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实验九)

合集下载

实验9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

实验9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

实验九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操作静电纺丝设备。

2、掌握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静电纺丝是基于高压静电场下导电流体产生高速喷射的原理发展而来,其主要过程是通过强电场,利用电极向聚合物熔融物或溶液上引入静电荷,在电场作用下拉伸。

由于聚合物有一定的粘性,在牵拉时可以形成细丝而不会形成液滴。

静电纺丝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到直径在0.1μm数量级的纤维,比普通挤出纺丝法(10-100μm)的纤维直径小得多。

通过控制电压大小、针头直径尺寸、溶液粘度等参数纳米纤维的结构。

理论上任何高分子材料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溶液体系,都有可能静电纺成纳米纤维,且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能。

三、原料及设备仪器1、原料:聚丙烯腈(分子量15万)、二甲基甲酰胺(DMF)2、设备仪器:电磁搅拌器、静电纺丝装置、恒温干燥箱四、实验步骤1、将2g聚丙烯腈溶入20ml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于60℃搅拌溶解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

2、取适量配制好的聚丙烯腈溶液注入注射器中,排出气泡;固定注射器在微量挤出泵上;选择合适的挤出速率;将高压电源正极夹在喷丝头上,负极接在接受装置上。

3、适当调节接收距离,打开高压电源,选择合适的电压值,观察纺丝液静电纺丝变化。

4、纺丝完毕后,先关闭高压电源,再关闭微量挤出泵开关。

5、清理仪器,清洗注射器。

五、注意事项注意操作安全,将电压调至0并关闭电源后再进行样品的收集处理和挤出泵的拆卸更换样品溶液等操作。

六、思考题1、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具有哪些优点?2、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按照学校统一模板书写,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和实验步骤。

2、解答思考题。

1。

实验报告9

实验报告9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PC机
软件: Eclipse
实验题.分别使用不同的界面布局:线性布局、框架布局、表格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和网格布局,设计实验实例中的控件界面,并对比各种布局实现的复杂程度和对不同屏幕尺寸的适应能力。给出程序运行后的截图。
实验题目(1)线性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九UI设计(界面布局)
指导教师
邵雯娟
学生姓名
张可可
班级学号
130602112
专业
网络工程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
2016.5.16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Android界面布局:线性布局、框架布局、表格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和网格布局。
2.分别使用不同的界面布局设计控件界面,并对比各种布局实现的复杂程度和对不同屏幕尺寸的适应能力。
实验题目(2)框架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3)表格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4)绝对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5)相对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6)网格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四、实验小结(绩
批阅人
日期

实验九 细菌的生化鉴定

实验九 细菌的生化鉴定

实验九细菌的生化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2、掌握糖发酵试验、淀粉实验、吲哚实验、M.R.及V. P的原理、方法及相应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4、掌握以上实验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对物质的代谢谱和分解产物也就不同,细菌的这种代谢特点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其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具有主要意义。

1、糖发酵实验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

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

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乳酸、醋酸、丙酸等(溴甲酚紫变色范围pH5.2~6.8, pH<5.2黄色,pH>6.8紫色);发酵后产生的气体:甲烷、氢、二氧化碳等(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产气漂浮)。

2、M.R.及V.P实验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

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4 . 4 (红色)-pH6 . 2 (黄色)。

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

实验九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

实验九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
实验九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
摘要
通过显微测微尺测量酿酒酵母的长和宽, 对其细胞体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了 解; 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稀释 n 倍的酵母菌悬液进行细胞数量的测定,从而达到定 量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关键词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血球计数板
前言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 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 一, 也让我们对微生物的实际大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在微 生物生长曲线中运用非常重要, 我们从微生物的数量上了解其生长状况,这也能 指导我们的工业生产。
用此法分别校正在物镜倍数为 10×,40×,100×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 表的长度。 注意事项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 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 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 下重复使用, 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 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B 酵母大小的测定 1)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针在酵母菌悬液中蘸一下,涂 到蒸馏水中,干燥固定(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上方来回移动载玻片),用孔 雀绿染液覆盖涂菌部位 1.5min—2min,自来水冲洗掉孔雀绿染液,对载玻片 进行干燥。 2)酵母大小测定: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 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酵母菌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 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 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3)由于不同细胞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在测定菌体细胞大小时随机选取三个细胞进 行测量,然后计算平均值。 4)同样的方法,分别在 40 倍物镜和油镜下测定酵母菌的大小。 注意事项 测量菌体大小时要在同一个标本片上测定 3 个大小相近的菌体, 求出平均值, 才能代表该菌的大小。而且一般是用对数生长期的菌体进行测定。 测量完毕后取出目镜测微尺,将接目镜放回镜筒,再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 微尺分别用擦镜纸擦拭干净,放回盒内保存。 2、酵母菌数量测定 (1)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室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2)将酵母菌菌悬液充分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 内沿盖玻片的右上角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使菌液沿两玻片之间自行渗入 计数室,勿使产生气泡,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 (3)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计数时用 25 中格的计数板,要取上、下、左、右、中的 5 个中格(即 80 小格) 的酵母菌数。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 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 漏。 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 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 以减少误差。 (5)样品最好重复计数 2-3 次(每次数值不应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取其平 均 值 , 按 下述 公 式 计算 出 每 毫 升菌 液 所 含酵 母 菌 细 胞数 ( 25 中 格 ) 。

