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定11行及11穴 (窝)的距离,分别除以10,求出该 取样点的行、穴(窝)距,再把各样 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 行、穴(窝)距。
• 每亩实际穴(窝)数= 666.67平方米 /[平均行距×平均穴(窝)距]
• (2)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在 每个取样点上,连续调查30-50穴 (窝),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 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窝) 有效穗数。
33.9 37.29
29.73 39.29
30.31 33.80
千粒重 (克)
54.69
60.10
59.25
二类田的产量构成
田块号
1 2 3 4 5
有效穗 穗粒数 (万/亩) (粒)
31.6 29.93
25.29 38.06 26.20 39.60 25.10 37.5
25.70 38.10
千粒重 (克)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5、衣分确定:
根据本品种常年平均衣分,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确定。
(六)马铃薯产量测定方法
每亩产量=每亩穴(窝)数×每穴 (窝)薯块重(克)/1000
每穴(窝)薯块重=每穴(窝)大薯 块数×大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1000+每穴(窝)中薯块数×中薯块 平均单个重(克)+每穴(窝)小薯 块数×小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大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50克以上的薯 块;中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30-50克 的薯块;小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低于 30克的薯块。
实验作业
48.20 48.30 47.80 48.20 48.00

主要农作物测产方法2

主要农作物测产方法2

主要农作物测产方法玉米测产方法玉米测产对于科学统计玉米产量、推广玉米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产是一项严肃的评估工作,必须做到科学、公正、真实、可靠、克服主观性和随意性。

一、理论测产(一)万亩高产示范田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测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

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一)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

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

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而要了解玉米大田的产量,首先需要对玉米大田进行测产。

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选用和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科学管理玉米大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其应用。

一、玉米大田测产的方法玉米大田测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测产方法包括田间试验法、模型预测法、经验公式法和遥感监测法等。

田间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玉米大田测产方法。

该方法要求在玉米大田选取合适大小的试验地块,对不同的施肥、播种密度、灌溉水量等因素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收获计量和统计分析获得玉米大田的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单个因素进行测产和比较分析。

其优点是可以直接在田间进行测产,结果准确可靠;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间较长。

模型预测法是一种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玉米大田进行产量预测的方法。

通过对大田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相关因素进行测定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因素对玉米产量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整个生长周期的玉米大田进行准确快速的产量预测。

其优点是可以提前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缺点是需要建立相对复杂的数学模型,且对相关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要求较高。

二、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应用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科学管理玉米大田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测产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应用,以实现科学高效的产量测算和预测。

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选择应该结合实际生产的需求和条件。

对于小范围的试验和比较分析,可以采用田间试验法进行产量测算;对于大范围的产量监测和预测,可以采用模型预测法和遥感监测法进行产量监测和预测。

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应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产量测算和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可以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获取大田的相关信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实现对玉米大田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玉米产量测定实验方法

玉米产量测定实验方法

玉米产量测定实验方法(一)取样方法。

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亩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定品种前三年平均数)×85%。

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籽粒含水率。

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沥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

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校正。

鲜穗出籽率。

对选取的20个果穗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计算鲜穗出籽率(鲜穗出籽率=20个果穗鲜重÷20个果穗籽粒重量×100%)。

如何进行玉米田间测产(1)量取并计算出测产地块的平均行距、株距,计算单位面积株数。

①量取并计算出测产地块的平均行距。

在需要测产的地块,随机连续测量2 1行玉米的宽度,除以20,求出该地块平均单行行距。

②量取并计算出测产地块的平均株距。

在需要测产的地块,随机连续数取5 1株玉米,测量这51株玉米之间的长度,除以50,求出该地块的平均株距。

③计算单位面积株数。

用已经测得并计算出的平均行距、平均株距计算单位面积(每亩)株数。

单位面积株数=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平均株距/米)(2)测取平均单株穗数。

连续数20株,数取总果穗数,然后除以20,计算得到平均单株果穗数。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概述: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小块田地或研究试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农田样地,即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样地。

