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输注原则PPT
合集下载
血制品输注原则

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而定。 输注开始的10-20分钟应严密观 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呼吸、脉搏、
体温和血压)。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6
2、输注方法 红细胞输注前,各项常规检 查和全血输注相同。应注意:彻 底摇均压紧的红细胞;使用双头 输血器,一头连接红细胞袋,另 一头连接生理盐水瓶;滤网竖直 安装;静脉注射针选用较粗的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1
三、输注方法和疗效评价 (一)输注方法
从血液分离开始到给患者输注, 最好能在4~6小时内完成。一般认 为每日至少应输注15~30×109/L 个粒细胞,甚至更多才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4~6天, 或直至感染消失、骨髓恢复功能为
止。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5
低温保存红细胞在输注前,
应使用盐水洗涤法或糖液洗涤法 进行脱甘油,洗涤后,在4。C下
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祛白细胞红细胞在4。C下保 存也不超过24小时。 辐射红细胞在4。C下保存不
超过72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6
二、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1.红细胞悬液
正常人每周生成红细胞150200ml,一般贫血患者可在每2周输 注红细胞400ml,在3小时内输完, 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200ml/h, 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 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以避
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5
急性失血而发生贫血者可加快 输注,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大约可 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 升高0.03,具体量根据当时患者的血
体温和血压)。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6
2、输注方法 红细胞输注前,各项常规检 查和全血输注相同。应注意:彻 底摇均压紧的红细胞;使用双头 输血器,一头连接红细胞袋,另 一头连接生理盐水瓶;滤网竖直 安装;静脉注射针选用较粗的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1
三、输注方法和疗效评价 (一)输注方法
从血液分离开始到给患者输注, 最好能在4~6小时内完成。一般认 为每日至少应输注15~30×109/L 个粒细胞,甚至更多才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4~6天, 或直至感染消失、骨髓恢复功能为
止。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5
低温保存红细胞在输注前,
应使用盐水洗涤法或糖液洗涤法 进行脱甘油,洗涤后,在4。C下
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祛白细胞红细胞在4。C下保 存也不超过24小时。 辐射红细胞在4。C下保存不
超过72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6
二、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1.红细胞悬液
正常人每周生成红细胞150200ml,一般贫血患者可在每2周输 注红细胞400ml,在3小时内输完, 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200ml/h, 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 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以避
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5
急性失血而发生贫血者可加快 输注,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大约可 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 升高0.03,具体量根据当时患者的血
输血ppt课件

输血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输血史、 输血反应史及特殊血型等 情况。
输血指征评估与决策
输血指征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 查结果及临床输血指南, 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 血及输血的紧迫性。
输血决策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 的输血方案,包括输血的 种类、剂量、时间等。
风险评估
评估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
03
血液资源紧张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
加,而血液供应却相对紧张,需要加强对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输血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输血技术,如人造血液、基因编辑等, 这些新技术将有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多由于血液中含有致热原引起,表现为畏寒、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筛选献血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等。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合或血液保存不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寒战、 高热、腰背酸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对血型、采 用同型输血等。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如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一 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保留剩余的血 液和输血器材以备检测和分析原因。
VS
应急措施
在出现严重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应急 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治疗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
临床输血指南ppt详解.

