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一、目的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一)组织管理组组长: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组长:成员:三、编写依据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四、工作范围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1.方案学习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六、工作项目及内容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2.外观及接线检查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
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4.放电前的运行方式检查4.1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将相关风险以“风险告警单”形式告知工艺及仪表,在工艺及仪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
4.2设备交流输入电源为双电源的,先验证双电源切换正常。
4.3对照图纸,核实隔离措施,确认装置运行正常,且无其他工作。
5.放电5.1将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
直流屏蓄电池

直流屏蓄电池:免维护镍镉蓄电池、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放电测试,目前国内是用10小时率来做放电测试,检测蓄电池容量,比如300AH蓄电池,就用30A电流恒流放电,每隔1小时抄一遍单体电池电压,10小时后低于1.80V的蓄电池认定为容量不足。
不过按照电力标准,第一次放电实验放出95%的容量属于合格,也就是说放到9小时30分的时候就可以停了。
2、直流屏上接着负载,比如站公用设备、高低压开关设备等使用直流电的设备。
在站用变停电后,直流屏瞬间转为蓄电池供电,直到电力回复正常,蓄电池就转入充电状态。
更换电池组:一般直流屏都有备份,2组蓄电池互相备份,你将其中一组蓄电池断开,用另外一组供2台直流屏,这时候这组蓄电池就可以更换了,更换前先把电池巡检全断开,避免有小火花,然后再把蓄电池组中任意一个链接条断开,这样就安全了。
另外变电站要求安全运行,不考虑成本,所以变电站内为了保持电池的电量,把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这种充电为过充电,使电池失水严重。
电解液的浓度上升,使得极板硫化,电池的内阻就增大,容量下降。
定期的给电池补水,就能保持电池的容量。
站内直流系统对蓄电池的运行要求蓄电池作为站内直流系统的备用电源,要求平时保持在一定的充电水平,以便在直流屏高频开关电源或硅整流装置交流失电,发生故障导致不能输出直流电源时,能及时投入,从而不影响站内直流设备和直流回路的正常运行。
因此,蓄电池本身性能应能满足其容量、电压在一定时间内(包括直流电源装置检修期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站内直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蓄电池的运行现状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变电站直流系统逐步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部分变电站运行、检修人员把“免维护”理解为“不维护”,站内蓄电池的实际运行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
以蒙阴县公司所辖35 kV 泰山变电站和35 kV高都变电站为例,两站同时更换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运行两年期间,每年对电池只进行一次深度活化,蓄电池运行状态多为浮充状态,维护量确实很小,电池的各项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直流屏更换蓄电池方案

电源室配电室蓄电池更换方案配电室直流系统所用蓄电池,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蓄电池老化,已不能对直流负载进行正常的电源供给,为了保证配电室设备的正常工作,消除因直流供给不正常造成的断路器拒动、继电保护装置失电等重大安全隐患,故对直流系统蓄电池进行整改更换,方案如下:一、工作任务。
拆除配电室直流系统蓄电池2组,,更换为免维护新型蓄电池。
二、工作安排。
1.切断蓄电池充电开关,用充电机对直流负荷直接进行供电。
2.旧畜电池拆除。
3.新蓄电池就位。
4.新蓄电池充放电。
5.新蓄电池投入系统运行,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三、施工准备工作。
1.开工前班组技术员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现场工作环境和条件,熟悉图纸资料。
工作负责人明确作业项目,确定作业人员,并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
2.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项目,准备试验用仪器、仪表、工具,所用仪器仪表,检查并落实检修所需材料、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是否齐全合格。
3.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项目,核定工作时间和要求。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到工作现场实地检查电缆、蓄电池安装位置,设备情况。
4.开工前,将电缆,蓄电池及工器具运至施工地点。
四、工作中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1.工作中的危险点:(1)现场使用工具不当,易造成低压触电、直流接地。
(2)现场使用低压电器设备,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3)拆动二次线,易发生直流接地。
