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2狐假虎威
新统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2《狐假虎威》精品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教案)

课文22《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转、闷”,学写8个汉字。
2.分角色读好对话,在表演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3.用“原来”补充说话,迁移运用。
4.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用“原来”补充说话,迁移运用。
2.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读生字1.归类识记9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1)出示:派、抗、猪、神、转、扯、嗓、纳。
(2)认识这8个生字的结构。
(3)凭借经验,自由认读。
(4)小老师领读,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要点:“猪”字,可利用已认识的“堵”字,将“提土旁”换成“反犬旁”,变成“猪”字。
“派”字虽不是要写的字,但右半部分撇比较多,可书空识记。
“转”字是多音字,可查字典了解读音及意思。
2.归类识记3个半包围结构和1个独体字。
(1)出示:违、趟、闷。
(2)认识这3个字的结构。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4)出示:爪。
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识记这个象形字。
要点:“趟”字要引导学生辨析“走字底”和“走之底”。
3.归类识记词语。
(1)出示:“扑过去、逮住、松开、跟着”。
这组词写谁?做什么?(2)出示:“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这组词写谁?做什么?(3)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这组词又写谁?做什么?(4)出示:“都很纳闷、撒腿就跑”。
这组词又写谁?做什么?提示:运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角色做的事。
二、朗读表演1.朗读对话。
(1)出示对话。
提示:进入“狐狸”的角色,体会它狡猾的特点及在老虎面前假装自己胆子很大的样子,用霸气、挑衅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
强调“敢、违抗、多大的胆子”。
“摇了摇尾巴”是狐狸见老虎被蒙住后的得意样子,用得意的语气读,语调微微上扬。
进入“老虎”的角色,体会老虎被蒙住后的疑惑,语调微微上扬,声音不响。
(2)教师示范朗读,并用朗读符号标识重音、上扬与下降。
(3)学生模仿练读。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

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5个认读生字和5个会写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
2、通过随文识字和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识记晋级识字卡上的生字。
3、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4、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通过随文识字和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识记晋级识字卡上的生字。
教学难点: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课课件出示: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亡羊补牢画龙点睛鸡犬狗吠害群之马如鱼得水呆若木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也和动物们有关系,它就是狐假虎威。
师板书课题,生临空书写,并齐读课题。
二、初次出示晋级识字卡,检测哪些生字自己不认识。
今天我们在学课文的时候来一个识字升级测试怎么样?出示识字晋级卡,为了公平起见,找一位同学来大声读,其他同学小声读或默读,老师来当裁判并公布正确读音,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听,读错的在这个字下面画一个三角形,一定要诚实。
三、品读感悟(一)逮老虎:课文第1自然段1、看图说话:我首先们先来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老虎抓住狐狸的图片1),用自己的话说说在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
2、课件出示词语:窜过、扑过去、逮住试着用上这三个词语再来说说这幅图。
3、指导朗读(关键的动作词重读,快读)让学生尝试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出老虎和狐狸的动作来。
4、课件再次出示图片1,请学生试着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板书逮狐狸)5、学生开火车领读在第一自然段出现的词语。
(二)蒙老虎:课文2---6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找出能让狐狸和老虎“活”起来的词语或短语,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
3、课件出示: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蒙住了既然这三个词语和你们画出来的词语把动物们写活了,那我们就来演一演,让这些小动物们走到我们眼前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出示狐狸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生齐:狐狸)教师:狐狸又简称“狐”(幻灯片上出示“狐”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出示老虎的图片】小朋友们,它又是谁呢?(生齐:老虎)教师:我们把老虎简称为“虎”(幻灯片上出示“虎”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过渡】老虎被称为“百兽”,小小的狐狸总是很小心地避免和老虎碰上面,生怕自己性命不保。
可是,事情总有不巧的时候,瞧,狐狸和老虎还是遇上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接着刚才的幻灯片,在“狐”和“虎”中间加上“假”,后面添上“威”字,这两个字要注音。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老师来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一边看思考。
)听完后检查学生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正音。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词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
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我们再来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我请7位小朋友分小节读读课文,看看谁生字读得最正确。
(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纳闷”的“闷”应当儿化,并领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22 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体会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1.能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读懂故事,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爪、爷”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抓关键字词,感受虎威。
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猜谜引出故事“主角”。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猜猜这则谜语说的是谁?“身穿皮袄黄又黄,咆哮一声百兽慌。
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出示老虎图)如果让你用一些词来形容老虎,你会怎么说?(生:老虎可是森林之王,它厉害、凶猛,还很威风呢)2.讲述诱发阅读期待。
是呀!可是,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只动物居然比老虎还厉害、还威风,动物们见了它撒腿就跑,是谁这么威风呢?想见见它吗?他就是狐狸(出示狐狸图)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狐假虎威》“假”有两种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该读jiǎ,真假,假如。
为什么这样读,它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初读情况: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这些生字词你会认吗?①认读字词(分组依次出示)读一读。
说说你的发现第一组:扯爪神猪受食第二组:扯着嗓子松开爪子神气活现寻找食物上当受骗(生:示范读第一组词,我发现这一组生字都是翘舌音。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22课 狐假虎威 教案