输注计量: 通常输入3单位洗涤红细胞可提高病人的 红细胞比积3%,血红蛋白约10g/L。
第22页,共30页。
机采血小板输注原则
外科输注:用于手术创伤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
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考虑输注;
内科输注:根据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 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50×109/L,可考虑 输注;
(1)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注血小板防止出血; (2)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要输注;有出血
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
第23页,共30页。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原则
新鲜冰冻血浆是指从单个献血者血液中分 离出来的血浆,在6-8小时内冻结并在20℃以下储存一年以内。(超过一年至 五年为普通冰冻血浆)。输用前,置 37℃水浴溶解即可。
3、输血前血液制品的储存 4、发血及血液出库前质量检查、领血、发血人双方核对
第6页,共30页。
输血前告知
1、告知风险知情权 (1)病毒感染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后直到可以
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标志物(病毒抗原或抗体)前的时期, 病毒无法筛选出来 (2)由于试剂检测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检率
(3)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可 经血传播的病毒 (4)由于个体差异,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生免
新鲜/普通冰冻血浆输注的不合理应用:
(1)用于补充血容量; (2)无合理理由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3)用于补充营养; (4)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第16页,共30页。
血小板不合理应用:
(1)血小板数>100×109/L输注血小板 (2)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无明显
出血输注血小板。
第22页,共30页。
机采血小板输注原则
外科输注:用于手术创伤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
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考虑输注;
内科输注:根据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 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50×109/L,可考虑 输注;
(1)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注血小板防止出血; (2)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要输注;有出血
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
第23页,共30页。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原则
新鲜冰冻血浆是指从单个献血者血液中分 离出来的血浆,在6-8小时内冻结并在20℃以下储存一年以内。(超过一年至 五年为普通冰冻血浆)。输用前,置 37℃水浴溶解即可。
3、输血前血液制品的储存 4、发血及血液出库前质量检查、领血、发血人双方核对
第6页,共30页。
输血前告知
1、告知风险知情权 (1)病毒感染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后直到可以
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标志物(病毒抗原或抗体)前的时期, 病毒无法筛选出来 (2)由于试剂检测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检率
(3)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可 经血传播的病毒 (4)由于个体差异,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生免
新鲜/普通冰冻血浆输注的不合理应用:
(1)用于补充血容量; (2)无合理理由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3)用于补充营养; (4)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第16页,共30页。
血小板不合理应用:
(1)血小板数>100×109/L输注血小板 (2)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无明显
出血输注血小板。
血液制品药物幻灯片

(2)过量输注或输注过快可导致心功能不全。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我
院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临床应用管理。严格 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强对血浆源 医药产品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的 管理。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 学习讲座
若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阿
布
都
拉
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容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血液制品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广泛 应用。但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非常突出, 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 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 血工作者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保障医疗质量 和医疗安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特制定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 《指导原则》)。
(7)医护人员应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不良反应及 相应的处置办法,加强血浆源医药产品不良反应 监测,防范血浆源医药产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保 障患者用药安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须及时妥善 处理并按医院相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
应用的管理
(1)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 特别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对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进行有效地的 血液警戒和药物警戒。遵循不良反应“可疑 即报”的原则。并注意血浆源医药产品中的 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 险,如血浆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稳定剂 对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等。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我
院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临床应用管理。严格 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强对血浆源 医药产品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的 管理。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 学习讲座
若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阿
布
都
拉
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容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本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血液制品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广泛 应用。但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非常突出, 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 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 血工作者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保障医疗质量 和医疗安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特制定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 《指导原则》)。
(7)医护人员应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不良反应及 相应的处置办法,加强血浆源医药产品不良反应 监测,防范血浆源医药产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保 障患者用药安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须及时妥善 处理并按医院相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
应用的管理
(1)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 特别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对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进行有效地的 血液警戒和药物警戒。遵循不良反应“可疑 即报”的原则。并注意血浆源医药产品中的 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 险,如血浆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稳定剂 对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等。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
《输血管理》PPT课件

• ♣输入抗体、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用于严重 感染病人。
• ♣排除有害物质:用于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
质中毒,用于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
精品ppt
4
血液的种类
• 1.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 包括:血红细胞、血浆中的各种成分。
• 2.成分血:指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 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分别 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
