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及评定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及测试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方法
七、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在安静状态下的躯干、腰、髋关节可 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 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计(自制)。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地面 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 指尖推动游标,直到推不动为止。 4、注意事项: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动游标时两腿不得弯曲。
有氧代谢代谢运动是指运动时人体需氧量和摄氧量达到动态 平衡的运动。做有氧运动时,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心率和 呼吸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因而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 脂肪消耗多,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科学家指出:肺活量低的人难以与肺活量高的人一样同 享高寿。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 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步因素 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中选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方法
八、握力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 3、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两肩自然下垂,一手 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得与身体或衣服接触),用有 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 4、注意事项:测试时握力计不得与身体或衣服接触。
5、身高与体重同步,建议测试在5月中下旬。测试前不应进行 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方法
二、体重(公斤)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 的身体匀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场地器材:体重计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男性身着短裤;女性身着短裤、 短袖衫, 4、以公斤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摘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和测评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测试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测试器材多种多样,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电子仪器。
手工操作与电子仪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
如使用带有IC卡*的测试仪器就可以减少测试人员的记录和计算工作。
但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对测试人员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对《标准》中各个项目基本的测试方法及其操作要求进行介绍。
对于不同的测试器材,可参考相应测试器材的说明书。
一、身高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
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纲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纲一、《标准》介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该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二、《标准》目标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三、《标准》测试内容及评价标准《标准》(2014年修订)准测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维度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即形态、机能、素质,测试项目一共包括七项。
其中,身高、体重是反映身体形态方面的指标;肺活量、800米或1000米跑是反映心肺功能等机能的指标,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米跑则分别反映柔韧、爆发力、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指标。
另外中长跑除反映心肺功能外,还可反映受试者的耐力素质。
各单项所占总分的权重分别如下: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评定

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及评定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本文将对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评定进行探讨。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背景与意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立,源于我国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肥胖、近视、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则有助于提醒学校、家庭和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推动实施相关的干预和改善措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也有利于统一标准,确保各地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方式和要求更加科学、公正。
这对于促进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指标目前,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等指标。
这些指标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质状态。
1. 身高与体重身高与体重是评估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基本指标。
教育部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身高体重标准。
学校通过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可以初步判断学生是否存在生长发育问题。
2. 肺活量肺活量是评价学生体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肺活量测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以及有氧代谢能力。
良好的肺活量水平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3. 视力视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学生视力的评定指标包括裸眼视力和色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及时发现学生的视力问题,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矫正措施。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定流程和方法为了更科学地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发布了一套相应的评定方法和流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学校需要收集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等相关数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浙江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办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教体艺【2014】5号文件精神,浙江大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实施对象:《标准》实施对象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包括留学生、交流生(含在国外交流时间超过一学年以上的学生)、体育类学生等。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二、测试项目按新《标准》要求,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四、等级评定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五、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三、四、五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每年有0.5个学分,未取得《标准》学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六、评奖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七、免测学生要求学生因病或残疾可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校医院证明,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
国标学生体质测试评分标准

学生体质测试评分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身高体重:身高体重为必测项目,约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十五,用体重指
数来衡量(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
女生在\~则为100分,男生\~则为满分。
2. 肺活量: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十五。
女生2000毫升及格,3400毫升满分。
男生则3100毫升分及格,5040毫升满分。
3. 坐位体前屈:占百分之十。
女生6厘米及格,25厘米满分,男生厘米及格,厘米满分。
4. 立定跳远: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十。
女生151厘米及格,207厘米满分。
男生,208厘米及格,273厘米满分。
5. 50米跑: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男生五十米九秒一及格,六秒七满分,女生十秒三及格,七秒五满分。
6. 女生800米跑: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女生800米四分三四及格,三
分一八满分。
此外,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
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加
分幅度均为10分。
请注意,评定等级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优秀:分及以上;良好:\~分;及格:\~分;不及格:分及以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一.身高、体重测试目的: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
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
要求: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二.肺活量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测试方法:测试者将所发吹嘴套平稳的插在吹嘴上,不必紧张,深吸气后屏住气对准吹嘴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要求:测试时口紧贴吹嘴,避免从嘴角漏气,测试中不能二次吸气,否则成绩只计到二次吸气时的数据。
提示:测试时嘴要张开个小口,还要能够明显听到气流通过的声音,但吹气速度不能过大。
三.坐位体前屈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坐在测试仪器上两脚赤足贴紧档板,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匀速推动滑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要求:两腿不能弯曲,禁止用力加速向前推进,加速推或中途稍有停顿者将会得负分。
四.立定跳远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试跳两次,计最好成绩。
