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标准的探讨

合集下载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监测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法、色谱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缺点。

通过对红外分光光度法在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为水质监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对该方法的研究还将推动红外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检测对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类物质是一种污染物,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风险。

研究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水质环境,减少污染的危害,还可以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石油类物质含量,为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这一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性广泛,可以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研究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可以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利用红外光谱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中吸收特定的频率来鉴定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在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时,红外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油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溶液,然后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吸收光谱。

通过比对样品的吸收光谱与标准物质的光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油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

在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85.5
81.8 79.8 82.5 79.0 82.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44.0
43.3 42.8 45.4 44.7 43.1
88.0
86.6 85.6 90.8 89.4 86.2
符合实验室质量保
证和质量控制所规 定的加标回收率为 70%-130%。
26
3.4、标准质控样测定
3.1、全过程空白实验及空白实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空白实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取 500mL 不含油类物质的去离子水样全部倒入分液漏斗中,其余的按标准 HJ637-2018 上的测定步骤进行。连续 20d 测定一个全程序空白值,结果见下 表:
2019/4/9
23
测定天数(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平均值(Xb )

方法检出限MDL=3.143Sb, 0.07 mg /L低于国家标准中油 类物质为0.1 mg/L的方法检出 限。因此,实验测定的全过程
完全符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019/4/9
25
3.3、空白加标回收率
空白加标回收率测定的目的是控制萃取效率和经硅酸镁吸附后的回收率。 配制4.0mg/L和50.0mg/L 2种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
测定值(Xb) 0.0114 0.0802 0.0688 0.0574
三种情况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受控
1、全程序空白随机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在上警告限范围内
,受控。 2、全程序空白超出上警告限,但仍在上控制限内,测试过程有 失控倾向。 3、全程序空白超出上控制限,表示测试失控,需寻找原因。

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测定常见问题分析

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测定常见问题分析

▲HUANJINGYUFAZHAN227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测定常见问题分析吴际(蚌埠市环境监测站,安徽 蚌埠 233000)摘要: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可是受自然或者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的实验分析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分析实验室中常见的问题,并从实验仪器、样品采集、乳化现象、分析试剂、实验器皿及硅酸镁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油类;动植物油类;常见问题;乳化现象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3-0227-02DOI:10.16647/15-1369/X.2018.03.136Brief analysis on the common problems in determination of petroleum,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in waterWu Ji(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Bengbu Anhui 233000,China)Abstract: Petroleum and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 analysis. However, due to natural or man-made facto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petroleum,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in water. In this paper,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laboratory analysis are analyzed from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Sample collection, emulsification, analytical reagents, laboratory vesse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silicate and so on.Key words: Petroleum;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Common problems;Emulsification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测定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在化学分析领域,红外分光光度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同时在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等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检测一直是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

由于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成分复杂,并且通常存在于极微量的情况下,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存在许多限制。

而红外分光光度法可以通过对样品中的特定官能团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和组分,因此在这一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红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的应用,并探讨该方法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

一、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红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当分子吸收红外辐射时,分子中的原子和键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这导致分子发生振动和转动,从而产生红外光谱。

不同的官能团和化学键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具有特定的波数和强度,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来推断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对于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通常会选择透射红外光谱法。

在该方法中,将样品置于透射盏中,经过红外辐射后,样品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透过的光谱会被红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并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样品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和组分。

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在水质监测中,水中石油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它通常是由于原油开采、输送、储存和利用等过程中的泄漏或排放所引起的。

水中石油类的测定需要准确、快速和可靠的分析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的含量,可以通过其特征吸收峰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存在石油类物质,并且可以定量测定其含量。

水中石油类通常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其分子中含有芳香环,因此在红外光谱中有明显的芳香族环官能团的吸收峰。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研究引言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其中包括了许多的石油类动植物油。

由于这些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极大,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方法及其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1. 仪器及试剂(1)红外分光光度计(2)试剂:汽油、柴油、煤油、植物油和动物油2. 标准曲线的绘制(1)将汽油、柴油、煤油、植物油和动物油分别称取0.1~1.0 ml,加入25 ml 的无水乙醚中,摇匀,得到5 种溶液。

(3)将每种标准溶液加入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比色池中,分别测定各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画出荧光强度(Y轴)与浓度(X轴)之间的标准曲线。

