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反思、点评)

《中国的自然环境》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舌尖上的中国宣传片播放师:《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有哪些自然要素造就了中国丰富的食物材料呢?生:地形、地势、气候、土壤、宽广的地域……师:真棒。
今天我们沿着寻味中国的脚步来复习中国自然环境。
以下是我们今天的复习目标(展示目标并解读)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很重要!全国最网红的10种早餐。
其中,上海糍团饭、广东肠粉均有上榜。
以上两种网红早餐的食材与当地地形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回顾复习重要主要地形区67-78(用蓝笔标注),可以小组讨论找出答案!5分钟生:(小组合作完成,上台指图讲解)师:讲得真好!还有山脉请大家课后完成!所以作为吃货的同学们能知道以上两种网红早餐的食材与当地的地形有什么关系吗?生:(发言回答,有理即可)师:综上所复习,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中国高原盆地集中在西部,平原集中在东部,所以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大家要注意喔!(带领学生过一遍阶梯分界线的地理事物)。
现在大家一起回答以下地形区在第几阶梯?生:(发言回答)师:非常好!请大家马上完成这两道题,心中有答案就举手!(请一个同学回答并点拨北纬30度剖面图的地形状况)地大物博的中国形成了八大菜系,其中川菜……,浙菜……,请问川菜的口味,浙菜的菜品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生:气候潮湿,祛湿,浙江一带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产丰富……等(有理即可)师:关于气候,同学们还记得气候的两要素吗?生:气温、降水师:现在回忆一下中国的温度带,在小单张上快速标出!生:(发言回答)师:非常棒!注意这跟地球的温度带划分不一样,我们中国无寒带。
之前我们了解过,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关于中国气候类型,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生:(发言回答)师:我们中国的气候类型数量如何?生:多~所以,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八上《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复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找出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容,需要结合地图掌握每种气候的位置和特点。
5、列表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
讲述:长江重点是开发,黄河重点是治理。
长江的开发:航运,灌溉,水能。
黄河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强调:这是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在以后的考试中经常出现,重点掌握两个水系图,和几个重点水电站的位置。还有长江的几个城市的位置。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分别代表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上黑板找地形,说特点。
冬季:越向北气温越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我国气候的特征,长江,黄河。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回忆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
板书: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强调:重点掌握我国的地形剖面图,这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要能在上面找出各个地形区。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分组比赛。
板书:二、地形地势的分布
3、在我国气温分布图上找出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总结冬季和夏季的气温特点。
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
3、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掌握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4、掌握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5、了解我国河流和基本状况,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意义。
6、掌握黄河的治理,长江的开发。
【教学重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初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案

初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我国地势总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掌握我国五种主要地貌类型。
3.指出我国山脉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上填注主要山脉名称。
4.指出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的分布,并说明这些地形的显著特征。
5.掌握我国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是山区,及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6.了解山区易发生哪些山地灾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势总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指出各山脉的走向,能够在图上填注主要山脉名称。
3.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状况。
教学过程一、(一)地形概况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2.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3.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三级阶梯的概况海拔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界线、祁连山、第二阶梯1000-2000米界线大兴安岭、、巫山、第三阶梯米以下5.五种地形:高原、、盆地、、。
6.山区面积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二)主要山脉北:1.东西走向的山脉南:中:西: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东:西北东南走向山脉:3.其他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山脉:4.弧形山脉,其主峰是,位于中国与的边境。
(三)主要地形1.四大高原:⑴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⑵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多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⑶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⑷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2.四大盆地:⑴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⑵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是;地势最低的盆地是。
3.三大平原:、、。
4.主要丘陵:、、。
二、基础过关1. 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2.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葛尔盆地D、四川盆地4.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5.下面关于我国平原的叙述中,唯一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中B、全在热带和亚热带C、都位于湿润区D、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6.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最东边的是A.台湾山脉B.长白山脉C.武夷山脉D.大兴安岭7.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形分界线,又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A.太行山B.长白山C.天山D.秦岭8.下列几组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台湾山脉D.横断山脉9、读我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__________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3课时)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3课时)备课人:靖兴利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叙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叙述长江、黄河的概况。