2.将样地划分为等面积小方块,并进行编号。

3.随机选择若干小方块进行计数,通常为5-10个方块。

4.在每个选中的小方块中,对于不同作物,可以采用不同的计数方法,例如:对于谷物作物,可以计算每单位面积内的穗粒数;对于蔬菜作物,可以直接计算每单位面积内的株数。

5.根据选中的小方块的计数结果,计算出样地的平均产量。

二、抽样法抽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农田样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农田的特点和样地的大小,确定抽样的样地数量。

2.随机选择样地进行抽样。

通常从样地中的几个随机位置抽取若干株农作物或收获几个小区域。

3.对于抽取的样本进行称重或计数,获得单株或单个小区域的产量。

4.根据样地中所有样本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样地的平均产量。

三、采穗法采穗法是一种适用于谷物作物的测定方法,常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田间产量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随机选取若干株作物进行采穗。

对于小麦来说,通常采取3-5株;对于玉米来说,通常采取1-3株。

2.将采集到的穗粒进行称重,记录下每株的穗粒重量。

3.对于大田中的样地,采穗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大,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4.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地的产量。

四、切样法切样法是一种适用于叶菜类蔬菜、豆类作物等的测定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随机选取若干个小区域,对于较大的样地,选取的小区域数量应适当扩大。

2.在每个小区域内,将农作物切断或拔起,并进行称重或计数。

3.记录下每个小区域的农作物重量或数量。

4.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地的产量。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样地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抽样和采样时应注意随机性,避免主观选择和干扰。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

因此,了解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对于科学种植玉米、提升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1.样带法样带法是用采样来简化测量的办法。

样带法在测产时,采用的是随机采样和需要注意的落实基样筛选的问题。

随机采样是因为玉米的分布是不规则的,要保证测量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而基样的筛选是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为基样作为评估面积、弥均因子和产量单位等的标准。

每个基样至少选一个生境或地形条件明显差异的微地块, 不能因盲目抽样而使某一种类型的微地块没有代表。

2.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估算玉米产量的做法是,通过获取卫星图像并进行适度处理,按照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密度、叶面积指数等因素计算预测玉米产量。

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卫星遥感技术无须现场测量,具有省力、快捷等优点。

3.作物结构估计法作物结构估计法是指通过测量作物的架构构造或结构参数,推导出作物的产量。

作物结构估计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测产方法。

由于玉米的形态特点,对质、对形、对秆等三个方位的测量都很重要。

对质方面的测量主要是怎样售出,比如生鲜玉米可以确定单穗米粒数;加工玉米可以确定单棵单穗留穗数和穗粒饱满度。

在对秆和对形的测量中,主要是衡量颗粒质量和密度,通过测量和称重来确定玉米产量。

测产方法的具体应用取决于各个因素的情况,包括农民的经济能力、景观规模、农业经济水平等。

总的来说,测产方法有以下几个应用方面:1.科学种植玉米通过测量,可以了解到当前场地的植被生长状况以及玉米的生长状态。

通过对于数据分析,可以对不同生境、不同环境、不同肥力状况等分别分析,并用分析结果参与下一阶段的不同决策。

2.提高玉米产量通过现场测量获取玉米的生长状态、生长速度和叶面积指数等数据,为科学施肥和作物调整提供依据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3.实施精准决策通过多组数据的支持,可以在决策时实行精准化、科学化,使农民的投资更加安全有效,避免浪费和损失。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准确地测产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其应用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

一、玉米大田测产方法1.拾穗法拾穗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产手段,通过统计玉米植株穗数和穗粒数从而估算玉米的产量。

具体步骤如下:在玉米地中随机选择几个样地进行调查,每个样地面积在30-50平方米左右。

接着,选择几株玉米植株,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平均调查。

然后,对每株植株的穗数和穗粒数进行统计记录。

统计所有样地内植株的穗数和穗粒数,并加以平均值计算得出该地块的玉米产量。

拾穗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专门设备,适用于田间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地选择的随机性和样地数量的确定等问题。

