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复习试题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试题(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试题(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姓名:________ 评分:________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1、《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适用于()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A、地表水B、地下水C、生活污水D、工业废水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50 ml,使用 4 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mg/L,测定下限为()mg/L。
A、0.02 0.08B、0.04 0.16C、0.06 0.24D、0.08 0.32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油类是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在波数为 2930 cm-1、2960 cm-1和 3030 cm-1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B、石油类是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C、动植物油是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D、本方法适用于所有水质类型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4、以下有关方法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水样在 pH≤2 的条件下用四氯乙烯萃取后,测定油类。
B、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去除石油类等后,测定动植物油。
C、石油类的含量为油类与动植物油含量之差。
D、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 2930 cm-1(CH2基团中 C—H 键的伸缩振动)、2960 cm-1(CH3基团中 C—H 键的伸缩振动)和 3030 cm-1(芳香环中 C—H 键的伸缩振动)处的吸光度 A2930、A2960 和 A3030,根据校正系数进行计算。
5、以干燥 4 cm 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在 2800 cm-1~3100 cm-1之间使用 4 cm 石英比色皿测定四氯乙烯,2930 cm-1、2960 cm-1、3030 cm-1处吸光度应分别不超过()、()、()。
石油类试题

第十九节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的动植物油一、填空题1.《水质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包括和两种测定方法。
答案: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2.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萃取方法有萃取法和萃取法两种。
答案:直接絮凝富集3.通过吸附剂来分离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吸附分离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答案:吸附柱振荡吸附4.测定油类物质的水样经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测定。
答案:总萃取物石油类5.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校正系数所需的标准溶液为、和。
答案: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或正十六烷、异辛烷、苯)二、判断题1.《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所述的油类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被四氯化碳萃取并被测量的所有物质,包括被溶剂从酸化的样品中萃取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所有物质。
()答案:正确2.水中石油类为烃类的混合物,其所含的烷烃类物质一般要比芳烃类物质少()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其所含的芳烃类物质一般要比烷烃类物质少。
3.水中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实验室内再分样。
()答案:正确4.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处理后硅酸镁和无水硫酸钠都必须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答案:正确5.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后,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非极性物质。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
6.测定水中油类物质,萃取时为防止漏液,所用的分液漏斗的活塞应涂少量凡士林作润滑剂。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所用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能涂凡士林作润滑剂。
7.采用直接萃取法萃取水中油类时,将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再移入装有水样的分液漏斗中,此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易导致测定误差。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不会导致测定误差8.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采用直接萃取法9.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当水样中含有大量芳烃及其衍生物时,应首先选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而不是非分散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复习题及答案