学习重点、难点: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重点:难点:预习检测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点: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阶梯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名称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3、主要山脉:⑴、东西走向的山脉:。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4、地形特点:⑴、四大高原:⑵、四大盆地:⑶、三大平原:。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夏季——(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2)、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②、从时间分配来看:。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气候类型:。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季风气候显著3、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1、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分布。
2、外流河及外流区:⑴、外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南方河流:②、北方河流:(2)、——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4、长江:(1)、发源于,最终注入(2)、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
航运发达被誉为。
5、黄河:(1)、发源于 ,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2)、上、中、下游的划分:①、上游:河口以上②、中游:河口到桃花峪中游流经 高原, 严重。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具体的概念和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具体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PPT课件中的内容,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本章考点】一、地形部分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二、气候部分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x疆和x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
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
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答案】(1)略(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3)青藏雅鲁藏布(4)印度孟加拉[例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
P14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资源的主要特点: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思考下列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你能否举例进一步说明我们与自然资源的关
数粗略地
)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
)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
(
(保护、培育)。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读图指出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掌握其主要特征。
2、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及对气候、河流、水利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4、认识我国的气候特征,理解气候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我国的气候特征三、教学难点自然环境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四、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方法、主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教具: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示意图[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1、山脉纵横交错(学生背诵主要山脉)2、练习:在图中填出主要山脉。
(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1、提供地形扇形统计图表,描述五种地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明确“山区”所包括的范围,进一步得出: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2、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问题(2):请你找出我国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并说出多媒体展示问题3: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表,并把下列山脉在图上描划出来,你又有哪些新发现?【过渡】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它们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隔成大大小小的地形区,高原,盆地或平原。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主要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三)中国的地势分组讨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四)我国气温分布: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2、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 月平均气温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mm等降水量线
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
海陆因素—导致了东西干湿差异
地形因素—加剧了东西干湿差异
平顶屋与斜顶屋等
汛期与枯水期
流量大、水位高,形成汛期
流量小、水位低,形成枯水期
汛期从北到南越来越长
春季气温回暖,出现短暂汛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4. 理解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与地形地势、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热烈欢迎来自苏州各地的老师前来听课
导入
同学们,虽然我们足不出户,呆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但通过学习中国地理,足迹却已经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不管是大漠孤烟直的西北荒漠,风吹草动见牛羊的大草原,亦或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江南水乡,都给了我们美的体验,美的享受。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它包括河流、气温、降水、气候、地形和地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都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
6.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请同学上黑板顺着长江黄河的流向,指出所经过的地形区
7.什么叫山区?山区的比例是多少?
8.概括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9.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二】
MUSIC
生:地势
学生大声诵读地形地势的知识点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
观察地形剖面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
复习目标:
1. 运用地图找到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外流河,分析我国南北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特点及规律,认识我国主要温度带与干湿地区;理解我国气候特征,了解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3.能够在地图上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和主要山脉,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的特点,知道我国三级阶梯的主要分界线。
生:泥石流、滑坡、地震
自主完成完成第一轮知识点复习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完成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换个角度观察地形区名称,加强记忆
练习巩固,完成第三轮知识点复习
气温、降水
过渡:读两则新闻,这又反映了哪个水文特征?与什么有关?
大家打开书本P31-37,大声诵读《能力》上的“中国水热分布特点”的知识点
雨季长短、海陆因素
学生做【板块三】
自主完成第一轮知识点复习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完成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培养读图观察的能力
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
练习巩固,完成第三轮知识点复习
气
候
过渡:降水、气温受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影响,而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1.读图分析 1月气温分布图
我国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南北相差多少温度?说明什么?
3.0°等温线与哪个地理分界线几乎吻合?
观察我国南北河流的结冰期长短情况
3.我国夏季气温变化规律是什么?南北相差多少度?说明什么?