2.色板法色板法是根据玉米籽粒的颜色来估算产量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经验性地选择一块面积适中的玉米地,使得该地块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一定代表性。

然后,用特制的色板在玉米地中作适当的放样,采收玉米籽粒。

接着,将采集到的玉米籽粒放入色板中,按照颜色分级,并记录每个颜色等级的籽粒数量。

按照色板上不同颜色区域代表的产量范围,估算出该地块的玉米产量。

色板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严格控制色板的制作和使用,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地块,进行高度和密度的测量。

然后,将测得的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进行产量的估算。

青贮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的玉米地块,但需要合理设置测定方式和参数,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三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决定使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二、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应用1.科学调控农田施肥通过测算玉米产量,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调控施肥量,为玉米植株提供合适的养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优化灌溉管理通过测算玉米产量,可以合理安排灌溉方案,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大田玉米测产方法

大田玉米测产方法

三、玉米测产方法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亩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一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2.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值)×85%。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法:根据地块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S,单位:米2)≥67米2。

2.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数果穗数目后,称取鲜果穗重Y1(公斤),按平均穗重法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3)计算公式:每亩鲜果穗重Y(公斤/亩)=(Y1/S)×666.7;出籽率L(%)=X2(样品鲜籽粒重)/X1(样品鲜果穗重);籽粒含水率M(%):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M)。

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实测产量(公斤/亩)=鲜穗重(公斤/亩)×出籽率(%)×[1-籽粒
含水率(%)]÷[1-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样本的割取:在收获期,将小样本内的调查作物收割保存。 在割取样本的过程中,要切实保证不遗漏样本范围内的粮食、 不多收样本范围外的粮食。每一个地块收割的小样本需填写 一张《小样本标签》。
室内、外结合
六、样本处理阶段

样本晾晒:要在专门场地进行晾晒,避免样本晾晒过程中的 意外损失(鸡吃鼠盗和抛洒现象)。 样本脱粒:做到尽量脱净每粒粮食,确保不遗失。 脱粒标准 与国家粮食收购标准一致:
3
小地块面积(平方米) 样本距离(米) = 2

第三步:计算样本半距
样本距离(米) 样本半距(米) = 2

第四步:放臵小样本。从小地块地边开始到半距的距 离内,随机选择一个起点,并以此为中心放臵第一个 小样本。从起点开始,以60°为夹角,分别向两个方 向延伸一个样本距离,使另外2个点落在小地块内 (距离线可以不完全在地块内),且与地边的距离大 于测规半径,分别以上述2点为中心,放臵小样本。
77
78 79 80
2.31
2.34 2.37 2.4
0.77
0.78 0.79 0.8
4.33
4.27 4.22 4.17
1.44
1.42 1.41 1.39
三、小样本放置的具体办法
1、原则:小样本放置方法上,我省统一要求:窄垄 密植作物,如小麦,原则上采用斜线法,左右移动 法,垄测法,品字法为辅助(畸形地块)。宽垄或 宽垄套种作物,如玉米,原则上采用垄测法、斜线 法、左右移动法。 2、斜线法(直线法) 所谓斜线法,即在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形 状的实测小地块中选取相对最长的一条对角线,在 这条线上按半距起点,等距放置3个小样本。一般 步骤如下:
粮食产量实割实测 方法介绍
——流程与方法
2014.04
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山西省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方案, 保证调查工作的质量和资料来源的可行性,明确基层调查人
员的岗位责任,并作为基层开展调查工作和各级检查工作的
依据,结合山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实割实测流程与方法 (技术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宣传解释工作。主要内容:向辅调员和农户宣传解释调
样本 1 距地边距离 ●
பைடு நூலகம்
样本间隔半距+(2 样本间隔距离) =样本垄数(商数) 样本竖隔距离(余数) 平均垄长
样本 1 距地边距离 ●
即在样本垄数+1垄处,距地头距离(沿行进方向的) 为样本竖隔距离。
样本 1 距地边距离
例如:有一块地,共35垄,平均垄长200米,放3个样本。 总垄长(米)=垄数×平均垄长(米)=35×200(米)=7000(米) 样本间隔距离(米)=7000(米)/3(个)=2333.33(米) 样本间隔半距(米)=2333.33(米)/2=1166.67(米) 第一个样本位置:
小样本 长度 (尺) 4.69 4.63 4.57 4.5 4.44 4.39
小样本 长度 (米) 1.57 1.54 1.52 1.5 1.48 1.46
66
67 68 69
1.98
2.01 2.04 2.07
0.66
0.67 0.68 0.69
5.05
4.98 4.9 4.83
1.68
1.66 1.63 1.61
室内工作
四、样本抽选阶段



