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长势情况调查及标准

合集下载

作物长势情况调查及标准

作物长势情况调查及标准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粒色:分黄、白、红、黄白四色。 粒型:分硬粒型、半硬粒型、马齿形三种。 穗粒重(g):以5-10有代表性的果穗脱粒,求其平 均数。
玉米理论测产方法
产量构成: 亩穗数(穗/亩): 穗粒数(粒/穗): 百粒重:
苗情分类判定
三类苗:
部分植株迟迟不返青形成僵苗,黑根多,白根少。
或插秧后褪绿明显,返青后叶色也仍然偏浅。
出叶速度慢,返青到拔节前叶色和株型变化不大。
或分蘖后期生长过旺叶片披垂提前封垄。或发生较严
重病虫害。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出苗期:全区80%植株达到立针期。
苗情分类判定
开花始期:田间有50%植株的第一个花朵开放。 一类苗大多数植株同时开花,花期正常或稍提前;叶 色浓绿,叶面积基本覆盖但又不明显郁闭。茎基粗壮。 土壤相对湿度75%-80%。 二类苗开花不够整齐且稍偏晚,叶色基本正常,叶面 积略偏小或过早郁闭。轻度干旱或过湿或病虫害。土 壤相对湿度80%-90%或65%-75%之间。 三类苗开花很不整齐,叶色明显偏浅,叶面积明显不 足或严重郁闭即将倒伏。严重干旱,土壤相对湿度低 于65%;或受涝后,土壤相对湿度大于90%。或遭受冰 雹袭击,叶片损伤严重,落花较多。
主要指标说明
长势判断标准
主要调查农作物发育阶段个体和群体的长势情 况。 水稻、玉米、大豆、长势大体划分为三类,即 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
一类苗指生育正常且健壮的苗;二类苗指比正 常苗偏小、偏弱的苗;三类苗指病苗、小苗和 弱苗。
指标调查内容
水稻调查项目
玉米调查项目
大豆调查项目

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近期,我院农田作物长势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水平。

以下是对各类作物的具体情况汇报:
首先,小麦生长情况良好。

经过及时浇水和施肥,小麦长势良好,叶片翠绿,生长势头较好。

农田土壤保持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地减少了小麦的病虫害发生,保障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玉米生长情况也较为理想。

经过及时的田间管理,玉米长势良好,株高适中,叶片翠绿,整体生长势头较好。

我们也加强了对玉米的施肥和浇水工作,保证了玉米的生长需求。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水稻生长情况也较为良好。

经过及时的灌溉和施肥,水稻长势良好,叶片翠绿,整体生长势头良好。

我们也加强了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蔬菜生长情况也较为理想。

经过及时的田间管理,蔬菜长势
良好,叶片翠绿,整体生长势头较好。

我们也加强了对蔬菜的施肥
和浇水工作,保证了蔬菜的生长需求。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蔬菜
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蔬菜的产
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我院农田作物长势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水平。

我们将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作物的良好生长
和丰收。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共同促进我院农田作物的生产和发展。

报告田间作物生长状况

报告田间作物生长状况

报告田间作物生长状况尊敬的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和研究,我在此向您汇报田间作物生长状况的情况。

田间作物生长状况报告1. 作物生长环境分析我们的农田位于广阔的农村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我们的农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科学的田间管理,包括合理的庄稼轮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确保作物生长环境的良好。

2. 农田作物种类与生长情况目前,我们农田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三种主要作物。

以下是对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的详细报告:2.1 小麦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测量,小麦生长状况良好。

在最近的阶段,小麦已经进入了抽穗期,穗粒饱满,农田整体看起来绿意盎然。

我们进行的农田调查显示,小麦的均匀度和种植密度都在预期范围内。

2.2 水稻水稻是一种对水分要求较高的作物,由于近期降雨较多,我们的水稻田获得了足够的灌溉。

水稻整体生长良好,叶片饱满翠绿。

在农田中,我们还注意到农民对水稻的田间管理非常到位,及时处理了病虫害。

2.3 玉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根据我们对农田的考察,玉米生长状况良好。

幼苗已经长出,叶片茂盛,玉米秧苗之间的间距得到很好地控制,为后期的生长和发育打下了基础。

3. 田间农事管理田间农事管理是保障作物生长的关键。

我们的农田采取了一系列的农事措施,包括了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以及农艺操作等。

我们注重科技化的田间农事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指导作物生长,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4. 生产预估和问题综合考虑田间作物生长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我们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预期的目标。

然而,我们也要面对一些潜在的问题,如病虫害的防控、气候突变等。

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5.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田间作物生长状况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农田的作物生长情况整体良好,符合预期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加强田间农事管理,保证作物能够良好地发展。

