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840色彩色度学

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840色彩色度学

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840色彩色度学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参考资料,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840色彩色度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上海理工大学2019考研大纲:840色彩色度学参考教材:《印刷色彩学》,刘武辉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第一章光与颜色视觉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视觉的形成。

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色与光的关系;颜色的分类;颜色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颜色视觉形成颜色视觉形成机理。

包括:颜色视觉的生理基础;人眼的视觉功能;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人眼视觉现象。

本章的重点是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

第三章颜色的基本性质颜色的基本性质。

包括:颜色的三属性,颜色的分类,色彩的调和。

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

包括:色光的加色法混合;色料的减色法混合,以及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关系。

第五章 CIE色度学系统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包括:颜色的匹配;CIE1931RGB色度系统;CIE1931XYZ色度系统;CIE色度计算方法;颜色色差计算与均匀色度空间;同色异谱现象,等等。

第六章颜色的显色表示法本章的重点是孟塞尔颜色立体。

包括:孟塞尔颜色立体表示颜色的方法和基本概念,孟塞尔新标系统,以及印刷及设计用色谱。

第七章光源的色度学光源的色度学。

包括:光源的色温;标准照明体与标准光源;光源的显色性,以及光源显色指数的定量评价。

第八章印刷色彩印刷分色原理;网点呈色机理;调幅加网与调频加网的基本参数;聂格伯尔方程;彩色印刷与颜色密度。

第九章计算机颜色的表示方法要求能够掌握参考书中阐述的主要颜色模式,例如:RGB颜色模式、CMYK颜色模式、Lab颜色模式等。

第十章颜色测量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要求掌握基本测色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和密度计)的基本测试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第十一章色彩管理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书目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马广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总体要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综合分析考试要求:1. 重点考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污、废水处理、污水回用、污泥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处理工艺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特征,确立适合的处理流程,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重点考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有关设计方法问题,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除尘技术、有害气体净化技术等。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污染控制工艺,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主要内容:第九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1、领会:水污染控制的概念及水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

2、掌握:各种污水中的杂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产生、危害与控制等。

3、熟练掌握:水质的表征、水质标准。

例如: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悬浮固体,色度,氨氮,总磷等。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1. 了解:格栅的作用,设计与计算;隔油方法的工作原理2. 掌握:污水物理处理工艺,沉淀的基础理论,沉淀类型;沉砂池和沉淀池构造特点;气浮方法分类第十一章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1. 了解:有氧呼吸和厌氧发酵概念,以及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2.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Monod 公式,微生物增长和有机物底物降解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1、了解:活性污泥法新工艺。

2、掌握: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应用。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污泥负荷的概念;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的原理及其应用;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适用条件;曝气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1500字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混凝土结构专业课的大纲和参考书目如下:一、考研大纲:1. 混凝土工程基础知识- 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混凝土的硬化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2. 混凝土材料- 水泥的生产、性质与种类- 骨料的基本要求、种类与选择- 外加剂的分类与应用- 混凝土中掺合料的种类与性能3.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设计荷载的计算与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 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和活载计算4.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方法和动力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计算- 混凝土结构的翘曲和挠度控制5. 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和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的布置和构造形式-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6.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和评估- 混凝土结构的非破坏测试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和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评估和维护策略二、参考书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该书是中国目前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包含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荷载计算、构造形式、抗弯强度计算等内容。

2. 《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手册》(陆林著)该书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计算方法。

3. 《混凝土结构设计》(王明悦著)该书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性质、荷载计算、构造形式和设计原则等。

4. 《混凝土结构设计教程》(王邦明著)该书以教程形式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计算方法。

5.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王义华著)该书包含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和答案,是用来巩固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参考。

上海理工大学复试考研大纲 理学院 分析化学

上海理工大学复试考研大纲 理学院 分析化学

专业课《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数目参考教材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内容(无标记章节一般了解、不考,打*号标记章节要求掌握,打**号标记章节要求重点掌握)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方式;滴定分析过程;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第一节误差及其来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误差与准确度、偏差与精密度*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第三节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第三章酸碱滴定法第一节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第二节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第三节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第四节酸碱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计算;第五节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第六节酸碱滴定原理*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第七节终点误差第八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四章络合滴定法第一节常用络合物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特点;离解平衡、分布图第二节络合物的平衡常数*络合物的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累积形成常数及质子化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第三节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副反应及各种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和计算;第四节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绘制、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络合滴定指示剂作用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常用的金属指示剂;终点误差*第五节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第六节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最高酸度与最低酸度第七节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控制酸度;掩蔽法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势;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了解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的条件;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第四节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被测组分和滴定剂之间的计量关系的确定第六章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对称量形式的要求;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活度积与溶度积;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第八章吸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朗伯-比尔定律;显色反应与显色剂;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测量波长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吸光度测量的误差。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学计划【模板】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学计划【模板】
三、教学日历及安排
周次
星期
节次
主要内容授课方式ຫໍສະໝຸດ 主讲教师地点
课前
课中
课后
注:1、授课方式包含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实验教学等。
2、课前包括在线教学资源(章节讲/知识单元/拓展资源)的使用及学习要求、学习活动布置及要求等;课中包括在线教学资源(章节讲/知识单元/拓展资源)的使用及学习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及实施要求等;课后包括作业要求、课后测试测验、互动讨论、辅导答疑等。
3、表格行数不足可续。
四、考核方式
五、审核
课程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负责人审批意见:
签 名:
盖 章:
年 月 日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
教学计划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学时
学分
选课人数
授课班级
使用教材
参考书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专业课程
开课平台
二、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形式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总计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学时数
注:线下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得低于总学时的1/2。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普通物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普通物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