3. 样品预处理(1)按所需标准溶液的浓度,称取适量样品、加入适量无水乙醚,摇匀,使被测样品在乙醚中溶解。

(2)用0.45 μm滤膜过滤后,将滤液移入红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池中,测定其吸光度。

4. 吸收曲线的记录将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0.1、0.2、0.3、0.4、0.5 mg/ml)加入比色池中,分别测定对应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以植物油为例,将其分别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出如下标准曲线:2. 水样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含量的测定在红外分光光度计上分别加入柴油、植物油和水样品,测定各自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

由上图可知,在5800 cm^-1和6000 cm^-1之间,柴油和植物油的吸光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水样品的吸光度不变。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水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出水样品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含量。

结论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含量。

本实验中,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和样品的吸收曲线,可计算出水样品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含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方法的探讨

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方法的探讨

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方法的探讨红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国家标准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在分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依据大量的对实际样品的实验分析,从方法萃取次数、萃取剂定容,乳化现象、萃取液脱水以及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分离等方面提出几点探讨说明。

标签:红外分光光度法;石油类;萃取引言:目前我国使用的石油类动植物油分析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重量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不受油品的限制,但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测定5mg/L 以上的含油水样。

红外分光光度法使用红外分光测油仪,采用四氯化碳作为样品萃取剂,分析步骤是:样品采集、水样萃取、吸附分离、红外测定。

此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和测定结果受标准油品及样品中油品组份影响较小的特点。

但由于石油类的检测过程比较复杂,在分析过程中问题主要集中在样品的前期处理,如萃取次数、萃取剂定容、乳化现象处理、萃取液脱水、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分离以及方法检出限等,通过大量的对实际样品的实验分析和本人多年的实践,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石油类分析提出几点探讨说明,并已应用于实际的分析工作中。

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后需加入酸使样品的pH≤2,由于盐酸易挥发,可采用加入硫酸作为样品保护剂控制酸度。

2 样品测试体积的确定为使确定测试样品体积的方法更科学,将容量误差降至最低,可在样品萃取结束后将上层水相转移到量筒中测量水样体积。

3 萃取次数通过对比实验确定样品萃取次数与回收率之间的关系:(1)取40mL四氯化碳,分两次萃取;加入已知标样浓度的纯水,平行五次测定,回收率在72%-91%之间;(2)取40mL四氯化碳,一次萃取;加入相同的已知标样浓度的纯水,平行五次测定,回收率在78%-93%之间。

实践证明:两次萃取和一次萃取的回收率没有明显差别,而且一次萃取回收率略高于两次萃取的吸收率。

这是因为四氯化碳是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优良溶剂,当被萃取物质在水和萃取剂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小于0.01或大于100时,萃取一次萃取效率就基本达到最大值。

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摘要: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有两种分离方法即硅酸镁吸附柱吸附法和旋转振荡器振荡法。

这两种分离方法均被《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采用。

本文通过两种分离方法比对实验分析,证明其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要求。

关键词: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硅酸镁吸附柱旋转振荡器环境水体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各种烃类的混合物)污染物主要来自原油的开采、加工、运输以及各种炼制油的使用等行业。

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漂浮于水体表面,将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它们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总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在波数为2930 cm-1、2960 cm-1、3030 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石油类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动植物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首先用四氯化碳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 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 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 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其差值为动植物油浓度。

1 分离方法原理及所用设备1.1 分离方法原理水样经四氯化碳萃取后移入已加入定量无水硫酸钠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将萃取液分为A、B两份,A份直接用于测定总油。

B份如加入5 g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以180~200 rpm的速度连续振荡20 min,静止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锥形瓶,用于测定石油类,此种方法即为旋转振荡器振荡分离法。

环境监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常见问题探讨

环境监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常见问题探讨

环境监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常见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污染也呈现出逐渐严重的趋势,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所以,针对环境监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能够更有效地监管与控制水体石油类、动植物油污染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监测;石油类;动植物油;常见问题环境监测是一种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也是一种对生态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当前,我国的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环境监控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污水中含油类污染物的降解要耗费较多的溶氧,因此水体中会产生缺氧,造成水质恶化。