农作物放样实测地块样本分布表的填写:《农作物逐块估产 表》经过审查整理后,按分作物分别按亩产由高到低顺序排 队,亩产相同的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队,过录到《农作物 放样实测地块样本分布表》,检查排队顺序有无颠倒现象。 实测样本小地块抽选:组距值(组距=地块累计面积之和÷3 ) 内随机起点,抽选出第一选中地块,每增加一个全距,依次 抽出第二和第三选中地块。 代表性检验:样本误差率绝对值不能大于2%。公式为(抽中 地块平均亩产÷总体平均亩产- 1)×100%。
查的必要性;调查方法介绍;协助合作要求。
(2)成立抽样调查小组。主要由县级国调队、县统计局专业
人员及辅助调查员、村干部、农技员、有经验的农民等组成 。 (3)搜集了解情况。包括抽中村民小组的基本情况,如户数、 人口、耕地面积等。特别要注意掌握调查点调查地块面积、 预计产量和农户情况。
(4)准备各种表格和工具。表格包括农产量各种报表。工具 包括皮尺(或测绳)、测规、测杆、测水仪、样本袋、秤、
小样本 长度 (尺) 5.56 5.46 5.38 5.29 5.21 5.13
小样本 长度 (米) 1.85 1.82 1.79 1.76 1.74 1.71
平均垄 宽(厘 米) 71 72 73 74 75 76
平均垄 平均垄 宽(尺) 宽(米) 2.13 2.16 2.19 2.22 2.25 2.28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七、数据填报与样本保管

数据填报:县级队要将取得的样本数据填写《农产量抽样调 查放样实测作物卡片(A205) 》内,经审核、汇总后上报总 队。 样本保管:要分地块标上标签进行保管。割取的样本保存4个 月,以备随时检查。保存条件为干燥、通风,避免样本在保 存期间发霉变质。

踏田估产: 样本点上所有 存在目标实测 作物种植的 登记地块
《农作物 逐块估 产表》
整理、 排队、 过录。
《农作物放 样实测地块 样本分布 表》
调查员、村干部、有 经验的农民组成估产 小组,逐一地块进行 产量估计。注意,估 产结果应为标准水下 的重量(估产又估 水)。
样本抽选: 在《农作物放样实 测地块样本分布表》 的基础上组距内随机 起点,等距抽样,抽 选实测样本地块
代表性检验: 样本误差率绝对值 不能大于2%
合格 抽选好的实测样本小 地块,进入下一环节
不合格则返回 重新抽选
割取样本: 在抽选好的 实测样本小 地块上进行
在每个抽选好的实测样 本小地块上放置3个小 样本(10平方尺一个) ,并做好标记
垄测法 品字法 斜线法
《 农作物放 样实测位 置图 》
农产量抽样调查 放样实测作物卡片1 农产量抽样调查 放样实测作物卡片2
五、样本割取阶段