22 狐假虎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 8 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 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3. 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爷、就”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练读对话,感受狐狸的威风。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老虎和狐狸的图片。
你认识上面的动物吗?(狐狸和老虎)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它们之间的故事吧。
(板书:狐假虎威)2. 学习生字“假、威”。
(1)指名读“假”,读准字音,“假”是三拼音节。
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假——真)“假”在这里并不当“真”的反义词讲,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学了课文你就明白了。
(2)请学生认读“威”,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可以组什么词?(威风、威力……)【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出示大家熟悉的动物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初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初读情况。
(1)学习字词:扯着嗓子、违抗、爪子、一趟、野猪、受骗。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嗓”,翘舌音“扯爪猪受”,前鼻音“骗”,后鼻音“抗趟”等。
②识记生字。
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如,“嗓——桑”“神——伸”“违——围”。
加一加:“扯、猪、骗”均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对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喜爱,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勇敢、聪明的品质,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对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成语“狐假虎威”的了解和用法。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2)学生分享他们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5. 拓展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孩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词编写小故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延伸作业:(1)孩子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
(2)孩子和家长一起查找其他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狐假虎威》教案(13篇)

《狐假虎威》教案(13篇)《狐假虎威》教案 1活动名称: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活动过程:一、说说狐狸和老虎7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
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日常生活教育: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故事画册,引导幼儿学习成语故事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成语故事,教学反思: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
我在教学第八段时,我安排学生带头饰演一演,找了四位“小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狐假虎威》教案 2习作内容:根据《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训练目的要求:1、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2、编写的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并能说明一定道理。
训练步骤:一、课件启迪,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瞧,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一则大家所熟悉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
二、创设情境,引导口述。
1、创设情境。
第二天,机灵的小松鼠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虎。
没过多久,森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森林联欢会,你看……,真巧,狐狸和老虎也来参加聚会,途中他们相遇了。
2、启发想象。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

描写狐狸的词语: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描写老虎的词语: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提示:表演时将狐狸的得意和老虎的疑惑表现出来。
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则寓言,我们都知道寓言中狐狸很狡猾、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我们能不能做狐狸那样的人?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狐狸这样的人?遇到那样的人我们该怎么做呢?(道理:生活中我们不能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不要上当受骗。)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八单元22《狐假虎威》
难点名称
懂得“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体味“狐假虎威”的深刻含义,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师:狐狸和老虎谁更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只比老虎更厉害的狐狸《狐假虎威》。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释题意,设置疑问“假”是什么意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课文1自然段,注指导窜的读音。结合图片思考:饥饿的大老虎抓住了狐狸后发生了什么。
2、学习课文2自然段,着重讲解狐狸的动作描写“骨碌一转”,语言描写“你敢吃我”,体现出的狐狸的特点。(狡猾)
这篇课文中“狐假虎威”的深刻含义及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学生较难理解,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懂得“狐假虎威”意思。
2.通过借助插图,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就已经学过寓言了,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
找学生说,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假(假如)(假设)
威(威风)(威力)
寻(寻找)(寻人)
扑(扑向)(扑倒)
转(转动)(转轮)
扯(扯开)(扯断)
嗓(嗓音)(嗓门)
派(派人)(门派)
抗(对抗)(反抗)
爪(鸡爪)(爪子)
趟(一趟)(赶趟)
猪(小猪)(母猪)
纳(容纳)(收纳)
闷(闷闷不乐)(纳闷)
受(接受)(受到)
骗(骗人)(骗子)
借(借钱)(借书)
3.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6.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的狐狸,老虎是一只()的老虎。
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
(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
“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
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
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
指名读。
(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骨碌碌、”“扯着嗓子”、“老虎一愣”进行理解。
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
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
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
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
师生共同评议。
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假”的意思是()。
板书“假”“威”的意思。
(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
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
5.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三、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以“狐狸到处行骗干坏事”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四、教学生字。
1.观察生字结构,交流识字方法。
2.讲解书写要领,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五、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头摆()东()()望
()气()现狐()虎()
2.比比组词
派()爪()胆()
旅()瓜()但()
板书设计:
狐→(假)虎
先行随后
↘↙
百兽都跑
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朗读中不只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
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
要记住老师应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