所以,对水体中的石油和动植物油的测定进行探讨,以及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测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1.1实验分析仪器及试剂环境监测中进行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常用的试剂如表1所示。

表1水中油类实验分析常用试剂这是一个红外分光光度计,它的扫描范围从3400到2400公分,带有1cm和4cm的石英试管。

目前,国内外对水中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JDS-106U+、oil-8等红外分光测油仪上。

1.2实验分析的原理表2油类经萃取后被硅酸镁吸附的情况表1.3水中油类物质的采样对水体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进行试验研究时,一般以0.2~0.5m为宜。

对有水污的取样,要保证取样时油水混合均匀,或者在取样点设置水压跃变区。

采样后的试样应该放在玻璃罐内,尽量不要再进行分装。

样本瓶应为大口有标度的玻璃瓶。

(1)由于水中样品的分离,使试验结果的精确度有所下降。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必须采用特殊的取水瓶,并尽量避免在实验室内进行试样的分离。

但在现实的环境监控中,这类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

但因水质监测项目多、样品量大,难以达到使用特殊瓶装水的需要。

油类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比较弱,所以它的密度也比水要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修改了无水硫酸钠和硅酸镁的处理条件 《新标准》将无水硫酸钠的处理温度从 300 ℃
提高到 550 ℃ ,处理时间从 2 h 增加到 4 h; 硅酸镁 的处理温度从 500 ℃ 提高到 550 ℃ ,处理时间从 2 h 增加到 4 h。通过对无水硫酸钠和硅酸镁处理 条件的改变,彻底去除试剂中吸附的有机物,以降 低对空白的干扰[3]。
0. 026 0. 030 0. 075 0. 069
0. 036 0. 025 0. 071 0. 073
①经无水硫酸钠; ②先经无水硫酸钠,再经硅酸镁。
平均值 0. 034 0. 031 0. 080 0. 071
降幅 /% 8. 8
11. 2
3 修改了样品体积的测量方法 《新标准》中 规 定,将 萃 取 完 的 上 层 水 相 全 部
15. 9 14. 7
相对偏差 /% 8. 4
4. 9
3. 9
4. 2 萃取液脱水方式 《新标准》中规定,将有机相转移至加入 3 g 无
水硫酸钠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摇动数次,如果无 水硫酸钠全部结晶成块,则需要补加无水硫酸钠。 而《原标准》是将萃取液经铺有 10 mm 厚度无水硫
— 62 —
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中。虽然两种方 法均能脱去 有 机 相 中 的 水,但 是《原 标 准 》的 脱 水 方式较适合清洁地表水,一旦有机相浑浊,含水量 高,则可能 影 响 脱 水 效 果。 《新 标 准 》的 脱 水 方 法 简便有效,试验者即可判断有机相是否脱水完全。
取实验室纯水 500 mL,平行测定 21 次,标准 偏差为 0. 010 9 mg / L,计算检出限为 0. 05 mg / L, 高于《新标准》中的检出限( 0. 04 mg / L) 。
试验得到的检出限均高于《新标准》中的检出 限,原因是 采 用 的 计 算 方 法 不 同。 在《编 制 说 明 》
按照《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 规定的检出限计算公式 D. L = 4. 6 × δ[1],验证《新 标准》的方法检出限。式中,D. L 为检出限; δ 为空 白平行测定 ( 批内) 的标准偏差 ( 重复测定 20 次 以上) [1]。
取实验室纯水 1 000 mL,平行测定 21 次,标准 偏差为 0. 003 8 mg / L,计算检出限为 0. 02 mg / L, 虽高于《新标准》中的检出限( 0. 01 mg / L) ,但能满 足地表水的监测要求。
第 25 卷 第 4 期
王盈.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标准的探讨
2013 年 8 月
5 删除了絮凝富集萃取的内容
中采用的检出限计算方法是针对被测物浓度大于
《原标准》中 规 定,当 水 样 中 石 油 类 和 动 植 物 油类的 含 量 较 低 时,采 用 絮 凝 富 集 萃 取 法[6]。 主
转移至量筒中,量取样品体积; 《原标准》是在采样 瓶上做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油类的测定是 对全 部 样 品 分 析,测 定 前 不 能 用 量 筒 量 取 体 积, 《原标准》的 体 积 测 量 方 法 存 在 较 大 的 人 为 误 差, 而《新标准》的测量方法更为准确,且简便易行。
在《编制说 明 》中,建 议 样 品 采 集 后 用 硫 酸 代 替盐酸酸化样品,与《新标准》的描述不一致。
标准 《原标准》① 《新标准》① 《原标准》② 《新标准》②
0. 047 0. 033 089 0. 074
0. 035 0. 042 0. 098 0. 058
吸光值 0. 034 0. 026 0. 078 0. 078
0. 029 0. 028 0. 065 0. 073
水样 1
2
3
标准 《新标准》 《原标准》 《新标准》 《原标准》 《新标准》 《原标准》
水样体积 V / mL 51 48 52 49 48 50
吸光值 1. 335 1. 109 6. 889 7. 075 16. 859 16. 216
总油质量浓度 ρ / ( mg·L - 1 ) 0. 71 0. 60 5. 70 6. 29
0. 05 mg / L) 。
进了操作步骤,样品体积测量更加方便、准确,同时
《新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低于 0. 05 mg / L,满足 降低了油类测定的检出限,减少了对空白的干扰。
监测要求。当样品体积为 1 000 mL,萃取液体积为 25 mL,使用 4 cm 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 01 mg / L; 当样品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50 mL,使用 4 cm 比色皿时,检出限为 0. 04 mg / L[2]。
将四氯化碳[4]分 别 经 过 按《原 标 准 》和《新 标