水稻长势监测情况汇报

水稻长势监测情况汇报

水稻长势监测情况汇报近期对水稻长势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调查,现将监测情况进行汇报。

一、生长情况。

经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水稻整体生长情况良好。

在田间观察中发现,水稻植株长势旺盛,叶片色泽翠绿,叶面光滑,生长势头部饱满,整体生长状态良好。

同时,通过对水稻植株的测量和统计,发现水稻的株高、叶片面积等生长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水稻生长发育良好,整体长势较为稳健。

二、病虫害情况。

在对水稻田间进行巡查时,发现部分地块出现了轻微的病虫害情况。

主要表现为水稻叶片上出现了一些病斑和虫蛀的痕迹。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喷洒了农药,并加强了田间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目前,病虫害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对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

三、水肥情况。

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养分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施肥调整。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我们对不同地块进行了合理的施肥方案,保证了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水稻田间的灌溉管理,保证了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

四、生长预测。

根据目前的监测情况和数据分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水稻生长情况将继续保持良好。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水稻田间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五、建议。

针对当前的监测情况,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田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情况,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稻生长环境的调查和监测,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供应。

以上就是对水稻长势监测情况的汇报,希望相关部门和同事们能够密切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共同努力,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3 水稻调查项目及标准3.1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3.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3.1.2出苗期:全区80%植株达到立针期。

3.1.3插秧期:移栽当天的日期。

3.1.4始穗期:全区1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3.1.5抽穗期:全区5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3.1.6齐穗期:全区80%的稻穗顶端已露出叶鞘的日期。

3.1.7成熟期:全区80%的稻穗基部2/3以上的籽粒达到玻璃质状,用指甲不易压碎的程度的日期。

3.1.8生育日数:从出苗期至成熟期的天数。

3.1.9活动积温:统计从插秧期至成熟期≥10℃的积温+200℃。

植株高度:收获前每小区连续取具有代表性的十穴,每穴以最高株为代表,从地面量至穗顶端(不包括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分蘖性:分强、中、弱。

倒伏调查:倒伏性:目测记载倒伏日期、原因、程度、面积。

倒伏日期:记载倒伏当天日期。

倒伏程度:分五级。

0级:植株不到。

1级:植株倾斜度不超过15°。

2级:植株倾斜度在15°~45°之间。

3级:植株倾斜度在45°~85°之间。

4级:植株倾斜度超过85°以上。

倒伏率:目测倒伏面积占小区面积的百分比。

病害调查:叶瘟:齐穗期调查,分为十级。

0级:无病株。

1级:植株叶片有针头大小褐斑点。

2级:较大褐点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环死灰斑,直径1—2毫米。

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型,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

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1—25%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9级:全部叶片死亡。

穗颈瘟(包括节瘟)于黄熟初期调查,分为六级。

0级:无病株。

1级:全区植株发病率低于1%。

3级:全区植株发病率1~5%。

5级:全区植株发病率6~25%。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一)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一)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一)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背景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种子作物之一。

然而,玉米的生产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田间调查以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章将介绍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调查项目以下是玉米田间调查项目的详细列表:•植株生长情况:调查植株的高度、茎粗、叶片颜色等因素;•田间气象情况:调查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土壤质量:调查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土壤紧密度等因素;•病虫害情况:调查是否存在病虫害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灌溉和施肥:调查灌溉和施肥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收割季节:在适当的时间收割并保证玉米的品质。

标准以下是玉米田间调查的标准:•玉米植株高度应在1.8m-2.5m之间;•叶片颜色应为深绿色;•土壤pH值应在6.0-6.8之间;•养分含量应保证足够,但过量施肥要避免;•病虫害情况应被及早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自然灌溉是首选,必要时进行人工灌溉;•玉米在成熟季节应及时收割,保证成熟度和品质。

结论以上介绍了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通过有效调查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注意事项为确保调查准确性和品质,应注意以下事项:•田间调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该配备适当的器材;•不要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以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时常对玉米田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修剪和除草。

总结玉米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在田间调查过程中,需要关注植株生长情况、田间气象情况、土壤质量、病虫害情况、灌溉和施肥情况以及收割季节。

通过以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小麦生长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麦生长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麦生长情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小麦是全世界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供人们食用,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饲料、工业原材料等多种用途。

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力不断提高,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小麦的生长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土壤、病虫害等,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某地的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1. 调查地点和时间我们选择了某地的一个小麦种植基地进行调查,时间是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从生长期到抽穗期的时间段。

2. 调查内容我们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包括土壤情况、气候状况、病虫害情况等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同时对小麦的生长状况、根系情况、叶片情况、穗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3. 调查结果从我们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全面调查和观测中,得出以下调查结果:(1)土壤情况该地的土壤属于黄棕壤和黄细砂土,土质松散、通气性好,但是由于长期种植小麦导致土质老化,缺乏有机物质,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土壤的科学管理,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包括施肥、翻耕等。

