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9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建议9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建议9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优秀9篇】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论、分析讨论。

下面是小编的我为您带来的9篇《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报告的种类篇一1.教学实验报告这类实验报告主要指理工科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

重复科学技术史上前人已做过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学科定律或结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实验步骤和方法一般是由教师自己拟定的,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这种实验报告通常印制成表格,由实验者逐项填写。

它是重复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不具有学术价值。

2.科技实验报告这类实验报告主要指科技工撰写的实验报告。

它是描述、记录某项科研课题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是科技报告中应用范围广泛的一种报告形式。

它是科技工自己设计、具有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不是简单重复和再现前人的成果。

这类实验报告往往具有科技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实验报告格式篇二实验__________(标题,用3号黑体,居中,加粗)一、实验目的(用小3号黑体)_________(小4号宋体,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要求(用小3号黑体)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步骤(用小3号黑体,要求包括设计的电路,指标实现的计算、仿真结果以及误差分析)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小结(用小3号黑体,可以包括实验结论,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一律要求要有标注,并且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本文档的页码已设置成自动格式);结论(3号黑体,居中)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实验的收获感受,以及对实验的期望要求等)。

实验9 配制不同浓稀的硫酸铜溶液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9  配制不同浓稀的硫酸铜溶液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用品
烧杯、药匙、托盘天平、滤纸、玻璃
实验步骤 在室温下,向三个小烧杯 中各加入 20 mL 水,然后 分别加入 0.1g、0.5g、2g 无水硫酸铜,振荡,使硫 酸铜全部溶解。 CuSO4 质 量 溶 液 颜 色 实验现象 0.1g 0.5g 2g 解释和结论 最 浓 的 溶 是 , 最 稀 的 溶 是 ,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液 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在室温下向三个小烧杯cuso401g05g2g最浓的溶液中各加入20ml水然后质量是分别加入01g05g2g最稀的溶液溶液无水硫酸铜振荡使硫是颜色酸铜全部溶解
实验 9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配制不同浓稀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依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 2.初步认识有色溶液颜色深浅与溶液浓稀的的关系。
问题与讨论:
1.振荡试管和振荡烧杯的操作一样吗?怎样振荡烧杯?
2.该实验中控制了哪两个变量?

实验报告书9-差分方程数值解(1)

实验报告书9-差分方程数值解(1)

东南大学《数学实验》报告
学号09008408 姓名李晓晶成绩实验内容:层次分析法
一实验目的
认识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实现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二预备知识
(1)熟悉层次分析法的含义
(2)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及实现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用MATLAB或C++编制程序,分别计算n=2~30时的n阶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命令结果
a = 0;
A =[1 2 3 4 5 6 7 8 9 1/2 1/3 1/4 1/5 1/6 1/7 1/8 1/9];%为了建立随机数矩阵设置的取值矩阵
B =ones(n); %这个n为矩阵的阶数,自己设定
for i=1:100 %100为建立的n阶随机正互反矩阵的个数,一般都很大,自己设定for j=1:n %这个n为矩阵的阶数,自己设定
for k=1:n %这个n为矩阵的阶数,自己设定N=2:
ri =0.5036 N=3:
ri =
0.7695 N=4:
ri =
0.9918 N=5:
ri =
1.3268 N=6:
ri =
1.6519
B(k,j) = A(round(16*rand)+1);
B(j,k) = 1/B(k,j);
end
end%建立矩阵
[v,d]=eigs(B); %获取这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a = a + max(d(:));%累加
end
a
ri = (a/100-n)/5 %根据公式输出RI .
.
.
.
.N=30:
ri =
10.0372。

9.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9.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日期
【问题和建议】
1、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连接中考】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5、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

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可燃物。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资金筹集业务采购业务生产销售业务损益计算业务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9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文氏电桥振荡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9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文氏电桥振荡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文氏电桥振荡器系别:班号:实验者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1、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3)2、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4)3、自动稳幅 (5)三、实验仪器 (6)四、实验内容 (7)1、电路分析及参数计算 (7)2、振荡器参数测试 (8)3、振幅平衡条件的验证 (9)4、观察自动稳幅电路作用 (10)五、误差分析 (10)六、实验心得 (11)一、实验目的1、掌握产生自激振荡的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2、了解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起振条件和稳幅原理。

二、实验原理1、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所谓振荡器是指在接通电源后,能自动产生所需的信号的电路,如多谐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等。

当放大器引入正反馈时,电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此,一般振荡器都由放大器和正反馈网络组成。

其框图如图1 所示。

振荡器产生自激震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振幅平衡条件:反馈信号的振幅应该等于输入信号的振幅,即:V F = V i或|AF| = 1(2)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应同相位,其相位差应为:Ф= ФA + ФF = ±2nπ(n = 0、1、2……)为了振荡器容易起振,要求|AF|>1,即:电源接通时,反馈信号应大于输入信号,电路才能振荡,而当振荡器起振后,电路应能自动调节使反馈信号的振幅应该等于输入信号的幅度,这种自动调节功能称为稳幅功能。

电路振荡产生的信号为矩形波信号,这种信号包含着多种谐波分量,故也称为多谐振荡器。

为了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要求在正反馈网络具有选频特性,以便从多谐信号中选取所需的正弦信号。