室外工作

小样本的放臵:地块抽出之后,每个测产地块要按照垄测法、 斜线法、品字法等放样方法在地块内放臵3个小样本,在地里 定样时,用竹杆等做好标记。遇到样本位臵落在地头、井台、 坟堆等处时,可前移后挪。样本放好后,要保护好样本,要 与地块经营者联系好收割时期,防止样本田被提前收取。放 样结果要绘制在《农作物放样实测位臵图》中。位臵图中主 要标明样本间隔距离、行进线走向等。 正确使用割测工具:使用测规,应将测规轴插在样本中心点, 要杆直,测规平行臂转运一周,以作物根部落在规勾内的为 实测样本,使用长形样本,应以样本点为中心,按照割取长 度,两边各量一半长度,割取行进线垄上和左边(或右边) 到另一垄之间的所有粮食作物。
小地块总面积(平方米) 总 垄 长(米) = 平均垄宽(米)

第二步:计算样本间隔距离
总垄长(米) 样本间隔距离(米) = 样本数量(3个)

第三步:计算样本半距
样本间隔距离(米) 样本间隔半距(米) = 2

第四步:计算平均垄长
总垄长(米) 平均垄长(米) = 垄数


第五步:确定行进方向以小地块任意一侧第 一垄作为起点,沿垄的走向行进。行进方向 的选择以方便为主,确定好行进方向以后, 只能按照垄的走向蛇形往复前进,即每个位 臵只能走过一次。 第六步:确定第一个样本位臵
3、品字法 所谓品字法,即在不规则的小地块(主要是多角形 地块)中,用该地块面积开立方所得数的一半作为 3个小样本的距离,半距内随机起点,等距放置3个 小样本,其排列呈等边三角形。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测量小地块面积。采取割补法,把一个不规则 的小地块,视地块形状割补为若干个规则型的小块,然 后丈量计算得出整个小地块面积。 第二步:计算样本距离
收割工具等,使用前要进行检查、校正。在收割前要把测规、
测杆、收割工具(如镰刀)、秤、样本袋等准备齐全,并找 好样本脱粒、晾晒、保管场所。取样时间一般在收割前一两 天。 二、核实、丈量面积
在进行村民小组地块登记和农户面积台帐登记时,地块
面积已进行过核实,在确定了实割实测调查地块后,再次确 定丈量核实面积。

小麦:无杆、无叶的净麦粒。 玉米:无皮、无芯、无须的净玉米粒。


样本的 称重: 样本脱粒扬净后,须立即称出每个地块的样本 总重量,称重时要求精确到0.01斤。称重必须使用标准秤,有 两名调查人员参加看秤、核对,结果要记入农作物放样实测 位臵图,亦应在“小样本标签”上记载,小样本标签应一式 两份,一份放入实测作物样本袋备查,一份留作存档使用。 样本水杂测定:要使用总队统一配发的工具,多次测量(至 少3次)求平均值,并将结果在《小样本标签》中记录清楚。 割、拉、打损失扣除:由于各方面原因,扣除割、拉打损失 不易掌握,在各地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省队确定按每亩1-5公 斤扣除,各县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割、拉、打损失的 扣除。每块地的亩扣损量应填入放样实测作物卡片。亩扣损 量参考标准:预测亩产100公斤以下的扣除1公斤;100-200公斤 的扣除2公斤;200-300公斤的扣除3公斤;300-400公斤的扣除 4公斤;400公斤以上的扣除5公斤。
实割实测小样本放置方法
一、基本要求
抽中地块确定后,应按照地块面积的大小,在室内 完成抽选地块中的小样本工作。小样本的抽选数目 为3个,每个小样本的面积要求为:窄垄密植作物, 如小麦,用10平方市尺的圆形样本;宽垄或宽垄套 种作物,如玉米,可以采用10平方市尺的长形样本, 也可以采用我省传统使用的10尺长形样本。使用长 形样本时,应通过丈量计算,取得平均垄宽数据。
60度角
4、垄测法 垄测法就是根据地块的总垄长,以总垄长除以规定 的样本数量(3个)为距离,按等距的方法放置样 本。垄测法适用于高杆稀植作物和不规则的地块。 一般步骤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