实验九用牛顿环干涉测量透镜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实验九用牛顿环干涉测量透镜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实验九⽤⽜顿环⼲涉测量透镜曲率半径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带课⽼师____________ 完成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签名序号_____________预习检查____________ 实验九⽤⽜顿环⼲涉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1.掌握⽤⽜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的⽅法;2.通过实验加深对等厚⼲涉原理的理解;实验仪器和⽤具钠灯,⽜顿环仪,玻璃⽚(连⽀架),移测显微镜实验原理详见教材P113-116.实验内容1 实验数据处理表1 ⽜顿环相应级数暗环位置读数(零点读数:0.004)单位:cm表2 ⽜顿环相应级数暗环半径(零点读数:0.004)单位:cm注:λ-=5r r R 2202251,λ-=5r r R 2152202,λ-=5r r R 2102153,λ-=5r r R 252104;4R R R R R4321+++;nm 3.589=λ.2 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1)⽜顿⼲涉圆环暗环半径r 的标准不确定度25r 的A 类不确定度:)3n (cm 005.0)1n (n )r r()r (U 2252525A ==--=∑;25r 的B 类不确定度:cm 002.03cm004.0)r (U 25B ==(均匀分布取3C =);25r 的总不确定度:cm 005.0)r (U )r (U )r (U 252B 252A 25C =+=;同理可得:cm 009.0)r (U 20C =;cm 002.0)r (U 15C =;cm 004.0)r (U 10C =;cm 006.0)r (U 5C =(2)透镜曲率半径R 的不确定度透镜曲率半径R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R (U C . 采⽤⾼斯误差传播⽅法简化公式可得: 由λ-=5r r R 2m 2m 21;可得:故:cm 100023.0)r (U )r R ()r (U )r R ()R (U 4202C 2201252C 22511C ?=??+??=; cm 100020.0)r (U )r R ()r (U )r R ()R (U 4152C 2152202C 22022C ?=??+??=; cm 100013.0)r (U )r R ()r (U )r R ()R (U 4102C 2103152C 21533C ?=??+??=; cm 100015.0)r (U )r R ()r (U )r R ()R (U 452C 254102C 21044C ?=??+??=;故,R 的总不确定度为:cm 100036.0)R (U )R (U )R (U )R (U )R (U 442C 32C 22C 12C C ?=+++=;所以,透镜的曲率半径为:cm 10)0036.0487.2(R 4?±=.实验结论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暗纹有⼀定的宽度,特别是级数较低的圆环其宽度较⼤,故难以精确的测得暗环的半径.要尽量减少该测量的误差,可尽可能的测级数较⼤的暗环,但要注意条纹间距较⼩⽽清晰度会较低.。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九实验名称血涂片的制备、染色与观察1.绘制三种血细胞2.解释各种血细胞的作用(1)红细胞: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CO2分压低,血红蛋白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而O2分压低,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

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2)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

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

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

(3)淋巴细胞并非单一群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液中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4)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

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5)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

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

实验九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九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九Q P S K/O Q P S K调制与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CPLD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QP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3、通过本实验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了解星座图的作用及工程上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观察QPSK调制的各种波形。

2、观察QPSK解调的各种波形。

三、实验器材1、信号源模块一块2、⑤号模块一块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4、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原理(一)QPSK调制解调原理1、QPSK调制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可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用调相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2-1(a)所示。

图中,串/并变换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依次分为两个并行的双极性序列。

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和b,每一对ab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双极性的a和b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得到图12-1(b)中虚线矢量。

将两路输出叠加,即得如图12-1(b)中实线所示的四相移相信号,其相位编码逻辑关系如表12-1所示。

(a)(b)图12-1 QPSK调制/并变换。

2、QPSK解调图12-2 QPSK相干解调器由于四相绝对移相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组成方框图如图12-2所示。

图中的并/串变换器的作用与调制器中的串/并变换器相反,它是用来将上、下支路所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的。

(二)OQPSK调制解调原理OQPSK又叫偏移四相相移键控,它是基于QPSK的改进型,为了克服QPSK中过零点的相位跃变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幅度起伏不恒定和频带的展宽(通过带限系统后)等一系列问题。

若将QPSK 中并行的I,Q两路码元错开时间(如半个码元),称这类QPSK为偏移QPSK或OQPSK。

通过I,Q 路码元错开半个码元调制之后的波形,其载波相位跃变由180°降至90°,避免了过零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峰平比和频带的展宽。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九:分离沙和食盐溶液》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九:分离沙和食盐溶液》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九:分离沙和食盐溶液》实验报告
实验九:
分离沙和食盐溶液。

(1)实验材料:
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

(2)实验步骤:
①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②用玻璃棒沾点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内,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③玻璃棒倾斜约45°,一端轻靠三层滤纸。

过滤时将混合物沿着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注意漏斗内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④观察过滤前后烧杯中液体和滤纸的变化,认真记录。

