音高的准确性,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音阶训练或唱调子的方式来进行,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音程的音高准确性。
四、发声技巧1. 嗓音保护在发声训练中,嗓音的保护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教导孩子正确的发声姿势和方法,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唱歌姿势,避免过度用力的发声方式,保护自己的嗓音。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学习中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儿童声乐培训中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声音质量和歌唱能力。
发声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呼吸方式,调整儿童的嗓音,提高儿童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染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儿童声乐发声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一、呼吸训练呼吸是声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正确的呼吸方式对歌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儿童声乐学习中应该注重呼吸训练,培养孩子正确的呼吸方式。
下面是一些呼吸训练的方法与技巧: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腹部肌肉的放松和收缩来进行呼吸。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腹式呼吸,比如让孩子躺在地上,将一本书放在肚子上,让孩子在呼气时让书“下降”,在吸气时让书“上升”,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
2. 气息控制:气息控制是呼吸训练的重要一环,孩子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呼吸的大小和力度,使得呼吸更加稳定和流畅。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吹气的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气息控制,比如用吸管吹气球、吹口琴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气息控制的技巧。
3. 呼吸操练:在声乐课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呼吸操练来帮助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比如练习吐字长音“爸爸爬山”,在练习中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呼吸和气息控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呼吸能力。
二、嗓音调整嗓音调整是儿童声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调整儿童的嗓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嗓音发声方式,提高歌唱的音质和表现力。
下面是一些嗓音调整的方法与技巧:1. 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调整嗓音的有效方法,孩子可以通过一些咿呀呼的练习来调整嗓音,比如练习音阶、唇齿音等。
在练习中,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发出清晰、有力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嗓音发声方式。
2. 声带保护:在儿童声乐学习中,声带的保护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嗓音发声方式,避免对声带造成伤害。
通过正确的发声练习和姿势指导,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保护自己的声带。
少儿声乐学习入门十大技巧

少儿声乐学习入门十大技巧1.寻找正确的音乐导师:选择一位有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声乐导师对孩子的声乐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他们能够教授正确的歌唱技巧和发声方法,而且能够合理安排练习和表演计划。
2.培养正确的发声习惯:孩子需要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正确的呼吸技巧、发声部位和喉咙的放松。
这有助于孩子发展出清晰、准确和饱满的音色。
3.练习唱准音准:良好的音准是声乐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孩子要通过耳朵感受到准确的音高,并学会准确地唱出音准。
可以通过唱好知名歌曲中的音调来锻炼。
4.提高音域和音色:孩子需要通过练习扩大自己的音域范围,并培养丰富的音色。
可以通过练习音阶和音程、发展出不同的音色表达能力。
5.学习歌曲的表演技巧:除了技巧之外,孩子还需要学会歌曲的表演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动作、舞台形象、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
可以通过观看专业演唱会和音乐剧来学习。
6.培养音乐耳朵:孩子应该经常听音乐,包括各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音乐感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水平。
7.参与合唱团:加入合唱团是培养孩子声乐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合唱团中,孩子可以学习与他人合唱、掌握和谐和声乐表达的技巧。
8.注重声乐练习和训练:声乐学习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训练。
孩子应该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并保持每天的练习时间。
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练习歌曲和舞蹈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9.学会合适的呼吸方法:呼吸是声乐学习中的关键一环。
孩子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深腹式呼吸和控制呼吸流量。
这有助于增加音乐的力度和节奏感。
10.培养舞台表演能力:舞台表演是声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应该培养自信和舞台表现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学校音乐会、舞台剧和比赛来锻炼。
总结起来,少儿声乐学习的入门十大技巧包括寻找正确的音乐导师、培养正确的发声习惯、练习唱准音准、提高音域和音色、学习歌曲的表演技巧、培养音乐耳朵、参与合唱团、注重声乐练习和训练、学会合适的呼吸方法和培养舞台表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声乐培训方法与技巧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下面是分享的少儿声乐培训方法与技巧,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化。
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
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水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
“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身体再向上抛的感觉”等等。
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二、用身体感触法学习、体验歌唱中的气息训练
刚接触声乐的儿童,并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地运用气息。
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遇的一些例子,如吹蜡烛、打哈欠、闻花香等状态,让学生亲身体会。
例如,在气息训练过程中,我告诉学生,气息的保持就像充了气的气球,不能松懈。
可是他们怎能理解,于是就让孩子抚摸自己的肚皮和教师去抚摸孩子的肚皮,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从而陈述自己呼吸时身体器官的变化特征,用这种亲自体会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象地解释了呼吸的原理。
而歌唱的呼吸分为几种形式。
一是:快吸慢呼,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
引导学生可以这样体会:想象突然串出一只老鼠,让人感到害怕,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
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
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慢吸慢呼:缓缓将气吸入,略停顿后再缓缓呼出。
可以这样体会:当你来到一片美丽的花丛中,你会忍不住闻每一朵鲜花,这时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
二是慢吸慢呼:缓缓将气吸入,略停顿后再缓缓呼出。
吸气一定要像闻花香一样自然、平静、柔和。
呼气时一定要均匀,有节制。
学生对于上述呼吸练习方法的正确掌握,一定程度上既能激发孩子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声乐的目的。
三、趣味发声教学法
发声训练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给孩子做发声训练时,a,o,e,I,u,v的教学,是传统的,对于小孩子来说也不现实,孩子们甚至会感到枯燥无味。
我用创设情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让孩子把他们唤回来。
让孩子大开口喊“妈妈”,叫“爸爸”或打喷嚏等形象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当孩子难以张大嘴巴歌唱时,我就让孩子“啃苹果”,练声曲目我把传统的mi---ma----改成了“妈妈快回来”、“大西瓜、ao、ao、ao”两只老虎,两只老虎,ao、ao。
学生唱词同时做出不同形象的老虎样子来等等。
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学生学的到位,学的开心。
发声训练教学效果甚佳。
四、咬字吐字的教学
唱歌和说话同样要求吐字咬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要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
在教学中如果单纯的教什么是咬字?什么是
吐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太过于复杂,我采用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然
后学生模仿的方式来学习。
我在读的时候,我非常注意口型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字,我的口型也是不同的。
例如:带有a韵母的字,我要求口型为a。
如果带有O韵母的字时,我要求学生读的时候口型为O。
特别强调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的口型。
这样,在唱歌词的时候就能自然的做到咬字吐字。
而且这样教学简单易懂。
不会给学生造成困惑。
五、重视情感投入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很多孩子在演唱中没有感情,只是纯粹把声音唱出来。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歌曲理解的不够深,还有对表演的心理兴奋度不高等等。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情感交流法。
我要让学生知道,有感情的歌唱才能感动观众,演唱者的歌声才有生命力。
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不同情绪的歌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告诉他们抒情的歌曲演唱时歌声要轻柔优美,要像朗读一首诗歌一样富有感染力。
欢快的歌曲演唱时要富有节奏感,声音要像拍皮球一样富有弹性活泼有朝气。
在教学中做如下步骤引导:
1、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歌教学。
少儿都很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展开教学,很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简单介绍歌词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歌词有深刻的理解。
3、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老师富有激情的示范演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5、学生模仿老师或演出视频进行学习,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口腔充分打开,歌唱状态充分兴奋,唱歌时情绪再激动一点。
这样唱歌就能使歌曲有生机有活力。
6、演唱的同时加上简单的肢体动作会使的演唱效果更加突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编。
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完整,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