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统疾病的发生,是一种
更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已成为多个外科择期
手术的一种常规输血治精疗品pp方t 法。
6
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1.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手腕带(包括床号、科别 、姓名、性别、年龄、ID号或病历号等信息)血型 验单。
2.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 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 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静脉输血包括: 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精品ppt
3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补充血容量:用于大失血。
• ♣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贫血。
• ♣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 织液渗 出和水肿,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 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精品ppt
13
输血安全核查
2.输血前核对:责任护士按静脉输血要求备用 物,与查对者认真进行双人核对患者床号、 姓名、ID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血制品种类、剂量及采血日期,献血者姓名 等,检查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和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必要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血 型。
• ♣排除有害物质:用于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
质中毒,用于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
精品ppt
4
血液的种类
• 1.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 包括:血红细胞、血浆中的各种成分。
• 2.成分血:指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 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分别 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
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统疾病的发生,是一种
更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已成为多个外科择期
手术的一种常规输血治精疗品pp方t 法。
6
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1.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手腕带(包括床号、科别 、姓名、性别、年龄、ID号或病历号等信息)血型 验单。
2.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 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 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静脉输血包括: 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精品ppt
3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补充血容量:用于大失血。
• ♣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贫血。
• ♣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 织液渗 出和水肿,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 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精品ppt
13
输血安全核查
2.输血前核对:责任护士按静脉输血要求备用 物,与查对者认真进行双人核对患者床号、 姓名、ID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血制品种类、剂量及采血日期,献血者姓名 等,检查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和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必要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血 型。
临床输血管理ppt课件

ppt课件
20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 输血
• 第三十四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ppt课件
2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 输血
•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 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 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 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ppt课件
25
成分输血
• ② 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 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 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 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血的 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 功能不好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 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 2.正确输注血浆:普通冰冻血浆要在融化后的24小时之内使用输血器 进行输注,不可以用输液器替代输血器。输注速度为每分钟5~10ml; 融化后的血浆应尽快输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丧失活性;普通冰冻血浆不能在室温下放置使之自然融化。因故融化 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摄氏度冰箱暂时保存,不可 再冰冻保存。
《静脉输血》课件

监测和控制输注速度,避免输血 过快或过慢。
静脉输血的分类
全血输血
将供血者的全血直接输注到患者体内。
成分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分成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逐个输注。
冷冻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冷冻保存并输注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的目的
1 补充血液成分
2 纠正贫血
3 调节免疫功能
通过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 提供患者所需的血细胞和 血浆成分,以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
4
输血后处理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和输血量。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输血器材,确保安全。 •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定期检查输血后的血液检测指标。 • 观察患者输 输血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及时辨识和处理。
输注富含红细胞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用于治疗贫血, 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输注血浆或血浆制品,以 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帮 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血袋、血管通路,核对患者信息。
2
输血前准备
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
3
输血过程
将血袋连接到输血器械,逐渐输注血液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PPT课件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本课件 将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分类、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风 险与预防。
静脉输血的定义
静脉输血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 到患者体内,从而满足患者体内血液需求的治疗方法。
2 输血感染
可能引发传染病。检测供血者血液,消毒器材,遵循感染预防措施。
静脉输血的分类
全血输血
将供血者的全血直接输注到患者体内。
成分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分成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逐个输注。
冷冻血制品输血
将供血者的血液冷冻保存并输注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的目的
1 补充血液成分
2 纠正贫血
3 调节免疫功能
通过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 提供患者所需的血细胞和 血浆成分,以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
4
输血后处理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和输血量。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输血器材,确保安全。 •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定期检查输血后的血液检测指标。 • 观察患者输 输血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及时辨识和处理。
输注富含红细胞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用于治疗贫血, 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输注血浆或血浆制品,以 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帮 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血袋、血管通路,核对患者信息。
2
输血前准备
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
3
输血过程
将血袋连接到输血器械,逐渐输注血液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PPT课件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本课件 将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分类、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风 险与预防。