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3题)参考资料《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下册)P603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一、填空题1、国家颁布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是,方法的国标为。
答: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2、红外光度法包括和两种测定方法。
答: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3、四氯化碳试剂应在之间扫描,其吸光度应不超过(1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答:2600cm-1-3300cm-1;0.034、硅酸镁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加热小时,在炉冷至℃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于玻璃瓶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硅酸镁于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m/m)的比例加适量蒸馏水,密塞,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小时后使用。
答:500;2;200;室温;磨口;干燥;磨口;6%;1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一切排污单位,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石油类1-3级排放标准为、、,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石油类1-3级排放标准为、、。
答:10;10;30;5;10;2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一切排污单位,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动植物油1-3级排放标准为、、;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动植物油1-3级排放标准为、、。
答:20;20;100;10;15;100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方法来源于。
答: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8、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步骤:直接萃取是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倾入分液漏斗中,加酸化至,用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g 氯化钠,充分振摇分钟,并经常排气,静置分层后,经mm厚度的无水硫酸钠层过滤于容量瓶中,重复一次,定容至标线。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考核试题HJ637-2018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8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所用的四氯乙烯试剂应以干燥4cm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在___ _____之间使用4cm 测定,、______、___ _____处吸光度应分别不超过0.34、0.07、0。
2.《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HJ637-2018适用于和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3.《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8中,当取样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4cm石英比色皿,方法检出限为,测定下限为。
4.《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8中,采集水样后,加入溶液酸化至。
如不能在24h内测定,应在℃冷藏保存,天内测定。
5.《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8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时,样品直接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_ ___,另一份经_______吸附后,用于测定______。
6.《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8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时,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实验室空白,空白试验结果应。
二、判断题1.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分样。
﹝√﹞2.硅酸镁应于磨口瓶内保存。
﹝√﹞3.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采样瓶应作一标记,塑料瓶、玻璃瓶都可以采油类样品。
﹝×﹞4.红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清洁水样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紫外法适用于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三、问答题1.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8测定石油类的原理?2.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的步骤?3.简述《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8中硅酸镁的制备和保存。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氢化合物B. 碳水化合物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花岗岩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是常见的储油岩石。
3. 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 重力勘探B. 磁力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4. 油井的井底压力()井口压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一定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井底压力大于井口压力。
5.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不包括()A. 化学驱油B. 热力采油C. 微生物采油D. 降低采油速度答案:D解析:降低采油速度不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他选项都是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6. 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A. 从生油岩到储集岩B. 从储集岩到圈闭C. 在储集岩内的运移D. 从圈闭到地面答案:A解析: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从生油岩到储集岩的运移。
7. 以下哪种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A. 汽油B. 煤炭C. 柴油D. 煤油答案:B解析:煤炭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
8.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包括()A. 层内非均质性B. 平面非均质性C. 纵向非均质性D. 体积非均质性答案:D解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包括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纵向非均质性。
9. 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A. 均匀分布B. 靠近油井C. 远离油井D. 集中在高产区答案:A解析: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均匀分布。
10. 油藏的驱动方式不包括()A. 水压驱动B. 气压驱动C. 重力驱动D. 人工驱动答案:D解析: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等,人工驱动不是常见的油藏驱动方式。
11. 以下哪种储层孔隙类型不是主要的()A. 粒间孔隙B. 裂缝孔隙C. 溶洞孔隙D. 晶间孔隙答案:D解析:晶间孔隙在储层中不是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较为常见。
2020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

2020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1、我国汽油消费量在各种石油产品中最多(×)2、从东西半球来看,东半球石油资源远高于西半球(√)3、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国(√)4、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进行过石油的勘探和开发(×)5、世界上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完全相同(×)6、天然气化工的英文翻译为Gas Chemical Industry(√)7、油藏压力系数越高,地层能量越小(×)8、钻进是旋转钻进工艺中钻前准备工作之一(×)9、刮刀钻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钻头(×)10、由于地壳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油气藏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保存油气的过程中(√)11、如果地表发现与油气有关的化学物质,表明地下一定存在工业油气。
(×)12、地震勘探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纵波在岩石界面的折射,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3、石油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石油行业也是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的行业。
(√)14、我国第一口井是1907年清政府从日本聘请技师,购进一部顿钻钻机,在陕西延长油矿钻成,井深80多米,至今任然还在出油。
(我国第一口井是1887年在台湾西部苗栗钻成的)(×)15、大庆会战,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长期落后的面貌,接着在胜利,大港,四川,江汉,宁夏进行了石油会战。
(没有宁夏)(×)16、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三大公司均属于石油工业部。
(从石油工业部分理后才成立了这三家公司)(×)17、沉积岩的形成尽力了母岩的风化作用,削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18、钻井队必须遵循钻井工程设计,不能随意变动,如因井下情况变化,原设计确需变更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重新讨论研究。
石油类的测定考核试题HJ970-2018