(4)电池连接不牢固,造成电池发热。
(5)极性接错。
2.危险点的控制措施:(1)使用绝缘工具,并带绝缘手套,防止直流系统接地和短路。
(2)电动工具外壳必须接地。
(3)拆动二次线及时包扎绝缘并作好标记。
(4)应按检修工艺进行连接,防止错接和漏接。
(5)接入前验证极性。
五、施工阶段。
1.开工(1)工作负责人做好安全措施,确定工作地点明确工作任务。
(2)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应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3)工作负责人宣布工作流程、危险点告知。
工作人员必须知道工作地点、工作任务、知道工作中的危险点。
直流屏蓄电池充放电实验

直流屏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实验指导书在变电站内,直流系统为站内的控制、保护、信号等回路提供直流电源,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而蓄电池组则是直流系统的核心设备,能够保障在交流失电的情况下直流系统的不间断供电。
因此,蓄电池被称为是变电站的“心脏”开展充放电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查蓄电池容量、及时发现老化电池而进行的。
一、检查标准1.蓄电池容量核算根据《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10703-2009,对矿山10kV配电室直流系统电池组进行验证。
7-12计算原则按浮充电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为1.05Un来确定电池个数Nf二1.05Un/Uf式中Un--直流系数额定电压;Uf--单个电池组件的浮充电压,取13.8V。
根据直流母线允许的最低电压,并考虑蓄电瓶至直流母线间的电压降,来校验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Ud,应满足UdN0.875Un/Nf。
由此确定蓄电池个数Nf二1.05*220/13.8=16.73取18个终止电压UdN0.875*220/18=10.69V取10.7V3.蓄电池容量计算采用容量换算法,满足事故全停状态下的持续放电容量k K式中,C--蓄电池计算容量,Ah;K--可靠系数,取1.4;C k--事故全停状态下相应的持续放电时间的放电容量,由上表可知,15.46A;s.xK--容量系数,《电力工程直流系数设计手册》查得0.748。
c.cC二K J二1.4*15.45=28.91Ahck K0.748c.c配电室原配置蓄电池组的容量为38Ah,后续又并联一组同数量型号的电池组,10kV配电室蓄电池组实际容量为76A,配电室实际配置的蓄电池容量满足理论要求,但蓄电池自身是否满足实际需要需要进一步验证。
4.判断标准(1)蓄电池组放电电流放电10h后(因生产持续,无法按规定事故放电,也无法叠加规定的10次冲击,暂按1kW负荷放电),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
对比分析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方法

对比分析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方法发电厂、变电站内所有的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基本上都使用直流电源供电。
直流系统电源作为变电站、发电厂内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的主要供电电源,其供电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直流系统主要由直流充电机、蓄电池组和直流馈线三大部分组成。
蓄电池组是直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直流系统的“心脏”。
蓄电池组在直流系统中是支持直流系统正常工作的惟一备用电源,并具有吸收直流系统中高频纹波电流、进行平滑滤波、降低噪声的作用。
为了确保变电站、发电厂内直流电源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对于投入运行的蓄电池组,应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验,使蓄电池组通过放电充电活化,确保每只电池之间的电压偏差值最小,使蓄电池组运行在最佳状态和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充放电试验检验出蓄电池组中是否存在容量不足或内阻变大的蓄电池,而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确保发供电的安全运行。
1 蓄电池组充放电的方法介绍想知道蓄电池组的容量,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放电试验予以确认。
在运行中的变电站进行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试验方法1:直接将直流系统运行中的蓄电池组退出直流系统进行放电,待放出所需要的容量后再将蓄电池组投回直流系统中,通过调节使用直流系统中的充电机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从而完成整个充放电试验。
试验方法2:连接一组备用蓄电池组到直流系统中,将需要进行充放电的运行蓄电池组退出直流系统进行充放电试验,待充放电试验完成后投入运行蓄电池组,退出备用蓄电池组。
试验方法3:调节直流系统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为蓄电池组一半容量时的电压值,通过蓄电池组对直流负荷供电来完成放电。
待放电完成后调节充电机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试验方法4:通过使用两个适当容量的二极管分别并接在直流系统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保险上,然后拉开蓄电池组的输出保险,对蓄电池组进行放电试验,待放电试验完成后投入蓄电池组的输出保险,并拆除所连接的二极管,使用直流系统充电机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 2组蓄电池