静脉输血的定义
静脉输血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 到患者体内,从而满足患者体内血液需求的治疗方法。
2 输血感染
可能引发传染病。检测供血者血液,消毒器材,遵循感染预防措施。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PPT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治疗与护理 保护静脉输液通畅,观察受血者反应,每15-
30min测体温、血压各一次,反应较重者应立即 停止输血,将剩余血送输血科或检验科进行检 验,排除溶血性输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 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用地塞米松或服 用其她镇静药,严重寒战者可静脉给予10%葡 萄糖酸钙注射液。 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
红细胞
4、少白细胞红细胞 5、年轻红细胞 6、去白细胞红细胞 7、冰冻红细胞 8、辐照红细胞 9、保存温度2-6度 10、有效期35d
(二)适应证
1、慢性贫血 红细胞输注得目得就是及时补充 红细胞数量,纠正缺氧状态。
2、急性贫血 如手术、创伤与其她出血性疾病 等。一般决定就是否输血、输多少、输什么品 种?主要依据失血量决定,出血量在20%以下 可以不输血,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即可;出血量 20%-25%,除补晶体液与胶体液外,可输注红细 胞制品;出血量25%以上,除补晶体液与胶体液 与输注红细胞外,可根据病情输注新鲜冰冻血 浆、血小板或冷沉淀等。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四)血小板治疗性输注
1、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出血时。如鼻出血、牙 齦出血、咯血、呕血、黑便、血尿、阴道出血、头痛、 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其她交明显出血。剂 量:2U/10kg体重,一般用量8-16U血小板(或1-2个机采 血小板治疗量),每周2-3次。
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制备时抽出原血浆后加 入原血浆一半得悬浮液制成。特点:由于血浆 基本移去,减少了血浆得不良反应;由于加入了 晶体液,黏度降低,输注更流畅。
3、洗涤红细胞(WRBC)制备时去除血浆后用 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3-6次制成。特点:以 除掉99%得血浆与80%以上得白细胞与血小板, 可减少过敏反应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得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腺嘌呤)全血为35天。 全血一般保存在4±2。C。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8
志强
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 存期延长而增加。如全血在4。C
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 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 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
失50%。
2020/7/12
。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9
志强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
,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
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
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输注初期,
10
-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
,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
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
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诊治,
14
志强
(3)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 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
荷而发生心力衰竭。 (4)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 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
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 (5)全血内的各成分相对不浓、 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5
志强
同时通知输血科(血库)医师或工作
2020/7/12
人员进行必要的原因调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0
志强
红细胞输注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8
志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
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HLA
交叉配合试验等。
另外,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检
查全血外观,还必须认真核对患
者和献血员的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ABO和Rh(D)
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
条形码(编号),血液类型和血量
等。在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况而定。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7
志强
(二)输注方法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 注。输血时,必须ABO血型相同,
输全血前,常规进行输血前检查 ,包括患者的ABO血型的正反向定 型,Rh(D)血型鉴定,患者与献血 员间交叉配合试验(盐水,酶和抗
人球蛋白三种介质)。
2020/7/12
血制品输注原则
正常人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 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 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 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 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 ,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
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
机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情况施行成分输血。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3
志强
三、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 (一)缺点
(1)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 过敏反应。
(2)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产生相应 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
输血反应。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
志强
全血输注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3
志强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 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 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 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和起缓冲作用。因而输血能改善血 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 过程;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渗透压
2020/7/12
(二)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虚弱、心功
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3)因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白细胞或抗血
小板抗体的患者 (4)对血清蛋白型不合、IgA缺乏而产生
抗IgA的患者。 (5)预期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如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 保持血容量。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4
志强
全血也可改善凝血机制,达到 止血目的;改善机体生化功能;提 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能力等
。 全血中红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 一半, 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有限 ,且其存活期甚短;血浆中主要是
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9
志强
全血中比较稳定的是白蛋 白,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后者含量也不多。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最好
输注某种血液成分。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0
志强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新鲜全血 在4。C保存下,5天以内的 ACD 全血或10天以内CPD全血
均可视为新鲜全血。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1
志强
二、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一)优点
全血的主要优点是含有近一 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
液,输注时较流畅。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2
志强
(二)适应证 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 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 、严重创伤、换血等。但对于出血 ,也应根据出血程度和患者的具体
蛋白尿、再障和白血病的贫血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6
志强