4.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都是南方气温高于北方,为什么?
5.哪里比较特殊?为什么?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各温度带分别有哪些主要的水果,熟制分别是什么?
生:。。。
生: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洪涝、干旱、寒潮、台风
练习巩固
自主完成第一轮知识点复习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完成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练巩固,完成第三轮知识点复习
位置
过渡: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所处的位置是分不开。
1.读图观察,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哪个半球?
2.读图观察,说一说我国的海陆位置
过渡: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源。
河流的水量等都与降水有关
1.看图,我国河流的水源主要是什么?
2.观察《中国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3.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的干湿区有哪些?
4.观察,半湿润、半干旱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5.读图分析: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三】
MUSIC
生:结冰期
气温
学生大声诵读气温降水的知识点
生:由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
生:44°
南北温差大
秦岭-淮河一线
生:南高北低
8°
南北温差小,
纬度因素
青藏高原以外
生:。。。
外流河来自天然降水
内流河来自积雪融水
生: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生:湿润区、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干旱区
生: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生:看图回答
生: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生:湿润气流被山脉阻挡,降水少
生:流速、含沙量
生:太行山以西,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学生上黑板指出。
生: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生:类型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2.观察气候图,说说我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复杂多样?
在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从山顶到山麓,能领略从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真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气候稳定时风调雨顺,但当气候不稳定时,就会出现很多气象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四】
学生大声诵读气候的知识点
4.内流河的集水区域叫做什么?外流区的集水区域叫什么?
5.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看来大家对河流的内容掌握的差不多了,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一】MUSIC
学生诵读知识点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
生:河流众多
东多西少
生:。。。
生:流入沙漠
生:内流河、外流河
生:内流区、外流区
生:青海湖
学生完成相应题目
做练习
观察地形剖面图,分析原因
2.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哪些山脉?
3.这种地势特点有什么好处?
如果我国地势是西低东高会有什么影响?
4.《冲击扇—华北平原的农耕区》查看资料,说一说有哪些河流的水文特征?
5.黄河的是我国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为什么?
过渡:看来河流的含沙量和流速还与地形有关,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我国的地形。
读图对比分析,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读图观察,说一说我国的纬度位置
读图对比分析,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四】
生:北半球和东半球
生:太平洋西岸、亚洲东岸
生:海陆兼备!
生: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跨纬度广。
巩固练习
培养读图观察分析的能力
完成第一轮复习
练习巩固,完成二轮知识点复习
让学生自主复习第一轮
读图观察,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完成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练习巩固,完成第三轮知识点复习
地势、地形
过渡:河流的流向与什么有关?
那我们就来了解地势地形,请大家打开书本P23-27,大声诵读《能力》上的有关地形地势的知识点
1.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为什么是自西向东流的?
读熟了吗?了解清楚了我就要开始提问了。请每一组的最后一位同学作为记录员,记录本组抢答的次数,最后优胜的小组,我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1.请观察《中国河流分布图》和一段资料,用一个词说说你对我国河流 的感受。
2.说出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名称,注意观察河流的流向
这些河流分别流向哪个大洋?
塔里木河呢?
3.把这些流向海洋的河流叫做什么?没有流向海洋的河流叫什么?
6.干湿状况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7.除此之外,读图感知,对河流还有什么影响吗?
8.河流汛期有长有短。读图分析:我国四条河流汛期长短的分布规律
东北地区为什么有2个汛期?
9.我们一般把降水多的季节叫做雨季。读图理解:为什么河流的汛期越往北时间越短?
受什么因素影响?
小结:河流的结冰期、水量、汛期等都与气温、降水有关,受到了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首先考考大家,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板书)
我们一起来读下今天的复习目标。
生命的流动从河流开始。那么,今天我们也从河流开始。
地形、地势、气温、降水、河流
学生大声阅读复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河
流
PPT《河流》书本打开翻到P42,《能力自测》P34;大声诵读有关河流湖泊的知识点,理清外流河内流河等基本概念。