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用的正己烷使用前应该于225nm处,以做参比,测量透光度,透光度大于方可使用。
否则需处理。
2.《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适用于、和海水中的石油类的测定。
3.《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当取样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2cm石英比色皿,方法检出限为,测定下限为。
4.《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采集水样后,加入,酸化至。
如不能在24h内测定,应在℃冷藏保存,天内测定。
5.《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时,样品经萃取,萃取液经脱水,再经吸附去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于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定律。
6.《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时,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实验室空白,空白试验结果应。
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应大于等于。
二、判断题1.石油类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分样。
﹝﹞2.硅酸镁应于磨口瓶内保存。
﹝﹞3.石油类采样瓶应作一标记,塑料瓶、玻璃瓶都可以采石油类样品。
﹝﹞4.红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清洁水样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紫外法适用于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三、问答题1.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的原理?2.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试样的制备过程。
3.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硅酸镁的制备和保存。
4. 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的注意事项。
油料学习题库答案(完整版)

储运油料学复习资料1、石油产品与煤炭等能源相比,有什么优点?答:能流密度大,环境污染少,液态产品运输、使用方便。
2、为什么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左右大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答:石油产品由于能流密度大,环境污染少,液态产品运输、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国防与民用等部门,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
3、简述石油加工的重要性答:石油是非再生能源,而且储量有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才能提高石油产品利用率,最大限度的节约石油资源,更好地利用好石油。
4、我国从国外进口原油将面临什么问题?答:(1)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波动,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2)进口原油与国内原油的性质差异,为我国炼油提出了新的技术课题。
5、从国家能源安全性出发,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国外进口原油的难题?答:(1)要实现石油的高效轻化与优化利用(2)要积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3)降低能耗,减少浪费。
6、从环保角度出发,油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表现在最大限度的降低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硫、氮;烯烃及芳香烃含量,减少汽车尾气及燃料燃烧与炼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7、石油通常的外观怎样?答:石油通常是棕色和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8、什么是―相对密度‖?答: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与另一种参考物质的密度比,用d表示,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9、石油通常的相对密度多大?答:相对密度大多在0.8—1.0之间。
10、与国外原油相比,国内原油的相对密度是较高还是较低?答:较高,属较重原油。
11、我国原油的蜡含量是否较高?答:我国原油蜡含量普遍较高。
12、简述轻质原油与低凝高粘原油的物性区别。
答:轻质原油:相对密度低(小于0.85),轻油收率高,硫含量低,渣油比例小。
低凝高粘油:凝固点低,粘度高,可生产低凝石油产品和高品质沥青。
13、认识原油成因的意义是什么?答:有助于寻找油藏,评价油藏的工业价值和预测地质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复习试题
(红外光度法)
一、填空题
1.国家颁布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是,方法的国标号码为。
答: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
2.四氯化碳试剂应在之间扫描。
其吸光度应不超过(1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答:2600cm-1-3300cm-1;0.03。
3.硅酸镁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加热小时,在炉内冷至℃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于玻璃瓶内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硅酸镁于玻璃瓶内中,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m/m)的比例加适量蒸馏水,密塞,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小时后使用。
答:500;2;200;室温;磨口;干燥;磨口;6%;12。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Ⅲ类水域石油类环境质量标准为mg/L、Ⅳ类水域石油类为 mg/L、Ⅴ类水域石油类为 mg/L。
答:0.05;0.5;1.0。
5.样品直接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______,另一份经______吸附后,用于测定_________。
答:总萃取物;硅酸镁;石油类。
6.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步骤:直接萃取是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倾入分液漏斗中,加酸化至,用 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 g氯化钠,充分振摇分钟,并经常排气,静置分层后,经 mm厚度的无水硫酸钠层过滤于容量瓶中,重复一次,定容至标线。
答:全部;盐酸;pH≤2;20;20;2;10。
二、选择、判断题
1.红外光度法所用萃取溶剂为四氯化碳,也可采用低毒的来代替。
A、三氯甲烷;
B、三氯三氟甲烷;
C、三氯乙烷;
D、三氯三氟乙烷
答:D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分样。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