四、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一) 输注剂量: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 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 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测定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 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 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
5
志强
全血还有少量的凝血因子,但 其存活期均不长,因而全血的功能 主要是红细胞与血浆的功能,也就
是携氧和维持渗透压。 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 液的容器中,不作任何加工,即为 全血。我国现将200ml全血定为1个
“单位”。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6
志强
一、全血种类与保存 全血有库存全血(保存全
血)和新鲜全血两种。 (一)库存全血
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同
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7
志强
ACD (枸橼酸- 枸橼酸钠-葡萄 糖保存液)全血为21天。
CPD(枸橼酸- 枸橼酸钠-磷酸 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全血为21-
28天。 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8
志强
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 存期延长而增加。如全血在4。C
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 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 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
失50%。
2020/7/12
。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9
志强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
,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
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
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输注初期,
10
-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
,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
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
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诊治,
14
志强
(3)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 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
荷而发生心力衰竭。 (4)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 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
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 (5)全血内的各成分相对不浓、 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5
志强
同时通知输血科(血库)医师或工作
2020/7/12
人员进行必要的原因调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0
志强
红细胞输注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8
志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
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HLA
交叉配合试验等。
另外,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检
查全血外观,还必须认真核对患
者和献血员的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ABO和Rh(D)
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
条形码(编号),血液类型和血量
等。在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况而定。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7
志强
(二)输注方法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 注。输血时,必须ABO血型相同,
输全血前,常规进行输血前检查 ,包括患者的ABO血型的正反向定 型,Rh(D)血型鉴定,患者与献血 员间交叉配合试验(盐水,酶和抗
人球蛋白三种介质)。
2020/7/12
血制品输注原则
正常人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 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 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 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 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 ,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
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
机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情况施行成分输血。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3
志强
三、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 (一)缺点
(1)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 过敏反应。
(2)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产生相应 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
输血反应。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2
志强
全血输注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3
志强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 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 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 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和起缓冲作用。因而输血能改善血 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 过程;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渗透压
2020/7/12
(二)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虚弱、心功
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3)因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白细胞或抗血
小板抗体的患者 (4)对血清蛋白型不合、IgA缺乏而产生
抗IgA的患者。 (5)预期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如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 保持血容量。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4
志强
全血也可改善凝血机制,达到 止血目的;改善机体生化功能;提 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能力等
。 全血中红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 一半, 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有限 ,且其存活期甚短;血浆中主要是
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9
志强
全血中比较稳定的是白蛋 白,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后者含量也不多。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最好
输注某种血液成分。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0
志强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新鲜全血 在4。C保存下,5天以内的 ACD 全血或10天以内CPD全血
均可视为新鲜全血。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1
志强
二、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一)优点
全血的主要优点是含有近一 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
液,输注时较流畅。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2
志强
(二)适应证 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 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 、严重创伤、换血等。但对于出血 ,也应根据出血程度和患者的具体
蛋白尿、再障和白血病的贫血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16
志强
四、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一) 输注剂量: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 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 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测定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 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 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
5
志强
全血还有少量的凝血因子,但 其存活期均不长,因而全血的功能 主要是红细胞与血浆的功能,也就
是携氧和维持渗透压。 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 液的容器中,不作任何加工,即为 全血。我国现将200ml全血定为1个
“单位”。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6
志强
一、全血种类与保存 全血有库存全血(保存全
血)和新鲜全血两种。 (一)库存全血
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同
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2020/7/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
7
志强
ACD (枸橼酸- 枸橼酸钠-葡萄 糖保存液)全血为21天。
CPD(枸橼酸- 枸橼酸钠-磷酸 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全血为21-
28天。 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