上海理工大学2023专业课《普通物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1500字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普通物理》考研大纲: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1.1 运动的基本概念1.2 运动的描述方法2. 物体的运动规律2.1 牛顿力学2.2 保守力场与势能2.3 转动运动2.4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2.5 弹性碰撞与守恒定律2.6 刚体运动2.7 开普勒运动定律2.8 相对论时空观念3. 运动的天体力学3.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3.2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3.3 天体与航天器的运动二、振动与波动1.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1.1 动力学描述1.2 简谐振动1.3 非简谐振动与共振现象2.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2.1 自由振动2.2 约束振动2.3 受迫振动3. 波动3.1 机械波3.2 声波与光波3.3 电磁波三、热学1. 热学基本概念1.1 温度与热平衡1.2 热学过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2. 理想气体热力学2.1 热力学基本变量和状态方程2.2 理想气体过程2.3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2.4 准静态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传导、热辐射与理想气体的工作物理学1. 静电场1.1 电荷与电场1.2 电场的高斯定理1.3 电位与电势差2. 静磁场2.1 磁场2.2 安培定理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3 磁场的源3. 电磁场的动力学3.1 洛伦兹力与电磁感应定律3.2 电磁波动方程与电磁波的传播 3.3 电磁波的能量、动量和辐射五、光学1. 几何光学1.1 光的直线传播1.2 光的反射与折射1.3 光的成像2. 波动光学2.1 各种光源的光的干涉2.2 各种光源的光的衍射2.3 各种光源的光的偏振1.《大众力学》(吴崮等著)该书是一本介绍力学基础知识的教材,内容清晰,易于理解,适合初学者入门。

2.《普通物理学(上册)》(吴崮等著)该书是一本综合性的物理教材,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适合全面学习物理知识。

3.《大学物理》(郭寿忠等著)该书是一本经典的物理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学基础知识,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深入学习物理知识。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是指为了规范和指导研究生课程教学而编制的文件。

它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师和学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和应用该文件。

二、课程名称和代码课程名称:xxx课程代码:xxx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xxx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1. 第一部分:xxxa. 知识点1:介绍xxx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b. 知识点2:探讨xxx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c. 知识点3:分析xxx的实际应用案例。

2. 第二部分:xxxa. 知识点1:介绍xxx的基本原理。

b. 知识点2:分析xxx的应用场景和挑战。

c. 知识点3:讨论xxx的未来发展方向。

3. 第三部分:xxxa. 知识点1:探讨xxx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b. 知识点2:分析xxx的实际案例和应用效果。

c. 知识点3:讨论xxx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五、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评估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将通过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具体评估方式将在开课前由授课教师明确告知学生。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a. 主教材:《xxx教材》b. 辅助教材:《xxx参考书1》、《xxx参考书2》2. 参考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扩展阅读资料,以进一步提升对该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学分和学时分配1. 学分:x学分2. 学时分配:a. 理论课程:x学时b. 实验、实习或课程设计:x学时八、重要提示本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生需按时参加课程教学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和考试。

对于缺勤、迟到和不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扣分或其他处罚。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1500字2023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性能》课程的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如下:一、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基础》(第3版)作者:张选辉,王履生该教材是本科材料力学课程的经典教材,涵盖了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关系、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内容,对于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2.《材料科学与工程》(第9版)作者:唐文和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包括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应用等方面,对于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3.《材料热力学基础》(第2版)作者:陶蔚然,柴枝勇该教材介绍了材料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平衡、相变规律以及材料热力学应用等内容,对于理解材料的热性能有很大帮助。

4.《材料表征与试验》(第3版)作者:王劼,王维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表征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包括材料结构表征、性能表征、材料测试方法等方面,对于深入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5.《材料工程概论》(第5版)作者:刘林,黄振东该教材是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分类与性能、常用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对于全面了解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研大纲:《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1.材料结构与性能1.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 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3 高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 先进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材料力学性能2.1 弹性力学性能2.2 塑性力学性能2.3 破裂力学性能3.材料热力学性能3.1 热力学平衡与相图3.2 热处理的热力学基础3.3 非平衡相变与相变动力学4.材料电磁性能4.1 电磁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2 电磁性能的测量与表征4.3 电磁应用材料的性能与设计5.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5.1 材料结构的表征与分析5.2 材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5.3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装置6.材料性能的应用与发展6.1 材料性能的应用与评价6.2 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6.3 材料性能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以上是2023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性能》课程的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页可加附页
所用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是否自编教材;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教学参考书目(至少列三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参考书目)
编制者:主管院长:
学科负责人:学院盖章:
年月日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注:1、课程性质需说明是否学位课。
2、学科负责人指:公共课为对口系或教研室主任;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为学位点负责人;专业选修课为方向负责人。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课程编号
预修课程
课程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教学目的(说明本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的及前后相关课程的关系)与要求
课程内容简介
主要章节和学时分配(含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自学、综述文献等)
3、考核方式指:考试或考查,课堂笔试或写论文(或两者结合)。
4、本表一式二份,由编制教师在开学二周内填报送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汇总后交研究生部备案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