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乌拉特中旗鲁能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乌拉特风电厂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工作。
2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SD-BDL220/30蓄电池放电装置技术说明书
圣阳牌GFM型2V蓄电池用户使用指南
3 施工前准备
3.1 准备工作安排
3.2 人员标准
第 1 页共 5 页
3.3工器具
3.4 材料
3.5 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
第 2 页共 5页
4 作业程序
第 3 页共 5 页
第 4 页共 5页
5报告
第 5 页共 5 页
蓄电池测试报告
蓄电池型号:组别:放电电流:测试人:测试时间:蓄电池外观:□合格□不合格开路电压:□合格□不合格气密性:□合格□不合格放电时间:
第 6 页共 5页
第 7 页共 5 页
第 8 页共 5页
结论:□合格□不合格
第 9 页共 5 页。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多个方案要点归纳

蓄电池充放电多个方案注意事项、关键点220kV 及以下变电站内单组阀控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检验蓄电池电压检查:蓄电池总电压、单只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在(2.23-2.28)V×N。
调整运行方式:(1)不允许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只允许带负荷放出额定容量的50%。
(2)将充电机退出运行。
(3)检查运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
(防止直流母线失压。
)放电仪参数设置:(1)设置放电电流0.1C10A 减去负荷电流。
(2)设置放电终止电压2.00×NV。
(3)设置放电时间5小时。
蓄电池放电:(1)合上放电开关,开始放电。
(2)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注意观察蓄电池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
(3)每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及室温。
(4)使用巡检仪的应核对测量电压。
(5)任一单只电池电压降到以下标准时停止放电:1)标称电压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2V;2)标称电压6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6V;3)标称电压1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12V。
或参照蓄电池说明书。
(6)计算蓄电池容量:C= I*h(考虑温度补偿)。
蓄电池充电:(1)蓄电池放电终止后,立即断开放电开关,合上充电开关,充电装置应进入均充状态。
(2)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温度情况,超过40℃时,应降低充电电流。
(3)每2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温度是否正常。
(4)蓄电池充电完成后检查充电装置进入浮充状态。
循环充放电:(1)放电5小时,单只蓄电池电压不低于2V,放电即结束。
(2)上述条件不满足时,重复充放电步骤,再次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若第三次仍不满足,应更换。
GFM—400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4000AH蓄电池充、放电技术要求:(1)放电截止电压10小时放电率的终止电压为1.85V 。
(2)电池系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只电压不应低于2.10V,如长期低于2.10V时则需进行平衡充电。
方法是:补充充电电压和充电时间可为单只2.34V充24小时或2.4V充12小时。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54935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厂家资料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3、《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指导书》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二、概述:本工程直流屏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
该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地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降压单元和蓄电池等部分组成。
系统组成:l 交流配电为双路交流自投电路,使用于一组充电机由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系统;两路交流输入经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
l 充电装置充电装置采用(N+1)冗余并联组合方式供电,即在N 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常性负荷电流的基础上,增加1个备用模块。
直流馈电将直流电源通过负荷开关送至各用电设备的配电单元。
l 绝缘监控用于监测直流系统电压机器绝缘情况,在直流电压过、欠压或直流系统绝缘强度降低等异常情况下发出声光告警,并将对应告警信息发至集中监控器。
l 集中监控单元进行系统管理,主要为电池管理和实现后台远程监控实现对交流配置单元、充电模块、直流馈电、绝缘监测单元、直流母线和蓄电池组等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各单元的控制和管理,并可通地远程接口接受后台操作员的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22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