要求:发现第一次犯规后,应遵守规则认真测试;可以赤足,但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提示:测试时保持室内安静,踩线时能听到仪器的报警声;女生一般在踏板中间起跳、男生一般在踏板后端起跳(前、后起跳点选择以能否跳过2米为依据);落地后向前或从侧面离开仪器,成绩为距起跳点最近的接触点,因此不能后退。
特别注意:落地时双脚一定要落在中间摩擦力较大的落地区域,否则,可能会身后滑倒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五.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体健标准”)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社会体育活动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一项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是评定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中,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跳远等指标。
学生需要根据各项指标的要求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来评定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这些指标的设计和要求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从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
在评分标准中,身高、体重、肺活量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身高和体重是评定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依据,而肺活量则是评定学生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50米跑、跳远等指标则是评定学生速度、爆发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依据。
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能够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身体锻炼指导和健康管理建议。
在测试评分标准中,每个指标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学生需要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且根据测试成绩来评定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这样的评分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进行客观评定的重要依据。
学生需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成绩来评定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这样的评分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个人观点:我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行科学的评定和指导。
通过科学的测试和评分,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方法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
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
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体重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场地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
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
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
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标向远移动0.1千克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3、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
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
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
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
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4、注意事项(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
(3)每次使用杠杆秤时均需校正。
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较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
坐位体前屈1、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和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4、注意事项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立定跳远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沙坑、丈量尺。
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
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
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再跳至取得成绩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
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
受试者挺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
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50米×8往返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50米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地面平坦,地质不限。
在起(终)点线前0.5米和49.5米处各立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立于跑道E 中(见图)。
秒表若干块,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
用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测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1)测试人员应向受测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测试人员应告诉受测者在跑完后应继续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3)受测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4)对分、秒进行换算时要细心,防止差错。
握力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或弹簧式握力计。
3、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
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
用有力(利)手握两次。
取最大值,以公斤为单位,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
4、注意事项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肺活量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场地器材电子肺活量计。
3、测试方法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
每测一人时将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
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
首先告知被测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
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或吹1至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学会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
被测试者一二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的吸一口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每位受试者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4、注意事项(1)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2)每测试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
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
(3)导气管存放时不能打折。
(4)定期校对仪器。
台阶试验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2、场地器材台阶或凳子、节拍器(或录音机及磁带)、秒表、台阶实验仪。
3、测试方法小学一~四年级不测试台阶试验,小学五~六年级男女生采用高35厘米的台阶(或凳子)做踏台上、下运动。
测验前测定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受试者做轻度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下肢关节。
上、下台阶(或凳子)的频率是30次/分,因而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动)。
受试者按节拍器的节律完成试验。
被测试者从预备姿势开始,(1)被测试者一只脚踏在台阶上;(2)踏台腿伸直成台上站立;(3)先踏台的脚下先下地;(4)还原成预备姿势。
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来做)连续做3分钟。
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2分半钟、3分钟至3分半钟的3次脉搏数。
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计算结果包含有小数的,对小数点后的1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评分。
评定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100 / 2×(3次测定脉搏的和)4、注意事项(1)心脏有病的不能测试。
(2)按2秒上、下一次的节律进行。
(3)被测试者不能自己测量脉搏。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召一小2010.0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在学校和部队全面施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村人民公社可以根据条件施行。
第三条本标准的施行工作,由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
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应会同教育、部队等部门督促所属施行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
卫生部门应负责卫生医务监督工作。
学校应把本标准的施行工作同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部队应把本标准的施行工作列入训练计划。
第四条施行单位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置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各地体育场(馆)要创造条件建立辅导站和测验站,为体育锻炼参加者提供方便。
第二章分组和项目第五条体育锻炼按年龄(学生按年级和学段)分为四个组:一、儿童组9—12岁(小学3—6年级);二、少年乙组13—15岁(初中);三、少年甲组16—17岁(高中);四、成年组18岁以上(大学)。
第六条体育锻炼、测验的项目设五类(锻炼、测验项目表附后)。
第三章测验和标准第七条施行单位应组织参加者在经常锻炼的基础上按照测验规则进行测验。
测验规则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制订公布。
第八条参加者必须按所属组别,从每类项目中各选择一项参加测验。
五类项目的测验必须在一年内完成。
一年的起止期,学生自秋季开学至第二年暑假结束日,其他人员自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九条测验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法。
根据参加者完成五类项目测验后的总分确定其达标等级。
测验成绩评分表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制订公布。
第十条达标等级分及格、良好、优秀三级:及格级标准250分至349分良好级标准350分至449分优秀级标准450分至500分第十一条参加者有下列情况之一,不计其达标等级:1.未能在一年内完成规定的五类项目测验;2.有一类项目的测验成绩低于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