(2)气候状况调查期间,该地气温较低,晴天较多,但是冷空气频繁,夜晚温度下降明显,对小麦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加强灌溉、覆盖地膜、控制密植等。

(3)病虫害情况调查发现,小麦生长过程中受到了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包括尘螨、锈病、白粉病等。

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包括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强对小麦的抗病抗虫能力培育。

(4)小麦生长状况小麦生长状况整体较好,但是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较低。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杂草生长较为猖獗、密植严重、机械伤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小麦的管理工作,包括加强植保、控制密植、适当调整水量等。

农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农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农作物长势情况汇报
近期,我对农作物的长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经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的小麦和玉米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由于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作物生长迅速,茁壮成长。

农田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预计今年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将会比往年有所增加。

其次,水稻的生长状况也十分理想。

由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水稻田里的稻谷长势喜人,预计今年的水稻产量也将会有所提升。

除了主要粮食作物外,其他蔬菜和果树的生长情况也值得关注。

尤其是番茄、黄瓜、苹果和梨等作物,它们的生长状态良好,果实饱满,品质优良,预计今年的蔬菜和水果产量也将有所增加。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水浸等极端天气,给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抗旱和排水措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今年的农作物长势总体上是良好的,预计产量将有所增加。

但我们也要保持警惕,随时关注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情况,及
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农作物的顺利收成。