收稿日期: 2012 - 07 - 17; 修订日期: 2013 - 06 - 20 作者简介: 王盈( 1987—) ,女,北京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 环境监测工作。
— 61 —
第 25 卷 第 4 期
王盈.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标准的探讨
0 的样品测定,而非空白样品。建议采用空白加标 样测定,或改用其他检出限计算方法。
要是因为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 0. 1 mg / L,不能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 2002) [7]
6 结语
中Ⅰ ~ Ⅲ类水体的监测要求( 石油类质量浓度≤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新标准》改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 废水 监 测 分 析 方 法[M]. 4 版. 北 京: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出 版 社,2002.
Key words: Petroleum oils; Animal and plant oils;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Water quality
环境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污染主要 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引起水质变化的原因 之一,也 是 反 映 水 质 变 化 的 综 合 指 标[1]。 测 定 水 体中油类的含量,一般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2012 年 6 月 1 日实施的《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 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 - 2012) ( 以下简 称《新标准》) ,相对于《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类的测 定 红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 GB / T 16488 - 1996) ( 以下简称《原标准》) ,改进了部分操作步 骤,今对新旧标准的内容作对比分析。
修改了干燥剂的处理条件、样品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萃取条件和萃取液脱水方式,删除了絮凝富集萃取的内容。试验证明,
改进后的方法降低了检出限和空白干扰,样品体积测量更加准确。
关键词: 石油类; 动植物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
中图分类号: O657. 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2009( 2013) 04 - 0061 - 03
试验结果见表 2。采用两种萃取条件对相同 水样总油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为 3. 9% ~ 8. 4% ,且 随着总油质量浓度增加,相对偏差逐渐降低。参照 油类测定 的 相 对 偏 差 范 围[2],可 以 判 断 两 种 萃 取 条件无明显差别。
表 2 两种萃取条件对总油测定值的影响
Table 2 The influence on total oil content by two kinds of extraction methods
Abstract: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etroleum oils and animal and plant oils-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 HJ 637-2012) called new standard revised in 2012 and replaced GB / T 16488-1996. In new standard,total oil is defined. Processing conditions of desiccant are changed. Measurement method of sample volume and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extract dehydration are different. With flocculation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deleted,the test will be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sample volume measurement is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below 0. 5 mg / L,and reduced the interference to the blank test.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Old and New Standards of Determination of Petroleum Oil and Animal and Plant Oil
WANG Ying ( Ya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Beijing 102100,China)
表明,改变处理条件,对空白干扰的降低程度不明 显,见表 1。
在《<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 (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以下简称 《编制说明》) 中,并未改变无水硫酸钠和硅酸镁的 处理条件,与《新标准》的描述不一致。
表 1 两种处理条件对四氯化碳吸光值的影响 Table 1 The influence on carbon tetrachloride by two kinds of treatment metho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