本实验采用RC 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的选频网络,其与负反馈的稳幅电路构成一个四臂电桥,如图3 所示,故又称为文氏电桥振荡器。

2、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RC 串-并联网络如图2(a )所示,其电压传输系数为:2()1122F +=12R1211(1)(21)122R2112R VF jwR c R c VO R j wc R jwc jwR c c wc R ++==+++++-()当R1= R2= R , C1= C2= C 时,则上式为:1()13()F j wRc wRc +=+-若令上式虚部为零,即得到谐振频率f o 为:1fo=2RC π 当f=f o 时,传输系数最大,且相移为0,即:F max =1/3,φF =0传输系数 F 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2(b )(c )所示。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9篇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9篇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9篇篇一:实验总结篇一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化验室同事的大力帮忙与支持下,利用自我所掌握的知识,钻研业务,高标准严要求自我,在自我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现将本人本年度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总结一、重新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自2018的钟声敲响的那一瞬起,我就已深深地感觉到新一年的工作重担已向我无情地压来,客户在产品指标上的各项要求与我们化验室人员的现有知识的冲突已无形中为化验人员上紧了一根弦!本已绷紧的神经再一次被重重地牵动了!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只能在过去的基础上对化验的相关知识进行重学习,加深认识。

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融会贯通,使化验专业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有了新起点,下一步就是怎样在实践中具体发辉作用,在岗位人员严重吃紧,工作量与日俱增的前提下,要想不被压跨,的解决办法仅有两个,一是加强岗位练兵,增加自已对实验各个环节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加强内部各人员间的团结合作,互相紧密配合,充分挖掘团体的潜力。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应对现实,不仅仅能够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俭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尽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条理化,流水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机遇永远属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

正是因为这半年如一日辛勤的工作,才使我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和化验室的领导、教师及同志们的培养、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我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的不一样,在产品性能指标各方面我不能说我是百分百的认识到了,可是我有信心,并相信勤能补拙,凭着我的年轻,凭着我对新事物的理解本事和敏捷的思维,在今后工作中在同志们的帮忙和关怀下我会克服不足,把工作做得更好。

实验9-实验报告示例-磁滞回线

实验9-实验报告示例-磁滞回线

实验报告(示例)【实验名称】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实验目的】1、掌握磁滞、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铁磁材料的主要物理量:矫顽力、剩磁和磁导率的理解。

2、学会用示波法测绘基本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3、根据磁滞回线确定磁性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剩磁Br和矫顽力Hc 的数值。

4、研究不同频率下动态磁滞回线的区别,并确定某一频率下的磁感应强度Bs、剩磁Br和矫顽力Hc数值。

5、改变不同的磁性材料,比较磁滞回线形状的变化。

【实验仪器】实验使用的仪器由测试样品、功率信号源、可调标准电阻、标准电容和接口电路等组成。

测试样品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罗兰环,材料是锰锌功率铁氧体,磁滞损耗较小;另一种是EI型硅钢片,磁滞损耗较大些。

信号源的频率在20~200Hz 间可调;可调标准电阻R1的调节范围为0.1~11Ω;R2的调节范围为1~110kΩ;标准电容有0.1μF~11μF可选。

实验样品的参数如下:样品1:平均磁路长度L=0.130m,铁芯实验样品截面积S=1.24×10-4m2,线圈匝数:N1=150T,N2=150T;N3=150T。

样品2:平均磁路长度L=0.075m,铁芯实验样品截面积S=1.20×10-4m2,线圈匝数:N1=150T,N2=150T;N3=150T。

【实验原理】1、磁化曲线此处说明什么是磁化曲线,什么是起始磁化曲线2、磁滞回线此处图示说明以下几个概念: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退磁曲线,剩磁,矫顽力,磁滞现象,极限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磁锻炼3、示波器显示B—H曲线的原理此处图示说明以下概念与公式:图1 B —H 曲线的原理图加在示波器X 端和Y 端的U X 和U Y ,各参数的意义H U N LR X 11=B CR SN U Y 22=3、示波器相关旋钮的功能与操作步骤及H-X 、B-Y 的关系式 此处说明示波器相关旋钮的功能与操作步骤及H-X 、B-Y 的关系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实验内容】1、显示和观察2种样品在25Hz 、50Hz 、100Hz 、150Hz 交流信号下的磁滞回线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PC机
软件: Eclipse
实验题.分别使用不同的界面布局:线性布局、框架布局、表格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和网格布局,设计实验实例中的控件界面,并对比各种布局实现的复杂程度和对不同屏幕尺寸的适应能力。给出程序运行后的截图。
实验题目(1)线性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九UI设计(界面布局)
指导教师
邵雯娟
学生姓名
张可可
班级学号
130602112
专业
网络工程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
2016.5.16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Android界面布局:线性布局、框架布局、表格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和网格布局。
2.分别使用不同的界面布局设计控件界面,并对比各种布局实现的复杂程度和对不同屏幕尺寸的适应能力。
实验题目(2)框架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3)表格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4)绝对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5)相对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实验题目(6)网格布局
实验解答:
能得到的结论:
四、实验小结(绩
批阅人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