安全技术措施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cheme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storage battery in DC
system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13年04月07日--2013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
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
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
时或系统故障时,立即将蓄电池投入运行,确保正常的直流供电。
四、技术措施:
(一)放电(10小时放电率)
1、从蓄电池组出线侧铜排接线柱端处接放电电缆至放电装置直流输入接线柱,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极。
2、取检修电源箱交流220V电源接至蓄电池放电装置。
3、检查放电接线,控制接线,确认正确无误。
4、检查并调整当前运行方式,将1ZK切换至Ⅱ段母线位置,3ZK位置指向Ⅰ段母线位置,检查直流系统供电正常。
5、检查放电回路接线正确后,将放电装置控制器上电。
设置参数后,开始放电。
6、放电电流不超过10小时率的电流。
即放电电流控制在80A。
放电量应为额定容量的80%以上。
放电期间,始终将放电电流保持在80A左右。
7、前3个小时之内,每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8、后2小时之内,每0.5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9、在蓄电池放电后期,测量单个蓄电池的电压,若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1.8V后停放电设备,停止放电。
(二)充电(80A恒流充电)
1、在终止放电工作结束后,检查蓄电池温度符合规定即可开始充电。
2、本厂使用GFM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采用恒压限流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
3、对Ⅰ段蓄电池进行均充,检查1ZK处于Ⅱ段母线位置,将3ZK切换至Ⅱ段母线位置,检查直流系统供电正常。
4、充电柜系统根据蓄电池的工作状况,自动运行充电程序,控制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均充或浮充,使蓄电池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5、开启充电机管理系统,调整充电电压为244V(2.35V*104),充电限流80A,开启手动均充。
开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约10小时-16小时)。
电池组亏电较深,充电电流大,则进入恒流
充电阶段。
当电池电压逐渐上升至均充电压,充电电流开始减小至电池组限流值以下,电池充电进入恒压充电阶段。
充电电流继续下降,当小于“均充转浮充电流”时,开始进入浮充状态。
$h2Y"
6、充电开始后,每间隔2小时测量一次单个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三)直流系统恢复运行:
1、蓄电池充放电结束后,观察蓄电池无异常现象,即可将蓄电池恢复为运行状态。
2、直流系统运行正常后,结束工作票,结束蓄电池充放电工作。
五、安全措施:
1、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办理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2、充放电期间,电气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直流母线电压,如有下降应立即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如发现直流系统失电的现象,立即关闭放电装置并将1ZK切换至Ⅰ段位置,检查3ZK指向Ⅰ段位置,检查直流母线电压正常,以保证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并排除故障后再恢复开始的充放电运行方式。
3、放电过程中,若在短时间内,发现个别蓄电池电压降到1.8V 以下,应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4、充放电过程中,应在蓄电池室内及放电设备附近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5、充电期间,蓄电池单体温度保持在15--4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45℃。
若温度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温。
6、若发现个别蓄电池极板有弯曲、变形、开裂、脱落等现象,及时汇报,必要时停止充放电工作。
7、在充电过程中,应监视充放电电流保持在80A。
8、开始充电,蓄电池室内严禁有明火现象,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9、蓄电池室通风设备应齐全,并能可靠投入运行。
六、注意事项:
1、本次采用大电流放电,恒压限流充电方式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应密切监视蓄电池极板的变化情况。
2、充放电过程中,请值长及有关运行单位领导,要求运行人员
尽量减少合闸操作。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危险因素:火灾
控制措施:1、严禁烟火。
2、室内通风良好,门窗密闭。
3、配备消防器材。
(二)危险因素:蓄电池爆炸
控制措施:1、严密监视蓄电池的温度。
2、当温度超过50℃时,应立即停止充放电工作,当温度降到27℃以下时再继续充放电工作。
3、保证室内的轴流风机设备完好,确保室内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2013年04月05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