实验结论:
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沙与食盐溶液分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评定成绩:
批阅教师:
实验内容:
针对实验数据库ShiYan,完成以下有关视图操作任务
1、分别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_SQL语言为S表的SNO和
SNAME属性建立名为S_View的视图
SQL脚本程序如下:
create view S_View as select sno,sn ame from s
创建的视图如下:
2、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名为SanJ ian_View 的供应情况视
图,该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 ),供应数量(QTY )。

SQL脚本程序如下:
第一次:create view San Jia n_View
As select sno,pno ,qty
from spj,j
where spj.jno二j.jno and jn ame =' 三建'
查询结果:有视图,但没有没有数据
修改后:create view SanJian View
as select sno,pno ,qty from spj,j
where spj.j no二j.jno and jn ame like' 三%建' 运行结果正确,创建了符合条件的视图
创建的视图如下:
3、在SanJian_View中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
其数量
SQL脚本程序如下:
select pno ,sum(qty)
from SanJian _View where jn ame like ' 三%建'
运行结果:列名jname 无效
参考脚本程序:
select pno ,sum(qty)
from SanJian _View
group by pno
错误原因:视图中没有jname这一属性列,故无效;由(2) 知该视图是为三建工程建的了;不必再以“三建工程”为查询条件。

运行结果:
4、在SanJian_View中找到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SQL脚本程序如下:
select *
from SanJian _View
where sno 二's1'
运行结果如下:... .
5、建立颜色为红色且重量大于10的零件视图P_View.
SQL脚本程序如下:
create view P_View
as select *
from p
where color =' 红'and weight>10
创建的视图如下:
6、将供应商号以及它为所有工程所供应的零件总数定义为一个视
图S_Q_View.
SQL脚本程序如下:
create view S Q View as select sno ,sum(qty)
from spj
group by sno
运行结果:创建视图或函数失败,因为没有为第2列指定列名
修改后:
create view S_Q_View(s no,sumqty)
as select sno ,sum(qty)
from spj
group by sno
错误原因:没有创建属性列列名,和表的查询一样,存在的属
性列才能查询
创建的视图如下:
7、在SPJ表上按属性SNO分组,求出每组在属性QTY上属性上的最大值、最小值
和平均值,且将它们置于视图RVE_View中, 然后查询RVE_Viewz中供应商号为S4的记录。

参考SQL脚本程序:
create view
RVE_View(s no,qtyMax,qtyMi n,qtyMvg)
as select sno, max(qty),m in( qty),avg(qty) from spj
group by sno
go
select *
from RVE_View
where sno 二's4'
运行结果:
snc qtyllax qty^in qtyMvg
I S4 3UQ 1QQ 2G0 1
8、 将S_View 视图中供应商号为S5的供应商名修改为“为国” 并查询S 表的修改结果。

SQL 脚本程序如下:
update S_View
set sname='为国'
where sno 二's5'
go
select * from S
查询结果: sno sname
art us city phone
9、 在S_View 视图中插入一个新的记录,供应商号为S6,供应商名益褊红盛
方蠢国 H 盛«丰拘 12 3 4 5 s 320 NULL 310 北京 N U1L 330 北京 N ULL 320 天津 F U1L 30 上海
N ULL
为“华誉”,并查询S 表的修改结果
SQL 脚本程序:
in sert into S_View
values ('s6','华誉') select * from S
运行结果:
sno 3ftAffi.fi st at us city rhons 1
引精益320 天津HULL 2
£2 盛锡310 北京HULL 3
S3 求方虹330 托京HULL 4
S4 丰春盛320 夭港NULL 5
S5 丸国 30 上潯NULL 6 sG 华芝 MULL
NULL 000000000000 10、 删除SanJian_View 视图中供应商号为S1的相应记录。

SQL 脚本程序如下:
delete
from SanJian _View
where sno 二's1'
select * from spj
11、 为视图 S_View 建立供应商名 SNAME 的视图
S_Sname_View 。

SQL 脚本程序如下:
create view S_Sn ame_View
as select sn ame
from S_View
运行结果:
12、将视图S_View改名为SS_View
SQL脚本程序如下:
exec sp_re name 's_view','ss_view','object'
运行结果:
注意三更改对象名的甘T盼郁可龍磯坏脚本和再储过昆
cbj ect 已重弗名为3 ss_vi&v/r<
13、分别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_SQL将视图SS_View做如下修改:
在SS_View中新增一列,列名为CITY,并且要求CITY 属性值为“上
海”。

SQL脚本程序如下:
alter view SS_View
as select sno,sn ame,city
from s where city二'上海
运行结果:
14、分别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_SQL语言删除视图SS_View
SQL脚本程序如下:
Drop view SS_View
15、在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分别在已经存在的基
本表和视图表上单击右键,然后分别选择“设计表”和“设计视
图”,在弹出的“设计表”和“设计视图”子界面上比较“基本表”
和“视图表”之间的区别。

解:视图中看到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并不存储,基本表中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当用户请求从视图中查询数据时,数据将从相应的基本表中检索出来。

设计表:
设计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