通过这次汇报,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确保今年的农作物丰收,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倾听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理论测产方法
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 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10-5×85%。
大豆调查项目
大豆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苗情分类判定 大豆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大豆理论测产方法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出苗率 株高 主茎全展叶片数 基本苗(株/亩)
农作物生长情况调查 标准及方法
哈 尔 滨 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中 心
Har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主要指标说明
农作物面积:指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是收获面 积。
播种面积:指农作物当季实际播种或移栽的面 积。间、混、套种作物面积,按各项作物所占 比例折算。补种农作物不重复计算面积,因灾 重种或改种农作物,计入当季复种面积。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玉米、水稻、大豆等大 田种植的所有农作物面积总和。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粒色:分黄、白、红、黄白四色。 粒型:分硬粒型、半硬粒型、马齿形三种。 穗粒重(g):以5-10有代表性的果穗脱粒,求其平 均数。
玉米理论测产方法
产量构成: 亩穗数(穗/亩): 穗粒数(粒/穗): 百粒重:
玉米理论测产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片划分为 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 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 在10 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计数株数和 穗数,并计算亩穗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 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 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 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水稻理论测产方法
产量构成: 亩有效穗数(穗/亩):平方米有效穗数:查样本有 效穗数平均值,以平方米有效穗数的平均值,其中总 粒数5粒以下(含5粒)的为无效穗,不予计算。 穗粒数(粒/穗):在样本中取10个穗,计算每穗上 的实粒数及空瘪粒数,取平均值。 结实率(%):实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 千粒重(克):随机取样1000粒(空瘪粒不计)测三 次重复取平均数,重复间误差不得大于0.5克。
苗情分类判定
开花始期:田间有50%植株的第一个花朵开放。 一类苗大多数植株同时开花,花期正常或稍提前;叶 色浓绿,叶面积基本覆盖但又不明显郁闭。茎基粗壮。 土壤相对湿度75%-80%。 二类苗开花不够整齐且稍偏晚,叶色基本正常,叶面 积略偏小或过早郁闭。轻度干旱或过湿或病虫害。土 壤相对湿度80%-90%或65%-75%之间。 三类苗开花很不整齐,叶色明显偏浅,叶面积明显不 足或严重郁闭即将倒伏。严重干旱,土壤相对湿度低 于65%;或受涝后,土壤相对湿度大于90%。或遭受冰 雹袭击,叶片损伤严重,落花较多。
一类苗:出苗率在90%以上,发芽整齐健壮, 根短粗,芽洁白。 叶片宽大不软不披,秧基粗扁,叶鞘发达有弹 性,腋芽肥大,根旺而白,均匀整齐,秧龄适 当,无病虫害。 秧矮壮带分蘖,根粗白根多,足龄不老化。
苗情分类判定
二类苗: 出苗率80%-90%,发芽较一致。秧苗较整齐,长势不 够健壮或稍有披叶,基本满足插秧要求。育秧期间发 生轻度倒春寒或连阴雨,但未造成明显的烂秧和病害。 三类苗: 出苗率低于80%,发芽和出苗很不整齐,长势明显偏 弱,绝大多数达不到插秧要求的壮秧标准。育秧期间 发生较重的倒春寒或连阴雨,烂秧或病害严重。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苗情分类判定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玉米理论测产方法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株高(厘米) 可见叶片数(片) 展叶数(片) 茎粗 种植密度(株/亩)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 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 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以cm表示。 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 示。 展开叶数 :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 数,尚未完全展开的新叶。可见叶的数量,用片表示。 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 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种植密度(株/亩):单位面积植株的总数量。
水稻理论测产方法
计算公式。
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 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 单产(公斤/亩)=穗数/平方米×粒数/穗×千粒重 (克)×结实率%×666.7(平方米)÷1000(粒) ÷1000(克)。
玉米调查项目
玉米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经济系数:籽粒干重与植株干重的比值。取有代表 性植株20株,充分风干后测定。 穗长(cm):收获后取有代表性的果穗10穗,测量穗 长(含秃顶),求平均值。 穂粗(cm):将已测穗长的果穗,用卡尺量其中部 的直径,求平均值。 秃尖长度(cm):在测量穗长的同时,量出穗顶部 未结粒处长度,求平均值。
苗情分类判定
三类苗:
部分植株迟迟不返青形成僵苗,黑根多,白根少。
或插秧后褪绿明显,返青后叶色也仍然偏浅。
出叶速度慢,返青到拔节前叶色和株型变化不大。
或分蘖后期生长过旺叶片披垂提前封垄。或发生较严
重病虫害。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出苗期:全区80%植株达到立针期。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出苗率:指播下的种子数和最终长出苗数目的比率, 用百分率表示。 株高:株高(厘米)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 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主茎全展叶片数: 主茎叶龄(片)大豆幼苗复叶的小 叶片平展伸开时为全展叶。主茎全展叶片数指主茎上 全展叶片的数量。
苗情分类判定
出苗期 :幼苗子叶出土达50%日期。
主要指标说明
长势判断标准
主要调查农作物发育阶段个体和群体的长势情 况。 水稻、玉米、大豆、长势大体划分为三类,即 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
一类苗指生育正常且健壮的苗;二类苗指比正 常苗偏小、偏弱的苗;三类苗指病苗、小苗和 弱苗。
指标调查内容
水稻调查项目
玉米调查项目
大豆调查项目
水稻调查项目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穗行数:将测穗长的果穗,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 数,求平均值。 行粒数:将测穗长的果穗,每穗数一行的粒数,求 平均值。 百粒重(g):取干燥籽粒三份,每份数100粒称重, 求平均值。 出籽率:籽粒干重占果穗干重的百分率。 倒伏率(根倒):倒伏倾斜度大于45度者作为倒伏 指标,以%表示。 倒折率(茎折):抽雄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 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含物呈白色浆状,故称灌浆期。
成熟期:全区80%的稻穗基部2/3以上的籽粒达到玻璃 质状,用指甲不易压碎的程度的日期。
水稻理论测产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 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1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 田对角线3点取样。 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 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
叶龄:表示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水稻主茎长 出第七片叶时叫七叶龄。 单株带蘖:每株秧苗所带的分蘖数。 每穴插秧株数(株):也就是基本苗数。 每穴总茎蘖数(个):每穴茎数总和。 平方米株数(株/平方米):单位面积(平方米)包 括主茎在内的总的茎蘖数。
苗情分类判定
秧苗期:水稻播种出苗后到插秧前。
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达2-3cm ,
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 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 日期。 开花期:全田有50%穗植株雄穗中部小穗开花。 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 日期。 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 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 期。 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 所经历天数)。
玉米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一类苗:出苗期正常,健壮,整齐一致,色浓绿,片 肥厚。 二类苗:出苗期基本正常,苗发育正常,较整齐,色 正常。 三类苗:出苗期偏晚,弱苗,不整齐,色浅绿,片薄。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水稻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苗情分类判定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理论测产方法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水稻
以株高、叶龄、单株带蘖、
每穴插秧株数、每穴总茎蘖数、群体茎 蘖数为水稻长势构成的基本要素。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以厘 米为单位。
苗情分类判定
返青分蘖期: 秧苗移栽后恢复正常生长的日期为返青期。此后到拔 节期之前为分蘖期。 一类苗: 插秧到返青期的间隔不超过5天。插秧后颜色褪绿不 明显,返青后叶色迅速变深,分蘖后期转淡。 出叶速度快,插秧后株型较快转为直立,分蘖中期因 叶片和分蘖伸展,株型转为分散,叶上部弯曲微披, 到拔节期株型又恢复直立。白根多,黄根少。
插秧期:移栽当天的日期。
始穗期:全区1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抽穗期:全区5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齐穗期:全区80%的稻穗顶端已露出叶鞘的日期。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扬花期:全区80%的稻穗顶端上部开始开花授粉的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